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外来劳动密集型企业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_以昆山市消费电子装配业为例

苏南外来劳动密集型企业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_以昆山市消费电子装配业为例[20191212140355]
摘 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凭借其低劳动力成本优势、依托本国巨大的消费市场吸引了大量的国际直接投资,逐步在多地区形成外来劳动密集型企业。然而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外来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文旨在探讨在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带来的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外来劳动密集型企业应如何自处并突出重围。本文针对苏南外来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概况,以昆山市消费电子装配业为例,深入挖掘分析该类企业现存的问题,分别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找出产生问题的内在与外在原因,并以此为依据,结合自己的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实现苏南外来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结构转型与长期稳定的发展。
摘要………………………………………………………………………………………I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苏南外来劳动密集型企业;昆山市消费电子装配业;战略转型
目 录
ABSTRACTII
目 录 ……………………………………………………………………………………III
引言 1
第1章 苏南外来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概况 1
1.1 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界定 1
1.2 苏南外来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概况——以苏州市为例 2
第2章 昆山市消费电子装配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
2.1 昆山市消费电子装配业的发展状况及特点 2
2.1.1 昆山市消费电子装配业的发展状况 3
2.1.2 昆山市消费电子装配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3
2.2 昆山市消费电子装配业存在的问题 4
2.2.1人力成本上升导致产品成本增加 5
2.2.2 产业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 5
2.2.3 产业自主研发水平较低 5
第3章 昆山市消费电子装配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6
3.1 相关政策与通胀推动劳动力成本上升 6
3.2 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创新技术 7
3.3 环境污染日益突出 7
3.4 资源要素的制约 7
3.5 狭窄的利润空间与汇率的波动 8
3.6 消费电子行业进入成熟期 8
第4章 昆山市消费电子装配业存在问题的解决建议 9
4.1 以人工智能技术替代传统人工作业 9
4.2 探索企业发展的战略转型 9
4.3 引入碳金融实现节能减排 10
4.4 远期结汇应对汇率风险 11
4.5 借鉴国外高端电子装配业的经验 11
结束语 11
参考文献 13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产品出口利润驱动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增长,而其依仗的就是中国特有的人口红利,即依靠廉价的劳动力成本支撑制造业和低端服务行业。中国本土涌现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同时,低劳动力成本和熟练工队伍吸引着寻求市场的外国直接投资。2001年11月,中国加入WTO,为了尽快融入全球贸易大家族,吸引外资,中国通过经济特区的开放与建设提升了自身对外开放的程度。外资企业将离岸商品制造转移到低成本地区:早期在中国南部的深圳,近期则更多在上海等周围地区建立公司。在本土和外来两种主要形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共同推动下,中国经济的赚得满盆钵。但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人民币走入不断升值通道、加工贸易政策面临调整,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等叠加因素使中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的面临巨大压力,尤其是一些以加工贸易为主营业务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直接面临着生存考验。劳动密集型企业面对如此多难题该何去何从、如何应对,成为一个难题。单纯的随波逐流、任其发展是否有效?
本文结合新形势下,尤其是在中国经济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多数产业,尤其是传统的外来劳动密集型加工装配业面临着严重的发展瓶颈,急需要通过产业整体的结构调整,作者通过挖掘苏南外来劳动密集型产业存在的问题,以昆山市消费电子装配业为例,根据其存在的特有问题,结合当下的金融、经济环境,利用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的研究方法,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劳动密集型企业探索出一条具有可行性、发展性的道路。
第1章 苏南外来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概况
1.1 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界定
劳动密集型企业是指相对于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而言,需要较多劳动力,技术含量低,产品成本中劳动消耗所占比重较大的企业。在的GDP飞速增长的江苏,尤其以苏南经济最为出众。在2012年的全省GDP排名中,排名在前10的就有八个苏南的县市,由此可见苏南经济可窥一斑。而苏南整体经济以其特有的苏南模式而著称,该模式由费孝通首次提出,指的是苏州市、无锡和常州等地区通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实现脱离传统农业化的发展方式。其主要特征是:农民集合自身所处小群体的力量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所有者结构以集体经济为主;乡镇政府主导乡镇企业的发展。该种模式下所形成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一般为本土劳动密集型企业。随着中国与其他国家贸易往来的频繁,许多外资企业将外包产品的代加工厂转移到成本较低的地区。巨大的消费电子市场、低劳动力成本、语言联系及供应行业在特定地区的聚集,同时吸引着其他地区的投资者前来投资、设立加工贸易企业,从而形成外来劳动密集型企业。
1.2 苏南外来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概况——以苏州市为例
苏州的支柱型产业主要有消费电子装配、装备制造、轻工、纺织、冶金和化工,其中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主要是消费电子装配、轻工和纺织 。苏州的消费电子装配业规模较大,已经发展成为苏州市的第二支柱产业,目前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并主由外资企业构成。值得一提的是苏州的现代装配业依托该地区良好的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利用高校,研究所的资源,使得苏州的装备制造企业加快了自主创新的步伐,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目前国内用于现代化装配业的高精密度的机床系统,大多数都依靠国外进口,然而苏州依托高校的科研机构,仅花费数个月时间便研发出与国外进口相同的高精密度的机床系统。苏州的轻工、纺织一直以来是该市的支柱产业,由于强劲外需的拉动,该产业自从2001年后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但由于近年来外部环境不景气,靠“出口拉动”吃饭的这一传统行业在全省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呈逐年下降之势。
