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视角下的棉花价格波动及影响因素分析

自1999年棉花市场开放以来,棉花价格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而尤其是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随着进口棉花涌入,棉花价格开始呈现出新的震荡上升趋势,我国棉花价格受棉花进口影响大,尤其是2009年以后棉花价格的剧烈波动给我国的用棉企业带来了巨大负担,也不利于我国棉花生产市场的稳定。本文重点聚焦于棉花国际贸易中的相关因素,寻找影响我国棉花价格的相关因素,并且针对近年来棉花价格变动的特点以及趋势作出分析,讨论现有措施的效果作用,并对棉花价格的调节提出可行的措施与建议。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 1
引言1
一、中国棉花进口情况概述3
(一)国际棉花价格指数(CotlookA)指数3
(二)国内棉花价格(CC Index)3
(三) 进口棉花价格(FC Index)4
(四)棉花进口额5
二、国际贸易因素影响下的棉花价格波动的实证分析6
(一)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6
(二)模型分析7
1.单位根检验 7
2.Johansen 协整检验8
3.构建VAR模型确认最优滞后期 8
4.格兰杰因果检验 9
三、国际贸易视角下的棉花价格波动10
(一)我国棉花价格波动特点分析10
(二)我国棉花价格波动原因分析11
四、结论及建议12
(一)全文结论12
(二)建议及解决措施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3
附录 15 国际贸易视角下我国的棉花价格波动及影响因素分析
引言
引言:中国作为棉花生产和进口的第一大国,棉花产业在中国的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虽然我国棉农数量多,但是由于我国优质棉产量小,棉花需求大等原因,我国长期大量从国外进口棉花以满足纺织服装产业的需求。随着我国棉花流通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棉花市场和价格的开放程度大大提升,中国棉花市场日趋成熟,如此一来,市场上各种市场因素的变动都可能会对棉花价格产生影响。棉花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作物和重要的工业原料,是整个棉花产业链的基础,牵一发而动全身,而棉花价格在近年来产生了大幅度的波动,并且价格在震荡中呈现上升趋势。我国棉花进口额占全球棉花总进口额的一半以上,棉花及相关产业受棉花进口价格的影响很大,从1999年开始我国开放棉花市场,我国在棉花方面的国际贸易规模日益增大,但是我国却缺乏棉花产品定价的话语权,棉花价格波动,尤其是2008年以来的异常波动使我国企业不得不承担由于棉花价格波动所造成的损失,因此,聚焦于国际贸易视角下的棉花价格波动情况有着重要的意义。
卢峰(2000)曾经提出中国棉花贸易“贱卖贵买”的特征,他的研究发现我国总在国际棉花价格低时处于棉花净出口状态,而在国际棉花价格高时处于棉花的净进口状态,这一理论实际上是与大国贸易理论在某种程度上相对立的。周曙东(2001)研究了1999年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之前的棉花价格的波动规律,对棉改在改善棉花供求矛盾的效果上进行了评价,认为我国棉花供求波动有明显的周期性,而周期性与政策推动及其时滞性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当监管机构在棉花价格上的干预政策严格时,那么棉花价格的调节机制就失去了应有作用;棉花的波动也往往呈现出小积累、大波动的特点,即干预机制的效果会在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爆发。谭砚文(2005)运用葛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对中国棉花国际贸易对国际市场棉花价格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这是对2000年卢峰所提出的贵买贱卖的观点的质疑,结论表明:中国棉花进口的波动会使国际棉花价格变动,而出口数量的多少并不是影响国际棉花价格的显著因素,因此从实质上看,在棉花进口方面,中国实际表现出“大国贸易”模式,而在棉花出口方面,中国却表现出“小国贸易”模式,从这一点来讲,中国棉花的国际贸易不存在“贱卖贵买”的特征,反而我国的棉花价格能够对国际棉花价格产生影响。李琴,孙良媛(2005)则是基于向量回归模型,研究了19782002年我国棉花进口、库存和价格之间的相关性,着重分析了三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利用冲击响应分析了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文章指出棉花进口量和棉花库存的变动是影响棉花价格变动的原因,而这种关系在三个变量之间都存在,产生相互影响,而三者表现的周期性的原因是三个变量相互影响的时滞效应。张雯丽、李秉龙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中国棉花现货价格同国际棉花市场的期现货价格波动进行了分析和检验,以此探究我国棉花价格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国际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对我国棉花价格的形成均有一定影响,但是两者与其相关性程度不一致,具体表现为现货市场影响大于期货市场的影响。张曼(2011)等认为棉花进口配额对棉花的供求平衡和价格的形成产生了关键影响。关于棉花产业安全问题上,刘志雄(2013)和张淑荣(2011)等则从我国棉花贸易等方面对我国棉花安全做了探究,认为我国棉花产业总体处于相对安全状态,但安全度不高。张淑荣(2012)还认为生产水平低、对市场调控能力弱、政策失误是导致入世以来我国棉花产业安全度不高的根本原因。
在棉花价格波动的影响方面,有一部分学者也提出了自己意见。根据刘晏良(2006)测算,得出结论:棉花价格的波动对我国纺织业影响很大;如果棉花价格上涨两成,那么将会造成我国纺织业总成本上升约110亿元人民币。他还认为,虽然以石油为原料的化纤使用量不断增多,但是由于棉布需要仍然巨大、石油价格表现同期上涨等原因,对棉花的替代效应有限。张利庠等(2012)在棉花产业链的基础上,讨论了棉花价格变动的影响,当棉花价格变动时,位于棉花产业链下游的棉纱、布料、服装成品等各个环节产品的价格都会发生相应的调整,但受到影响的程度不同。越往下游的棉花产业链产品价格的调整空间就越小。因此一旦棉花价格大幅波动,纺织业作为棉花产业链中直接使用棉花作为原料的产业,其冲击效应大部分需要纺织行业承担,而且很难向消费者转嫁,这对棉纺织行业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龚新蜀,马骏(2014)利用相关性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了国内外棉花价格变动与纺织行业出口贸易变动关系,认为国内棉花价格的上升会降低纺织行业出口贸易的增速,国内外棉花价差扩大也减缓了出口。
在最近10年中,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棉花价格都表现出了新的变化特点,统计数据也日渐详实和科学,本文聚焦于先前研究比较关注的棉花贸易的领域,对棉花国际贸易视角下的相关因素与我国棉花价格形成和产生波动的原因进行研究,力求对棉花价格的新特征做出解释。
一、中国棉花进口情况概述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67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