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融资途径的选择行为研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经营活动也越来越多样化,使得农户的融资需求逐渐强烈,农户借贷行为成为了农村金融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在9个城市随机挑选乡镇发放900张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58张。采用统计分析描述性和计量分析,研究了各个因素对农户选择正规和非正规融资渠道的影响,得出了在各个影响因素中,生产类型、农户的家庭规模、劳动力数量、文化政治水平、家庭年收入状况、房屋建造成本、都比较显著得影响了农户对融资渠道的选择。最后,本文对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合作提出相关建议。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引言3
一、相关文献综述4
(一)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农户融资的优缺点4
1.正规金融 4
2.非正规金融4
(二)农户选择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融资途径的影响因素5
二、样本地区农户借贷基本情况5
(一)数据来源与统计5
1.户主年龄5
2.户主文化水平5
3.户主工作情况可户主地位6
4.户主家庭收入来看6
5.农户家庭人口数、需要赡养的人口数和劳动人口数6
6.农户家庭房产6
(二)农户融资偏好分析7
1.农户存款情况 7
2.农户融资基本情况和意愿7
三、 实证分析8
1.模型的选择及变量说明8
2.回归估计结果9
3.估计结果分析10
四、结论及启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1
致谢11
参考文献11
附录12
农户融资途径的选择行为研究
引言
引言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焦点。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先把农民的收入提高。只有加快新农村金融体系建设,让资金需求不停增加,并且保证资渠道畅通,资金在城市和农村的流动速度加快,才能以最大限度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确保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从根本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实现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所以农户融资在中国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
虽然中央一直在强调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农村融资的环境也有所好转,可是农村庞大的资金需求仍然很难得到满足。正规的金融机构由于受到非常严格的监管,贷款流程和审批过程都十分复杂,导致农民很难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由于农民收入受自然影响较大,并且有一定的周期性,使得银行单一的信贷模式无法满足农民多样的资金需求。银行从商业和风险的角度考虑,也不愿意进入农村金融的市场。而非正规金融由于它的小规模、多样性和便捷性等特点,弥补了正规金融机构的缺口,在农村金融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篇文章将讨论从正规机构和非正规机构贷款的农户特征以及各种因素对其选择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影响程度。
一、相关文献综述
(一)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农户融资的优缺点
1.正规金融
正规金融指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正式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市场进行的资金融通。
金烨(2009)认为尽管中国政府大范围推广小额信贷并且对其进行了规范,中国农村正规金融的小额信贷仍存在很多问题。国家并没有考虑到发放机构的盈利性,小额贷款的发放成本较高,但是国家规定了基准利率,贷款机构不允许随意浮动。
马永强(2011)对十个省的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我国农村地区正规金融数量和服务都非常落后。我国农户基本上是以家庭为单位生产的,这种生产状况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金融体系难以衔接,并且农户为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求又需要小额、频繁、多样的贷款,这与正规金融机构讲究信誉和盈利预期的金融服务不相符。所以导致我国弄讯地区的正规金融服务较少,没有办法满足农户融资需求。
刘莉亚(2009)等对中国1000个自然村和农村信用社进行了调查和经验分析,他们认为正规金融具有显性和隐性两种制度性障碍。显性制度性障碍主要指贷款担保和抵押限制,李莉亚等认为把农户已有的资源资本化,例如房屋资本化,就能解决这个问题,隐性制度性障碍就需要提高信用社信息透明度和引进金融监督机制来解决。
钱水土(2008)等通过对温州农民的借贷行为的调差问卷分析发现,由于信用社在审批贷款是要求严格,很多农户都因为人为自己不会符合要求而放弃申请贷款。另外,正规金融申请贷款的程序复杂,而农民通常受教育程度比较低,因此也有很多农民放弃。
2非正规金融
非正规金融中合法的渠道主要有个人之间的直接借贷以及典当业半合法金融服务机构主要有农村合作基金会以及一些“互助会” 非法的金融机构包括高利贷、私人钱庄以及某些地区的合会、抬会等。在农村的非正规金融主要是民间借贷。
钱水土的研究表明非正规金融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运作机制。借款人通常是贷款人的亲人朋友,对贷款人还款能力有非常清晰的认识,跟踪管理也更加方便。非正规金融大多没有正式契约,所以不具有法律强制性,但由于农户对声誉和交情看得非常重,所以还款比正式契约更有效率。
赵小菊(2011)在对近一万户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研究中也得出了与钱水土相似的结论。农村非正规金融通常以亲友关系为依托,所以贷款人对借款人的信用及还款能力非常了解,能够解决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在金烨(2009)的研究中发现非正规金融有十分灵活的担保机制。由于农户借贷通常是向自己的亲友借款,所以通常可以少收取甚至不收取抵押品,使得贫困的农户更倾向于向非正规金融机构贷款。
Basley和Coate在1991年曾提出的隐性担保机制也说明了农户在非正规借贷时能够较少地收取担保品。Boucher和Guirkinger在2007年时指出,有些农户因为害怕因无力偿还贷款而失去抵押品,所以会更倾向于向非正规机构贷款。
(二)农户选择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影响因素
