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壁垒对我国轮胎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贸易壁垒对我国轮胎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20191212140818]
摘 要
2012年11月1日欧盟“绿色轮胎标签化法案”正式开始执行。欧盟是我国汽车轮胎的第一大出口市场,如今实行此轮胎标签制度,毋庸置疑将会对我国轮胎业产生影响。多年来,国际市场上连续的贸易壁垒使我国的轮胎业在夹缝中求生存,同时国内市场面临产能过剩等一系列问题。由此可见,我国轮胎业的改进已迫在眉睫。
本文首先通过介绍中国轮胎业的现状,尤其是轮胎贸易的现状,引出我国轮胎出口遭遇的重要贸易壁垒主要来自两大市场即美国和欧盟,并重点研究在这个两个市场遭遇的贸易壁垒种类,同时探讨上述贸易壁垒的产生原因。利用理论联系具体事实,阐述了日益增多的贸易壁垒对我国轮胎业发展的影响。在回顾和总结我国轮胎出口遭遇贸易壁垒情况及影响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轮胎业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本文在轮胎贸易壁垒的研究中力求做到实事求是,希望能对我国轮胎业遭遇贸易壁垒问题的研究起到补充和总结的作用。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贸易壁垒;轮胎业;轮胎出口;影响;对策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目 录 III
引 言 1
第1章 我国轮胎业现状 1
1.1 轮胎业经济运行指标 1
1.2 轮胎业竞争格局指标 2
1.3 轮胎业生命周期指标 2
第2章 我国轮胎贸易现状 3
2.1 对外贸易数量及金额 3
2.2 主要出口国家 4
第3章 我国轮胎出口遭遇贸易壁垒现状 5
3.1 我国轮胎出口遭遇贸易壁垒的类型 5
3.1.1 美国 5
3.1.2 欧盟 6
3.1.3 其他国家 7
3.2 我国轮胎出口频遭贸易壁垒的原因 8
3.2.1 产能过剩且出口扩张严重 7
3.2.2 产品结构不合理且缺乏技术 8
3.2.3 缺乏知名品牌 8
3.2.4 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 9
第4章 贸易壁垒对我国轮胎业的影响10
4.1 理论分析 10
4.1.1 关税壁垒影响的经济学分析 10
4.1.2 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的经济学分析 11
4.2 实际分析 12
4.2.1 限制出口数量 12
4.2.2 增加出口成本 12
4.2.3 引起链反应 13
4.2.4 导致结构失衡 14
第5章 改善轮胎业遭受贸易壁垒状况的对策与建议 14
5.1政府部门 14
5.1.1 发挥外交职能 15
5.1.2 完善技术法规及标准 15
5.1.3 建立技术壁垒预警机制 15
5.2 轮胎行业协会 16
5.2.1 发挥纽带的作用 16
5.2.2 扮好“守夜人”的角色 16
5.3 轮胎企业 16
5.3.1 拓展新兴国际市场 16
5.3.2 打造轮胎品牌形象 16
5.3.3 开发环保原料 17
5.3.4 调整轮胎产品结构 17
结束语 17
参考文献 18
引 言
2012年10月,就在美国自2009年以来针对中国轮胎采取的为期三年的“轮胎特保措施”终于熬到解禁之时,2012年11月1日起,欧盟的“轮胎标签法”正式开始实施。这也就意味着,我国大多数轮胎产品将被拒在欧盟市场之外。近年来,我国轮胎工业发展迅速,轮胎产量和出口量已跃居世界首位,成为世界轮胎工业的主导力量,对全球轮胎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回顾中国加入WTO这么多年来,我国轮胎业遭受的贸易壁垒的冲击层出不穷,美国、欧盟、巴西、秘鲁、印度等多个国家都曾对我国轮胎产品发起过反倾销调查。目前,我国轮胎对外依存度达1/3左右,对于依靠价格取胜且性能普遍不高的我国轮胎产品而言,但凡国外市场出现任何限制轮胎进口的措施,都将带来严峻的挑战。所以对我国的轮胎业现状进行概述,找出主要的贸易壁垒,分析其影响及对策已迫在眉睫,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我国的轮胎企业度过难关并蓬勃发展,在国际市场确实占据有利的地位。
第1章 我国轮胎业现状
我国轮胎行业历经了一条比较长的发展道路,长期处在竞争激烈的状态。在我国轮胎行业中,立稳根基且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寥寥无几,主要为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而大多数则是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工艺装备差的小企业和工厂。总而言之,我国轮胎行业正处于一种混战的阶段。
