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居民消费信贷需求研究

消费信贷是社会经济和货币信用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由银行或者其他类专门机构开办的用于自然人消费的贷款。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中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成为消费信贷发展的主干力量。然而在消费信贷业务开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本文主要对影响城镇居民消费信贷需求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即城镇居民的年龄的差异,城镇居民的婚姻状况的不同以及各自的收入情况的不同会使得对消费信贷业务的需求各不相同。本文首先对已有研究进行了归纳整理,接着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城镇居民进行访问,收集数据后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发现这些因素是如何作用的,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对如何提高城镇居民消费信贷需求从而更好的发展消费信贷业务提出了一些具有意义的建议和意见。关键字消费信贷;城镇;影响因素Study on the urban resident’s demand of consumer creditStudent majoring in finance Zheng ChongTutor Wang YiqiuAbstractConsumer credit is a product of a certain stage of social economic and the credit relationship. It’s run by banks or other specialized institutions which opened for men’s consumption loans. Chinese economic reform has been implementing for 30 years and residents’ living standards have improved so much. During these decades the consumption of urban residents played a vital role. However it also raised some problems. This paper not only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research but also integrate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ina to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find out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urban consumption credit. By using the questionnaires to find out how these factors work and bring up some suggestions and advice to this situation combining the these factors and problems.(一)研究意义与目标我国消费信贷业务消费信贷自开展以来,遇到了许多问题,也暴露了一些风险,需要我们认真全面的去分析,从而进一步促进它的快速发展。作为消费信贷业务的重要主体,城镇居民的消费信贷需求也直接影响着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本文将着重寻找影响城镇居民消费信贷需求因素的研究,并进一步分析探讨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居民消费信贷需求的,同时结合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这对发展消费信贷业务并最终促进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帮助和借鉴意义。(二)研究现状 1.文献综述Damodar N.G jarati(2003)[20]在他的书中定义,消费信贷是居民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以向商业银行贷款的方式来满足居民消费欲望的一种金融服务。个人消费信贷在国外产生较早,历史悠久。各个学派的研究成员都认为消费信贷可以扩大国内需求。虽然消费信贷对经济还存在着一定的负面作用。(赵伟2008)[6]但陈敏、刘小辉(2002)[2]认为对于个人或者一般家庭,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储蓄积累才能购买得起一些耐用消费品,但是借助消费信贷能够使他们预先享受到这些商品的消费,使人们的整体生活状况得到改善。同时,企业也能及时收回全部资金,方便其财务周转。关于我国的消费信贷业务,学者们普遍认为我国还未构建科学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因此我国的消费信贷余额规模还不够大(吴晶妹,2003)[3]。余永定、李军(2000)[12]也认为西方主流消费理论无法很好地解释我国居民的消费行为。王元龙(1999)[10]论述了发展消费信贷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消费信贷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由此提出了推动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具体措施。