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分析(附件)【字数:20432】
随着我国外贸进入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外贸结构性问题凸显,贸易结构失衡,低端制造难以适应新时期内外需求,外贸法律法规、制度建设欠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随着国家“十三五”外贸规划的出台,正式拉开了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幕。本文首先探究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概念、改革背景、特点、重点和趋势,再结合相关数据和现状研究了我国外贸领域存在的诸如企业创新不足、贸易结构畸形发展、传统竞争优势衰减以及制度法律建设不足等主要问题,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我国外贸供给侧改革的建议,以期实现我国外贸结构转型、增强外企核心竞争力、有效拓展内外需求和建立完善的外贸制度和法律体系。 关键词对外贸易;供给侧改革;贸易结构
Keywords:Foreign trade; Supplyside reform; Trade structure目录
0 引言 1
1 新常态下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述 1
1.1 基本概念 1
1.2 改革背景 1
1.3 改革进展 3
1.4 改革特点 4
1.5 改革趋势 4
2 新常态下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
2.1 企业主观方面 4
2.2 国内客观环境方面 9
2.3 国外客观环境方面 15
3 推进新常态下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建议 24
3.1 创新发展 24
3.2 培育和强化新增长点 26
3.3 政府主导逐步向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转变 27
3.4 培育竞争新优势 29
3.5 政策和规则建设 29
3.6 国际合作 31
结论 34
致谢 35
参考文献 36
新常态下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分析
0 引言
对外贸易作为驱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其发展好坏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外贸高速增长,但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来临和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出现,长期积聚的外贸结构性问题开始集中爆发,直接导致外贸供需的失衡。然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外贸结构性矛盾的根源还在于供给侧,创新不足、低端制造和难以为继的成本优势等问题使供给越来越无法满足需求,最直接表现在产能过剩、大量外贸企业倒闭和外贸新业态发展滞后,因此,外贸新常态下的供给侧问题亟待解决。
1 新常态下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述
1.1 基本概念
经济新常态是经济结构对称态基础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强调结构稳增长的经济,以增长促发展,以发展促增长。由于我国经济处于从高速到中高速的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国际金融危机后经济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的矛盾中,经济急需调结构,不然很难实现结构性稳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供给侧改革将生产作为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主张市场在经济中的决定性作用,认为税收政策应该宽松,政府应该减少对市场的干预。我国的供给侧改革即是从投入方面进行改革,从供给角度解释经济增长,强调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决定性作用,供给侧改革着重以科技和制度创新为前提,以增效为条件,从长远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和提升经济,长期保持经济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1.2 改革背景
1.2.1 理论分析
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供给侧改革的理论来源于供给学派,但又不完全趋同于该学派,而是在我国特殊国情和经济新形势决定下的理论创新。供给学派认为需求会自动适应供给的变化,购买力永远等于生产力,不会因需求不足而产品过剩,生产的增长决定于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认为税制和财政能够对生产要素的供给和利用的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其主张大幅度减税,削减财政支出,以增强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效果;而我国的供给侧改革则根源于我国现阶段的外需低迷、低于潜在产出水平的经济增长、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削减、传统行业疲软等一系列新常态下,这些新常态造成我国供给方面的错配,因此当前不是需求不足,而是供给变化,所以单纯依靠刺激内需难以解决产能过剩等结构性矛盾,而是要综合短期的、阶段性的需求侧调节和长期的、结构性的供给侧管理这两个基本手段。此外,改革会以积极的财政和税收政策,践行减税和适当赤字,实现供需平衡。
1.2.2 我国贸易现状
2009年,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而后我国进出口增速急转直下,呈现出逆转下滑、低位徘徊的特征。如表1,从2001—2008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27.2%,但2009年出现10年来首次负增长,降幅高达30%,2010年增速回升至34.42%,但随后依旧增速放缓低迷。2014年增长3.4%,2015—2016年均是负增长状态。至此,我国外贸出口进入增速换挡期,从高速增长转至中低速增长,外贸步入新常态[1]。