1.1 轮胎业经济运行指标
经历了2009年国内轮胎市场的“井喷”,轮胎业开始进入“发烧”扩张阶段。2010年1至11月,我国轮胎制造业资产总计为2372.18亿元,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8.33个百分点;从业人员年均人数为31.87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19万人;规模以上企业数为645个,比上年同期增加了41个。其中普利司通、米其林、固体异依旧是我国国内轮胎业的龙头企业[1]。“涨”字当头成为轮胎业近年来最明显的趋势,如表1.1所示。
表1.1 2006-2010年我国轮胎制造行业规模指标
企业数量 (个) 从业人员 (个) 资产总计 (亿元) 增长率 (%) 负债总计 (亿元) 增长率 (%)
2006 455 232564 1176.62 15.43 723.82 17.51
2007.11 494 261439 1490.52 20.14 910.48 16.12
2008.11 541 291611 1852.84 17.80 1193.24 21.85
2009.11 604 306841 2025.38 8.85 1208.41 1.96
2010.11 645 318696 2372.18 17.18 1447.37 18.74
数据来源:世经未来研发部
1.2 轮胎业竞争格局指标
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变化,当前的市场令诸多企业停滞不前。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等原材料的涨价,直接增加了轮胎生产企业的制造成本。同时下游的汽车产业为产能过剩行业,对轮胎的需求增长趋缓,且汽车行业企业的议价能力较强,打压了轮胎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虽然由于轮胎产品的特性,目前基本没有替代品带来的威胁,但因为行业进入壁垒较低,潜在竞争者威胁很大[2]。另外,行业内企业数量众多、集中度低,竞争也会更加激烈[3],如表1.2所示。
表1.2 我国轮胎行业竞争结构
类别 对象 影响
供应商 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炭黑等 价格波动会影响轮胎生产企业利润
购买者 汽车生产企业 汽车行业产能过剩,对轮胎需求增长趋缓,汽车企业议价能力较强
替代品 无 由于产品特性,其替代性差,目前没有构成威胁
潜在竞争者 行业外企业 行业进入壁垒较低,潜在竞争者威胁较大
产业内竞争者 行业内企业之间 企业数量众多,集中度低,竞争激烈
1.3 轮胎业生命周期指标
目前,我国橡胶制品业处于行业发展周期的成长期后期阶段,还未达到成熟阶段。因为行业客户并没有稳定下来,轮胎业国内消费需求的激增会扩大市场,国际贸易环境又对市场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国际形势的风吹草动都会很容易地破坏企业辛苦拓展的市场。
在这一时期,行业依旧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行业壁垒日渐提高,行业需求保持旺盛的增长趋势。规模较大、技术水平高、能耗相对较低的企业在竞争中逐渐胜出,而小型高能耗污染严重的企业有很多都退出了竞争。但同时,很多企业也在进入轮胎行业,在这种企业进退的动态演变中,行业竞争格局将日趋明朗。
第2章 我国轮胎贸易现状
近年来,我国巨大的汽车生产能力和市场需求,导致轮胎行业对各路资本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尽管现在我国大多数消费者对轮胎的重视程度远远比不上对汽车产品本身的关注,但这并不影响轮胎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轮胎除了满足内需外,还主要用于外贸出口,下面按对外贸易数量金额和主要贸易国别及出口轮胎产品的种类来分析轮胎出口的具体情况。
2.1 对外贸易数量及金额
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自从加入WTO,我国的轮胎出口数量基本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2001年我国轮胎出口数量为10906万条,出口金额为100289万美元,到2012年时我国轮胎出口数量增加到41353万条,出口金额高达15883710万美元[3],如图2.1所示。
