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铁路国际运输的影响分析
摘 要“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一年多来得到中国政府的积极推动和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推动沿线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中之重,而铁路互联互通建设更是其首要任务。影响中国铁路国际运输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修通连接中国同其他国家的铁路;二是优化国际铁路运输。本文重点从这两方面分析“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铁路国际运输的影响。首先对“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下的孟中印缅铁路、中巴铁路等几条代表性的铁路建设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这里从四点来论证“一带一路”战略所规划的连接中国的国际铁路可行性,首先是中国积极行动。中国政府把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作为政府工作尤其是外交工作的重要任务,并优先推进铁路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工作;第二点是修建国际铁路有利于沿线各国经济发展。并从铁路促进经济现代化和国际铁路加快国民经济发展两方面来论证。前两点得出结论:铁路的修建会得到沿线国家的欢迎。接下来两点分别从技术和资金方面论证,最终得出结论,连接中国与周边国家,连通欧亚大陆的国际铁路运输网将会在“一带一路”战略下铺就。其次对中欧班列进行SWOT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建议。既是对现有班列的运输优化提出建议,也是为将来各条国际铁路建成通车后的运营提供经验。已开通的多条中欧班列是中国铁路迈出实质性国际运输的重要一步,“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中亦明确提出打造中欧班列品牌。最后得出结论,“一带一路”战略将提高中国铁路国际运输的能力和地位。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1.3 研究方法 2
第2章 “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国际铁路建设可行性分析 3
2.1 “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国际铁路简介 3
2.2国际铁路可行性分析 7
2.2.1 中国积极行动 7
2.2.2 修建国际铁路有利于沿线各国经济发展 8
2.2.3 技术难题早已攻克 11
2.2.4 资金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 12
中欧班列SWOT分析——以“郑欧”班列为例 13
3.1优势(Strengths) 13
3.2劣势(Weakness) 16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3机遇(Opportunities) 16
3.4威胁(Threats) 17
3.5对策与建议 18
第4章 总结与结论 19
参考文献 21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项目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当前,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产能过剩和结构性矛盾形成新的压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加强亚欧国家互利合作,提振世界经济的需要。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在尊重相关国家主权和安全关切的基础上,沿线国家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技术标准体系的对接,共同推进国际骨干通道建设,逐步形成连接亚洲各次区域以及亚欧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铁路由于其快捷、安全、运力大的特点,成为“一带一路”战略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领域。在“一带一路”下,中国将打造以中国铁路为核心,贯通周边国家及欧亚大陆的超级铁路网,这必将提升中国铁路国际运输在国际物流与运输中的地位。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倡导的与沿线国家共谋发展,合作共赢的战略。
1.2研究意义
“一带一路”战略对连接中国与周边国家以及欧亚大陆的国际铁路有清晰的规划:如“中蒙俄”铁路、“中巴”铁路、“孟中印缅”铁路等等,涵盖了与中国陆上接壤14个国家中的13个(暂无修建连接中国与不丹铁路的规划)。这张连接中国覆盖欧亚大陆的国际铁路运输网一旦建成必将极大地降低中国与周边及沿线国家以及沿线各国间货物运输的成本,促进各国对外贸易,加速对外开放与经济融合。成为沿线各国经济增长以及世界经济复苏的新动力。同时也能极大地提高中国铁路在国际运输中的地位。有专家预计,“一带一路”战略远期可能促成欧亚大陆以国际铁路为依托,发展成为一个超级自贸区甚至经济联盟。
另外“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的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战略完美融合,通过与中亚、西亚、欧洲的铁路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可以扩大中国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向西开放。从而形成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总之,以国际铁路互联互通为首要任务的“一带一路”战略不仅有利于中国自身发展,提升中国铁路国际运输地位,而且惠及沿线亚欧国家,对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3研究方法
本文首先介绍“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连接中国的国际铁路,然后对相关国际铁路建设进行可行性分析。在得出可行性的结论后,以开通的中欧班列为对象进行SWOT分析,对中欧班列提出对策与建议,同时也是对各条国际铁路开通后中国铁路的国际运输提供经验支持。
铁路与国际贸易之间关系的研究最早出现于亚当斯密的论述中,亚当斯密提出,经济效率源自分工,但分工受运输条件的制约,所以以铁路为代表的交通运输条件的改良,可以节约运输成本,促进贸易发展。而俄林将贸易产生的原因归结为同一商品在不同地区生产成本的差异。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成本的不同将导致价格的不同,一旦两国间同一商品的价格差高出运输费用,该商品就会从价格低的国家运往价格高的国家。1850年拉德纳Lardner进一步提出了平方定律拉德纳法则,即随着交通工具的速度和运输质量的不断提高,若运费减少一半,供货距离就可增大到原来的两倍,而市场范围可扩大四倍。
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在1676年提出,铁路等交通运输是英国经济繁荣的特征,铁路的发展有利于资源的更好利用。1861年李斯特基于振兴工商业的前提,提出国民生产力理论,主张发展铁路等交通运输来推动经济发展。国内外众多学者在研究铁路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时,也依据系统动力学、成熟模型、重力模型、投入产出法等方法进行了一定的定量分析。