表1 2001—2016年我国外贸变动情况(单位:亿美元)
年份
进出口总额
增长率
出口总额
增长率
进口总额
增长率
2001
5096.51
7.45%
2660.98
6.78%
2435.53
8.20%
2002
6207.66
21.80%
3555.96
22.36%
2951.70
21.19%
2003
8509.88
37.09%
4382.28
34.59%
4127.60
39.84%
2004
11545.55
Keywords:Foreign trade; Supplyside reform; Trade structure目录
0 引言 1
1 新常态下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述 1
1.1 基本概念 1
1.2 改革背景 1
1.3 改革进展 3
1.4 改革特点 4
1.5 改革趋势 4
2 新常态下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
2.1 企业主观方面 4
2.2 国内客观环境方面 9
2.3 国外客观环境方面 15
3 推进新常态下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建议 24
3.1 创新发展 24
3.2 培育和强化新增长点 26
3.3 政府主导逐步向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转变 27
3.4 培育竞争新优势 29
3.5 政策和规则建设 29
3.6 国际合作 31
结论 34
致谢 35
参考文献 36
新常态下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分析
0 引言
对外贸易作为驱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其发展好坏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外贸高速增长,但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来临和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出现,长期积聚的外贸结构性问题开始集中爆发,直接导致外贸供需的失衡。然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外贸结构性矛盾的根源还在于供给侧,创新不足、低端制造和难以为继的成本优势等问题使供给越来越无法满足需求,最直接表现在产能过剩、大量外贸企业倒闭和外贸新业态发展滞后,因此,外贸新常态下的供给侧问题亟待解决。
1 新常态下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述
1.1 基本概念
经济新常态是经济结构对称态基础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强调结构稳增长的经济,以增长促发展,以发展促增长。由于我国经济处于从高速到中高速的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国际金融危机后经济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的矛盾中,经济急需调结构,不然很难实现结构性稳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供给侧改革将生产作为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主张市场在经济中的决定性作用,认为税收政策应该宽松,政府应该减少对市场的干预。我国的供给侧改革即是从投入方面进行改革,从供给角度解释经济增长,强调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决定性作用,供给侧改革着重以科技和制度创新为前提,以增效为条件,从长远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和提升经济,长期保持经济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1.2 改革背景
1.2.1 理论分析
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供给侧改革的理论来源于供给学派,但又不完全趋同于该学派,而是在我国特殊国情和经济新形势决定下的理论创新。供给学派认为需求会自动适应供给的变化,购买力永远等于生产力,不会因需求不足而产品过剩,生产的增长决定于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认为税制和财政能够对生产要素的供给和利用的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其主张大幅度减税,削减财政支出,以增强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效果;而我国的供给侧改革则根源于我国现阶段的外需低迷、低于潜在产出水平的经济增长、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削减、传统行业疲软等一系列新常态下,这些新常态造成我国供给方面的错配,因此当前不是需求不足,而是供给变化,所以单纯依靠刺激内需难以解决产能过剩等结构性矛盾,而是要综合短期的、阶段性的需求侧调节和长期的、结构性的供给侧管理这两个基本手段。此外,改革会以积极的财政和税收政策,践行减税和适当赤字,实现供需平衡。
1.2.2 我国贸易现状
2009年,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而后我国进出口增速急转直下,呈现出逆转下滑、低位徘徊的特征。如表1,从2001—2008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27.2%,但2009年出现10年来首次负增长,降幅高达30%,2010年增速回升至34.42%,但随后依旧增速放缓低迷。2014年增长3.4%,2015—2016年均是负增长状态。至此,我国外贸出口进入增速换挡期,从高速增长转至中低速增长,外贸步入新常态[1]。
表1 2001—2016年我国外贸变动情况(单位:亿美元)
年份
进出口总额
增长率
出口总额
增长率
进口总额
增长率
2001
5096.51
7.45%
2660.98
6.78%
2435.53
8.20%
2002
6207.66
21.80%
3555.96
22.36%
2951.70
21.19%
2003
8509.88
37.09%
4382.28
34.59%
4127.60
39.84%
2004
11545.5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