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下的农户生产投入行为分析522镇调研数据
摘要:近年来,由于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资源配置方式发生了转变,参与土地流转并且仍旧经营土地的农户受到广泛关注,现已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土地流转过后,农户的农业经营生产投入和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又该如何引导、激励他们适度经营值得关注。本文在总结土地流转和农户生产投入的相关研究理论与成果的基础上,对调研的江苏省5市22镇的农户土地经营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建立农户生产投入的计量模型,并得出结论:目前大部分农户较为认同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土地流转对农户生产投入产生较大的正向影响,结果显著。最后提出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土地流转中介机构,提高政府补贴和农贷支持等政策建议。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2
二、文献综述 2
(一)相关概念界定 2
1. 土地流转 2
2. 农户生产投入 2
(二)土地流转综合研究 3
(三)土地流转与农户生产投入行为关联研究 4
(四)评论、借鉴与启示 4
三、农户土地流转及其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5
(一)数据来源及处理 5
1. 研究区概况 5
2. 样本点分布 6
(二)农地经营主体基本状况 7
1. 农户基本属性 7
2. 家庭户主情况 7
3. 家庭人口情况 8
4. 家庭收入情况 8
(三)土地流转状况 9
1. 农户土地流转概况 9
2. 农户对土地流转的观念认知 11
(四)土地经营状况 11
1. 农作物种植类型和质量标准 11
2. 土地经营投入 12
四、土地流转下农户生产投入行为的计量分析 13
(一)模型选择 14
(二)变量选择与说明 14
(三)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15
五、主要观点与结论 17
(一)研究的观点与结论 17
(二)政策建议 1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六、展望 18
(一)创新点 18
(二)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19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1
附录A:调研问卷 23
目录
图 1 研究区域地理区位 5
图 2 人均耕地面积及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地区人均GDP相关关系 6
图 3 家庭人口频数及频率分布图 8
图 4 调查农户土地经营主体类型 9
图 5 农产品质量标准 12
图 6 土地流入面积与农户各项生产投入的相关关系 13
目录
表 1 研究区域基本情况统计表 6
表 2 样本点分布状况 6
表 3 被调查农户的基本信息 7
表 4 家庭户主情况区域差异 8
表 5 家庭人口规模及劳动力情况 8
表 6 农户家庭收入情况 9
表 7 农户土地承包经营及流转情况 10
表 8 农户土地流转模式及流转方式 10
表 9 不同地区的土地流转租金金额对比 10
表 10 土地流转是否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的观念调查 11
表 11 调查农户种植作物类型 11
表 12 单位面积的资本投入 12
表 13 变量汇总表 14
表 14 变量的统计性描述 15
表 15 劳动力投入的回归结果 15
表 16 单位面积机械耗油的回归结果 16
土地流转下的农户生产投入行为分析
——基于江苏省5市22镇调研数据
金善宝实验班 崔嘉琳
引言
引言
在深化城乡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化经营是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和推动农村改革的关键因素,成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农村、农业发展的现实选择。
作为从事农业生产和参与农村土地流转的决策主体,参与土地流转(包括流出和流入)并且仍旧经营土地的农户受到广泛关注,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近年来,由于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资源配置方式发生了转变,土地流转对农地经营和农户生产投入具有多个方面的影响,包括种植方式、作物复种选择、土地经营面积、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等等。研究土地流转导致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对农户生产投入行为的影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土地流转较为普遍的江苏省为研究区域,利用入户问卷调查资料,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就土地流转对农户土地生产投入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试图探索出一条激励农户生产合理投入的途径,为今后的发展研究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包括以下部分:
(1)对土地流转和农户土地生产投入已有研究的梳理和概括分析。通过查阅国内外已有的相关文献资料和实践研究,归纳整理前人的经验成果,分析存在的不足,归纳总结土地流转的实施绩效和现存问题以及对农户生产投入行为的影响。
(2)江苏省土地流转农户的现状描述性分析。主要对调查区域的农户家庭基本情况、土地流转状况和土地经营状况进行数据分析,发现以江苏省为代表的土地流转、土地经营和农户现实生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土地流转影响农户生产投入的实证分析。在进行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描述性分析和计量模型的建立,对江苏省土地流转、农户土地生产投入,以及土地流转对农户土地生产投入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二、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1. 土地流转
