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
目 录
1 引言 1
2 我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现状的特征 1
2.1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 1
2.2对外投资行业分布多元化 1
2.3对外投资的地区覆盖多元化 4
2.4民营、私营企业占比不断增大 4
3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 6
3.1跨国公司缺乏核心竞争力 7
3.2跨国公司缺乏高水平的跨国经营人才 9
3.3对外跨国并购高度集中在传统行业 11
3.5投资失败风险开始逐渐突出 11
4应对措施 11
4.1培育国际竞争优势,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12
4.2加强人才培养,为企业跨国并购奠定基石 12
4.3结合国内经济发展情况调整产业结构 12
4.4建立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预警系统 14
结 论 17
致 谢 18
参 考 文 献 19
1 引言
2014年,我国直接对外投资总量第一次超过外资引入总量,被称为“走出去”的元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我们知道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影响力就是看它的资本输出率,2014年是一个转折的年份,是一个新纪元的开始。历数往年的资本输出情况,2002年,我国海外直接投资额仅仅27亿美元,但是到了2013年,1078亿美元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已经说明了一切问题,中国已经从资本输入国转为了资本输出国。同一个地球村,同一片市场经济,“走出去”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我国经济已经实现了三步走的转变,第一步,人走出去,第二步,物走出去,第三步,资本走出去【1】。中国经济瓶颈期的到来,使大量外资资本撤离中国,中国的投资额明显下降。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过来,中国对外投资额却在大幅度提升。放眼海外市场,国际经验表明,一个经济大国一定是资本输出大国,一国经济的影响力的最终体现是在于其对经济规则和贸易格局的影响。海外市场潜力巨大,我国企业早已发现并抓住了这个机遇,这是走出去的关键。随着走出去企业的队伍不断壮大,资本输出必定水长船高,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资本极有可能重新塑造全球的金融和贸易格局。
我国的战略是“走出去”,并且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因此公司也必须跟上节奏,积极“走出去”,这是必然选择。我国的跨国战略整合模式是以中国企业为主导、服务于中国企业,我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载体为跨国企业【2】。跨国公司不仅是经济繁荣的动力,也是全世界利益再分配的工具。对外直接投资是跨国公司战略的主要方式,通过投资或并购参与子公司或分支机构的生产和经营,进而掌握经营控制权。在国内背景和国际背景的推动下,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取得了空前的成就。本文主要就是针对我国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现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发现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和建议。
2 我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进一步加剧了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紧迫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长起来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产业链,部分产品技术已趋于饱和。企业要存活,第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其次要向国外转移,而且向国外市场转移是迫在眉睫。因为世界经济大国都在向外转移产业,外部压力很大,跨国公司是海外投资的重要载体,其发展,规模,制度都在不断完善,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3】。
2.1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
2002年起,中国开始实施海外直接投资计划,海外直接投资额保持持续增长,对外直接投资额度大幅提升,下图是从2002年以来,我国各年份的海外直接投资额存量【4】。
表2.1 2002-2013我国海外直接投资额存量 (单位:亿美元)
年份 存量
2002 299.0
2003 332.0
2004 448.0
2005 572.0
2006 906.3
2007 1179.1
2008 1839.7
2009 2457.5
2010 3172.1
2011 4247.8
2012 6604.8
2013 7682.8
数据来源:商务部网站
2002年,我国非金融类海外直接投资只有22亿美元,2008年增加到407亿美元,2013年为1078亿美元,2002-2013年年均增长了39.8个百分点。在短短10年多的时间内我国海外直接投资额增加了数十倍。从世界的排名来看,我国连续两年的海外直接投资流量是世界第3,同时海外直接投资的存量也远远大于660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11位。我国从大量引进外资到现在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成为对外投资国,这一转变意义重大。
图2.1 2002-2013年我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额流量变化
数据来源:商务部网站