学者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农户对资金的需求非常迫切。孙学敏(2007)等对经济不发达地区进行了调查研究,有82%的农户认为当前阻碍家庭生产、生计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缺少资金,有84%的农户表示在最近三年内遇上过资金上的困难。廖霄梅(2010)对广西10个地区采取抽样调查和实地调查的方式得出农户融资需求旺盛,正规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存在金融缺口;农户对资金的需求规模小、期限比较短;融资目的多元化,生活消费性借贷占主要地位;农户融资成本较高且非正规金融是农户融资的主要方式。农户借贷的影响因素,目前国内学者大多从需求的角度看。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引言3
一、相关文献综述4
(一)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农户融资的优缺点4
1.正规金融 4
2.非正规金融4
(二)农户选择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融资途径的影响因素5
二、样本地区农户借贷基本情况5
(一)数据来源与统计5
1.户主年龄5
2.户主文化水平5
3.户主工作情况可户主地位6
4.户主家庭收入来看6
5.农户家庭人口数、需要赡养的人口数和劳动人口数6
6.农户家庭房产6
(二)农户融资偏好分析7
1.农户存款情况 7
2.农户融资基本情况和意愿7
三、 实证分析8
1.模型的选择及变量说明8
2.回归估计结果9
3.估计结果分析10
四、结论及启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1
致谢11
参考文献11
附录12
农户融资途径的选择行为研究
引言
引言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焦点。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先把农民的收入提高。只有加快新农村金融体系建设,让资金需求不停增加,并且保证资渠道畅通,资金在城市和农村的流动速度加快,才能以最大限度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确保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从根本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实现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所以农户融资在中国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
虽然中央一直在强调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农村融资的环境也有所好转,可是农村庞大的资金需求仍然很难得到满足。正规的金融机构由于受到非常严格的监管,贷款流程和审批过程都十分复杂,导致农民很难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由于农民收入受自然影响较大,并且有一定的周期性,使得银行单一的信贷模式无法满足农民多样的资金需求。银行从商业和风险的角度考虑,也不愿意进入农村金融的市场。而非正规金融由于它的小规模、多样性和便捷性等特点,弥补了正规金融机构的缺口,在农村金融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篇文章将讨论从正规机构和非正规机构贷款的农户特征以及各种因素对其选择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影响程度。
一、相关文献综述
(一)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农户融资的优缺点
1.正规金融
正规金融指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正式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市场进行的资金融通。
金烨(2009)认为尽管中国政府大范围推广小额信贷并且对其进行了规范,中国农村正规金融的小额信贷仍存在很多问题。国家并没有考虑到发放机构的盈利性,小额贷款的发放成本较高,但是国家规定了基准利率,贷款机构不允许随意浮动。
马永强(2011)对十个省的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我国农村地区正规金融数量和服务都非常落后。我国农户基本上是以家庭为单位生产的,这种生产状况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金融体系难以衔接,并且农户为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求又需要小额、频繁、多样的贷款,这与正规金融机构讲究信誉和盈利预期的金融服务不相符。所以导致我国弄讯地区的正规金融服务较少,没有办法满足农户融资需求。
刘莉亚(2009)等对中国1000个自然村和农村信用社进行了调查和经验分析,他们认为正规金融具有显性和隐性两种制度性障碍。显性制度性障碍主要指贷款担保和抵押限制,李莉亚等认为把农户已有的资源资本化,例如房屋资本化,就能解决这个问题,隐性制度性障碍就需要提高信用社信息透明度和引进金融监督机制来解决。
钱水土(2008)等通过对温州农民的借贷行为的调差问卷分析发现,由于信用社在审批贷款是要求严格,很多农户都因为人为自己不会符合要求而放弃申请贷款。另外,正规金融申请贷款的程序复杂,而农民通常受教育程度比较低,因此也有很多农民放弃。
2非正规金融
非正规金融中合法的渠道主要有个人之间的直接借贷以及典当业半合法金融服务机构主要有农村合作基金会以及一些“互助会” 非法的金融机构包括高利贷、私人钱庄以及某些地区的合会、抬会等。在农村的非正规金融主要是民间借贷。
钱水土的研究表明非正规金融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运作机制。借款人通常是贷款人的亲人朋友,对贷款人还款能力有非常清晰的认识,跟踪管理也更加方便。非正规金融大多没有正式契约,所以不具有法律强制性,但由于农户对声誉和交情看得非常重,所以还款比正式契约更有效率。
赵小菊(2011)在对近一万户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研究中也得出了与钱水土相似的结论。农村非正规金融通常以亲友关系为依托,所以贷款人对借款人的信用及还款能力非常了解,能够解决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在金烨(2009)的研究中发现非正规金融有十分灵活的担保机制。由于农户借贷通常是向自己的亲友借款,所以通常可以少收取甚至不收取抵押品,使得贫困的农户更倾向于向非正规金融机构贷款。
Basley和Coate在1991年曾提出的隐性担保机制也说明了农户在非正规借贷时能够较少地收取担保品。Boucher和Guirkinger在2007年时指出,有些农户因为害怕因无力偿还贷款而失去抵押品,所以会更倾向于向非正规机构贷款。
(二)农户选择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影响因素
学者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农户对资金的需求非常迫切。孙学敏(2007)等对经济不发达地区进行了调查研究,有82%的农户认为当前阻碍家庭生产、生计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缺少资金,有84%的农户表示在最近三年内遇上过资金上的困难。廖霄梅(2010)对广西10个地区采取抽样调查和实地调查的方式得出农户融资需求旺盛,正规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存在金融缺口;农户对资金的需求规模小、期限比较短;融资目的多元化,生活消费性借贷占主要地位;农户融资成本较高且非正规金融是农户融资的主要方式。农户借贷的影响因素,目前国内学者大多从需求的角度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