第2章 “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
国际铁路建设可行性分析
影响中国铁路国际运输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修通连接中国同其他国家的铁路;二是优化国际铁路运输。“一带一路”战略则是双管齐下。一方面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在铁路规划建设方面近期规划泛亚铁路、中巴铁路、孟中印缅、中吉乌铁路和中蒙俄铁路等铁路。近期规划使除了不丹之外通过铁路连接中国同所有周边国家。远期规划建设联通欧亚甚至欧亚非大陆各个国家间的铁路网;另一方面则是优化已经开通的经第一第二亚欧大陆桥 “渝新欧”、“郑欧”、“苏满欧”等各条中欧铁路国际运输班列,打造“中欧班列”品牌。同时也为规划和在建铁路将来的国际运输积累经验。本文也重点从这两个方面来阐述和分析“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铁路国际运输的影响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1.3 研究方法 2
第2章 “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国际铁路建设可行性分析 3
2.1 “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国际铁路简介 3
2.2国际铁路可行性分析 7
2.2.1 中国积极行动 7
2.2.2 修建国际铁路有利于沿线各国经济发展 8
2.2.3 技术难题早已攻克 11
2.2.4 资金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 12
中欧班列SWOT分析——以“郑欧”班列为例 13
3.1优势(Strengths) 13
3.2劣势(Weakness) 16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3机遇(Opportunities) 16
3.4威胁(Threats) 17
3.5对策与建议 18
第4章 总结与结论 19
参考文献 21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项目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当前,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产能过剩和结构性矛盾形成新的压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加强亚欧国家互利合作,提振世界经济的需要。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在尊重相关国家主权和安全关切的基础上,沿线国家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技术标准体系的对接,共同推进国际骨干通道建设,逐步形成连接亚洲各次区域以及亚欧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铁路由于其快捷、安全、运力大的特点,成为“一带一路”战略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领域。在“一带一路”下,中国将打造以中国铁路为核心,贯通周边国家及欧亚大陆的超级铁路网,这必将提升中国铁路国际运输在国际物流与运输中的地位。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倡导的与沿线国家共谋发展,合作共赢的战略。
1.2研究意义
“一带一路”战略对连接中国与周边国家以及欧亚大陆的国际铁路有清晰的规划:如“中蒙俄”铁路、“中巴”铁路、“孟中印缅”铁路等等,涵盖了与中国陆上接壤14个国家中的13个(暂无修建连接中国与不丹铁路的规划)。这张连接中国覆盖欧亚大陆的国际铁路运输网一旦建成必将极大地降低中国与周边及沿线国家以及沿线各国间货物运输的成本,促进各国对外贸易,加速对外开放与经济融合。成为沿线各国经济增长以及世界经济复苏的新动力。同时也能极大地提高中国铁路在国际运输中的地位。有专家预计,“一带一路”战略远期可能促成欧亚大陆以国际铁路为依托,发展成为一个超级自贸区甚至经济联盟。
另外“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的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战略完美融合,通过与中亚、西亚、欧洲的铁路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可以扩大中国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向西开放。从而形成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总之,以国际铁路互联互通为首要任务的“一带一路”战略不仅有利于中国自身发展,提升中国铁路国际运输地位,而且惠及沿线亚欧国家,对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3研究方法
本文首先介绍“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连接中国的国际铁路,然后对相关国际铁路建设进行可行性分析。在得出可行性的结论后,以开通的中欧班列为对象进行SWOT分析,对中欧班列提出对策与建议,同时也是对各条国际铁路开通后中国铁路的国际运输提供经验支持。
铁路与国际贸易之间关系的研究最早出现于亚当斯密的论述中,亚当斯密提出,经济效率源自分工,但分工受运输条件的制约,所以以铁路为代表的交通运输条件的改良,可以节约运输成本,促进贸易发展。而俄林将贸易产生的原因归结为同一商品在不同地区生产成本的差异。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成本的不同将导致价格的不同,一旦两国间同一商品的价格差高出运输费用,该商品就会从价格低的国家运往价格高的国家。1850年拉德纳Lardner进一步提出了平方定律拉德纳法则,即随着交通工具的速度和运输质量的不断提高,若运费减少一半,供货距离就可增大到原来的两倍,而市场范围可扩大四倍。
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在1676年提出,铁路等交通运输是英国经济繁荣的特征,铁路的发展有利于资源的更好利用。1861年李斯特基于振兴工商业的前提,提出国民生产力理论,主张发展铁路等交通运输来推动经济发展。国内外众多学者在研究铁路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时,也依据系统动力学、成熟模型、重力模型、投入产出法等方法进行了一定的定量分析。
第2章 “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
国际铁路建设可行性分析
影响中国铁路国际运输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修通连接中国同其他国家的铁路;二是优化国际铁路运输。“一带一路”战略则是双管齐下。一方面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在铁路规划建设方面近期规划泛亚铁路、中巴铁路、孟中印缅、中吉乌铁路和中蒙俄铁路等铁路。近期规划使除了不丹之外通过铁路连接中国同所有周边国家。远期规划建设联通欧亚甚至欧亚非大陆各个国家间的铁路网;另一方面则是优化已经开通的经第一第二亚欧大陆桥 “渝新欧”、“郑欧”、“苏满欧”等各条中欧铁路国际运输班列,打造“中欧班列”品牌。同时也为规划和在建铁路将来的国际运输积累经验。本文也重点从这两个方面来阐述和分析“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铁路国际运输的影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