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以江浙地区的农村商业银行为例

3农村商业银行是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改革进程不断加快,各种研究不断丰富。提高农村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本文的研究视角放在农村商业银行这一新兴金融力量上,对江浙一带农村商业银行的的信贷风险管理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本文选取江浙一带的农村商业银行为样本,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得到影响信贷风险的因素,并给予这些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以评价。本文在最后结论处给出了改善信贷风险管理的具体方法与政策。
目录
引言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金融行业也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金融借贷产业逐步从城市进入到农村,农村商业银行不断兴起,数量逐年增加。针对所在地区农户与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各家农村商业银行也都开展了小额信贷业务,但是现阶段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仍存在着许多风险,严重影响了信贷业务市场的安全性与规范性。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逐步深入,农村商业银行必须转变经营理念、经营行为和经营机制,并且同时进行机构整合调整。农村商业银行主要依靠投放信贷所得到的利息收入而获得盈利,所以信贷资产的安全性与信贷风险直接关系到一家农村商业银行的存亡。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和管控已成为监管部门研究的重要课题和农村商业银行自身的头等大事。
我国新农村建设正在不停发展、农村金融改革和国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投入正在不断增加,农村商业银行凭借体制及在客户市场的优势,在农村金融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近几年来,农村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有了很大的增长,农商行的数量也增长十分迅速。截至2015年末,农村商业银行的总家数由2014年末的665家增加至820家。本文选取了江浙一带的农村商业银行进行研究分析,因为江苏省和浙江省的农村金融改革进程发展较快,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体系发展的较为完备。目前,浙江省一共拥有51家农村商业银行,而江苏省一共有60家农村商业银行。其中,关于样本的选择,江苏省6家上市农商行首当其冲,加上各大市规模较大的农村商业银行,一共选择了13家规模较大的农村商业银行,而很多规模较小的各个县里的农商行刚刚改制,很多指标数据存在缺失,所以我选择了20家地级市或县里的规模较小的农商行作为样本。浙江省有1家上市的农商行,加上10家浙江各市规模较大的农村商业银行,我一共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选取了11家规模较大的农村商业银行作为样本,而地级市或县里规模较小的农村商业银行我则选取了13家作为样本。综上,规模较大的农村商业银行我选取了一共24家作为样本,而规模较小的农村商业银行我选取了一共33家作为样本,一共选取了57家农村商业银行作为样本进行研究。规模较大的农村商业银行面向的客户主要来自于城市,而地级市或县里规模较小的农村商业银行的客户则主要来自农村,结合不同类型农商行的分析更具有代表性。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从国外的文献研究来看,国外并不存在着农村商业银行这种形式,但是有一些农村社区银行与国内的农村商业银行十分类似。Binfor Frederick和Samuel Antwi(2013)以加纳的农村社区银行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实地考察研究。他们发现,虽然政府建立了农村社区银行,努力为当地的居民提供信贷服务,但是很多居民并不愿意向农村社区银行借款,农民还是跟以往一样更偏向于向自己的亲戚朋友借款,即使很多此类借款都是高利贷,但是农民依然不愿意向农村社区银行借款,从而导致政府不能顺利地推广农村社区银行。经过研究他们发现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还是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农村社区银行详细的房贷条款农民们都看不懂,甚至完全无法理解,从而导致了农村社区银行无法有效地履行它的职能。
Kummar Kewal和Gambhir Atul(2012)提出,印度的农业是国家十分重要的一个产业,目前印度产业结构中农业占比非常大,但是印度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慢,农业技术发展缓慢以至于无法提供给农业生产足够的技术支持,所以农业在银行发展十分的缓慢,但是当地的农民对银行十分支持,十分愿意通过贷款来发展自身的农地,可印度的农村信用社因此也面临了许多的问题,有些边缘化的农民无法获得利率较低的贷款,从而引发一些矛盾。Allassani和William(2013)在加纳进行了研究,发现银行电算化对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有较大的影响,如果信息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操作风险便会产生,农村商业银行便将面临着陷入信贷风险的危机。Mishra Sagarika和Mohnanty Asit Ranjan(2010)在对农村商业银行进行究后发现,印度农商行发放贷款的对象主要集中于大型的农场,对小型的家庭农场则放贷很少,这就造成了小农场主得不到贷款的状况,他们人认为在银行自身调整策略的同时还需要国家给予政策的支持与帮助。Uddin Ahmed和Jaynal(2013)在印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印度的农村商业银行进行了调查,发现印度当地的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是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印度农商行需要针对此两种风险制定措施,以防范贷款的损失。
(二)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农村商业银行是农村信用社发展转变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王会玲(2014)指出,由于经济的告诉发展,城乡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很多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农业所占比重大幅降低。农民不再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这类传统行业,农村信用社也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逐步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2011年8月中国银监会合作金融机构监管部主任姜明丽表示,政府将不再成立农村合作银行,现有农村合作银行将全部改制成为农村商业银行,并满足尽快推动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的条件。
顾雁峰(2006)认为,欧洲的商业银行的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做得十分出色,欧洲商业银行十分重视“三查”,欧洲商业银行电子化建设,加强战略风险防范的策略是国内许多商业银行可以学习的。胡红业(2010)指出,目前商业银行中小企业的信贷业务中仍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许多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仍然存在着风险大、管理成本高的问题。但是在贷款过程中,商业银行仍然比较强势,商业银行贷款议价能力很强,贷款的利率不断提高,可增加银行收益。胡亚萍、赵海香(2007)认为当前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面临着几个主要的问题,例如经营管理的成本较高,规章制度不完善,激励手段较少等。何国勇(2008)认为我国农村商业银行是一个刚刚起步的金融机构,在信贷管理水平上和国内外的大型商业银行扔想去甚远,农村商业银行仍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发展。政府行政的过度干预和贷后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造成了信贷风险,从而也造成了贷款的损失。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了减少政府干预、提高信贷政策的稳定与持续性以及设立风险防范基金等应对策略。安丽娟(2010)认为要完全解决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的问题是不可能的,但是尽最大可能地减少信贷风险是可以做到的,因此国内的农村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内控建设,尽最大可能降低信贷风险,防止贷款的损失。黄志刚(2014)认为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人员素质还不达标,因为农村商业银行正处于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所以很多人员的素质还比不上大的国有商业银行的员工素质,因此,农村商业银行需要对其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能力,防止操作风险的发生。肖雪梅、宋华、陈腊梅(2015)认为目前商业银行的对放贷之前的调查不够认真,的贷款中期的审核不够严格,对贷后的管理也不够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需要对此进行反思并加强完善自己的制度,以避免信贷风险的产生。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35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