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视角下农户金融需求实证研究以云南永胜县为例

普惠金融在我国发展已久,在农村地区的发展中面临着农户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的问题。本文通过解读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献,以云南省永胜县的程海、片角、涛源、鲁地拉四个乡镇为例,实地调研了农户金融需求情况,对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现状、金融服务可获得性、金融服务和产品质量等维度进行了分析,接着通过logistic模型定量分析,研究了农户融资需求的影响因素。本文最后,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农村地区金融发展需求问题的措施与建议。希望能进一步丰富普惠金融和农户金融需求相关文献,为中国政策制定以及学术研究提供经验依据。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1
一、引言 1
二、文献综述 2
(一)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2
(二)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3
三、我国农户金融需求发展现状分析 3
(一)普惠金融发展历史 3
(二)我国农户金融需求发展现状 4
四、云南省永胜县农户金融需求基本情况 4
五、云南省永胜县农户融资需求实证分析 6
(一)理论基础 7
(二)研究设计 7
1.数据来源 7
2.研究假设 7
3.变量定义 7
4.模型构建 9
5.回归分析 10
六、结论与建议、对策 10
(一)结论 10
(二)建议与对策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1
附录 12
普惠金融视角下农户金融需求实证研究
以云南省永胜县为例
引言
引言
当前我国农户仍面临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挑战,农户所能获得的金融产品类型单一,金融机构种类少,服务种类上也大多局限于简单的“存贷汇”等业务,投资理财业务鲜见,金融创新工具少,信贷服务对象基本仅限于有担保人和抵押品的农户。发展多元化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产生了不同的农户金融服务需求,从过去的存款贷款需求转化为多种多样的金融服务需求如金融咨询、投资理财业务、信用卡等。金融服务和产品不足,没有形成一个与现代农业发展相匹配的充满活力和竞争性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目前低收入人群的融资和金融服务需求仍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金融体系不具备完全的普惠性特征。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缓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二元制”特征,农村地区与城市生产要素分布差距巨大,金融资源也从农村地区流向城市地区,使得农户获得的金融服务数量和质量不足。另外,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推行,农业经营集约、规模化逐渐改变了从前家庭式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模式,家庭农场、农村合作社等新型实体经济主体不断出现。发展滞后的农村金融服务,带来了农户金融需求问题的日渐明显。故农户金融需求研究,对化解普惠金融发展障碍,进而促进我国农村地区金融的持续健康、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农户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农村经济不能可持续地发展。所以研究农户金融需求对何发展普惠金融意义重大。因此,本文从农户金融需求的角度分析,对云南省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情况进行调研。以云南省永胜县农村为例,实地调研了农户金融需求情况,在了解云南永胜县农村金融现状,深入剖析存在问题的同时,借鉴国内外学者从金融排斥、交易成本、社会特性和体制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相关的措施和政策建议,希望对中国农村地区普惠金融的学术调研以及政策制定提供经验支持。
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普惠金融在农村的发展存在阻碍,但研究侧重于描述性分析,缺少以调研数据为基础的定量研究。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云南省永胜县农户的实地调研,运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进行需求角度的系统分析,了解云南普惠金融在新形势的实施的情况,分析农户在金融需求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促进普惠金融在农村发展的政策建议,为促进农村金融、经济发展,提高农户收入等方面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依据。
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1.关于普惠金融的国外文献
一般认为,普惠金融的含义来源于对金融排斥的理解和研究,在1990s逐渐兴起对金融排斥的研究,Leyshon和Thrift(1995)将金融排斥解释为阻碍特定社会阶层或人群获取正规金融服务的行为和过程。接着Conroy(2005)提出贫困人群以及弱势群体是金融排斥的主要对象,该群体难以获得正规金融服务。2012年世界银行发布的Global Findex报告,研究发现在全世界有近二十五亿人不具有银行账户,贫困人口中七成以上没有获得银行账户且大多集中于发展中国家。同时世界银行指出,金融服务可以使穷人能够通过储蓄和借款得以养成个人信用和积累资产,从而拥有更好的发展,并推动当地经济增长。
2.关于金融需求的国外文献
Hught.Patrick(1966)研究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时提出金融发展模式有需求追随型和供给引领型,他认为经济处于萌芽阶段,发挥主导作用的是供给引领型模式,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发挥主要作用的是需求追随型模式。Christen等(2004)分析了世界范围内三千余个农村金融机构,这些机构有六亿多个贷款账户针对穷人,而全球有近三十亿的穷人,穷人获得金融服务的比例非常低,调查表示,贫困地区的金融需求远远超出服务。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26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