图2.1 2000-2012年我国轮胎出口金额年度走势图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当时国内外很多企业面临倒闭破产的危机,轮胎企业也未能幸免。在2008和2009年轮胎出口数量相对减少,出现了负增长率的情况,2009年“中美轮胎特保案”发生,美国作为我国轮胎出口的第一大国,虽然特保税的征收确实有影响到部分轮胎种类的出口量,但从总体上看,2009年后每年的轮胎出口量和出口额都是增长的,不过2011年和2012年的增长率远不如2010年,如图2.2所示。
图2.2 2000-2012年我国轮胎出口数量年度走势图及增长率变化
2.2 主要出口国家
2011年,前十名出口国的出口量约占总出口量的60%,这说明我国出口轮胎目标国的集中度较高[4]。目前,美国依然是我国轿车胎的第一大出口国,对其出口量约占轮胎总出口量的20%。但由于2009年“中美轮胎特保案”的影响,2010年我国出口美国的轮胎数量同期下降了19%,2011年同期继续下降了17.7%。2011年在我国对欧洲地区的出口中,仅英国、荷兰、德国、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法国7个国家的出口量就已经超过美国,达到了39.58万吨,而且这些国家的数量同期比和金额同期比都较高,这说明我国对欧盟地区的出口依存度较大,出口额和出口数量还有增长的趋势,如表2.1所示。
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欧盟和美国市场约占中国轿车轮胎总出口额的48%,可见美国和欧盟已然成为了我国轮胎的两大主要出口市场,把握住这两个市场的动态并注意应对其贸易壁垒,会对我国轮胎出口贸易的发展更加有利。
表2.1 2011年全年轿车胎出口前10名国家(按出口额排名)
排名 出口国家 出口数量 (千克) 出口金额 (美元) 数量同期比(%) 金额同期比(%)
1 美国 290368521 1078371603 -17.7 6
2 英国 131090671 499400882 15.6 46.2
3 德国 65295887 281994012 29.6 71.6
4 澳大利亚 65164031 273763493 10.3 36.4
5 荷兰 64205385 266243192 1.7 31.6
6 加拿大 493737852 205518393 20.2 50.8
7 比利时 52573515 198018374 6.8 42.3
8 阿联酋 51235417 189672619 8.3 40
9 巴西 47152966 182856354 73.3 113.9
10 意大利 37318374 155481798 57 109.2
第3章 我国轮胎出口遭遇贸易壁垒现状
3.1 我国轮胎出口遭遇贸易壁垒的类型
近年来,我国轮胎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轮胎产量和出口量已居世界首位,对全球轮胎市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轮胎行业遭受或将要遭受的贸易壁垒却越来越多,美国、阿根廷、土耳其、印度、南非等国家先后对我国轮胎进行反倾销调查,有的反倾销税高达100%以上。此外,随着国外对轮胎技术、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把关越来越严格,除欧盟轮胎的安全法规和标签法两个法规之外,美国和日本也出台了类似的法规。这些贸易壁垒成为中国轮胎出口贸易最大的不稳定因素。现将我国轮胎出口遭遇的贸易壁垒类型按国别分别介绍如下。
3.1.1 美国
美国是我国轮胎出口的第一大国,我国企业遭遇美国贸易壁垒的案件也层出不穷。无论哪种贸易壁垒,都会对我国的轮胎出口贸易及行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3.1.1.1 关税壁垒
2009年6月2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建议,对我国输美乘用车与轻型卡车轮胎连续三年分别加征55%、45%和35%的从价特别关税,也就是轰动一时的“中美轮胎特保案”。2009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决定对我国轮胎特保案实施为期三年的限制关税。2010年12月13日,WTO驳回我国提出的美国对其销美轮胎征收反倾销惩罚性关税的申诉。仲裁小组表示,美国在2009年9月对我国销美轮胎采取的“过渡性质保护措施”未违反WTO规定。2011年9月5日,世界贸易组织裁定我国败诉,此后三年美国对从我国进口的轮胎将实施惩罚性关税,即在原有关税4%的基础上,分别加征35%、30%和25%的附加关税[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62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