同时余永华(2006)[11]的研究认为,虽然我国政府一直提倡消费信贷,但由于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并不完善,使得消费信贷规模始终没能迅速扩大。杨爱芳(2005) [5]认为,人们本身消费信贷观念滞后,同时金融机构对开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妨碍了消费信贷的顺利开展。江世银(2000)[13]认为,消费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全性会导致消费信贷市场供求的失衡,进而影响居民消费信贷的积极性。管晓明(2004)[8]讨论了目前我国消费信贷发展受到抑制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我国居民收入整体水平较低、不健全的个人信用制度等给当前消费信贷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加上银行的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质量较差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消费信贷的快速发展。王丛云(2010)[7]提出我国消费信贷发展存在的问题有:消费信贷品种不够齐全、各区发展不协调;消费信贷的供给主体单一;科学的个人信用制度缺席及缺乏完善的立法制度。杨爱芳(2005) [5]通过对居民消费不足而储蓄率过高的现实情况分析,提出可以通过转变居民的消费理念、拓展消费信贷的品种及发放方式、合理调整居民的收入分配政策以及建立科学的个人信用制度等方法来促进消费信贷的发展。李莉与王东京(2004)[9]在实证研究及分析信贷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消费信贷并不能够刺激长期的消费需求和短期的消费需求,故而,促进消费的首选之策并不是消费信贷,而是不断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由此来促进消费信贷业务发展。(余伟,2003)[4]认为银行卡业务发展必须实现产业化,应该将银行卡业务作为一项独立产业,必须将银行卡业务与银行业务分离经营,合理建设银行卡网络,推进银行卡电子货币化。银行的信贷结构也可以进行改善,从而减小信贷风险2.总结消费信贷业务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推动其良好的发展可以刺激消费,提高消费水平,对一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对消费信贷的研究也从简单的分析其作用发展到利用它来推动经济的发展。我国消费信贷业务发展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对我国的消费信贷业务的研究也从跟随西方发展道路发展到认识到我国的消费信贷业务并不能完全用西方的研究成果来解释,同时也更加注重结合实际国情来研究适合在我国发展的方法。如今对消费信贷业务如何进一步发展的有很多不同的意见,但很少有学者将目光锁定在重点刺激城镇居民消费信贷需求上,更多的还是在探讨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消费信贷需求的差距以及对消费信贷供给方的研究上。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现状和特点总的来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消费信贷规模逐年扩大,但是其占各项贷款比却不高。消费信贷在我国发展至今无论是信贷总量的增加还是信贷规模的扩大都异常迅速,信贷规模已经在2014年达到历史新高的9.78万亿,同比多增8900亿元,创下历史最高水平。报告显示中国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在2005-2010年间以平均每年29%的速度增长。表2-1 个人消费信贷余额增幅及各项余额占比2010201120122013个人消费信贷余额(元)62175787188750693332增幅(%)46.9226.611.176.67占各项贷款余额(%)2.532.252.352.5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2013整理而得。居民短期消费贷款比率较低,更多的是住房,汽车等中长期的消费贷款。2014年,个人短期消费贷款余额增幅超过了100%达到32491亿元,而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也达到了121169亿元。由于我国对于人们购买房地产的政策改革,我国人民用于个人住房贷款的总量近年来大幅飙升,2014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到了10万亿元左右,同比增幅比200%。于此同时,我国的汽车贷款也在国家政策的实施下得到了明显的发展。但是由于在医疗保健,旅游等等方面的信贷业务很少有金融机构开发合适的产品,无法满足日趋增长的需求。虽然短期消费贷款增长迅速,但与中长期消费贷款相比差距反而进一步拉大,占有的比率更是进一步减小,因此发展居民短期信贷业务是促进整体业务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消费信贷业务品种日趋丰富四大商业银行可以选择的业务越来越多。由表2-2可以看出我国四大国有银行已经开展了非常丰富的信贷产品,提供给人们非常多的选择。表2-2四大国有银行开展消费信贷品种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有有有有汽车消费贷款有有有有助学教育贷款有有有有旅游贷款无有无无信用卡贷款有有有有房屋装修贷款有有有有数据来源:根据中国金融年鉴及各银行相关资料整理而得。4、在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不良贷款率的大幅增长。