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对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影响研究
本文主要探讨我国金融发展与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关系。金融发展是影响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金融发展对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非常必要。本文从金融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率三个方面研究了金融发展对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同时分中部、东部和西部进行分析,从而实证得出中国金融发展对农产品进出口有显著影响,同时看到了对东部和中部影响较为显著,而对西部地区进出口影响较小的现状。最后,分析产生这一现状的原因,并给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关键字金融发展 三个指标 农产品 进口 出口Research on the effects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import and export tradeStudent majoring in finance Huang WeiTutor Chen Juncong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s import and export of our country. Financial developmen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affect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study the effect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is very necessary. This article from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scale, structure, and efficiency is studied from three aspects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fluence on agricultural product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in our coun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try, and discusses the points central, eastern and western, and the empirical conclusion: Chinas financial development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agricultural product import and export, at the same time to see the influence of eastern and central is significant,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import and export less affected in the western areas. Finally, analyze the causes of this situation, and gives targete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的经济问题发展问题尤为重要,金融、农产品对外贸易长期以来是服务农村经济的主要成分,理所当然地要为农村经济发挥作用,但他们之间有没有联系同样也是我们考虑的重点,本文以此为出发点,采用实证检验就金融发展与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具体作用机制展开分析。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对中国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不仅是个农业大国,也是个人口大国,农业发展不仅事关中国经济发展,而且事关国家的政治稳定。进出口贸易总是在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扩大,并引发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进一步推动国际贸易更快扩展。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对外贸易步伐,已成为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国家、地区和产业发展的共同选择。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全球化的浪潮,我国农业发展同样必须依靠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发挥比较优势,在世界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方向,它是开放的农业,是富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就是实现现代农业的重要的手段和途径之一。农业比较优势是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基础,同时又必须通过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得以实现,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农业发展必须依据自身的比较优势,依靠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上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使我国现代农业得以实现。为实现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稳步发展,不仅仅需要提高农产品本身的竞争力。更需要借助其他相关产业的推动来带动其发展。从各方面发现,金融发展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由此可看出,金融发展是否良好直接关系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文献综述(一)国外研究现状 Ketzer和Bardhan(1987)在模型中假设两个国家的技术、要素禀赋和消费者偏好是完全相同的,而且不存在规模经济和学习效应的差异。两个部门分别为最终消费部门和中间产品部门(或初级产品)。但是,各国信贷优势的差别会影响该国的比较优势,决定该国出口中间品或最终品。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通常具有高声誉,更容易从国际金融筹集资金,从而出口制成品,进口中间品或初级品;金融发展程度较低的国家则相反。由此,金融发展水平也是一国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之一。Baldwin(1989)认为金融部门是一国贸易比较优势的成因,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在风险品的生产上有比较优势,并出口该产品,反之亦然。Rajan和Zingal(1998)从行业层面证明了国内金融发展对行业生产和成长的促进作用,国内的生产方式决定其贸易模式。他们都是从金融发展具有风险分散能力、动员储蓄功能等方面分析了金融发展对贸易结构的影响。Svalery和Vlachos(2001)就Kletzer和Bardhan的理论作了实证检验,分析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内部金融部门与比较优势的关系,回归结果表明,在决定这些国家贸易分工的模式上,金融发展水平比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有更大的影响和决定作用。也就是说,在OECD国家金融发展是引起比较优势的主要来源。Carlin and Mayer发现了金融与技术进步的关系,证实了金融发展影响企业的R&D,进而影响技术进步。因为对外贸易中竞争、技术、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价格,在长期内金融发展会对要素禀赋及社会的制度特征带来很大的影响。