“土地流转”可以说是地道的中国概念[1]。遵照我国法律,土地具有两种性质和两种用途。两种性质,指土地根据所有权归属,可分为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用途,指按照用途归属,我国土地分为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凌斌[1]认为,广义的“土地流转”既包含土地使用权也包括土地所有权的变化,既包含不同用途也包括不同性质的土地权利变化。我国现行法律规定,要将土地所有权从集体所有转变为国有,唯一合法的方式是政府征收。土地供求双方之间的私下交易在国外广泛实行,在我国被严格禁止。狭义的“土地流转”指仅仅改变土地使用权而不改变所有权。在实行土地私有制的国家,“征收”和“交易”相对。而在我国的土地公有制下,“征收”和“流转”构成了一对概念。“流转”中包含了“转让”,这是指土地使用权的变动,而非所有权的变动。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2
二、文献综述 2
(一)相关概念界定 2
1. 土地流转 2
2. 农户生产投入 2
(二)土地流转综合研究 3
(三)土地流转与农户生产投入行为关联研究 4
(四)评论、借鉴与启示 4
三、农户土地流转及其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5
(一)数据来源及处理 5
1. 研究区概况 5
2. 样本点分布 6
(二)农地经营主体基本状况 7
1. 农户基本属性 7
2. 家庭户主情况 7
3. 家庭人口情况 8
4. 家庭收入情况 8
(三)土地流转状况 9
1. 农户土地流转概况 9
2. 农户对土地流转的观念认知 11
(四)土地经营状况 11
1. 农作物种植类型和质量标准 11
2. 土地经营投入 12
四、土地流转下农户生产投入行为的计量分析 13
(一)模型选择 14
(二)变量选择与说明 14
(三)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15
五、主要观点与结论 17
(一)研究的观点与结论 17
(二)政策建议 1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六、展望 18
(一)创新点 18
(二)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19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1
附录A:调研问卷 23
目录
图 1 研究区域地理区位 5
图 2 人均耕地面积及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地区人均GDP相关关系 6
图 3 家庭人口频数及频率分布图 8
图 4 调查农户土地经营主体类型 9
图 5 农产品质量标准 12
图 6 土地流入面积与农户各项生产投入的相关关系 13
目录
表 1 研究区域基本情况统计表 6
表 2 样本点分布状况 6
表 3 被调查农户的基本信息 7
表 4 家庭户主情况区域差异 8
表 5 家庭人口规模及劳动力情况 8
表 6 农户家庭收入情况 9
表 7 农户土地承包经营及流转情况 10
表 8 农户土地流转模式及流转方式 10
表 9 不同地区的土地流转租金金额对比 10
表 10 土地流转是否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的观念调查 11
表 11 调查农户种植作物类型 11
表 12 单位面积的资本投入 12
表 13 变量汇总表 14
表 14 变量的统计性描述 15
表 15 劳动力投入的回归结果 15
表 16 单位面积机械耗油的回归结果 16
土地流转下的农户生产投入行为分析
——基于江苏省5市22镇调研数据
金善宝实验班 崔嘉琳
引言
引言
在深化城乡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化经营是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和推动农村改革的关键因素,成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农村、农业发展的现实选择。
作为从事农业生产和参与农村土地流转的决策主体,参与土地流转(包括流出和流入)并且仍旧经营土地的农户受到广泛关注,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近年来,由于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资源配置方式发生了转变,土地流转对农地经营和农户生产投入具有多个方面的影响,包括种植方式、作物复种选择、土地经营面积、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等等。研究土地流转导致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对农户生产投入行为的影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土地流转较为普遍的江苏省为研究区域,利用入户问卷调查资料,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就土地流转对农户土地生产投入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试图探索出一条激励农户生产合理投入的途径,为今后的发展研究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包括以下部分:
(1)对土地流转和农户土地生产投入已有研究的梳理和概括分析。通过查阅国内外已有的相关文献资料和实践研究,归纳整理前人的经验成果,分析存在的不足,归纳总结土地流转的实施绩效和现存问题以及对农户生产投入行为的影响。
(2)江苏省土地流转农户的现状描述性分析。主要对调查区域的农户家庭基本情况、土地流转状况和土地经营状况进行数据分析,发现以江苏省为代表的土地流转、土地经营和农户现实生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土地流转影响农户生产投入的实证分析。在进行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描述性分析和计量模型的建立,对江苏省土地流转、农户土地生产投入,以及土地流转对农户土地生产投入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二、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1. 土地流转
“土地流转”可以说是地道的中国概念[1]。遵照我国法律,土地具有两种性质和两种用途。两种性质,指土地根据所有权归属,可分为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用途,指按照用途归属,我国土地分为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凌斌[1]认为,广义的“土地流转”既包含土地使用权也包括土地所有权的变化,既包含不同用途也包括不同性质的土地权利变化。我国现行法律规定,要将土地所有权从集体所有转变为国有,唯一合法的方式是政府征收。土地供求双方之间的私下交易在国外广泛实行,在我国被严格禁止。狭义的“土地流转”指仅仅改变土地使用权而不改变所有权。在实行土地私有制的国家,“征收”和“交易”相对。而在我国的土地公有制下,“征收”和“流转”构成了一对概念。“流转”中包含了“转让”,这是指土地使用权的变动,而非所有权的变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