第2章 昆山市消费电子装配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昆山市消费电子装配业的发展状况及特点
由下表的统计结果来看,消费电子装配产业占据昆山市经济的重要比重,是昆山市经济产业的“龙头”,故发展和壮大该市的消费电子装配业对发展本地区域经济,乃至整个长三角的经济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表2.1 2010年昆山市各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市工业产品销售收入比重
单位(亿元)
产品销售收入 比重(%)
全市工业 718.9 100
其中:消费电子装配 309.2 43.0
机械 113.1 15.7
化工 54.3 7.5
轻工 164.4 22.9
纺织 39.3 5.5
资料来源:中国昆山网
2.1.1 昆山市消费电子装配业的发展状况
昆山作为世界重要的消费电子装配产品制造基地,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消费电子装配、运输设备、精密机械电气设备等为主导产业;建立了以新能源、传感器技术、磨具为支柱的十大主要工业基地。其中消费电子装配产业通过加强产业集中化程度,建立完善的一体化产业链,不断推动产业链的两头延伸,通过结构的优化,形成产业特色鲜明、规模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科技含量较高的IT产业体系。昆山IT产业的主要产品从电子装配产业所需的基础材料、零部件机械化生产逐步向以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智能手机等产品的发展方向延伸,同时拓展了上游产业中显示面板、软件开发领域,逐渐攀升到产业链的高端和价值链微笑曲线的顶端,该产业的工业科技含量和规模积累不断为其提高竞争力添砖加瓦。昆山经济的资本构成主要为外资,特别是外资的IT企业更是支撑了该市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据统计, 2012年昆山进出口总额达865亿美元,同比增长1.3%,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2.2%。由此可见昆山市消费电子装配业是一种典型的大进大出、加工贸易、组装制造型发展模式。
2.1.2 昆山市消费电子装配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是生产以加工制造为主。从总体来看,昆山市消费电子装配产业主要以硬件加工为主,大致可归纳为三个大类:第一是电子计算机及相关产品。主要产品有电脑、电脑主板及电路板、开关电源、存储设备、掌上电脑、程序化交易设备、数码相机和一系列电子零部件;第二是电子基础件和元器件。主要产品有印刷电路板、电子连接器、芯片组件、铜箔基板、传感器、高档磁性材料、LED、LCD、模块化电子设备;第三是通讯类。主要涉及的产品有手机及其电池、充电器等配件、通信电缆等。追溯历史,该市电子装配产业从元器件起步,已逐步向整机化方向发展,具体表现有:PCB电子材料产能增速迅猛,多层电路板年产能跃进500万平方米、铜箔基板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相当高的层次,其年产能力逾1020万张,电脑接插件市场占有率全球市场的一半左右,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也同时带动了创新型电子元器件品种的多样化发展,使得传感器产业成为特色行业。相对于硬件制造来说,该市目前消费电子装配的软件开发和研发系统所占的份额仍然很小。虽然近年来不断有知名软件企业进驻昆山,建立昆山软件园、高新技术创业中心等软件产业园,引进数百家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网络技术消费电子装配企业。外资企业的大力加盟使昆山市的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软件开发取得初步成效,但是昆山的软件行业仍然停留在初始阶段。事实上,这是高科技产业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结果。为了确保消费者电子组装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跨国公司会选择在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较低的地区组织生产,然而昆山越来越高的生产成本很可能使得这些外资企业不得不减少或退出在昆山的投资,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转移。这说明了昆山市消费电子装配产业技术对外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而其自身的科技研发能力较弱。
二是企业的类型是以出口加工为主营业务的外资企业居多。目前看来,昆山市消费电子装配产品制造企业大多是出口型的。它的核心生产技术、原材料依赖国外,产品的消费市场同样也是国外,许多企业的产品的业绩全部与外销的业绩挂钩,企业的生产完全依赖国外订单,因此国际市场波动对其影响较大。而昆山的电子装配企业主要集中在线路板、传感器及电线电缆。从生产规模看,虽然所占比重较大,但是企业主要生产电子配套产品,没有掌握其核心的技术,产品虽对外销售,但是受到汇率等市场风险的影响较大。
总之,高度依赖外国资本和国际贸易的软肋使得昆山产业难有自主品牌,处于整个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整体盈利水平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但是,近年来昆山的贸易方式在不断优化,传统产业正加快转型升级。
2.2 昆山市消费电子装配业存在的问题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放缓以及全球性通货膨胀,使外部需求受到抑制。出口企业普遍反映订单下滑,尤其是目前已经处于困境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表明,全球性的金融市场风波以及衰退已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实体经济,在全球市场的工业需求量持续大幅放缓的前提下,中国装配制造业首当其冲,出口数据的持续下降已成为必然。[1]总的来说金融危机给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带来外需疲软导致出口下降、海外投资出现损失、国内投资需求弱化等影响。目前已经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已经破产或在破产的边缘,在某一程度上,企业目前所面临的困境与国际金融危机有一定的关系关,但是中国外来劳动密集型产业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产业的萎缩。
2.2.1人力成本上升导致产品成本增加
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廉价劳动力是中国的一大优势。但近年来,中国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正使得中国原本赖以竞争和快速发展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步丧失,依靠劳动力优势的制造加工业将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尴尬的“民工荒”。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劳动密集型企业依靠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带来的比较优势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但随着中国劳动力供需面的变化以及劳动力结构的变化,这一经济发展模式正变得越来越难以为继。工资上涨却并未留住工人,这使得劳动密集型企业很苦恼。巨大的变化发生在中国的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中,劳动力短缺问题越来越尖刻,未来五年中国的劳动力增长速度将大幅放慢。根据最新的《劳动合同法》规定,各个地方必须上调工人最低工资标准,进而提升单人工资成本。虽然政府为了缓解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从而实施增值税转型政策,但是大部分企业反映效果欠佳,仍旧阻挡不了不断上升的生产成本。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增加企业成本负担,挤压企业的生产经营利润,这对消费电子装配业产业的外资企业是一个很大的冲击。
2.2.2 产业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63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