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对其绩效的影响
在齐鲁银行案、汉口银行案等一系列案件发生后,银监会逐渐加强了对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监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设立,跨区域经营是否应该继续引发了人们的关注。本文选择了20家城市商业银行2009——2016年的财务数据,使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的方法考察了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对其经营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商业银行绩效与跨区域经营正相关,银行的经营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会因为跨区域经营而提高。此外,城市商业银行的规模大小也会对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产生影响,规模越大,绩效越高。在此基础上为城市商业银行以后的经营提出建议,首先对于银行而言,银行应该合理选择经营方式,不能盲目扩张,已经跨区域经营的城商行应该加强风险管理,增强风险控制;此外,监管机构也要加强监管,引导城市商业银行健康发展。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2
二、文献综述 2
(一)国内文献综述 2
(二)国外文献综述 3
三、研究设计 4
(一)研究假设 4
(二)样本数据来源 4
(三)样本个数及样本期间的选取 4
(四)模型设计和变量定义 4
1. 模型设计 4
2. 变量定义 5
四、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5
(一)描述性统计 5
1.样本数据变化趋势 5
2.各个银行分支机构情况 6
(二)回归分析 6
1.面板单位根检验 6
2.协整检验 7
3.模型检验分析 7
五、结论与建议 8
(一)结论 8
(二)建议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对其绩效的影响
引言
引言
近年来,齐鲁银行案、温州银行案和汉口银行案的爆发引发群众对银行业经营安全性的担忧。
2004年,《城市商业银行监管与发展纲要》发布,城市商业银行被允许实行跨区域经营,我国城市商业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银行跨区域经营拉开序幕。2006 年,银监会为解决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面临的一些限制,发布了《城市商业银行异地分支机构管理办法》,对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表达支持。银监会在2009年又发布了《关于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意见( 试行)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管制被进一步放宽。几年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越来越多,经营实力也不断上升,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增速超过30%,远高于其他商业银行。
然而,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在提升银行业绩的同时也带来了盲目扩张等一系列负面问题。2011年初,随着山东齐鲁银行票据风波暴露,跨区域经营的弊端显示出来,银监会发布《中国银监会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在新的文件中,银行的一系列指标如:不良贷款率、贷款抵补率,核心资本充足率等被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城市商业银行经营面临了更大的压力,这一政策最直接的结果就是限制了城市商业银行的盲目扩张。虽然面临如此严峻的政策和形势,但是截至2015年底,城商行总资产仍达到了22.68万亿元,在银行业总资产中的占比达11.7%。由此可以看出,在我国银行业发展进程中,城市商业银行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在银行业充满机遇与挑战,外资银行不断涌入的今天,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限制是否应该被继续放开,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能否产生新的盈利方式,实现规模经济,提高经营绩效,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到底是弊大于利亦或是利大于弊,值得我们探究。
本文在参考各个城市商业银行年报和查询国泰安数据库的基础上,选取了2009——2015年20家城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利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探究了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对于其绩效的影响,从而研究城市银行是否应该进行跨区域经营,进一步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提出建议。
二、文献综述
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就是银行业,银行业的发展状况将对宏观经济造成直接的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商业银行选择进行跨区域发展,人们对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越来越关注。国内学者对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发展有不同的意见,反对者认为城市商业银行本就是为地方提供融资的机构,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有些业务可以更好的展开,银行在信息获取方面有一定优势,因此城市商业银行的所在城市才应该是最主要的立足点,不能盲目扩张,而支持的观点则认为在单一城市经营限制了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城市商业银行通过跨区域经营可以激发发展的潜力,增加盈利方式,因此城市商业银行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跨区域经营。