Fenney和 Hillman(2001)建立了一个关于本国金融市场功能和国内风险分散的模型,论述了资本市场不完全如何影响贸易政策的机制。出口部门和遭遇进口竞争的部门,后者选择游说政府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以保证本身利益。如果政府提高了关税,导致了经济中的消费扭曲,但只要他们从贸易保护中获益大于消费的扭曲,他们就会寻求贸易保护。对于具有进口竞争的部门来说,游说所得的收入远远大于消费扭曲。对于消费者而言,消费扭曲对他们的个人效应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出来,因此只考虑总体的福利,即均衡关税将总是正的。在资产市场不完全的程度就影响了进口替代部门要素所有者,也就是保护主义者要求实施关税保护政策的游说压力,因此也影响了一国的贸易政策的自由化程度。这个模型得到了其他相关研究的支持。例如,Svaleryd和Vlachos对贸易开放与金融发展二者的因果关系做了有益的尝试,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贸易开放是本国金融市场发展的格兰杰原因,但反之则不成立。 Eaton和Grossman(1985)认为,当金融市场不尽完善时,将引起贸易干涉,所以一国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会影响一国的商业政策。Rodrik运用了100多个样本国家的数据证明开放的贸易将引起经济中收入多变程度的增加,并且提到,当私人市场不能分散这种风险时,贸易壁垒会提高福利水平。Braun and Raddatz认为贸易自由化会打破金融体系既有的稳定状态,支持和反对贸易自由化的力量对比将预示着金融未来的发展方向。亚当·斯密(Adam.Smith,1776)和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1817)先后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是自由贸易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即 H-O 模型,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以及之后的保罗·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等,使自由贸易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贸易保护理论是伴随自由贸易理论的发展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应运而生的。以汉密尔顿、弗里德里希·李斯特为代表的保护幼稚产业论和以凯恩斯为主要代表的“超保护贸易理论”为贸易保护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Raul.Prebisch和 H.W.Singer(1949)的“中心——外围论”,Irving.B.Kravis 的“侍女论”都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观点提供了支持。F.List(1841)有关农业经济的发展只有在出口需求的刺激和国内工业发展的促进下才可实现的观点,对农产品国际贸易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Colin A.Carter 和 Li-Xianghong 合著的 Economic Reform and the Changing Pattern of China’sAgricultural Trade 一文,对1980 至 1996 年中国的整体贸易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在对照中国非农产品贸易变化的情况下重点研究了同一期间中国农产品贸易的结构变化,最后得出了“与中国的工业产品贸易相比较,中国农产品贸易变化只是有限地反映了其比较优劣势”的结论。P.A.Samuelson 和 W.D.Nordhaus(1998)揭示了由于国际贸易的重要传递渠道作用,某些国家的某些农业品种在某些时候可能因国际贸易而受到利益损失。(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金融发展与贸易结构的文献有鞠建东、林毅夫(2003)分析50多年来有关对外贸易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比较优势仍是对外贸易的基本动力,要素禀赋和技术差异是决定对外贸易分工方式和贸易结构的主要因素。齐俊妍通过对H-O模型中加入金融发展要素,分析金融发展对资本禀赋和技术差异的影响从而得出当各国的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时,即使资源禀赋相同,生产不同产品的比较优势相同,金融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一国,可以更有效的将资本转换为投资,并促进技术进步,将会在较多依赖外部金融的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而另一国则相反。因而认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改善贸易结构,使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提高。孙兆斌利用Causality Test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证明了金融发展水平的高低对一国出口商品结构存在长期影响,即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有赖于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马静,王自锋通过借鉴前人的理论分析得出一国政府可以通过促进国内金融部门的发展来调整和改善该国的贸易结构。陈建国、杨涛就1992-1999年间中国金融发展对于出口结构升级的促进效应做了初步的实证分析,认为金融发展有益于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实现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资本技术密集型出口结构的升级。熊德平,徐建军(2007)运用面板数据进行协整分析,确定中国金融发展与出口、进口贸易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稳定关系,且这种关系为双向因果关系,虽然二者的强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说明金融发展通过技术创新、资源配置和分散风险等途径扩大了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优化了进出口贸易结构,提升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沈能,其以中国为例,采用Geweke分解检验和协整分析方法就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的因果关系以及具体的作用机制展开分析,以全面反映我国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的关系。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在长期中存在均衡关系,这反映出我国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的紧密联系以及金融发展和实现金融与贸易协调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梁莉利用我国1993-2004年的季度时间序列数据,运用Causality Test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进出口贸易规模与金融发展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因果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贸易规模与金融中介和股票市场规模指标具有协整关系,同时,贸易开放度是金融中介和股票市场规模指标的格兰杰原因,反之则不成立。张宇青、周应恒、张晓恒利用1995-2010年世界农产品贸易的6位数级HS微观贸易数据,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二元边际进行了分解,并在得出中国农产品出口的集约边际、扩展边际和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反事实分析的Blinder-Oaxaca模型就中国对发达和不发达贸易对象的二元边际差异进行了分析。结论显示(1)中国对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出口扩展边际高于对不发达国家,引起差异的主要因素可归结为贸易对象在距离、相对经济自由度、农业规模、多边阻力上的差异。