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农村连锁零售业发展研究(附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连锁零售业也随之蓬勃发展,也在不断的深入开发,农村连锁运动服饰零售业也成为了零售商业发展的重点。在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大大缓解了城市零售业的激烈竞争;人民生活的物质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特别是国家政策向农村的倾斜使农村居民的收入进一步增加,从而为毕节市农村连锁零售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为其进入农村市场提供了一个优越的平台。研究的主要内容一、目前农村连锁零售业的发展现状及机遇;二、发展连锁零售业的作用;三、毕节市农村连锁零售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四、对毕节市农村连锁零售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然而,毕节市农村连锁零售业正处于发展阶段,在农村零售业的发展阶段,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业态结构不合理,导购人员缺乏专业的营销知识,农村商业网点的不集中、分散,经营模式单一、差异化小,流通渠道不完善,交通不便利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毕节市农村连锁零售业发展的瓶颈。基于此,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观察法、访谈法等对毕节市农村连锁零售业的现状、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归纳总结并提出相关的经营对策和建议。
目 录
1.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 1
1.3农村零售业的概念 2
2.发展农村连锁零售业的作用 3
2.1有利于小康社会的建设 3
2.2有利于减轻就业压力 3
2.3满足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 3
2.4有利于地方财政收入增加 4
3.毕节市农村连锁零售业发展现状及机遇 5
3.1毕节市农村居民消费现状 5
3.2毕节市农村连锁零售业现状 6
3.2.1零售业利润低 6
3.2.2布局不合理 6
3.2.3基础设施落后 7
3.2.4经营模式单一 7
3.3毕节市农村连锁零售业发展机遇 7
3.3.1国家政策向农村倾斜 7
3.3.2农村人口多,购买力在不断提高 8
4.毕节市农村连锁零售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9
4.1农民收入少,消费水平低 9
4.2市场运作不规范 9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3业务人员素质不高,服务水平低 10
4.4农村消费者之间差异大 10
4.5缺乏有效的促销手段 11
5.对毕节市农村连锁零售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12
5.1提升服务理念 12
5.2减少成本,形成价格优势 12
5.3加快对农村消费者需求情况的了解 13
5.4发展连锁经营 13
5.5做好促销和宣传工作 14
6.结语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1.引言
1.1研究背景
毕节市是在胡锦涛总书记担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的时候亲自倡导并经国务院于1988年6月批准建立的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实验区。实验区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以及各方面力量的扶持和帮助下,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使得毕节市的经济有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环境。不过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与影响,毕节市从单一的个体工商户不断的发展和壮大,形成了纵多连锁店面,随之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连锁店面的管理、商品销售的盈利情况,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毕节经济和政策形势利好,但中小型连锁商铺零售业的发展水平相对还比较低,大多数连锁零售业还在靠以前的廉价劳动力来支撑其发展。在新的形势下,毕节的产业结构正在进行调整和升级,要怎样使用科技和知识注入毕节市零售业的经济血液中,运用什么途径提高毕节市农村零售业对当地居民经济的收入,使其生活水平提高,是毕节零售业发展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研究毕节市农村连锁零售业发展的问题,对毕节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更多农村人民自主就业以及提高当地零售业竞争力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2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
由于农村连锁零售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购物更加方便快捷,节省时间等优点吸引了越来越多人们,然而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来一系列问题,主要集中在商家交通运输极为不便利、伪劣商品对市场的冲刺、消费者对价格的接受程度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连锁品牌的发展。因此国内外对此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1)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的零售业发展比我国的要早和快,对零售业的发展理论研究也比我国的要深入,目前,在西方有许多有关零售业发展的理论框架可解释零售业态的发展历史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尽管还没有一个单独的理论能够解释零售业态发展的所有规律,但至少揭示了零售业态发展的某一方面的规律。美国零售专家罗泊特,F.卢斯先生曾于1982年出版了《零售商业企业的经营管理》,书中归纳了零售组织变迁的五大规律:手风琴定律,自然淘汰定律,辩证发展定律以及生命周期定律。1987年美国零售专家布朗(Brown.S)先生曾在《欧洲经营杂志(Europeanjournalof marketing)第21卷》中发表了《零售组织变化:循环与综合》一文,对零售业组织变迁理论进行分类归纳。他认为,主要有三大理论:环境理论,循环理论和冲突理论。显然,布朗先生的分类有一定的冲突和重复,从整体上可以将西方的零售业态发展理论分为两种,零售业态的循环理论和进化理论。
(2)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对零售业态的研究要晚于西方国家,但对于零售业的研究也是在逐步完善的,对于零售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2014年10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教授李飞出版的,由经济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的《中国民营零售集团商业模式研究》一书,书中归纳了对民营零售集团商业模式的形成和商业模式的复制这两个核心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将内容拓展至其商业模式形成与复制的历史环境,以及企业本身的特征及结果。20132014年间,《中国连锁零售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报告20132014》报告结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和德勤的行业研究观点及调研数据,对中国宏观环境、零售业和各主要业态的发展态势和主要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1.3农村零售业的概念
在世界上增长速度较快的行业要数零售业,近几年来我国的零售业尤其是农村的零售业呈现高于GDP的速度在增长。零售业:目前比较主流的零售业定义分为两种:一种是营销学角度的定义:认为零售业是任何一个处于从事由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产品营销活动的个人或公司,从批发商、中间商或者制造商处购买商品,并直接销售给消费者。这种定义在近三十年的营销学的文献中非常普遍。另一种是美国商务部的定义:零售贸易业包括所有把较少数量商品销售给普通公众的实体。不改变商品的形式,由此产生的服务也仅限于商品的销售。零售贸易板块主要包括了店铺零售商与无店铺零售商两大类。
2.发展农村连锁零售业的作用
2.1有利于小康社会的建设
如今国家的经济正在不断健康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经济消费能力也进一步的提高,正一步一步地朝着小康社会的步伐迈进;政府鼓励和支持微小型企业、快递行业和其他投资者通过合并、联合、加盟等不同的组合方式,在农村发展现代连锁业。现在不少在外打工的农民工,也陆续返乡进行创业;用其在外打工期间学习到知识和经验,来为家乡的建设出上一份力。在沿海地方务工的大多数农民都是在服装厂务工,因此在服装厂做工的农民工,基本上回到家乡就是从事农村服饰零售这方面的创业。连锁店能在各个乡镇发展,是因为有农村居民的这个消费市场群体;同时,连锁店的开设发展也能为这个地方的小康社会的发展出上一份力。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96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