(一)国内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认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人才储备方面,张吉光(2010)认为城市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大部分处于发达地区,会加剧金融资源分布不平衡的局面,此外,科学的规划在跨区域经营过程中也被一些银行忽视,扩张过程具有盲目性,在人才储备方面也存在不足,由此提出,监管部门应该进一步完善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的相关政策,建立健全跨区域发展布局调整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与张吉光提出的问题相同,乔卫红(2010)也认为随着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人才短缺的问题会逐步显露,因此城市商业银行应积极吸纳人才,加强核心竞争力;在竞争力方面,有学者认为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会加大同业之间的竞争,增加其经营困难,使得城市商业银行风险控制问题更加严峻,因此,城市商业银行应该找准市场定位,创新营销体制,优化股东结构(刘久彪,杨晓东,2011)。李晓华(2009)也认为城市商业银行在异地展开业务开设分支机构会降低总行对支行的掌控能力,一旦分支行的发展脱离控制,会大大削弱银行的竞争能力。而张吉光(2010)却认为单一城市制经营会因为缺少异地网络制约城市商业银行业务的开展,直接影响到了城市商业银行在某些业务的竞争力,在异地开设分支行可以增加银行业务进行方式,提高银行的绩效。
在上述问题存在的前提下,学者探究了商业银行的发展到底会因为跨区域经营产生哪些变化。国内的一些研究结果基本都围绕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对其绩效和风险带来的影响方面。罗蓉、郑钧文(2014)运用面板模型检验了2006——2011年29家城市商业银行的绩效与风险,认为银行的经营规模会因为跨区域扩大,同时银行的经营风险也会被分散,从而城市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会有提高。柏为民,马继斌(2015)利用面板模型研究了城市商业银行2006——2013年的研究数据,最终认为跨区域经营提高了银行的经营绩效,降低了风险水平。许承明、芮有浩(2010)利用DEA 模型得出结论:我国的商业银行通过设立新的分支机构和合并重组确实可以提高经营效率。石蕴琪(2012)也通过定性研究证明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可以提高银行经营效率以及银行的服务质量。但是,有许多学者认为,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问题不能一概而论,不同类型的城市商业银行在跨区域经营方面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同时,城市商业银行选择设置分支机构进行跨区域经营的地点也会对银行的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例如,顾晓安、杜凤矫(2013)将跨区域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分为三类,并将这三类进行对比研究,得出结论:异地分行的信贷规模可以通过跨区域经营迅速的提高,但是风险并不都会分散,具有较为明显的风险分散效果的是从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进行跨区域经营;从盈利方面来看,短期内,跨区域经营没有提高城市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同样,孙启伟与刘天威(2009)认为城市商业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与银行的经营布局与区域分散化程度存在正向的联系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还与其规模的大小相关。薛超和李政(2013)认为,城市商业银行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设立异地分支机构会带来完全迥异的结果。城市商业银行选择跨区域经营的地区经济越发达,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绩效越差,面临的风险加剧,相反,如果城市商业银行选择金融发展水平一般的地区经营,经营管理能力与当地银行差距缩小,可以提高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可以更好的控制资产质量,降低经营风险。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2
二、文献综述 2
(一)国内文献综述 2
(二)国外文献综述 3
三、研究设计 4
(一)研究假设 4
(二)样本数据来源 4
(三)样本个数及样本期间的选取 4
(四)模型设计和变量定义 4
1. 模型设计 4
2. 变量定义 5
四、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5
(一)描述性统计 5
1.样本数据变化趋势 5
2.各个银行分支机构情况 6
(二)回归分析 6
1.面板单位根检验 6
2.协整检验 7
3.模型检验分析 7
五、结论与建议 8
(一)结论 8
(二)建议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对其绩效的影响
引言
引言
近年来,齐鲁银行案、温州银行案和汉口银行案的爆发引发群众对银行业经营安全性的担忧。
2004年,《城市商业银行监管与发展纲要》发布,城市商业银行被允许实行跨区域经营,我国城市商业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银行跨区域经营拉开序幕。2006 年,银监会为解决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面临的一些限制,发布了《城市商业银行异地分支机构管理办法》,对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表达支持。银监会在2009年又发布了《关于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意见( 试行)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管制被进一步放宽。几年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越来越多,经营实力也不断上升,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增速超过30%,远高于其他商业银行。
然而,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在提升银行业绩的同时也带来了盲目扩张等一系列负面问题。2011年初,随着山东齐鲁银行票据风波暴露,跨区域经营的弊端显示出来,银监会发布《中国银监会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在新的文件中,银行的一系列指标如:不良贷款率、贷款抵补率,核心资本充足率等被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城市商业银行经营面临了更大的压力,这一政策最直接的结果就是限制了城市商业银行的盲目扩张。虽然面临如此严峻的政策和形势,但是截至2015年底,城商行总资产仍达到了22.68万亿元,在银行业总资产中的占比达11.7%。由此可以看出,在我国银行业发展进程中,城市商业银行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在银行业充满机遇与挑战,外资银行不断涌入的今天,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限制是否应该被继续放开,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能否产生新的盈利方式,实现规模经济,提高经营绩效,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到底是弊大于利亦或是利大于弊,值得我们探究。
