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和中国服务业效率提升研究
在当今世界,服务业已成为一个范围很广的产业,早已不再是局限于传统的餐饮业、零售业等之类少数行业。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20世纪60年代开始,服务业逐渐成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各国产业结构也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趋势。探讨影响服务业发展因素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尝试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金融发展角度讨论中国服务业发展而效率提升的因素。通过构建模型,以2004-2012年我国31个省区以及各个地区的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金融发展对服务业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1)就全国而言,金融发展对于第三产业服务业的提升是有显著影响的;(2)就各个地区而言,东部影响是显著的,而中部是不明显的,至于西部甚至出现负相关影响。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2
一、引言2
二、文献综述2
(一)金融发展理论2
(二)服务业增长理论3
(三)金融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具体表现4
三、金融影响服务业发展的机制4
(一)金融发展对服务业规模增长的带动作用5
(二)金融发展对服务业的技术溢出作用6
四、我国服务业现状描述7
五、我国金融发展现状描述9
(一)金融深化:经济货币化与经济金融化9
(二)中国银行业的发展9
(三)股票市场的发展9
六、实证研究10
(一)变量选取10
(二)数据来源10
(三)模型构建10
(四)全国范围金融发展对服务业发展效率影响分析10
(五)地区金融发展对服务业发展效率影响分析11
七、结论13
致谢13
参考文献13
金融发展与中国服务业效率提升问题研究
引言
引言
全球服务业产出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从国别和收入水平来看,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服务业的产出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有明显差异。一般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说人均收入越高的国家,其服务业的产出与就业比重也相对较高。
我国政府也对服务业发展予以高度重视,我国自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以来,加快服务业发展成为我国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导向。国务院办公厅于2001年颁布了《关于“十五”期间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务院于2007年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十二五”规划中还提出了要“推动服务业大发展”,“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2008年,为落实政府颁布的相关政策,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部门也先后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及《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但是,这些政策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效果,我国服务业占GDP比重仍然较低。2007年,高收入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均值超过70%,中等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超过了50%,低收入国家也己经超过了 45%,而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却只有43.2%。在一系列强势政策的引导下,服务业吸纳的投资和就业比重逐渐攀升。20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3%,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的重要推动力。
金融在现代经济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它对一国经济发展举足重轻。服务业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部分,研究金融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机制具有很大的现实价值。
二、 文献综述
(一)金融发展理论
根据研究层次的不同,金融发展理论分为微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宏观层面的研究。
微观层面着重研究金融体系与微观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中观和宏观层面着重从国家或产业层面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绩效的关系。根据思想流派和研究视角的不同,可以分为:金融结构论、金融抑制论和金融功能论。
金融结构论的代表人物为Goldsmith。他在1969年代表作《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中将金融现象归纳为三个基本方面: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结构。金融结构式一国现存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之和。他认为金融发展的实质是金融结构的变化,研究金融发展就是研究金融结构的变化过程和趋势。他还强调,金融工具的出现和金融机构的成立扩大了金融资产的范围,导致储蓄和投资分离,提高投资收益并提高资本形成对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从而通过储蓄和投资两个渠道的金融活动提高经济增长率。
与Goldsmith以发达国家作为研究样本不同,MeKinnon(1973)和Shaw(1973)在研究发展中国家时发展中国家政府通过对金融活动和金融体系的过多干预抑制了金融体系的发展,而金融体系的发展滞后又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从而造成了金融抑制和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金融抑制论强调价格变量是影响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一般而言金融压抑如低于均衡的实际利率或者国内高估的货币等形式会阻碍经济增长,所以要推动经济增长就必须进行实际利率与实际汇率的自由化。以发展中国家为研宄对象,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特点和数量扩张的本质特征,认为发展中国家对利率设定上限、设定极高的银行准备金和直接信贷计划等措施会导致两个后果:储蓄率降低(McKinnon,1973)和资源配置效率降低(Shaw, 1973 ),抑制了金融发展,进而限制了经济增长,并造成金融抑制和经济增长缓慢的恶性循环。
Fry (1997)从四个方面总结了发展中国家设定利率上限的弊端:第一,消费者由于低利率水平而更加偏好当前消费,致使储蓄率降低;第二,储蓄者由正规金融部门存款转向非金融部门投资;第三,企业由于较低的贷款利率而选择投资资本密集型行业;第四,银行贷款门滥降低,使得收益率较低的项目获得融资。金融抑制论将价格变量引入金融发展理论中,并且提出金融自由化政策,提高了金融效率。但是,它是建立在金融发展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假设前提下的,只有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原因,金融自由化政策才有利于经济增长,这一假设限制了金融抑制论的可靠性。
