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中日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下中日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191212142921]
摘 要
中国和日本分别是世界上第二、第三大经济体,日本又是中国重要的邻国之一。进入新世纪之后,中日双边贸易额迅速增长,中日贸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近几年来,国际经济环境不景气,如美国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等,再加上中国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中日钓鱼岛事件,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新形势下,中日双边贸易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像贸易摩擦、政治关系等问题严重阻碍了中日贸易的健康发展。中日贸易应如何突破障碍实现跨越式发展,迫切需要针对中日贸易存在的问题寻求应对之策。本文首先回顾了中日贸易发展的历史,从中日双边贸易发展的现状中探寻新形势下中日贸易的新发展及变化,其次,对中日贸易的显性比较优势、互补性及强度指数进行了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中日双边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结合中日两国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中日双边贸易发展的应对之策。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中日贸易;新形势;问题;对策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录 III
引言 1
第一章 中日贸易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1
1.1中日贸易发展的三个阶段 1
1.1.1战后中日经贸关系的开始 1
1.1.2 1978年-2000年中日贸易的发展 2
1.1.3 2001年-至今中日贸易的发展 3
1.2 2001年-2012年中日贸易发展总体状况 4
第二章 新形势下中日贸易的新发展及变化 6
2.1日本向中国出口主要商品的变化 6
2.2中国对日本出口主要商品的变化 6
2.3中国在日本对外贸易中的地位迅速提高 7
2.4日本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趋于下降 9
第三章 中日贸易相关贸易指数分析 11
3.1中日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11
3.2中日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 13
3.3中日贸易强度指数分析 14
第四章 中日双边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5
4.1中日经济增长状况影响中日贸易发展 15
4.2中日贸易收支一直维持逆差的局面 16
4.3中日贸易垂直分工的状态仍未改变 16
4.4中日贸易摩擦增多,范围不断扩大 17
4.5中日FTA进展缓慢,影响中日贸易长远发展 17
4.6政治化问题严重阻碍中日贸易发展 18
第五章 促进中日双边贸易发展的对策探讨 18
5.1求真务实,开创经贸关系新局面 18
5.1.1建立中日友好关系,促进两国经贸发展 18
5.1.2落实中日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19
5.2立足长远,实现贸易新增长 19
5.2.1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品竞争力 19
5.2.2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企业竞争力 19
5.2.3扩大产品出口市场,推动经济增长 20
5.2.4加快贸易发展,大力扩大内需 20
5.3居安思危,切实维护自身利益 20
5.3.1进一步完善贸易争端预警机制 20
5.3.2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 21
结束语 21
参考文献 22
新形势下中日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引 言
自二战之后,中日经贸关系在摸索中缓慢发展,然而从21世纪开始,中国与日本的双边贸易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中日双边贸易额从2001年的877.54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3294.52亿美元,其中2011年中日双边贸易达到历史最高值为3428.89亿美元。近几年里,中国与日本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一直是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日本则是中国的前四大贸易伙伴之一。并且中国与日本分别为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两国的经贸发展对亚洲乃至世界都有重要的影响。中日双边贸易的发展虽然呈增长态势,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贸易摩擦、垂直分工等问题,再加上近年来,世界经济大环境的不景气以及中日两国经济增速放缓、政治关系紧张等原因,给中日两国发展双边贸易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2012年中日双边贸易额更是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比2011年贸易额减少了134.37亿美元。在这种由美国经济危机、欧债危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及中日政治关系紧张等影响的新形势下,中日双边贸易应如何发展?本文拟通过对中日双边贸易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显性比较优势、互补性和强度三个贸易指数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探寻出中日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期有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发展中日双边贸易的应对之策。
第一章 中日贸易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1.1中日贸易发展的三个阶段
1.1.1战后中日经贸关系的开始
战后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过程:中日贸易从民间贸易开始、中日贸易进一步发展以及复交初期中日经贸的发展。因为日本是一个岛屿国家,再加上缺乏相应的生产资料资源,所以从中国进口相应的商品能很大程度上帮助战后日本恢复国民经济。在中日双方的共同努力下,1950年8月中国出口日本9万吨食盐,这标志着战后中日贸易关系的开始。紧接着,中国向日本出口煤炭、铁矿石、大豆等商品,日本向中国出口钢铁、电动机、水泵等商品。1954年至1957年,中日之间签订了中日民间贸易协议及中日民间渔业协定,这有助于促进中日两国的民间贸易发展。之后中日双方又签订了《友好贸易协定书》、《备忘录贸易协定》等协定。1972年9月,中日邦交正常化,结束了两国长达十年的不正常关系。由此,中日两国经济领域合作变得更加通畅。在《中日联合声明》发表之后,中日双方又进行了关于经济贸易方面的谈判,并且签订《中日贸易协定》、《中日海运协定》等协定。这一阶段中日贸易不断发展,贸易规模不断扩大。1949年中日贸易额为0.25亿美元,1956年为1.51亿美元,到1971年时中日贸易额已经达到了9.01亿美元,1978年中日贸易额更是达到了48.23亿美元。短短的30年时间里,中日贸易额迅猛发展,1978年的贸易额是1949年的192倍多。