2014年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提高了0.15%达到了1.64%,。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提高了0.29%达到是1.29%,创2009年来新高。和几年前相比较,不良贷款率在2014年增幅明显。5、我国各地区消费信贷的不平衡有了显著改善。统计显示2013年末东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分别是11.9%、15.9%和17.1%。增速最快的是西部地区然后是中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达到了17.1%,中部是15.9%东部是11.9%。不过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消费贷款余额绝对增量依然占据绝对领先地位。6、提供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机构偏少在我国主要还是四大国有银行在作为提供给公民个人消费信贷的金融机构。1995年有数据显示,四大国有银行垄断了99.2%的个人消费信贷市场,而到了2012年,四大行依然拥有42.8%的份额,而这并不利于个人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三、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信贷需求的因素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信贷的需求因素有很多,例如消费信贷能力、信贷观念,以及信贷成本。其中,消费信贷能力主要受到即期收入和预期收入的影响,而消费信贷观念则受到年龄,婚姻状况,教育水平,社会保障程度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一)消费借贷能力城镇居民消费信贷能力主要是指居民获得消费信贷的能力,包括居民的收入水平、收入稳定性、信用状况等。图3-1显示了近年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现金消费支出的变化情况,两者都是明显的上升趋势。收入的增加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当现金消费无法承担一些贵重的消费品时,人们对消费信贷的需求就产生了。图3-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现金消费支出变化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二)信贷观念受到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一直以来非常崇尚量入为出、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认为从银行借款消费是一种寅吃卯粮的行为。受限于受教育的程度不高,很多居民依然更崇尚于量入为出、先积累后消费的观念。一般而言年纪越大接受消费信贷观念的程度越低。许多年龄较大的居民往往通过省吃俭一生积蓄一次性消费。即使资金宽裕的时候也想的是要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另外,当人们没有成家时,个人收入基本能满足平时的消费需求,对消费信贷并没有很大的需求。而在结婚以后,买房买车,投资子女的教育等等超出了现有收入的承受范围,此时对消费信贷的需求会大增,因此婚姻状况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三)信贷成本罗杰梅森在他的《信贷管理入门必读》一书中认为消费信贷交易成本是指消费信贷办理过程中所需要支付的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消费信贷的显性成本包括:贷款资格审查、贷款登记、抵押资产评估、贷款中介费用等一系列贷款过程中实际支付的费用;隐性成本主要是办理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精力以及心理压力等无形资本。在消费信贷业务的办理中,由于有些居民因为收入,消费观念和了解程度等原因,在进行消费信贷的过程中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无形中增加了隐性成本。同时我国消费信贷业务的监管机构相对较少,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不足,进一步增加了显性成本的支出。消费信贷交易成本的增加会导致居民在申请消费信贷时产生畏难心理,降低城镇居民选择消费信贷的可能性,阻碍了城镇地区消费信贷的发展。较少的金融机构也会使得消费贷款难以申请。四、实证分析为了验证影响城镇居民消费信贷需求的因素是如何产生影响的,于2015年4月在溧阳市城区各处对120位城镇居民进行了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00份。然后对回收的100份调查问卷所获得的资料数据认真检验,再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调查实施过程严格地按照调查方式所示方法在选定区对消费者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此次调查的主要内容有一是对消费信贷的需求意愿;二是影响消费信贷的需求因素分析。在本次调查中,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共选择120个调查对象,总共发放问卷120份,所收回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为83.33%。被调查的居民特征图4-1不同年龄段人数图4-2 不同婚姻状况人数 图4-3不同月收入人数对于年龄而言,主要分了5个年龄层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其中以41-50岁年龄之间的人数居多为36人,而对于20岁以下的人群而言,调查的比例为3%,所以大部分的被调查者的年龄段都控制在21-50岁之间。