Merton和Bodie(1995)、Levine(1997)提出了金融功能论,主张从金融功能的角度来分析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他们认为金融有五个基本功能:便利风险管理、配置资源、监督经理人、动员储蓄、便利商品与劳务的交换。Levine认为,金融通过发挥着五个基本功能,促进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Romer(1986, 1990)认为金融功能通过两条渠道影响经济增长:一是金融功能通过影响资本积累而促进经济增长;二是金融功能通过影响技术创新率而促进经济增长金融功能论从两个方面分析了金融影响经济增长的渠道: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投资前的逆向选择问题。金融机构能够评估项目的风险,识别收益率高的项目,并为之提供资金,促进企业的投资和技术创新;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能够通过监督管理者,促使公司完善治理结构,解决事后的道德风险问题,这有助于投资项目的顺利进行,提高了资本收益率。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2
一、引言2
二、文献综述2
(一)金融发展理论2
(二)服务业增长理论3
(三)金融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具体表现4
三、金融影响服务业发展的机制4
(一)金融发展对服务业规模增长的带动作用5
(二)金融发展对服务业的技术溢出作用6
四、我国服务业现状描述7
五、我国金融发展现状描述9
(一)金融深化:经济货币化与经济金融化9
(二)中国银行业的发展9
(三)股票市场的发展9
六、实证研究10
(一)变量选取10
(二)数据来源10
(三)模型构建10
(四)全国范围金融发展对服务业发展效率影响分析10
(五)地区金融发展对服务业发展效率影响分析11
七、结论13
致谢13
参考文献13
金融发展与中国服务业效率提升问题研究
引言
引言
全球服务业产出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从国别和收入水平来看,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服务业的产出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有明显差异。一般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说人均收入越高的国家,其服务业的产出与就业比重也相对较高。
我国政府也对服务业发展予以高度重视,我国自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以来,加快服务业发展成为我国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导向。国务院办公厅于2001年颁布了《关于“十五”期间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务院于2007年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十二五”规划中还提出了要“推动服务业大发展”,“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2008年,为落实政府颁布的相关政策,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部门也先后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及《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但是,这些政策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效果,我国服务业占GDP比重仍然较低。2007年,高收入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均值超过70%,中等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超过了50%,低收入国家也己经超过了 45%,而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却只有43.2%。在一系列强势政策的引导下,服务业吸纳的投资和就业比重逐渐攀升。20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3%,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的重要推动力。
金融在现代经济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它对一国经济发展举足重轻。服务业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部分,研究金融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机制具有很大的现实价值。
二、 文献综述
(一)金融发展理论
根据研究层次的不同,金融发展理论分为微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宏观层面的研究。
微观层面着重研究金融体系与微观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中观和宏观层面着重从国家或产业层面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绩效的关系。根据思想流派和研究视角的不同,可以分为:金融结构论、金融抑制论和金融功能论。
金融结构论的代表人物为Goldsmith。他在1969年代表作《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中将金融现象归纳为三个基本方面: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结构。金融结构式一国现存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之和。他认为金融发展的实质是金融结构的变化,研究金融发展就是研究金融结构的变化过程和趋势。他还强调,金融工具的出现和金融机构的成立扩大了金融资产的范围,导致储蓄和投资分离,提高投资收益并提高资本形成对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从而通过储蓄和投资两个渠道的金融活动提高经济增长率。
与Goldsmith以发达国家作为研究样本不同,MeKinnon(1973)和Shaw(1973)在研究发展中国家时发展中国家政府通过对金融活动和金融体系的过多干预抑制了金融体系的发展,而金融体系的发展滞后又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从而造成了金融抑制和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金融抑制论强调价格变量是影响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一般而言金融压抑如低于均衡的实际利率或者国内高估的货币等形式会阻碍经济增长,所以要推动经济增长就必须进行实际利率与实际汇率的自由化。以发展中国家为研宄对象,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特点和数量扩张的本质特征,认为发展中国家对利率设定上限、设定极高的银行准备金和直接信贷计划等措施会导致两个后果:储蓄率降低(McKinnon,1973)和资源配置效率降低(Shaw, 1973 ),抑制了金融发展,进而限制了经济增长,并造成金融抑制和经济增长缓慢的恶性循环。
Fry (1997)从四个方面总结了发展中国家设定利率上限的弊端:第一,消费者由于低利率水平而更加偏好当前消费,致使储蓄率降低;第二,储蓄者由正规金融部门存款转向非金融部门投资;第三,企业由于较低的贷款利率而选择投资资本密集型行业;第四,银行贷款门滥降低,使得收益率较低的项目获得融资。金融抑制论将价格变量引入金融发展理论中,并且提出金融自由化政策,提高了金融效率。但是,它是建立在金融发展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假设前提下的,只有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原因,金融自由化政策才有利于经济增长,这一假设限制了金融抑制论的可靠性。
Merton和Bodie(1995)、Levine(1997)提出了金融功能论,主张从金融功能的角度来分析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他们认为金融有五个基本功能:便利风险管理、配置资源、监督经理人、动员储蓄、便利商品与劳务的交换。Levine认为,金融通过发挥着五个基本功能,促进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Romer(1986, 1990)认为金融功能通过两条渠道影响经济增长:一是金融功能通过影响资本积累而促进经济增长;二是金融功能通过影响技术创新率而促进经济增长金融功能论从两个方面分析了金融影响经济增长的渠道: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投资前的逆向选择问题。金融机构能够评估项目的风险,识别收益率高的项目,并为之提供资金,促进企业的投资和技术创新;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能够通过监督管理者,促使公司完善治理结构,解决事后的道德风险问题,这有助于投资项目的顺利进行,提高了资本收益率。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