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与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研究9市的实证分析
本文讨论了社会资本影响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作用机理,并利用江苏省9市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农户拥有的社会资本能够有效促进土地流转行为;显著的影响农户土地流转行为还包括非农就业比率、家庭成员平均受教育水平、家庭农业机械价值和农户种植经营能力;家庭女性占比和家庭承包地面积只单侧影响农户转入和转出行为。最后,提出要考虑社会资本在农户土地流转中的作用,重视农业机械,健全和维护好土地流转和劳动力市场等建议。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 引言 2
二、 作用机理和研究假说 2
三、 数据来源和变量描述 4
3.1数据来源 4
3.2变量定义 5
3.3变量描述性统计 6
四、 模型设定与实证分析 7
4.1模型设定 7
4.2回归分析 8
五、 结论与政策建议 13
5.1结论 13
5.2政策建议 13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3
目录
表1 江苏省9市农户土地转入转出行为 4
表2 变量定义情况表 6
表3 变量描述统计情况表 7
表4 社会资本对农户土地转出的影响 8
表5 社会资本对农户土地转出率的影响 9
表6 社会资本对农户土地转入的影响 10
表7 社会资本对农户土地转入率的影响 ......11社会资本与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研究
——基于江苏省9市的实证分析
经济管理学院 邸帅
引言
引言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情社会、熟人社会,在社会人际交往中,人情往往是关系的起点,在维护相互之间的关系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明恩溥讲到:“中国人善于“爱面子”,可谓中国人的第一性格[1]。”传统农村社会具有乡土性,人情面子,讲关系这一特征也很明显。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阐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差序格局,即人们常以自身为中心,由血缘,地缘关系等由亲到疏,由近及远,逐渐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形成个体或家庭的社会关系网络[2]。可以说,社会关系在资源的获取,互换,配置和利用中起着无与伦比的作用[3]。
人情面子、社会关系等在学术界又称之为“社会资本”。何谓“社会资本”?学者Lin指出通过个体或家庭社会关系的延伸性和多样性,获得不同的社会资源逐渐形成个体的社会资本[4]。Bourdieu(1983/1986)认为社会资本取决于个人联系的规模和这些联系中所含有的社会资本的容量或数量[5]。他强调了个体或团体间相互认可,资源相互交换,将社会资本视为一种有社会网络或群体的成员所拥有的资本形式。Coleman指出社会资本包括两个要素:社会结构和资本,社会结构对于个体的行动提供便利,而资本的存在取决于是否对某种活动的某个个体发挥功能[6]。言下之意即社会资本是从社会关系中获得的、现实的或潜在的资源,行动者从一件事情结果中获得利益,他们参与资源的交换和转移。虽然学者们对社会资本有着不同的描述,但他们都坚持认为社会资本由嵌入在社会在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中的资源组成,当行动者希望提高目的性行动成功的可能性时,他们可以动用社会资本。
近三四十年来,国内学者也对社会资本理论做了深入研究,基于中国情形的社会资本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常见的如社会资本与社会地位获得、职业选择与流动、社会阶层阶级、社会支持等。诸多研究也证实了社会资本在资源获取,互换和利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例如,边燕杰,张文宏(2001)通过考察社会网络对职业流动的作用,指出就业者通过亲戚,朋友等关系网络寻找工作,社会资本在其中起到专递就业信息的作用[7]。赵延东,洪岩璧(2012)分析了社会资本在学生教育获得和学生成绩提高方面的重要影响[8]。周月书等(2013)在讨论农村正规,非正规金融对于农户借贷选择行为时,指出农户的个人社会资本的多少,人脉关系的延伸强度都对农户的借贷能力产生重要影响,关系越多,人际能力越强,越容易获得贷款,贷款额度也相应较大[9]。可见,社会资本在很多领域都发挥着巨大作用。那么,社会资本是否也在农业土地领域发挥着重大作用呢?是否也对农户土地资源的配置产生作用呢?
农户配置土地资源的行为最常见的就是转入土地和转出土地,近5年以来,我国农村农户承包地流转面积不断扩大,2011年约为6372万亩,占家庭承包地总面积的5.2%。截至2015年底,全国家庭承包地流转面积达到4.03亿亩,流转面积占家庭承包地面积的30.4%。基于此,本文希望以江苏省9市的农户调研数据为研究样本,来分析社会资本与农户土地流转行为,梳理社会资本影响农户土地流转的作用机理,讨论农户转入转出土地以及土地转入转出参与程度。
本文后续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介绍背景、作用机理和研究假说;第三部分为数据来源和变量描述;第四部分为实证分析与稳健性检验;第五部分为结论和政策建议,最后,致谢。
作用机理和研究假说
学者对于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已从多角度进行了研究,大多关注于土地制度、市场环境、交易成本、产权以及劳动力非农就业等方面,而忽略了农户所处的社会网络对于农户土地流转的影响,农户的社会资本在土地资源配置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通过对社会资本已有文献的梳理,仅有几篇文献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作了初步分析。如陈奕山等(2017)发现如今农村伴随着节日送礼、照看老人孩子和生产帮助等现象,大量的零租金流转土地行为发生在亲戚朋友之间[10],这也反映了亲友间社会资本对农户土地流转的影响;宋伟,任大廷(2011)