对于是否已婚所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已婚的被调查者的比例较多,位68%,未婚的比例相对较少,为32%。对于月收入而言,结果显示出,2000-3000元及以上的人群较多,2000元以下的人群较少,其他几个层次的收入人群的比例基本持平。对于基本信息的调查结果表明,对于未来的一段的发展时间内,主要调查的这些人群,是可以有效作为信贷的需求的主要潜在用户的。(二)描述性统计分析表4-1消费需求频数分析人数百分比(%)有效百分比(%)汽车购买方式银行贷款6767.067.0现金购买3333.033.0住房购买方式银行贷款8585.085.0现金购买1515.015.0奢侈品需求不缺1818.018.0较缺,想要购买欲望不强5858.058.0很缺,购买欲望较强77.07.0购买欲望非常强1717.017.0消费信贷需求非常不想要99.09.0不想要1010.010.0一般2727.027.0想要2828.028.0非常想要2626.026.0总计100100.0100.0对消费需求的调查而言,主要是分为汽车需求,住房需求,奢侈品需求,以及最后的消费信贷需求所展开的。图4-4汽车贷款需求分布图对于汽车需求而言,未拥有准备购买的人群较多,比例为55%,未拥有不准备购买的人群居于其次,为42%,而对于已拥有的人群最少,为3%;在汽车需求当中,还有汽车的购买方式,结果显示,现金购买和银行贷款之间还是存在差异的,其中银行贷款的比例为67%,现金购买的比例为33%。图4-5对住房贷款需求分布图对于住房需求而言,已拥有的人群最少,比例为8%,未拥有准备购买的人群是最多的,比例为69%,对于未拥有不准备购买的人群为23%;对于住房购买方式而言,银行贷款的人数远大于现金购买,因为房子的需求虽然大,但是房子的价格较高,故而银行贷款的量较多。对于奢侈品的需求而言,最多的是较缺,但是想要购买的欲望不强,比例为58%,而最少的是很缺,购买欲望较强。最后对于消费信贷需求做的调查,结果显示,不想要的比例最少,为19%,而对于大多数的消费者而言,还是比较希望银行具有消费贷款的功能的。表4-2信贷需求频数分析人数百分比(%)有效百分比(%)对银行消费信贷的满意程度如何非常不满意999不满意666一般202020满意464646非常满意191919对银行消费信贷的额度是否满意非常不满意121212不满意666一般212121满意484848非常满意131313总计100100100图4-6申请银行消费信贷次数分布图结果显示,对于是否申请银行消费信贷,40%的人群申请过1-3次,因为现在的消费压力较大,故而增加了这么多次数的消费贷款。图4-7对使用消费信贷者一方式的支持人数分布图关于消费信贷的这一种消费方式的态度,结果显示,51%的人群是支持的,只有4%的人群是反对的,在消费信贷这一领域,还是有多数人认同这一种消费方式的。最后对于银行消费信贷的满意度的调查以及消费信贷的额度的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消费信贷的总体满意度而言,非常不满意的人群较少,一共为15%,而对于额度的满意度程度的比较,有18%的人群是处于不满意度的状态,说明银行信贷的需求还是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的。(三)交叉分析本文主要是针对城镇居民的收入,年龄以及婚姻状况与消费信贷需求做交叉分析,利用了卡方检验比较他们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找出他们之间的具体关系。表4-3收入与信贷需求的交叉分析完全不需要(%)不需要(%)一般(%)需要(%)非常需要(%)2000元以下00.0000.00228.60457.10114.302000-3000元37.10716.701023.801433.30819.003000-4000元00.00314.30314.30838.10733.304000-5000327.3000.0000.00327.30545.505000元以上315.8015.30315.801052.6210.50总计99.001111.001818.003939.002323.00经过卡方检验得,X2=26.863,P=0.043<0.05,拒绝原假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收入和信贷需求是存在显著性影响的,且对于收入相对越低的人群,需求越小,对于收入相对较高的人群来说,需求更大。表4-4年龄与消费信贷需求的交叉分析完全不需要(%)不需要(%)一般(%)需要(%)非常需要(%)20岁以下00.00133.3000.00266.7000.0021-30岁26.9013.40310.301551.70827.6031-40岁520.00312.00312.001040.00416.0041-50岁00.00616.701027.801130.60925.0051岁以上228.6000.00228.60114.30228.60Total99.001111.001818.003939.002323.00经过卡方检验的X2=27.835,P=0.0033<0.05,拒绝原假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不同年龄的被调查者中对银行消费信贷的需求情况存在差异,并且年龄较年轻的人群,对消费信贷的需求大,相反年龄越大的人群对消费信贷的需求则越低。表4-5婚姻状况与消费信贷需求的交叉分析完全不需要(%)不需要(%)一般需要非常需要已婚68.80%68.801522.102739.701420.60未婚39.4515.6039.401237.50928.10Total99.001111.001818.003939.002323.00经过卡方检验得X2=3.432,P=0.488>0.05,接受原假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尚不能证明婚否对银行消费信贷的需求情况存在差异。可能是样本量较小的原因。(四)结果分析由实证分析,发现收入水平与消费信贷需求是呈正相关关系,收入较高的人群对消费信贷需求越大。