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教育阶梯及其对地方经济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发展,知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是提高教育水平,提高素质,发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潜在智力。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新技术、材料和理念的不断涌现为人类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未来。同时,人力也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其数量与质量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人才培养的教育则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其数量与质量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人才培养的教育则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是一种比资金更重要的资本。关键词 小学教育,教育投入,经济增长
目 录
1 引言 1
2 教育阶梯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1
2.1 教育阶梯与经济增长的内涵概述 1
2.2 教育阶梯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 2
3 苏北地区各阶段教育发展及经济增长现状 4
3.1 苏北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4
3.2 苏北地区各教育阶段发展现状分析 4
4 苏北小学教育中教育投入对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11
4.1 与苏南、全省小学教育投入情况对比 11
4.2 教育投入与经济情况分析 12
4.3 苏北小学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回归分析 13
5 促进苏北小学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建议 15
5.1 加大财政投入,教育经费向农村倾斜 15
5.2 完善均衡办学制度,构建法制办学体系 16
5.3 加强师资建设,优化农村学校师资队伍 16
结 论 18
致 谢 19
参 考 文 献 20
1 引言
经济全球化发展,信息全球化运作,知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家提出人才强国,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以增强教育水平,提高素质,开发潜在智力,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新技术、材料和想法的不断涌现为人类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未来[1]。同时,人力也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其数量与质量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人才培养的教育则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是一种比资金更重要的资本。
自古以来,江苏经济发展一直名列前茅,人文荟萃,文化繁荣,教育思想源远流长。作为我国教育大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来,其教育发展出现地域差距,苏南、苏中、苏北在各个阶段的教育都分别有不同程度的差距,导致三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其苏北教育总体来说相对较为落后。
德国的教育发展非常先进,因而德国也是诺贝尔学奖拿的比较多的国家,德国非常注重儿童小学教育的培养,注重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习成绩不做评分标准。本文的选题以苏北为研究样本,探讨苏北教育阶梯中教育投入对苏北经济增长的影响,重点以德国注重小学教育为出发点对苏北教育阶梯中的小学教育分重点分析。
2 教育阶梯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2.1 教育阶梯与经济增长的内涵概述
2.1.1 教育阶梯的概念
教育阶梯指的是我国教育法规定现行学校教育制度,按阶段主要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及高等教育四个阶段。学前教育是指幼儿园教育,初等教育又称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人口素质形成的奠基工程;中等教育包括初高中阶段的教育;高等教育指高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教育阶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教育事业共同发展。
2.1.2 经济增长的内涵
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有不同的看法和定义,但他们普遍认为,所谓的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连续一段时间内物质产品和服务的增加。 一般情况下,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必须同时考虑到物质产品和服务的增加,否则就会产生歧义。例如,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和产出同时增加,总产出增长率低于人口增长率时,人均产出可能不会增加甚至下降。同理,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产出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人口非常少,那么总产出也不会太高,在国际经济发展中仍将处于某种“劣势”地位。因此在一般意义上应综合考虑人均和总量。
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般情况下,经济增长”说明的是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发展”则是为了解释经济总量增长加上结构变化。本文使用经济增长的概念,主要是指随着时间推移总产出的增加,并使用GDP“即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内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2.2 教育阶梯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
2.2.1 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是边际收益递增的资本总和,例如压缩工人的知识、技能、经验和健康状况,并能作为实际生产力。人力资本投资的目的是通过提供人力资本的加工和改造,成为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2],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其主要特点是它与人身自由联系在一起,不随产品的销售而转移。
人力资本理论的建立和广泛传播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着名经济学家舒尔茨为代表。舒尔茨深刻系统地阐述了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1.人力资本是整个资本概念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它存在于人的身上,表现为知识、技能和体力,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本可以用劳动者的数量、质量以及劳动时间来衡量;2.人力资本的是通过投资形成的,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核心;3.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也是人类促进福利的一种方式;4.人力资本投资是效益最好的投资。其中最重要的是教育投资,教育投资形成教育资本,通过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2.2.2 经济增长理论
关于经济增长的理论,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我们把教育增长理论大致划分为两个阶段:即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包括亚当斯密、马尔萨斯、李嘉图、穆勒、马克思和马歇尔的经济增长理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包括哈罗德的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本文分析的是小学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里所说的经济增长理论主要指新增长理论。
新增长理论又称“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所谓“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是指在不依赖外生技术进步和外资等外部力量的条件下,由内生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等经济内生力量驱动的长期经济增长。罗默提出“知识外溢长期增长模式”,这种模式突出了智力资本的作用,强调专业知识和生产性投入中生产性资本的积累是最终持久增长因素。卢卡斯则提出“人力资本完整性增长模式”来突出人力资本的作用,强调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警告。结合这两种理论,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的两大资本[3]。因此,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占主导地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85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