从图2.1可以显示出自2002年到2013年我国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额整体成上升趋势,2002至2003两年增长缓慢,这是我国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的重启阶段,海外直接投资的金额有所提高,2004年到2007年,我国海外直接投资额的增速非常快,主要是因为我国加入WTO,过渡期届满,这使中国对外投资扩大的速度非常快。2008年经济危机导致我国海外直接投资发展的速度有些轻微的减慢,但投资额仍然有了一定的增长,2008年之后,我国海外直接投资额的增速再次恢复,增长速度进一步增加。商务部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境内企业对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投资,投资企业高达6128家,这一年当中我国实现全行业海外直接投资1160亿美元,同比增长15.5个百分点,其中金融类131.1亿美元,同比增长27.5%,非金融类海外直接投资金额达到了632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1%。单单12月当月,非金融类海外直接投资金额就达到了80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8个百分点。2014年底,我国非金融类海外直接投资4万亿元人民币。我国海外直接投资金额与相同时期引进外资外资金额只差了35.6亿美元,这是我国的双向投资按现有统计口径首次接近平衡。2014年,我国跨国公司海外投资总量超出引进的外资金额,将其称作“走出去”的元年。海外直接投资将会得到更深层次的扩张。但随着投资额的增长速度不断加快,跨国公司所覆盖的主要领域却不尽合理【5】。
2.2 对外投资行业分布多元化
在我国开展走出去战略的初期,我国海外投资的领域主要是采矿业、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中国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覆盖面越来越大,几乎覆盖了所有的行业。在各种各样的行业中都有所涉及,行业分布多元化已基本成型,截止2013年底,中国跨国公司海外投资已经覆盖了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采矿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建筑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农林牧渔业的各行各业,行业分布多元化已成为当今中国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的最主要的特点之一【6】。下图记录了2013年中国海外直接投资在各个领域的情况。
中国企业在对外投资的失败风险开始逐渐突出,部分缺乏竞争力的跨国公司遭受了巨大的损失。经过分析,主要有几点原因:1、经营、财务、汇率等市场风险成为了对外投资的阻碍,只要市场稍有变动,欠缺竞争力的企业就会遭到损失。2、还有些非市场风险存在,如文化差异、政策法律、自然灾害、劳工环境等经营环境和政治因素等,都会成为对外经营的风险。3、决策制度和管理还不够完善。海外投资环境复杂,投资时应当谨慎。然而,在我国多对外国有企业中,存在“一把手”,一句话就决定了投资方向,对投资环境的情况了解不彻底,盲目投资,造成损失。4、我国对外系统对于经济情报的收集有所欠缺,导致投资信息不畅通,经营风险大。国际市场千变万化,充满不确定性,不能全面了解投资环境和市场动向,这将会对跨国投资造成巨大影响。5、直接投资项目也是重要因素。由于受到一些亚洲和非洲国家发展情况的影响,我国大多企业选择绿地投资的方式【11】。但是其周期长、对企业经济实力和经营能力有较高要求,而且后期还要结合当地的市场发展、政府政策、法律等,但是这些国家会出现政局动荡、法律政策不健全,这对于长期投资创建和经营企业也是巨大的风险。
1 引言 1
2 我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现状的特征 1
2.1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 1
2.2对外投资行业分布多元化 1
2.3对外投资的地区覆盖多元化 4
2.4民营、私营企业占比不断增大 4
3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 6
3.1跨国公司缺乏核心竞争力 7
3.2跨国公司缺乏高水平的跨国经营人才 9
3.3对外跨国并购高度集中在传统行业 11
3.5投资失败风险开始逐渐突出 11
4应对措施 11
4.1培育国际竞争优势,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12
4.2加强人才培养,为企业跨国并购奠定基石 12
4.3结合国内经济发展情况调整产业结构 12
4.4建立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预警系统 14
结 论 17
致 谢 18
参 考 文 献 19
1 引言
2014年,我国直接对外投资总量第一次超过外资引入总量,被称为“走出去”的元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我们知道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影响力就是看它的资本输出率,2014年是一个转折的年份,是一个新纪元的开始。历数往年的资本输出情况,2002年,我国海外直接投资额仅仅27亿美元,但是到了2013年,1078亿美元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已经说明了一切问题,中国已经从资本输入国转为了资本输出国。同一个地球村,同一片市场经济,“走出去”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我国经济已经实现了三步走的转变,第一步,人走出去,第二步,物走出去,第三步,资本走出去【1】。中国经济瓶颈期的到来,使大量外资资本撤离中国,中国的投资额明显下降。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过来,中国对外投资额却在大幅度提升。放眼海外市场,国际经验表明,一个经济大国一定是资本输出大国,一国经济的影响力的最终体现是在于其对经济规则和贸易格局的影响。海外市场潜力巨大,我国企业早已发现并抓住了这个机遇,这是走出去的关键。随着走出去企业的队伍不断壮大,资本输出必定水长船高,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资本极有可能重新塑造全球的金融和贸易格局。
我国的战略是“走出去”,并且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因此公司也必须跟上节奏,积极“走出去”,这是必然选择。我国的跨国战略整合模式是以中国企业为主导、服务于中国企业,我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载体为跨国企业【2】。跨国公司不仅是经济繁荣的动力,也是全世界利益再分配的工具。对外直接投资是跨国公司战略的主要方式,通过投资或并购参与子公司或分支机构的生产和经营,进而掌握经营控制权。在国内背景和国际背景的推动下,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取得了空前的成就。本文主要就是针对我国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现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发现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和建议。
