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人民币结算方式下的新型融资模式

跨境人民币结算方式下的新型融资模式[20191212132727]
摘 要
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 一方面美元不断贬值,人民币对美元一直处于坚挺的升值走势;另一方面在我国境内人民币一直对内贬值。因此以美元结算的境内出口企业面临利润减少、汇率风险的双重危机。面对贸易融资需求大的出口企业困境,国务院常务会议2009年正式决定,在我国境内部分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我国商业银行也响应政府号召,为出口企业推出了跨境人民币结算方式下的融资模式。
本文旨在通过对传统的出口企业主要贸易融资方式的现状分析,包括打包贷款、出口押汇、票据贴现和福费廷等。接着介绍几种跨境人民币结算方式下的新型融资模式,包括人民币NRA账户业务、跨境人民币信用证境外融资业务、人民币出口代付业务和跨境购汇业务等。然后对比传统和新型贸易融资模式的特点。最后,经过归纳讨论,探讨出境内出口企业如何选择适合自身的融资模式,解决人民币“外升内贬”给其带来的危机,规避风险,获取收益。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跨境人民币结算;融资模式;境内出口企业;模式选择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
1.2研究思路和内容 2
1.3研究方法 2
第2章 我国出口企业贸易融资现状 2
2.1 出口企业贸易融资需求大 2
2.2 出口企业贸易融资模式多 3
2.2.1 传统主要贸易融资模式简介 4
2.2.2跨境人民币结算下的新型贸易融资模式简介 4
2.3传统融资模式所占比例大,新型融资模式所占比例小 5
第3章 跨境人民币结算方式下的新型贸易融资模式的优势 6
3.1新型贸易融资模式概念及业务流程介绍 6
3.1.1人民币NRA账户业务 6
3.1.2跨境人民币信用证境外融资业务 7
3.1.3人民币出口代付业务 7
3.1.4跨境购汇业务 8
3.2 境内出口企业传统与新型贸易融资模式特点对比 9
3.2.1 从对企业的进入限制门槛来看 9
3.2.2 从企业基本融资情况来看 9
3.2.3 从企业风险方面来看 10
3.2.4 从企业成本及收益方面来看 10
3.3 新型贸易融资模式优点总结 11
第4章 跨境人民币结算方式下贸易融资模式选择 11
4.1出口企业贸易融资模式选择原则 12
4.1.1融资成本最小原则 12
4.1.2融资风险最低原则 12
4.1.3融资收益最大原则 12
4.2出口企业贸易融资模式选择考虑因素 12
4.2.1融资模式的地域限制 12
4.2.2企业自身条件限制 13
4.2.3融资模式的收益大小 14
4.2.4融资模式的期限长短 14
4.3出口企业新型贸易融资模式的选择建议 14
第1章 第2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由于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带来外汇的供给增加因而导致汇率下降,以及美国次贷危机继续对国际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造成强烈冲击等多种原因作用下,美元不断贬值,而人民币对美元一直处于坚挺的升值走势。从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至2012年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31.68%,导致以美元结算的我国境内出口企业的利润不断减少。然而,在人民币对外持续升值的同时,对内却在贬值。企业成本随之上涨,这对于出口企业来说无疑是更大的困境。除了人民币汇率“外升内贬”带来的压力,出口企业还面临融资难的问题。受商业银行融资额度的限制,以及对企业资信状况的审核,出口企业很难从商业银行处获得融资。就算融资成功,高利率和融资期限的压力也让企业难以走出困境。这些导致目前出口企业的融资需求依然很大,而寻找新的融资模式才是企业走出困境的另一条出路。在人民币汇率“外升内贬”和出口企业融资需求大的双重压力下,人民币作为跨境结算的方式应运而生。国务院常务会议2009年4月8日正式决定,在上海 、广州 、深圳 、珠海 和东莞 等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我国商业银行也响应政府号召,为出口企业推出了跨境人民币结算方式下的新型融资模式。模式主要包括人民币NRA账户业务、跨境人民币信用证境外融资业务、人民币出口代付业务和跨境购汇业务。这些新型模式可供出口企业选择,以便其更好地融资。
本文写作目的在于通过对境内出口企业的传统和新型贸易融资模式特点对比分析,找出新型贸易融资模式的优势,再探讨出口企业如何选择使用新型模式。目的是使企业不仅可以消除人民币“外升内贬”带来的利润减少的危机,规避和减小汇率利率带来的风险,还可获得额外收益。
本文对于境内出口企业来说意义重大,不仅为其介绍了新型融资模式的概念及业务流程,还总结出选择新型模式时的原则和考虑因素。在一定原则和考虑因素的指导下,提出具体的选择建议。为企业实际选择模式进行融资提供便利,使其尽快走出困境,更高效率实现融资,帮助其规避风险,获取额外收益。
1.2 研究思路和内容
融资问题一直是众多学者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而境内出口企业解决资金短缺的方法不同于传统的融资问题,采用贸易融资方式使其解决方式。本位围绕传统贸易融资方式和跨境人民币结算方式下的新型贸易融资模式,立足于我国境内出口企业目前的融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通过对比得出新型贸易融资模式的优势,为境内出口企业如何正确选择使用新型贸易融资模式提出选择建议。
