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研究
目 录
1 引言 1
2 海外并购的理论概述 1
2.1 海外并购的基本概念 1
2.2 海外并购的分类 1
3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 2
3. 1 受战略性资源储备的驱动 2
3. 2 受“企业成就”的驱动 2
3. 3 受技术快速提升的驱动 3
3. 4 受市场和竞争的驱动 3
3. 5 受获取国际化通行证的驱动 4
4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现状 4
4. 1 海外并购规模呈增长趋势 4
4. 2 海外并购集中度较高,欧美并购金额最多,亚洲并购宗数居多5
4. 3 国内企业海外并购逐渐转向技术、品牌型行业6
5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存在的风险 8
5. 1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宏观环境方面的风险 9
5. 2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主体方面的风险 11
6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防范对策12
6. 1 企业层面的对策 12
6. 2 政府层面的对策 15
结论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1 引言
在如今的经济发展中,并购成为了世界各地企业增强实力、扩大规模的重要手段[1]。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和兼并加剧改变了我国的产业组织结构,使我国企业对海外投资的比重在增大,尤其是海外并购正日益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手段。
近几年来,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继续发展,并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购地区由美国、印度扩展到欧洲等地区,并购国家涉及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2014年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数量达272宗,较2013年的200宗增长了36%[2]。虽然缺乏巨型交易的发生,但2014年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交易金额仍达到了569亿美元,仅次于2012年669亿美元的历史峰值。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的增长趋势还会继续保持。即便这样,海外并购这一项经营活动具有特别高的风险,据商务部2013年统计,中国海外并购成功率不足40%。所以剖析当前海外并购的发展现状,可以为我国控制海外并购风险提供有用的启发与借鉴[3]。
2 海外并购的理论概述
2. 1 海外并购的基本概念
海外并购,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一项重要方式。从实质上来讲,是一国的企业为了某种特定目的,通过并购另一国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资产(股份)来达到一定或完全控制的一种行为[4]。因为海外并购越出了国境,需要面对不同的框架制度,所以是一种更为复杂的并购交易。海外并购是一项国际性的企业购买行为,购买目标主要是东道国现有企业,投资企业通过购买来实现对东道国现有企业的控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海外并购是我国企业并购的跨国拓展,涉及到两个国家或地区,所以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
2. 2 海外并购的分类
作为一种复杂的跨国运营活动,海外并购可按不同准则来进行分类。采用类似于一般国内并购的分类方法,海外并购可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以及混合海外并购[5]。
横向海外并购,是指以扩大市场占有率为目的,对市场分布有互补性的同类公司的并购行为。一般来讲,这种海外并购面临的风险较小[6],并且在并购后,通过双方在同类产品的市场力量整合,有助于形成规模经济。这样可以将市场间的交易成本在企业内部化,实现利润的增长。由于风险小、并购难度小,横向行业间的海外并购是海外并购中最常用的形式。但由于海外并购完成后,会形成一定的垄断势力,影响市场效率的改进。因此,许多国家都通过一定的制度设定来限制这种并购行为。
纵向海外并购,并购的双方企业往往处于不同生产阶段,上游对下游、或者下游对上游产业的并购有助于延长产业链条,并增强竞争力或降低成本。如这种并购是在原材料供应商或成品的购买者之间进行的,并购发生后直接对本企业行业或部门间的生产链条进行补充,并购后较易融合。这种并购的目的通常是扩大产品的销路及使用或扩大原材料的供应来源。寻求降低生产链前向和后向关联的不确定性与交易成本以及获得范围经济的收益。
混合海外并购,顾名思义,是两个或多个国家或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产业链条间的跨国企业之间的并购。这种并购并不局限于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润的目的,往往伴随着跨国公司的多元化经营和全球发展战略。通过并购,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张,降低企业在单一行业内经营的风险,增强企业在世界市场上的整体竞争力。与前两种并购方式不同,混合并购的目的往往是隐蔽的。
3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