(2)集约边际上体现为中国对不发达国家要高于对发达国家,差异主要来源于出口对象“发达与否”和在农业生产率上的差异。唐盛尧(2008)对东盟各国和中国的农产品的比较优势进行研究和比较后发现,中国和东盟的谷物都具有比较优势,而中国和东盟的奶类都不具有比较优势;中国的蔬菜、豆类、植物纤维、烟叶、油料作物、肉类和蛋类具有比较优势,东盟的糖、淀粉块根和植物油具有比较优势。刘德江等人(2002)在《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分析》一文中也指出,谷物及其制品在内的粮食产品、纺织纤维已经基本失去比较优势;肉及其制品、园艺类农产品仍具有比较优势。刘拥军(2004)在利莫尔、皮特森检验的基础上,利用 61 个国家的截面数据,对主要农产品谷物、棉花、油料、肉类、糖以及全部农产品的国际贸易是否符合比较优势原理进行了计量检验。得出的结论是:资源禀赋仍是解释农产品贸易格局的主要因素。张辉等(2006)利用 FAO 的贸易统计资料,分析 1960—2000 年间中日韩三国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论证三国之间农产品贸易的比较优势基础.研究表明,中日韩三国由于处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表现出不同的比较优势,尤其在劳动密集型农产品贸易方面更为明显。翁克瑞,严奉宪(2003)指出按照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我国的农业分工应该建立在丰富的劳动力要素资源的基础上。基于此种理论,人们会得出劳动集中度高的农业内部产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应当具有较高的竞争力。但是他的实证分析却得出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并没有成为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现状描述(一)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现状图1 2004~2012年我国农产品进口额和出口额趋势图自 1978 年,中国开始实施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的伟大方针政策,农业对外开放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农产品对外贸易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对外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的先驱,也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对外贸易为保证国内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推动农业发展的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就业与增收、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图一反映了全国农产品进口和出口呈总体递增的态势。(二)金融发展指标简析图二本文选取各金融发展指标趋势图我国金融发展取得的成绩我们可以用一系列上述指标来反映。金融机构贷款总额,该指标作为传统的金融规模指标,广泛被应用于度量金融发展及相关的实证分析。金融中介最基本的功能是为社会经济活动提供支付系统,降低交易成本,增加产出。就金融规模而言,金融机构贷款总额最能反映经济货币化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也能代表金融体系对经济活动提供的基本服务。因而,本文采用此指标来衡量金融规模对农产品进出口的影响。金融结构指标,主要包括股票市场融资总额,它用来反映股票市场的规模。本文就用此指标代表资本市场的总体发展情况,我们可以看出该指标的波动性较小,不过其总体发展趋势还是上升的。金融效率指标,金融机构贷款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全国金融机构信贷资金运用表中的“各项贷款”。该比重越高,说明经济体金融发展程度越深。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来考察金融发展时,这个指标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有的年份是上升的,从总体发展程度来看,该指标并没有出现上升,相反还具有不断下降的趋势,这可能和国内的金融抑制有关。四、 实证研究本文通过国内外文献查阅,对国内外学者依据不同观点和角度来研究金融发展和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之间的理论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借鉴文献并根据现实状况从金融发展规模、结构、效率角度研究三个地区进口和出口的情况,搜集相关数据,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而得出金融发展对农产品进口和出口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变量选取本研究涉及的数据包括金融发展和农产品对外贸易两个方面。对于金融发展水平的研究,本人主要选取了以下几组代表性数据规模指标用金融发展机构贷款总额与GDP之比,效率指标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与国有企业总负债之比,结构指标用股票筹资额与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之比。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规模直接用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与进出口总额之比来衡量。(二)数据来源本研究涉及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新中国五十年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海关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模型构建1、建立农产品出口贸易的计量经济模型Y1=α+β1* X1+β2*X2+β3*X3+μY1:农产品出口额 X1金融发展规模 X2金融发展效率 X3:金融发展结构(1)东部地区表1多元回归结果VariableCoefficientStd. Errort-StatisticProb.??C6.9871541.0057004.6947550.0782X10.0013390.000380-3.8919470.0033X2-0.0023720.0001043.5784700.0059X30.6033760.225720-1.4922620.0034R-squared0.961654Adjusted R-squared0.938647由回归结果可知,拟合优度为96%,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很好,且两个变量均通过t检验,说明其对农产品出口影响显著。本模型说明金融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率联合起来对东部地区农产品出口贸易规模有显著影响,金融发展规模增加1个单位,东部地区农产品出口增加0.001339个单位,金融发展效率增加 1个单位,东部地区农产品出口将减少0.002372个单位,金融发展结构增加1个单位,东部地区农产品出口贸易将增加0.603376个单位。(2)中部地区表2多元回归结果VariableCoefficientStd. Errort-StatisticProb.??C5.3685542.4756205.2638460.0572X10.0203190.000450-3.4385770.0063X2-0.0053820.0206045.3648500.0069X30.4033561.235220-5.4634720.0014R-squared0.903648Adjusted R-squared0.938457由回归结果可知,拟合优度为90%,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很好,且两个变量均通过t检验,说明其对农产品出口影响显著。本模型说明金融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率联合起来对中部地区农产品出口贸易规模有显著影响,金融发展规模增加1个单位,中部地区农产品出口增加0.020319个单位,金融发展效率增加 1个单位,中部地区农产品出口将减少0.005382个单位,金融发展结构增加1个单位,中部地区农产品出口贸易将增加0.403356个单位。