1.1.2 1978年-2000年中日贸易的发展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由此,中日经贸关系由原来的贸易往来向贸易、资金、投资等多个领域转变,形成多元化发展。1979年至1991年,从中日贸易额来看,中日贸易规模逐年增加, 1979年的贸易额为66.54亿美元,然而到了1991年就发展到228.09亿美元。1992年至2000年,这一阶段可以说是中日贸易迅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中日贸易额由1992年的289亿美元增长到2000年的857亿美元。期间虽然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中日贸易额增速明显放缓,但中日贸易在危机之后又恢复快速增长的态势。1991年至2000年,在这短短的10年里中国一直是日本最大的出口国及第二大进口国。从贸易结构来看,1979年至1991年日本出口中国的主要商品是化学制品、金属及制品及机械机器,出口额占到日本对中国出口商品总额的一半以上,其中机械机器出口所占比重最大。1993年至2000年日本出口中国的主要商品有所改变,主要是纺织制品、金属及制品、化学制品以及机械机器,这四类商品出口额占日本对中国出口商品总额的87%以上。1979年至1991年中国出口日本的主要商品是原材料、矿物燃料、食品和纺织制品。这四类商品出口额占中国向日本出口总额的85%左右。1993年至2000年中国出口日本的商品主要为食品、矿物燃料、机械机器和纺织制品,其出口额占中国对日本出口总额的70%左右,其中纺织品所占比重最高,增长速度最快的是机械机器的出口。当然这一期间,中日贸易不断发展的同时,中日贸易平衡问题也在逐步凸显出来。
1.1.3 2001年-至今中日贸易的发展
2001年9月17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加入WTO为发展和扩大中日双边贸易关系提供了良机。自从中国入世之后,中国和日本的双边贸易发展速度惊人。中日双边贸易额从2001年的877.54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3294.52亿美元,在这十几年时间里增加了近3倍(见表1.1)。因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及2012年中日钓鱼岛事件及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的影响,中日贸易额相对减少,其它年份中日贸易额呈增长态势。从日本对中国出口看,2002年至2004年的增长速度高达25%以上,日本对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为金属及制品、化学制品和机械机器三类。从中国对日本出口看, 2004年的增长速度最高为25%,中国对日本出口的商品主要为食品、纺织制品和化学制品三类。从中日贸易总额看,贸易额总体是在不断的增长,部分年份增长速度惊人。此外还发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日经贸关系得到了很好的发展。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日贸易额也出现了较大的下降,比2008年贸易额减少379.36亿美元。2010年,在中国3万亿的投资刺激下中国经济很快复苏,中日双边贸易额随其出现增长,增长率达到30%,中日贸易额到达2977.68亿美元,2011年达到了3428.89亿美元,2012年略有下降,贸易额为3294.52亿美元。2012年中国成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最大的进口来源地。
表1.1 2001-2012年中日贸易统计(单位:亿美元)
年份 贸易总额 中国对日本出口 中国从日本进口 贸易收支
2001 877.54 449.57 427.97 21.60
2002 1019 484.34 534.66 -50.32
2003 1335.57 594.09 741.48 -147.39
2004 1678.36 735.09 943.27 -208.18
2005 1843.94 839.86 1004.08 -164.22
2006 2072.95 916.23 1156.72 -240.49
2007 2362.22 1022.71 1339.51 -316.8
2008 2667.85 1161.34 1506.51 -345.17
2009 2288.49 979.11 1309.38 -330.27
2010 2977.68 1210.61 1767.07 -556.46
2011 3428.89 1482.98 1945.91 -462.93
2012 3294.52 1516.43 1778.09 -261.66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网站数据整理http://www.stats.gov.cn/
中国商务部网站整理http://www.mofcom.gov.cn/
1.2 2001年-2012年中日贸易发展总体状况
自2001年至2012年期间,中日贸易快速发展,贸易额飞速增长。双边贸易总额从2001年的877.54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3294.52亿美元(见图1.1)。从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出,中日贸易总体趋势呈增长趋势,除部分年份由于受到国际经济环境及中日关系的影响,贸易额有所减少。中国对日本的贸易收支由2001年的21.6亿美元,发展到2012年的-261.66亿美元,其中2001年至2010年贸易逆差一直呈扩大趋势,2010年至2012年贸易逆差则在缩小,但贸易逆差的状态一直未得到改变。从图中还可以看出2009年至2011年的贸易增长速度快于2001年至2008年的增长速度。目前中日贸易额已突破3000亿美元,2012年中国是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最大的进口来源地。
图1.1 2001年-2012年中日贸易状况折线图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商务部网站整理http://www.mofcom.gov.cn/
从日本出口方面看(见表1.2),中国占日本出口的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而美国一直呈下降趋势,除2012年中国有所下降、美国有所上升。美国在2001年至2008年里是日本最大的出口对象国, 2001年日本对美国出口占日本出口总额的30%,而中国只占7.7%,不过当时中国已成为日本的第二大出口国。2009年,中国成为日本第一大出口国,完全超越美国。从日本进口方面看,中国占日本进口的比重呈缓慢不稳定上升趋势,而美国呈现下降趋势。到2002年中国成为日本的最大进口来源国,并且一直保持是日本最大的进口来源国。在贸易总额方面,2006年中日贸易与美日贸易在总额上基本持平,仅相差0.2个百分点。2007年,中国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并且近年来一直保持这种地位。总的来说,在这12年里,日本向中国出口占日本出口总额的比重不断升高,由2001年的7.7%增长到2012年的18.1%。日本从中国进口占日本进口总额的比重也在不断扩大,由2001年的16.5%扩大到2012年的21.5%,中日贸易额占日本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由2001年的11.8%扩大到2012年的19.7%。中国已完全不可否认地成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67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