3. 1 受战略性资源储备的驱动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能源。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对于能源的消耗也在逐步上升,然而能满足我国人均消耗的能源却力不能及[7]。长时间以来,不断增长的需求一直在敲打着我国的能源安全线,现阶段稀缺的能源成为我国在经济发展上的短板。近年来中海油、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收购国际能源资源,全面进军石油储备丰富的地区,比如中东、非洲和俄罗斯等地,这是我国实施的“走出去、多元化、多途径”的能源战略。构筑我国自己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3. 2 受企业成就的驱动
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企业就像是自己的孩子,悉心照看它,并把它做大做强,并能够进入“高等水平线”——“世界500强”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这是一个任重而远大的艰辛历程,或者说多数都半路夭折、中途放弃,但正是有着这种野心,形成了企业的海外并购。像联想、海尔等这些企业为了各自的战略,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向着自己的方向前进。走向国际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进入壁垒是限制并购的障碍之一。面对这种问题,并购东道国企业可以越过这些障碍。海尔、联想已经进入500强,它们不属于国有企业,在走向国际化上,海外并购是能够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提升国际知名度,快速占有国外市场的行之有效的手段。
3. 3 受技术快速提升的驱动
技术是一个企业能否长久的动力源泉,尤其是核心技术更显得尤为重要。对于高新技术和生产型企业来说,要想企业持续活下去,就必须推出新型产品,这就需要技术的支持。如今的IT行业渐渐陷入低谷,一些IT企业、家电企业就是未能完全掌握相关产品的核心技术而倒在了国际化的关口。事实证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性和复杂性,技术的革新在加快,在时代的快速变革下,若缺少核心技术,即使在国内份额做到最大,在国际化的大环境中也很难生存下去。针对这一严峻的形势,兼并具有丰富的研发能力和技术专利的外国企业是获得核心技术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因此,盛大网络收购韩国Actoz公司,获得网游版权及研发平台;京东方并购韩国现代显示株式会社,直接获得了第五代液晶生产技术,取得了直接进入国内显示器高端领域的通道。并购是一种手段,企业获得了被并购方相关产业研发和制造等核心技术,同己方的营销能力和成本优势互补,强势进入世界市场,完成企业的跨越。
6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防范对策
针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存在的风险,本文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提出如下对策建议,提升“走出去”企业的国际形象与谈判能力,提高海外并购成功的概率[18,19]。
1 引言 1
2 海外并购的理论概述 1
2.1 海外并购的基本概念 1
2.2 海外并购的分类 1
3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 2
3. 1 受战略性资源储备的驱动 2
3. 2 受“企业成就”的驱动 2
3. 3 受技术快速提升的驱动 3
3. 4 受市场和竞争的驱动 3
3. 5 受获取国际化通行证的驱动 4
4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现状 4
4. 1 海外并购规模呈增长趋势 4
4. 2 海外并购集中度较高,欧美并购金额最多,亚洲并购宗数居多5
4. 3 国内企业海外并购逐渐转向技术、品牌型行业6
5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存在的风险 8
5. 1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宏观环境方面的风险 9
5. 2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主体方面的风险 11
6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防范对策12
6. 1 企业层面的对策 12
6. 2 政府层面的对策 15
结论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1 引言
在如今的经济发展中,并购成为了世界各地企业增强实力、扩大规模的重要手段[1]。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和兼并加剧改变了我国的产业组织结构,使我国企业对海外投资的比重在增大,尤其是海外并购正日益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手段。
近几年来,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继续发展,并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购地区由美国、印度扩展到欧洲等地区,并购国家涉及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2014年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数量达272宗,较2013年的200宗增长了36%[2]。虽然缺乏巨型交易的发生,但2014年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交易金额仍达到了569亿美元,仅次于2012年669亿美元的历史峰值。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的增长趋势还会继续保持。即便这样,海外并购这一项经营活动具有特别高的风险,据商务部2013年统计,中国海外并购成功率不足40%。所以剖析当前海外并购的发展现状,可以为我国控制海外并购风险提供有用的启发与借鉴[3]。
2 海外并购的理论概述
2. 1 海外并购的基本概念