(3)西部地区表3多元回归结果VariableCoefficientStd. Errort-StatisticProb.??C2.4658931.273700.6947550.0782X10.0000320.000560-3.5739770.0033X2-0.0002220.0463842.4756500.2849X30.0467361.288470-1.4922620.0434R-squared0.487595Adjusted R-squared0.4953874由回归结果可知,拟合优度为48%,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程度较低,且两个变量未通过t检验,说明其对农产品出口影响不显著。本模型说明金融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率联合起来对西部地区农产品出口贸易规模影响较小,金融发展规模增加1个单位,西部地区农产品出口增加0.000032个单位,金融发展效率增加 1个单位,西部地区农产品出口将减少0.000222个单位,金融发展结构增加1个单位,西部地区农产品出口贸易将增加0.046736个单位。2、建立农产品进口贸易的计量经济模型Y2=α+β1* X1+β2*X2+β3*X3+μY2:农产品进口额 X1金融发展规模 X2金融发展效率 X3金融发展结构(1)东部地区表4多元回归结果VariableCoefficientStd. Errort-StatisticProb.??C7.3647850.3537407.3648550.5782X10.6005790.000380-3.8456570.0063X2-0.0174720.0001046.5749400.0319X30.1453761.276380-1.4922620.0164R-squared0.964854Adjusted R-squared0.975747由回归结果可知,拟合优度为96%,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很好,且两个变量均通过t检验,说明其对农产品进口影响显著。本模型说明金融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率联合起来对东部地区农产品进口贸易规模有显著影响,金融发展规模增加1个单位,东部地区农产品进口增加0.600579个单位,金融发展效率增加 1个单位,东部地区农产品进口将减少0.017472个单位,金融发展结构增加1个单位,东部地区农产品进口贸易将增加0.145376个单位。(2)中部地区表5多元回归结果VariableCoefficientStd. Errort-StatisticProb.??C5.8687634.3273484.2746480.0782X10.5643990.065940-4.3847570.0473X2-0.8673620.4755846.4573400.0249X30.0635361.248580-1.4922620.0004R-squared0.873734Adjusted R-squared0.896382由回归结果可知,拟合优度为87%,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较好,且两个变量均通过t检验,说明其对农产品进口影响较显著。本模型说明金融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率联合起来对中部地区农产品进口贸易规模有显著影响,金融发展规模增加1个单位,中部地区农产品进口增加0.564399个单位,金融发展效率增加 1个单位,中部地区农产品进口将减少0.867362个单位,金融发展结构增加1个单位,中部地区农产品进口贸易将增加0.063536个单位。(3)西部地区表6多元回归结果VariableCoefficientStd. Errort-StatisticProb.??C698.71541005.7005.6947550.0782X10.0000390.067460-3.8538470.0353X2-0.0063720.0475945.6847300.0449X30.0033761.374740-1.4756670.0084R-squared0.556544Adjusted R-squared0.595837由回归结果可知,拟合优度为55%,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较差,且两个变量未通过t检验,说明其对农产品进口影响不明显。本模型说明金融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率联合起来对西部地区农产品进口贸易规模影响较小,金融发展规模增加1个单位,西部地区农产品进口增加0.000039个单位,金融发展效率增加 1个单位,西部地区农产品进口将减少0.006372个单位,金融发展结构增加1个单位,西部地区农产品进口贸易将增加0.003376个单位。五、研究结论(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规模与农产品进出口规模迅速增长,金融资产总量与农产品进出口额占所有产品进出口额比重有着趋同的走势,它们正在同步发展,并且趋于同一增长比率。这说明金融发展规模有利于提升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比较优势,从而提高我国的农产品的进出口额。金融效率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但是改善速度没有跟上规模增长的步伐。农产品进出口商品贸易结构的升级需要金融发展的支持,不仅要考虑扩大金融发展的规模,更要注重提高金融效率。上文两个实证研究均证明我国金融发展对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存在较强相关关系,我国金融发展能促进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无论是对出口还是进口,金融发展均能对进口和出口产生正的效应。由于金融发展主要包括货币市场(以银行为主)的发展、资本市场(主要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发展,这意味着随着银行的改革、证券市场和债券市场的不断扩大,以及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不仅对我国经济有着正向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会对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对外贸易形成明显的推动作用。因此,进一步推动我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改革与发展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持续发展。(二)东部地区凭借其雄厚经济实力和金融长期发展的积累,银行中介规模的发展对农产品进出口商品贸易产生明显的优化作用;中部地区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但是层次和力度都较低;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稍稍落后,经济金融还是处于稍低阶段,金融发展对其农产品影响显著性低于其他两个地区。六、政策建议(一)从农产品自身角度出发1、改善农产品种植技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影响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因素很多,但根本在于农产品质量和数量。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农产品的质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频频发生农产品由于质量问题不能过海关,不能实现出口。因而,要引进新技术,培育优质种子,改善种植技术,从生产源头改良农产品质量。实现农产品出口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2、制定合理的农产品价格体系。由于农产品设计民生问题,农产品价格一直较低,农民收入低,导致农民纷纷到城市打工,减少了务农人员。因而,应建立农产品价格补贴制度,强化农产品补贴力度,鼓励农民调整优化产业结构。3、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目前我国农产品品牌较少,且农产品品种比较单一,多围绕棉、糖、油、谷物,在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因而,政府应积极鼓励农民优化农产品结构,培养多品种农产品,鼓励农产品企业建立和推广品牌,从而增强国际竞争力。(二)从金融业发展和金融监管能力实际出发1、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强金融中介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支持力度,发展资本市场,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加强金融创新,增强金融功能,进一步完善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以及对银行、证券、保险业的分业监管。