本文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新型贸易融资模式的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阐述其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对我国出口企业贸易融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目前企业贸易融资存在的问题,探讨出企业要寻求更多更好的贸易融资模式。第三章通过对传统与新型的模式进行对比,探讨出新型融资模式的优势。最后第四章在一定的选择原则和选择因素的指导下,为企业如何选择使用新型融资模式给出具体选择建议。
1.3 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了规范的研究方法,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定量分析法来探讨研究。通过研究所查找搜集的与所写内容相关的文献资料,用定量分析法研究搜集数据和统计分析,更好得出结论。
第3章 我国出口企业贸易融资现状
2.1出口企业贸易融资需求大
受商业银行融资额度的限制,以及对企业资信状况的审核,出口企业要从商业银行处获得融资较为困难,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的中小型企业更是难以得到融资。就算融资成功,高利率和融资期限的压力也让企业难以走出困境。这些导致目前出口企业的贸易融资需求依然很大。
中国银行因为是境内最早开设国际结算业务的商业银行,又利用在海外众多的分支机构优势,多年来在同行业中一直处于业务领先状态,也被许多国内外知名媒体评选为“中国最佳贸易融资银行”,其市场份额在2011年和2012年都超过了30%。所以大多数出口企业会优先考虑在中国银行办理贸易融资。因此,将以中国银行为例,讨论分析传统贸易融资模式的总体概况和份额比例。根据中国银行2011年和2012年的年报数据显示:2011年,经中国银行办理的国际结算总融资额为2.43万亿美元,其中境内出口企业贸易融资额经过计算为1.26万亿美元;2012年,经中国银行办理的国际结算总融资额为2.78万亿美元,其中境内出口企业贸易融资额经过计算为1.35万亿美元,具体情况如下图:
图2.1 出口企业贸易融资总体概况(单位:万亿美元)
从中可以看出,境内出口企业的贸易融资在国际结算总融资额中占了很大比例。经计算,境内出口企业贸易融资额2011年占总额的51.85%,2012年占总额的48.56%。连续两年都大约占到总额一半的比例数据说明出口企业的贸易融资需求很大。
2.2 出口企业贸易融资模式多
为应对出口企业融资需求大这种情况,境内大部分商业银行都为出口企业提供了多种贸易融资模式。目前使用较多的是传统的贸易融资模式,包括打包贷款、出口押汇、票据贴现和福费廷等。跨境人民币结算方式下的新型融资模式在2009年推出后,渐渐被出口企业所接受使用,主要包括人民币NRA账户业务、跨境人民币信用证境外融资业务、人民币出口代付业务和跨境购汇业务。
2.2.1 传统主要贸易融资模式简介
(1) 打包贷款
打包贷款是信用证项下的贸易融资方式,其概念是:出口商在提供货运单据前,以供货合同和从国外收到的、以自己为受益人的信用证向当地银行抵押,从而取得生产或采购出口货物所需的周转资金的一种装船前融资。
(2) 出口押汇
出口押汇是指出口商将代表物权的单据及其他单据抵押给银行,从而得到银行扣除押汇利息及费用后的有追索权的垫款。
(3) 票据贴现
指资金需求者,将手中未到期商业票据 、银行承兑票据或短期债券 向银行或贴现 公司要求变成现款,银行或贴现公司收进这些未到期票据或短期债券,按票面金额 扣除贴现日至到期日的利息 后付给现款,到票据到期时再向出票人收款。
(4) 福费廷
福费廷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贸易融资工具,指无追索权出口票据贴现业务,又称为包买票据。
2.2.2 跨境人民币结算下的新型贸易融资模式简介
(1) 人民币NRA账户业务
人民币NRA账户为Non-Resident Account的简称,非居民账户。具体是指境外机构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可以在境内中资或外资银行开设的境内外汇账户。
(2) 跨境人民币信用证境外融资业务
该模式是指境内企业在在境内银行开出人民币远期信用证,境外银行以该笔信用证承兑后的应收款项为担保,向境外企业发放外币贷款的业务模式。
(3) 人民币出口代付业务
该模式是指境内出口企业在境内银行资金短缺时有贸易融资需求,那么境内银行可以委托其海外分行或者外资银行为出口商提供人民币融资。
(4) 跨境购汇业务
该模式是指境内商业银行通过大额支付系统将境内出口企业购汇所需的人民币资金汇入其境外合作行的账户,再由境外合作行转换币种,协助境内出口商完成在境外市场购汇的一种业务模式。
2.3 传统融资模式所占比例大,新型融资模式所占比例小
近年来,大多数境内出口企业还是会采用这些传统的贸易融资模式来向商业银行进行融资,传统贸易融资模式大概占到总额的80%左右,而新型融资模式由于推出不久,所占份额也很少。由中国银行年报中统计并计算得出以下数据:
表2.1 2011年和2012年出口企业传统融资模式份额(单位:万亿人民币)
2011年 2012年
打包贷款 21654.4 15584.8
出口押汇 22804.8 31248.9
票据贴现 8700 10500
福费廷 994 1400
其他 26646.8 25966.3
总额 80800 84700
其中,跨境人民币结算方式下的新型融资模式都包含在“其他”一项中,四种主要的新型融资模式一共只占到了大约30%。将上表中的各种模式具体数额整理计算后,可以绘制出下面饼图,更加直观立体地显示出出口企业贸易融资模式的比例份额情况:
图2.1 2011年和2012年出口企业融资模式比例份额对比
可以看出,在2011年和2012年中,传统融资模式所占比例大,新型融资模式所占比例小。传统融资模式大概占到总额的80%左右,而四种主要的新型融资模式一共只占到了大约30%。2011年和2012年的数据对比显示除了打包贷款业务金额有所下降,出口押汇、票据贴现和福费廷都有少量增长。四种传统贸易融资模式各自所占的份额并没有太大变化,所占份额从多到少依次为:出口押汇、打包贷款、票据贴现和福费廷。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62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