海外并购,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一项重要方式。从实质上来讲,是一国的企业为了某种特定目的,通过并购另一国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资产(股份)来达到一定或完全控制的一种行为[4]。因为海外并购越出了国境,需要面对不同的框架制度,所以是一种更为复杂的并购交易。海外并购是一项国际性的企业购买行为,购买目标主要是东道国现有企业,投资企业通过购买来实现对东道国现有企业的控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海外并购是我国企业并购的跨国拓展,涉及到两个国家或地区,所以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
2. 2 海外并购的分类
作为一种复杂的跨国运营活动,海外并购可按不同准则来进行分类。采用类似于一般国内并购的分类方法,海外并购可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以及混合海外并购[5]。
横向海外并购,是指以扩大市场占有率为目的,对市场分布有互补性的同类公司的并购行为。一般来讲,这种海外并购面临的风险较小[6],并且在并购后,通过双方在同类产品的市场力量整合,有助于形成规模经济。这样可以将市场间的交易成本在企业内部化,实现利润的增长。由于风险小、并购难度小,横向行业间的海外并购是海外并购中最常用的形式。但由于海外并购完成后,会形成一定的垄断势力,影响市场效率的改进。因此,许多国家都通过一定的制度设定来限制这种并购行为。
纵向海外并购,并购的双方企业往往处于不同生产阶段,上游对下游、或者下游对上游产业的并购有助于延长产业链条,并增强竞争力或降低成本。如这种并购是在原材料供应商或成品的购买者之间进行的,并购发生后直接对本企业行业或部门间的生产链条进行补充,并购后较易融合。这种并购的目的通常是扩大产品的销路及使用或扩大原材料的供应来源。寻求降低生产链前向和后向关联的不确定性与交易成本以及获得范围经济的收益。
混合海外并购,顾名思义,是两个或多个国家或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产业链条间的跨国企业之间的并购。这种并购并不局限于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润的目的,往往伴随着跨国公司的多元化经营和全球发展战略。通过并购,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张,降低企业在单一行业内经营的风险,增强企业在世界市场上的整体竞争力。与前两种并购方式不同,混合并购的目的往往是隐蔽的。
3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
3. 1 受战略性资源储备的驱动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能源。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对于能源的消耗也在逐步上升,然而能满足我国人均消耗的能源却力不能及[7]。长时间以来,不断增长的需求一直在敲打着我国的能源安全线,现阶段稀缺的能源成为我国在经济发展上的短板。近年来中海油、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收购国际能源资源,全面进军石油储备丰富的地区,比如中东、非洲和俄罗斯等地,这是我国实施的“走出去、多元化、多途径”的能源战略。构筑我国自己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3. 2 受企业成就的驱动
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企业就像是自己的孩子,悉心照看它,并把它做大做强,并能够进入“高等水平线”——“世界500强”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这是一个任重而远大的艰辛历程,或者说多数都半路夭折、中途放弃,但正是有着这种野心,形成了企业的海外并购。像联想、海尔等这些企业为了各自的战略,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向着自己的方向前进。走向国际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进入壁垒是限制并购的障碍之一。面对这种问题,并购东道国企业可以越过这些障碍。海尔、联想已经进入500强,它们不属于国有企业,在走向国际化上,海外并购是能够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提升国际知名度,快速占有国外市场的行之有效的手段。
3. 3 受技术快速提升的驱动
技术是一个企业能否长久的动力源泉,尤其是核心技术更显得尤为重要。对于高新技术和生产型企业来说,要想企业持续活下去,就必须推出新型产品,这就需要技术的支持。如今的IT行业渐渐陷入低谷,一些IT企业、家电企业就是未能完全掌握相关产品的核心技术而倒在了国际化的关口。事实证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性和复杂性,技术的革新在加快,在时代的快速变革下,若缺少核心技术,即使在国内份额做到最大,在国际化的大环境中也很难生存下去。针对这一严峻的形势,兼并具有丰富的研发能力和技术专利的外国企业是获得核心技术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因此,盛大网络收购韩国Actoz公司,获得网游版权及研发平台;京东方并购韩国现代显示株式会社,直接获得了第五代液晶生产技术,取得了直接进入国内显示器高端领域的通道。并购是一种手段,企业获得了被并购方相关产业研发和制造等核心技术,同己方的营销能力和成本优势互补,强势进入世界市场,完成企业的跨越。
6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防范对策
针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存在的风险,本文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提出如下对策建议,提升“走出去”企业的国际形象与谈判能力,提高海外并购成功的概率[18,19]。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