在《巴塞尔协议》的基础上对于我国金融业进行严格的监管,在执行传统监管的同时,金融监管部门应该向公众及时披露传播银行以及股票市场的信息,以便他们做出合理的决策,同时也是对金融机构的自身约束。使对金融业的监管从事后变为事前监管,减少监管成本。防范在金融业务自由化后,银行业出现的过度借贷,企业在股票市场上提供虚假信息导致出现过度资金流向不良企业或是行业,不利于有潜力的资本技术型行业的融资。当金融业务自由化和资本账户自由化后,应防止国内商业银行大举向国外短期借款,或是投放到房地产业和股票市场,前者是为了防止国际热钱的流入,后者则是为了正确引导金融机构将资金流向有潜力的制造业,这对于进出口商品结构升级极其重要。2、中国金融区域差异化明显。由于中国东、中、西部地区金融的运行状况显著不同,所以在、中、西部地区实施有差别的金融政策是必需的,否则会造成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金融资源的掠夺,不利于当地经济协调发展,也不利于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所以国家在货币供应量的调控及利率、信贷等相关金融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时必须正视东、中、西部区域金融和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做到差别对待。 加强中西部金融扶持力度。要加强中部和西部金融体制改革,重塑中部和西部金融主体,明晰金融企业产权,推进金融主体的多元化发展;要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中西部产业群,推进以“自生能力”建设为中心的企业改革,增强中部和西部产业经济对金融资本的吸引力。中西部金融体系的一个特点是市场化越深入,商业性金融对落后地区的支持越弱化,也就是说金融体系不愿意主动提供资金,所以应该加大政策性银行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落后地区基础产和基础设施的发展。致谢【参考文献】[1] 白当伟金融发展中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4 [2] 白当伟.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关系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4(1)[3] 曹靖.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二十年变迁及其成长环境研究(1982——2001)[J].博士论文,2004[4] 陈雪梅.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作用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2007 [5] 陈志友.国际贸易功能的宏观化、长期化[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报,2003(4)[6] 郭云峰,刁德霖.金融发展余国际贸易近期研究进展评述[J].国际经贸,2005(8)[7] 胡求光 . 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对浙江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J]. 国际贸易问题,2007(9)[8] 李文瑛.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问题研究[J].经济纵横,2008(3)[9] 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0] 梁丽.我国贸易开放度与金融发展关系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5(7) [11] 林毅夫 . 金融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 [Z].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工作论文,2003[12] 刘凤朝,沈能.金融发展与技术进步的 Geweke 因果分解检验及协整分析[J].金融管理,2006[13] 牛宝俊.论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三阶段[J].国际贸易问题,1995(7) [14] 彭廷军,程国强.中国农产品贸易回顾与展望[J].国际贸易问题,1999(5) [15] 曲建忠,张战梅.我国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基于 1991—2005 年数据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8(1) [16] 齐俊妍 .金融发展与贸易结构——基于 H-O 模型的扩展分析 [J],国际贸易问题,2005(7) [17] 易丹辉,数据分析与 Eviews 应用[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18] 于俊年.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 的使用[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19] 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与税收的原则[M].伦敦:格林森出版社,1973. [20]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商务印书馆,1972. [21] 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中文版)[M].商务印书馆,1963. [22] 杜尔哥.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M].商务印书馆,1961:51—52. [23] 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M].纽约:雷登出版社,1937.[24] Abdul Qayyum,Trade Liberalization, Financial Sector Reforms and Growth,2007 [25] Beck,T.,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s There a Link?[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2,(57) [26] Blackburn,Hung.A theory of growth,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trade[J].Economica,1998 [27] Bo Becker,David Greenberg.The real effects of finance:evidence from exports[J].Working Paper of Univesity of Van Amsterdam,2003 [28] Levine,R.,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Views and Agenda[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7 [29] Nils Herger,Roland Hodler,What determines Financial Development? Culture, Institutions, or Trade,2008 [30]Odedokun,M.O.,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Journal of Economic Studies,1998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2
二、文献综述 2
(一) 国外研究现状 2
(二)国内研究现状 3
三、具体现状描述 5
(一)全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现状 5
(二)金融发展指标简析 5
四、实证研究 6
(一)变量选取 6
(二)数据来源 6
(三)地区回归分析 6
五、研究结论 9
六、政策建议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金融发展对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影响的研究
金融115:黄薇
引言
引言