2 我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进一步加剧了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紧迫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长起来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产业链,部分产品技术已趋于饱和。企业要存活,第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其次要向国外转移,而且向国外市场转移是迫在眉睫。因为世界经济大国都在向外转移产业,外部压力很大,跨国公司是海外投资的重要载体,其发展,规模,制度都在不断完善,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3】。
2.1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
2002年起,中国开始实施海外直接投资计划,海外直接投资额保持持续增长,对外直接投资额度大幅提升,下图是从2002年以来,我国各年份的海外直接投资额存量【4】。
表2.1 2002-2013我国海外直接投资额存量 (单位:亿美元)
年份 存量
2002 299.0
2003 332.0
2004 448.0
2005 572.0
2006 906.3
2007 1179.1
2008 1839.7
2009 2457.5
2010 3172.1
2011 4247.8
2012 6604.8
2013 7682.8
数据来源:商务部网站
2002年,我国非金融类海外直接投资只有22亿美元,2008年增加到407亿美元,2013年为1078亿美元,2002-2013年年均增长了39.8个百分点。在短短10年多的时间内我国海外直接投资额增加了数十倍。从世界的排名来看,我国连续两年的海外直接投资流量是世界第3,同时海外直接投资的存量也远远大于660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11位。我国从大量引进外资到现在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成为对外投资国,这一转变意义重大。
图2.1 2002-2013年我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额流量变化
数据来源:商务部网站
从图2.1可以显示出自2002年到2013年我国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额整体成上升趋势,2002至2003两年增长缓慢,这是我国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的重启阶段,海外直接投资的金额有所提高,2004年到2007年,我国海外直接投资额的增速非常快,主要是因为我国加入WTO,过渡期届满,这使中国对外投资扩大的速度非常快。2008年经济危机导致我国海外直接投资发展的速度有些轻微的减慢,但投资额仍然有了一定的增长,2008年之后,我国海外直接投资额的增速再次恢复,增长速度进一步增加。商务部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境内企业对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投资,投资企业高达6128家,这一年当中我国实现全行业海外直接投资1160亿美元,同比增长15.5个百分点,其中金融类131.1亿美元,同比增长27.5%,非金融类海外直接投资金额达到了632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1%。单单12月当月,非金融类海外直接投资金额就达到了80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8个百分点。2014年底,我国非金融类海外直接投资4万亿元人民币。我国海外直接投资金额与相同时期引进外资外资金额只差了35.6亿美元,这是我国的双向投资按现有统计口径首次接近平衡。2014年,我国跨国公司海外投资总量超出引进的外资金额,将其称作“走出去”的元年。海外直接投资将会得到更深层次的扩张。但随着投资额的增长速度不断加快,跨国公司所覆盖的主要领域却不尽合理【5】。
2.2 对外投资行业分布多元化
在我国开展走出去战略的初期,我国海外投资的领域主要是采矿业、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中国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覆盖面越来越大,几乎覆盖了所有的行业。在各种各样的行业中都有所涉及,行业分布多元化已基本成型,截止2013年底,中国跨国公司海外投资已经覆盖了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采矿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建筑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农林牧渔业的各行各业,行业分布多元化已成为当今中国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的最主要的特点之一【6】。下图记录了2013年中国海外直接投资在各个领域的情况。
中国企业在对外投资的失败风险开始逐渐突出,部分缺乏竞争力的跨国公司遭受了巨大的损失。经过分析,主要有几点原因:1、经营、财务、汇率等市场风险成为了对外投资的阻碍,只要市场稍有变动,欠缺竞争力的企业就会遭到损失。2、还有些非市场风险存在,如文化差异、政策法律、自然灾害、劳工环境等经营环境和政治因素等,都会成为对外经营的风险。3、决策制度和管理还不够完善。海外投资环境复杂,投资时应当谨慎。然而,在我国多对外国有企业中,存在“一把手”,一句话就决定了投资方向,对投资环境的情况了解不彻底,盲目投资,造成损失。4、我国对外系统对于经济情报的收集有所欠缺,导致投资信息不畅通,经营风险大。国际市场千变万化,充满不确定性,不能全面了解投资环境和市场动向,这将会对跨国投资造成巨大影响。5、直接投资项目也是重要因素。由于受到一些亚洲和非洲国家发展情况的影响,我国大多企业选择绿地投资的方式【11】。但是其周期长、对企业经济实力和经营能力有较高要求,而且后期还要结合当地的市场发展、政府政策、法律等,但是这些国家会出现政局动荡、法律政策不健全,这对于长期投资创建和经营企业也是巨大的风险。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