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思路与对策分析

摘 要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竞争力水平衡量的重要标准,而国家竞争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造业的发展水平。而江苏作为中国制造业的大省和强省,在加强制造业总量、吸纳就业人员,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受到发展方式、资源环境等的制约,江苏省制造业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必须进行转型升级。本文在国内大环境中研究了江苏省制造业的现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江苏省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最后保留了三个要素,江苏省制造业自身基础水平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第二要素是江苏省制造业的创新能力,第三要素是江苏省外资利用水平。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对策。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2文献综述 1
1.3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2
第二章 江苏省制造业的现状 4
2.1国内制造业的现状 4
2.2 江苏省制造业的发展状况 5
2.3江苏制造业的发展瓶颈 9
第三章 江苏省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的路径分析 10
3.1影响江苏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实证分析 10
3.2实证结果及分析 15
3.3小结 15
第四章 全面推进江苏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16
4.1从行业角度 16
4.2从企业角度 16
4.3从政府角度 17
结束语 18
致 谢 19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背景
江苏省工业经济最主要来源是制造业,同时它也是拉动江业增长的主要力量。1978年以来江苏省制造能力不断增强,制造业总量大约达到江苏省工业总量的 47% 、全国的16% ,强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在经济的快速增长,增加就业机会,增加人民收入,带领人民进入小康社会等方面发挥了尤其大的作用,在2008 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全球经济结构开始进行深度调整,江苏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缺陷逐渐显现出来,生产发展中遇到了极大的困难。而且最近几年以来,我国的制造业面临着欧州美洲等高端制造业撤出中国,还有一些东南亚国家由于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力成本优势制造业发展迅速的情况,市场需求大大减少,另外还有国内人力资源成本和土地资源成本的不断上升,使得制造业的利润逐渐减小。这种现象尤其表现在2015年下半年,江苏浙江等地都出现了很多制造业工厂企业倒闭的现象。中国制造业以往的以成本规模为优势,粗放的生产发展方式已经遭受到严重打击,面临着巨大压力,中国制造业只有进行转型升级,才能在当代市场中拥有竞争力。
1.1.2目的意义
我国的制造业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制造业相比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制造业发展水平仍然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前期快速发展主要依靠我国的劳动力价格低廉还有一些资源成本较低,根据专家学者的研究得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不仅仅表现在经济总量上,还体现在产业结构的优化方面,所以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过程是必须要重视起来,在未来经济建设中要集中力量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本文以制造业大省江苏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江苏省制造业现状后,提出对江苏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建议和对策,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对于经济的可持续良性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2文献综述
周国强、马俊和汪雪敏在《江苏制造业产业升级及发展战略研究》中提出江苏制造业存在着总体层次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集中度低、产能过剩的问题,建议提高创新能力,利用技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规划产业布局,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
洪姜涛和黄沛在《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创新现状及对策研究》中从创新投入、产出状况、创新成果三个方面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指出长三角地区存在创新投入不足,创新体制不完善,专利成果少的问题,并据此提出要加大创新投入,促进企业内部体制创新,完善企业创新体制等建议。
叶其华,胡允银在《低碳经济发展视角下推进台州制造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中从低碳经济的视角研究了台州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认为台州制造业存在自主创新能力薄弱,装备水平比较落后,粗放的生产模式的问题。并提出要加强技术创新,转变为低碳集约的生产模式。
曹桂珍在《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这篇文章中运用了主成分分析法,结果得出要素禀赋的创新能力是影响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第一因素,要想提高国际竞争力,就必须要提高创新能力,加强技术创新。
王章豹和李垒在《技术创新促进我国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作用机制探析》中运用灰色关联度等方法,从成本价格、质量水平、规模大小、结构等很多个方面深入解释了技术创新对提升我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得出了技术创新可以提升质量和效率,降低价格成本,由此来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安同信,范跃进等在《山东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日本经验的借鉴》中运用分析法分析了山东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并且从日本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经验中吸取其精华,指出要从制造业产业格局规划、制造业科技自主创新水平的提高、改善投资方式、合理利用市场、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等方面实现山东制造业转型升级。
许爱萍在《天津先进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路径分析》中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的路径有优化产业布局结构,加强产业协同效应,共同发展,实现从“天津制造”到“天津智造”的改变,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的研发资金投入,鼓励技术创新,加速企业自主创新体系的形成。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国内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研究已经取得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基于理论分析基础对江苏省内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研究较少,且大部分较为笼统,没有系统性和全面性来分析问题。本文将通过借鉴对其他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研究方式,对江苏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江苏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存在的矛盾,利用计量模型研究得出影响江苏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并根据实证结果提出对江苏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1.3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3.1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文的课题是江苏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分析。文章分为四大部分,绪论是对国内外文献进行阅读并综述,总结参考相关理论为自己的文章打下坚实基础,第二章描述了江苏省制造业的现状,从中发现江苏制造业发展的瓶颈。第三章是对江苏省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利用计量模型和实证分析对影响江苏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因素进行分析。第四章是对全面推进江苏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出对策建议。
1.3.2研究的关键问题
本文将通过对江苏省制造业现状的分析,从而了解江苏制造业的优势和不足,并和国内其他省份进行比较发现江苏省制造业发展的特征和遇到的瓶颈,涵盖的数据非常多,收集整理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影响江苏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得出结果后根据影响力因素来着重提出对江苏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和建议。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52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