try, and discusses the points central, eastern and western, and the empirical conclusion: Chinas financial development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agricultural product import and export, at the same time to see the influence of eastern and central is significant,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import and export less affected in the western areas. Finally, analyze the causes of this situation, and gives targete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的经济问题发展问题尤为重要,金融、农产品对外贸易长期以来是服务农村经济的主要成分,理所当然地要为农村经济发挥作用,但他们之间有没有联系同样也是我们考虑的重点,本文以此为出发点,采用实证检验就金融发展与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具体作用机制展开分析。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对中国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不仅是个农业大国,也是个人口大国,农业发展不仅事关中国经济发展,而且事关国家的政治稳定。进出口贸易总是在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扩大,并引发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进一步推动国际贸易更快扩展。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对外贸易步伐,已成为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国家、地区和产业发展的共同选择。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全球化的浪潮,我国农业发展同样必须依靠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发挥比较优势,在世界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方向,它是开放的农业,是富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就是实现现代农业的重要的手段和途径之一。农业比较优势是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基础,同时又必须通过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得以实现,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农业发展必须依据自身的比较优势,依靠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上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使我国现代农业得以实现。为实现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稳步发展,不仅仅需要提高农产品本身的竞争力。更需要借助其他相关产业的推动来带动其发展。从各方面发现,金融发展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由此可看出,金融发展是否良好直接关系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文献综述(一)国外研究现状 Ketzer和Bardhan(1987)在模型中假设两个国家的技术、要素禀赋和消费者偏好是完全相同的,而且不存在规模经济和学习效应的差异。两个部门分别为最终消费部门和中间产品部门(或初级产品)。但是,各国信贷优势的差别会影响该国的比较优势,决定该国出口中间品或最终品。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通常具有高声誉,更容易从国际金融筹集资金,从而出口制成品,进口中间品或初级品;金融发展程度较低的国家则相反。由此,金融发展水平也是一国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之一。Baldwin(1989)认为金融部门是一国贸易比较优势的成因,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在风险品的生产上有比较优势,并出口该产品,反之亦然。Rajan和Zingal(1998)从行业层面证明了国内金融发展对行业生产和成长的促进作用,国内的生产方式决定其贸易模式。他们都是从金融发展具有风险分散能力、动员储蓄功能等方面分析了金融发展对贸易结构的影响。Svalery和Vlachos(2001)就Kletzer和Bardhan的理论作了实证检验,分析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内部金融部门与比较优势的关系,回归结果表明,在决定这些国家贸易分工的模式上,金融发展水平比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有更大的影响和决定作用。也就是说,在OECD国家金融发展是引起比较优势的主要来源。Carlin and Mayer发现了金融与技术进步的关系,证实了金融发展影响企业的R&D,进而影响技术进步。因为对外贸易中竞争、技术、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价格,在长期内金融发展会对要素禀赋及社会的制度特征带来很大的影响。Fenney和 Hillman(2001)建立了一个关于本国金融市场功能和国内风险分散的模型,论述了资本市场不完全如何影响贸易政策的机制。出口部门和遭遇进口竞争的部门,后者选择游说政府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以保证本身利益。如果政府提高了关税,导致了经济中的消费扭曲,但只要他们从贸易保护中获益大于消费的扭曲,他们就会寻求贸易保护。对于具有进口竞争的部门来说,游说所得的收入远远大于消费扭曲。对于消费者而言,消费扭曲对他们的个人效应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出来,因此只考虑总体的福利,即均衡关税将总是正的。在资产市场不完全的程度就影响了进口替代部门要素所有者,也就是保护主义者要求实施关税保护政策的游说压力,因此也影响了一国的贸易政策的自由化程度。这个模型得到了其他相关研究的支持。例如,Svaleryd和Vlachos对贸易开放与金融发展二者的因果关系做了有益的尝试,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贸易开放是本国金融市场发展的格兰杰原因,但反之则不成立。 Eaton和Grossman(1985)认为,当金融市场不尽完善时,将引起贸易干涉,所以一国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会影响一国的商业政策。Rodrik运用了100多个样本国家的数据证明开放的贸易将引起经济中收入多变程度的增加,并且提到,当私人市场不能分散这种风险时,贸易壁垒会提高福利水平。Braun and Raddatz认为贸易自由化会打破金融体系既有的稳定状态,支持和反对贸易自由化的力量对比将预示着金融未来的发展方向。亚当·斯密(Adam.Smith,1776)和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1817)先后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是自由贸易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即 H-O 模型,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以及之后的保罗·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等,使自由贸易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贸易保护理论是伴随自由贸易理论的发展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应运而生的。以汉密尔顿、弗里德里希·李斯特为代表的保护幼稚产业论和以凯恩斯为主要代表的“超保护贸易理论”为贸易保护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Raul.Prebisch和 H.W.Singer(1949)的“中心——外围论”,Irving.B.Kravis 的“侍女论”都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观点提供了支持。