不同年龄段的城镇居民对消费信贷需求也不一样,年龄越大,尤其是年龄超过50岁,需求越小。婚姻状况与消费信贷需求进行交叉分析后暂不能得出结论,婚姻状况可能影响着人们对消费信贷产品的选择。五、结论与建议(一)本文的结论通过对溧阳市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进行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本文发现影响需求方进行消费信贷因素主要有婚姻状况,年龄以及收入水平这些因素。而其中年龄与收入水平对城镇居民消费信贷需求的影响非常显著。收入水平对消费信贷需求的影响显著。收入较高的城镇居民有较为稳定的即期与预期收入,对承贷能力较为自信,因此对消费的投入和需求更大。而收入较低的居民由于不稳定的预期收入,对自己的承贷能力存在担忧,因此选择消费信贷产品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城镇居民的年龄对消费信贷的需求影响显著。与年龄较小的城镇居民相比,年龄较大的城镇居民受收入情况,受教育程度,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对未来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担忧会较少的选择消费信贷产品。而年龄较轻的城镇居民由于受教育程度高,并不完全为传统文化影响,对消费品的需求较高,会更多的选择消费信贷产品。而婚姻状况对城镇居民消费信贷需求的影响并不显著,可能在消费信贷产品的选择上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二)政策建议1.普及消费信贷知识,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改变居民消费信贷观念我国传统观念中始终认为应当量入为出,然而如今消费信贷也是一种量入为出的消费方式,是基于稳定的预期收入基础上的一种消费方式。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年龄较大的居民受限于受教育程度,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于未来的养老,医疗方面的担忧,几乎不了解,也不选择消费信贷业务。因此,要促进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特别是调动广大城镇居民尤其是年龄较大居民的信贷积极性,就必须改变他们的消费信贷观念。应该通过网络、电视媒体、报刊杂志等普及消费信贷相关知识,让居民真正的了解和熟悉消费信贷是什么,了解国家的消费信贷政策。并完善社会保障体制,让人们得到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帮助,就不需要节衣缩食,可以大胆的将当前收入进行消费,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提高消费信贷业务的需求,进而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2.改善居民收入,提高消费信贷能力从实证调查中可以发现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缓慢是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信贷发展缓慢的关键原因。因而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保证其经济承贷能力,改善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潜在的消费需求才可能转化为真正有效的需求。通过改善就业,收入分配制度等手段,提高收入从而激发城镇居民对消费信贷业务的需求。3.丰富信贷业务产品当前,个人住房消费贷款由于市场潜力大而成为各银行优先发展的消费贷款品种。在住房项目选择中,各银行可优先选择经济型等中低档住房项目,既能满足中低收入水平居民的住房消费需求,又能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份额。针对不同年龄,尤其是年龄较大的人群,商业银行应积极分析市场新形势,努力拓展满足他们消费需求的其他信贷品种。根据婚姻状况的不同提供婚前婚后不同类型的信贷业务。金融机构应当依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的消费习惯以及消费水平,确立重点发展的信贷品种,最大程度的迎合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致谢光阴似箭,岁月如梭,终于我在大学的四年时光即将划上句号,在这四年里,我在这所学风严谨,学术气氛浓厚的高校里度过了我人生最美好的四年,这是我一辈子不会忘却的回忆。其次要感谢在调研中提供帮助的、中国银行溧阳市支行的工作人员和帮助填写问卷并在填写过程中给予我重要建议和帮助的溧阳市城镇居民。还要感谢我的同学们,在我度过艰难岁月的时候给我的帮助,在我经历彷徨失措时陪伴我左右。衷心祝福你们前程似锦。感谢家人,他们是我最坚强的后盾。参考文献[1]樊向前,戴国海.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信贷条件分析——基于2002~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06)[2]陈敏,刘小辉.实证分析:消费信贷的宏观经济意义[J].商业研究,2002[3]吴晶妹.改进信贷评级系统提升信用管理水平[J].中国金融,2003.9[4]余伟.发展消费信贷,促进经济增长[J].财经科学,2003[5]杨爱芳.发展消费信贷促进经济增长[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4[6]赵伟.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及对策探讨[J].现代商业,2008.3[7]王丛云.我国消费信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现代商业,2010.11[8]管晓明.