运用“结构洞”理论,讨论了两方模式和多方模式下农户参与土地流转行为,认为社会资本有促于农户间进行土地流转[11];杜威漩(2012)讨论了农地流转过程中非正式性制度嵌入的影响,指出社会资本不利于农户土地流转行为[12];牛喜霞(2007)从交易费用视角,得出社会资本在农户土地流转行为中既有正面也有负面效应[13]。以上研究只是从理论上定性讨论社会资本对农户的影响,还需进一步进行实证检验。陈浩,王佳(2016)实证分析了“强关系”和“弱关系”在土地流转中发挥着积极作用[14]。钱龙等(2017)利用CFPS数据实证检验了“亲缘和友缘社会资本”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得到无需强调社会资本的作用[15]。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 引言 2
二、 作用机理和研究假说 2
三、 数据来源和变量描述 4
3.1数据来源 4
3.2变量定义 5
3.3变量描述性统计 6
四、 模型设定与实证分析 7
4.1模型设定 7
4.2回归分析 8
五、 结论与政策建议 13
5.1结论 13
5.2政策建议 13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3
目录
表1 江苏省9市农户土地转入转出行为 4
表2 变量定义情况表 6
表3 变量描述统计情况表 7
表4 社会资本对农户土地转出的影响 8
表5 社会资本对农户土地转出率的影响 9
表6 社会资本对农户土地转入的影响 10
表7 社会资本对农户土地转入率的影响 ......11社会资本与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研究
——基于江苏省9市的实证分析
经济管理学院 邸帅
引言
引言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情社会、熟人社会,在社会人际交往中,人情往往是关系的起点,在维护相互之间的关系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明恩溥讲到:“中国人善于“爱面子”,可谓中国人的第一性格[1]。”传统农村社会具有乡土性,人情面子,讲关系这一特征也很明显。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阐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差序格局,即人们常以自身为中心,由血缘,地缘关系等由亲到疏,由近及远,逐渐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形成个体或家庭的社会关系网络[2]。可以说,社会关系在资源的获取,互换,配置和利用中起着无与伦比的作用[3]。
人情面子、社会关系等在学术界又称之为“社会资本”。何谓“社会资本”?学者Lin指出通过个体或家庭社会关系的延伸性和多样性,获得不同的社会资源逐渐形成个体的社会资本[4]。Bourdieu(1983/1986)认为社会资本取决于个人联系的规模和这些联系中所含有的社会资本的容量或数量[5]。他强调了个体或团体间相互认可,资源相互交换,将社会资本视为一种有社会网络或群体的成员所拥有的资本形式。Coleman指出社会资本包括两个要素:社会结构和资本,社会结构对于个体的行动提供便利,而资本的存在取决于是否对某种活动的某个个体发挥功能[6]。言下之意即社会资本是从社会关系中获得的、现实的或潜在的资源,行动者从一件事情结果中获得利益,他们参与资源的交换和转移。虽然学者们对社会资本有着不同的描述,但他们都坚持认为社会资本由嵌入在社会在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中的资源组成,当行动者希望提高目的性行动成功的可能性时,他们可以动用社会资本。
近三四十年来,国内学者也对社会资本理论做了深入研究,基于中国情形的社会资本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常见的如社会资本与社会地位获得、职业选择与流动、社会阶层阶级、社会支持等。诸多研究也证实了社会资本在资源获取,互换和利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例如,边燕杰,张文宏(2001)通过考察社会网络对职业流动的作用,指出就业者通过亲戚,朋友等关系网络寻找工作,社会资本在其中起到专递就业信息的作用[7]。赵延东,洪岩璧(2012)分析了社会资本在学生教育获得和学生成绩提高方面的重要影响[8]。周月书等(2013)在讨论农村正规,非正规金融对于农户借贷选择行为时,指出农户的个人社会资本的多少,人脉关系的延伸强度都对农户的借贷能力产生重要影响,关系越多,人际能力越强,越容易获得贷款,贷款额度也相应较大[9]。可见,社会资本在很多领域都发挥着巨大作用。那么,社会资本是否也在农业土地领域发挥着重大作用呢?是否也对农户土地资源的配置产生作用呢?
农户配置土地资源的行为最常见的就是转入土地和转出土地,近5年以来,我国农村农户承包地流转面积不断扩大,2011年约为6372万亩,占家庭承包地总面积的5.2%。截至2015年底,全国家庭承包地流转面积达到4.03亿亩,流转面积占家庭承包地面积的30.4%。基于此,本文希望以江苏省9市的农户调研数据为研究样本,来分析社会资本与农户土地流转行为,梳理社会资本影响农户土地流转的作用机理,讨论农户转入转出土地以及土地转入转出参与程度。
本文后续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介绍背景、作用机理和研究假说;第三部分为数据来源和变量描述;第四部分为实证分析与稳健性检验;第五部分为结论和政策建议,最后,致谢。
作用机理和研究假说
学者对于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已从多角度进行了研究,大多关注于土地制度、市场环境、交易成本、产权以及劳动力非农就业等方面,而忽略了农户所处的社会网络对于农户土地流转的影响,农户的社会资本在土地资源配置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通过对社会资本已有文献的梳理,仅有几篇文献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作了初步分析。如陈奕山等(2017)发现如今农村伴随着节日送礼、照看老人孩子和生产帮助等现象,大量的零租金流转土地行为发生在亲戚朋友之间[10],这也反映了亲友间社会资本对农户土地流转的影响;宋伟,任大廷(2011)
运用“结构洞”理论,讨论了两方模式和多方模式下农户参与土地流转行为,认为社会资本有促于农户间进行土地流转[11];杜威漩(2012)讨论了农地流转过程中非正式性制度嵌入的影响,指出社会资本不利于农户土地流转行为[12];牛喜霞(2007)从交易费用视角,得出社会资本在农户土地流转行为中既有正面也有负面效应[13]。以上研究只是从理论上定性讨论社会资本对农户的影响,还需进一步进行实证检验。陈浩,王佳(2016)实证分析了“强关系”和“弱关系”在土地流转中发挥着积极作用[14]。钱龙等(2017)利用CFPS数据实证检验了“亲缘和友缘社会资本”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得到无需强调社会资本的作用[1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