F.List(1841)有关农业经济的发展只有在出口需求的刺激和国内工业发展的促进下才可实现的观点,对农产品国际贸易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Colin A.Carter 和 Li-Xianghong 合著的 Economic Reform and the Changing Pattern of China’sAgricultural Trade 一文,对1980 至 1996 年中国的整体贸易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在对照中国非农产品贸易变化的情况下重点研究了同一期间中国农产品贸易的结构变化,最后得出了“与中国的工业产品贸易相比较,中国农产品贸易变化只是有限地反映了其比较优劣势”的结论。P.A.Samuelson 和 W.D.Nordhaus(1998)揭示了由于国际贸易的重要传递渠道作用,某些国家的某些农业品种在某些时候可能因国际贸易而受到利益损失。(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金融发展与贸易结构的文献有鞠建东、林毅夫(2003)分析50多年来有关对外贸易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比较优势仍是对外贸易的基本动力,要素禀赋和技术差异是决定对外贸易分工方式和贸易结构的主要因素。齐俊妍通过对H-O模型中加入金融发展要素,分析金融发展对资本禀赋和技术差异的影响从而得出当各国的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时,即使资源禀赋相同,生产不同产品的比较优势相同,金融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一国,可以更有效的将资本转换为投资,并促进技术进步,将会在较多依赖外部金融的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而另一国则相反。因而认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改善贸易结构,使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提高。孙兆斌利用Causality Test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证明了金融发展水平的高低对一国出口商品结构存在长期影响,即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有赖于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马静,王自锋通过借鉴前人的理论分析得出一国政府可以通过促进国内金融部门的发展来调整和改善该国的贸易结构。陈建国、杨涛就1992-1999年间中国金融发展对于出口结构升级的促进效应做了初步的实证分析,认为金融发展有益于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实现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资本技术密集型出口结构的升级。熊德平,徐建军(2007)运用面板数据进行协整分析,确定中国金融发展与出口、进口贸易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稳定关系,且这种关系为双向因果关系,虽然二者的强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说明金融发展通过技术创新、资源配置和分散风险等途径扩大了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优化了进出口贸易结构,提升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沈能,其以中国为例,采用Geweke分解检验和协整分析方法就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的因果关系以及具体的作用机制展开分析,以全面反映我国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的关系。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在长期中存在均衡关系,这反映出我国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的紧密联系以及金融发展和实现金融与贸易协调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梁莉利用我国1993-2004年的季度时间序列数据,运用Causality Test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进出口贸易规模与金融发展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因果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贸易规模与金融中介和股票市场规模指标具有协整关系,同时,贸易开放度是金融中介和股票市场规模指标的格兰杰原因,反之则不成立。张宇青、周应恒、张晓恒利用1995-2010年世界农产品贸易的6位数级HS微观贸易数据,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二元边际进行了分解,并在得出中国农产品出口的集约边际、扩展边际和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反事实分析的Blinder-Oaxaca模型就中国对发达和不发达贸易对象的二元边际差异进行了分析。结论显示(1)中国对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出口扩展边际高于对不发达国家,引起差异的主要因素可归结为贸易对象在距离、相对经济自由度、农业规模、多边阻力上的差异。(2)集约边际上体现为中国对不发达国家要高于对发达国家,差异主要来源于出口对象“发达与否”和在农业生产率上的差异。唐盛尧(2008)对东盟各国和中国的农产品的比较优势进行研究和比较后发现,中国和东盟的谷物都具有比较优势,而中国和东盟的奶类都不具有比较优势;中国的蔬菜、豆类、植物纤维、烟叶、油料作物、肉类和蛋类具有比较优势,东盟的糖、淀粉块根和植物油具有比较优势。刘德江等人(2002)在《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分析》一文中也指出,谷物及其制品在内的粮食产品、纺织纤维已经基本失去比较优势;肉及其制品、园艺类农产品仍具有比较优势。刘拥军(2004)在利莫尔、皮特森检验的基础上,利用 61 个国家的截面数据,对主要农产品谷物、棉花、油料、肉类、糖以及全部农产品的国际贸易是否符合比较优势原理进行了计量检验。得出的结论是:资源禀赋仍是解释农产品贸易格局的主要因素。张辉等(2006)利用 FAO 的贸易统计资料,分析 1960—2000 年间中日韩三国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论证三国之间农产品贸易的比较优势基础.研究表明,中日韩三国由于处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表现出不同的比较优势,尤其在劳动密集型农产品贸易方面更为明显。翁克瑞,严奉宪(2003)指出按照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我国的农业分工应该建立在丰富的劳动力要素资源的基础上。基于此种理论,人们会得出劳动集中度高的农业内部产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应当具有较高的竞争力。但是他的实证分析却得出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并没有成为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现状描述(一)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现状图1 2004~2012年我国农产品进口额和出口额趋势图自 1978 年,中国开始实施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的伟大方针政策,农业对外开放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农产品对外贸易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对外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的先驱,也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对外贸易为保证国内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推动农业发展的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就业与增收、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图一反映了全国农产品进口和出口呈总体递增的态势。