我国消费信贷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成人高教学刊,2004.3[9]王东京,李莉.论消费信贷与国内需求[J].财贸经济,2004.4[10]王元龙.关于发展我国消费信贷的若干问题[J].《国际金融研究》,1999年第5期:11-15.[11]余永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消费信贷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硕士论文,2006 (10).[12]余永定,李军.中国居民消费函数的理论与验证[J].《中国社会科学》, 2000年01期 [13]江世银.我国应从“新经济”中吸取什么[N]. 光明日报. 2000-07-11 (B02)[14]周弘扬.居民消费信贷影响因素分析[J].新西部,2010.10[15]刘广明.农村消费市场开拓的金融支持探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6):35-40[16]李燕桥,刘明伟.消费信贷降低中国居民储蓄率的效果验证[J].财经科学.2014年08期[17]李虎.消费信贷和居民消费:2004—2012[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4年09期[18]Zhou,C. An analysis of Default correlations and Multiple Defaults[J].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01,(3):555-576. [19]Krinsman. AN Subprime Mortgage Meltdown: How did it Happen and How will it End[J]. The Journal of Structured Financ,2007[20]DamodarN.G ujarati.Basic Econometrics (4th edition):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 West Point,2003.附录A城镇居民消费信贷需求调查编号___尊敬的先生/女士您好!我正在进行城镇居民的消费信贷需求的调查,主要从居民的消费情况以及对信贷的需求展开。希望你腾出宝贵时间为我们填写这份问卷。此次调查采用无记名的方式,所有数据仅用于统计分析研究,我们在记录同时对您的信息将完全保密第一部分您的基本情况1.您的年龄?( ) A.20岁以下 B、21-30岁 C、31-40岁 D、41-50岁 E.51岁以上2.您的婚姻状况?( ) A.已婚 B.未婚3.您的月收入情况?( ) A.2000元以下 B.2000-3000元C.3000-4000元D.4000-5000元E.5000元以上第二部分消费需求调查4.您对汽车的需求?( )A.已拥有 B.未拥有准备购买 C.未拥有不准备购买5.您对购买汽车的方式?( )A.银行贷款B.现金购买6.您对住房的需求?( )A.已拥有B.未拥有准备购买C.未拥有不准备购买7.您对购买住房的方式?( )A.银行贷款B.现金购买8.您对奢侈品的需求状况如何?( ) A.不缺 B.较缺,想要购买欲望不强 C.很缺,购买欲望较强 D.购买欲望非常强9.您对信贷的需求欲望情况如何?( )A.非常不想要 B.不想要 C.一般 D.想要 E.非常想要10.当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您一般的方式是?( )A、预支工资 B、向亲戚借钱 C、向朋友借钱 D、银行贷款 E、其他_____11.您的消费偏好如何?( )A、非常不喜欢 B、不喜欢 C、一般 D、喜欢 E.非常喜欢12.您的资金与您的消费关系如何?( ) A.入不敷出 B,资金大于消费 C.基本持平,可以维持第三部分消费信贷需求调查13.您是否申请过银行消费信贷?( ) A.从来没有 B.1次 C.1-3次 D.3次以上14.您对消费信贷这一消费方式的态度?( ) A.非常反对 B.反对 C.一般 D.支持 E.非常支持15.您对未来一段时间自己的支出预期?( ) A.除生活必需品之外没有什么需求 B.除了住房和汽车消费以外,其他大型消费较少 C.基本对于任何消费都可以接受 D.预期支出很大16.您对银行消费信贷的方式了解程度如何??( ) A.非常不了解 B.不了解 C.一般 D.了解 E.非常了解17.您对银行消费信贷的需求情况?( ) A.一点都不需求 B.不需求 C.一般 D.需求 E.非常需求18.对于银行信贷,是否给您解决了消费的问题?( ) A.没有申请信贷 B.没有解决,消费缺口太大 C.部分解决了,其他的还是得靠自己 D.基本得到解决 E.全部解决了19.您对银行消费信贷的满意程度如何?( ) A.非常不满意B.不满意C.一般D.满意E.非常满意20.结合自己周边的朋友的情况,您对银行消费信贷的额度是否满意?( )A.非常不满意B.不满意C.一般D.满意E.非常满意21.关于银行消费信贷,您对其有什么期盼和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前言1
(一)研究意义与目标1
(二)研究现状1
1.文献综述1
2. 总结2
二、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现状和特点2
三、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信贷需求的因素4
(一)消费借贷能力4
(二)信贷观念4
(三)信贷成本4
四、实证分析5
(一)被调查的居民特征5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6
(三)交叉分析8
(四)结果分析9
五、结论与建议9
(一)本文结论9
(二)政策建议9
致谢10
参考文献11
附录A调查问卷12
城镇居民消费信贷需求研究
引言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73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