本文在参考各个城市商业银行年报和查询国泰安数据库的基础上,选取了2009——2015年20家城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利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探究了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对于其绩效的影响,从而研究城市银行是否应该进行跨区域经营,进一步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提出建议。
二、文献综述
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就是银行业,银行业的发展状况将对宏观经济造成直接的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商业银行选择进行跨区域发展,人们对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越来越关注。国内学者对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发展有不同的意见,反对者认为城市商业银行本就是为地方提供融资的机构,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有些业务可以更好的展开,银行在信息获取方面有一定优势,因此城市商业银行的所在城市才应该是最主要的立足点,不能盲目扩张,而支持的观点则认为在单一城市经营限制了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城市商业银行通过跨区域经营可以激发发展的潜力,增加盈利方式,因此城市商业银行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跨区域经营。
(一)国内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认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人才储备方面,张吉光(2010)认为城市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大部分处于发达地区,会加剧金融资源分布不平衡的局面,此外,科学的规划在跨区域经营过程中也被一些银行忽视,扩张过程具有盲目性,在人才储备方面也存在不足,由此提出,监管部门应该进一步完善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的相关政策,建立健全跨区域发展布局调整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与张吉光提出的问题相同,乔卫红(2010)也认为随着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人才短缺的问题会逐步显露,因此城市商业银行应积极吸纳人才,加强核心竞争力;在竞争力方面,有学者认为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会加大同业之间的竞争,增加其经营困难,使得城市商业银行风险控制问题更加严峻,因此,城市商业银行应该找准市场定位,创新营销体制,优化股东结构(刘久彪,杨晓东,2011)。李晓华(2009)也认为城市商业银行在异地展开业务开设分支机构会降低总行对支行的掌控能力,一旦分支行的发展脱离控制,会大大削弱银行的竞争能力。而张吉光(2010)却认为单一城市制经营会因为缺少异地网络制约城市商业银行业务的开展,直接影响到了城市商业银行在某些业务的竞争力,在异地开设分支行可以增加银行业务进行方式,提高银行的绩效。
在上述问题存在的前提下,学者探究了商业银行的发展到底会因为跨区域经营产生哪些变化。国内的一些研究结果基本都围绕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对其绩效和风险带来的影响方面。罗蓉、郑钧文(2014)运用面板模型检验了2006——2011年29家城市商业银行的绩效与风险,认为银行的经营规模会因为跨区域扩大,同时银行的经营风险也会被分散,从而城市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会有提高。柏为民,马继斌(2015)利用面板模型研究了城市商业银行2006——2013年的研究数据,最终认为跨区域经营提高了银行的经营绩效,降低了风险水平。许承明、芮有浩(2010)利用DEA 模型得出结论:我国的商业银行通过设立新的分支机构和合并重组确实可以提高经营效率。石蕴琪(2012)也通过定性研究证明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可以提高银行经营效率以及银行的服务质量。但是,有许多学者认为,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问题不能一概而论,不同类型的城市商业银行在跨区域经营方面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同时,城市商业银行选择设置分支机构进行跨区域经营的地点也会对银行的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例如,顾晓安、杜凤矫(2013)将跨区域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分为三类,并将这三类进行对比研究,得出结论:异地分行的信贷规模可以通过跨区域经营迅速的提高,但是风险并不都会分散,具有较为明显的风险分散效果的是从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进行跨区域经营;从盈利方面来看,短期内,跨区域经营没有提高城市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同样,孙启伟与刘天威(2009)认为城市商业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与银行的经营布局与区域分散化程度存在正向的联系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还与其规模的大小相关。薛超和李政(2013)认为,城市商业银行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设立异地分支机构会带来完全迥异的结果。城市商业银行选择跨区域经营的地区经济越发达,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绩效越差,面临的风险加剧,相反,如果城市商业银行选择金融发展水平一般的地区经营,经营管理能力与当地银行差距缩小,可以提高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可以更好的控制资产质量,降低经营风险。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