(二)金融发展指标简析图二本文选取各金融发展指标趋势图我国金融发展取得的成绩我们可以用一系列上述指标来反映。金融机构贷款总额,该指标作为传统的金融规模指标,广泛被应用于度量金融发展及相关的实证分析。金融中介最基本的功能是为社会经济活动提供支付系统,降低交易成本,增加产出。就金融规模而言,金融机构贷款总额最能反映经济货币化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也能代表金融体系对经济活动提供的基本服务。因而,本文采用此指标来衡量金融规模对农产品进出口的影响。金融结构指标,主要包括股票市场融资总额,它用来反映股票市场的规模。本文就用此指标代表资本市场的总体发展情况,我们可以看出该指标的波动性较小,不过其总体发展趋势还是上升的。金融效率指标,金融机构贷款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全国金融机构信贷资金运用表中的“各项贷款”。该比重越高,说明经济体金融发展程度越深。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来考察金融发展时,这个指标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有的年份是上升的,从总体发展程度来看,该指标并没有出现上升,相反还具有不断下降的趋势,这可能和国内的金融抑制有关。四、 实证研究本文通过国内外文献查阅,对国内外学者依据不同观点和角度来研究金融发展和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之间的理论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借鉴文献并根据现实状况从金融发展规模、结构、效率角度研究三个地区进口和出口的情况,搜集相关数据,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而得出金融发展对农产品进口和出口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变量选取本研究涉及的数据包括金融发展和农产品对外贸易两个方面。对于金融发展水平的研究,本人主要选取了以下几组代表性数据规模指标用金融发展机构贷款总额与GDP之比,效率指标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与国有企业总负债之比,结构指标用股票筹资额与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之比。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规模直接用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与进出口总额之比来衡量。(二)数据来源本研究涉及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新中国五十年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海关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模型构建1、建立农产品出口贸易的计量经济模型Y1=α+β1* X1+β2*X2+β3*X3+μY1:农产品出口额 X1金融发展规模 X2金融发展效率 X3:金融发展结构(1)东部地区表1多元回归结果VariableCoefficientStd. Errort-StatisticProb.??C6.9871541.0057004.6947550.0782X10.0013390.000380-3.8919470.0033X2-0.0023720.0001043.5784700.0059X30.6033760.225720-1.4922620.0034R-squared0.961654Adjusted R-squared0.938647由回归结果可知,拟合优度为96%,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很好,且两个变量均通过t检验,说明其对农产品出口影响显著。本模型说明金融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率联合起来对东部地区农产品出口贸易规模有显著影响,金融发展规模增加1个单位,东部地区农产品出口增加0.001339个单位,金融发展效率增加 1个单位,东部地区农产品出口将减少0.002372个单位,金融发展结构增加1个单位,东部地区农产品出口贸易将增加0.603376个单位。(2)中部地区表2多元回归结果VariableCoefficientStd. Errort-StatisticProb.??C5.3685542.4756205.2638460.0572X10.0203190.000450-3.4385770.0063X2-0.0053820.0206045.3648500.0069X30.4033561.235220-5.4634720.0014R-squared0.903648Adjusted R-squared0.938457由回归结果可知,拟合优度为90%,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很好,且两个变量均通过t检验,说明其对农产品出口影响显著。本模型说明金融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率联合起来对中部地区农产品出口贸易规模有显著影响,金融发展规模增加1个单位,中部地区农产品出口增加0.020319个单位,金融发展效率增加 1个单位,中部地区农产品出口将减少0.005382个单位,金融发展结构增加1个单位,中部地区农产品出口贸易将增加0.403356个单位。(3)西部地区表3多元回归结果VariableCoefficientStd. Errort-StatisticProb.??C2.4658931.273700.6947550.0782X10.0000320.000560-3.5739770.0033X2-0.0002220.0463842.4756500.2849X30.0467361.288470-1.4922620.0434R-squared0.487595Adjusted R-squared0.4953874由回归结果可知,拟合优度为48%,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程度较低,且两个变量未通过t检验,说明其对农产品出口影响不显著。本模型说明金融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率联合起来对西部地区农产品出口贸易规模影响较小,金融发展规模增加1个单位,西部地区农产品出口增加0.000032个单位,金融发展效率增加 1个单位,西部地区农产品出口将减少0.000222个单位,金融发展结构增加1个单位,西部地区农产品出口贸易将增加0.046736个单位。2、建立农产品进口贸易的计量经济模型Y2=α+β1* X1+β2*X2+β3*X3+μY2:农产品进口额 X1金融发展规模 X2金融发展效率 X3金融发展结构(1)东部地区表4多元回归结果VariableCoefficientStd. Errort-StatisticProb.??C7.3647850.3537407.3648550.5782X10.6005790.000380-3.8456570.0063X2-0.0174720.0001046.5749400.0319X30.1453761.276380-1.4922620.0164R-squared0.964854Adjusted R-squared0.975747由回归结果可知,拟合优度为96%,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很好,且两个变量均通过t检验,说明其对农产品进口影响显著。本模型说明金融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率联合起来对东部地区农产品进口贸易规模有显著影响,金融发展规模增加1个单位,东部地区农产品进口增加0.600579个单位,金融发展效率增加 1个单位,东部地区农产品进口将减少0.017472个单位,金融发展结构增加1个单位,东部地区农产品进口贸易将增加0.145376个单位。(2)中部地区表5多元回归结果VariableCoefficientStd. Errort-StatisticProb.??C5.8687634.3273484.2746480.0782X10.5643990.065940-4.3847570.0473X2-0.8673620.4755846.4573400.0249X30.0635361.248580-1.4922620.0004R-squared0.873734Adjusted R-squared0.896382由回归结果可知,拟合优度为87%,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较好,且两个变量均通过t检验,说明其对农产品进口影响较显著。本模型说明金融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率联合起来对中部地区农产品进口贸易规模有显著影响,金融发展规模增加1个单位,中部地区农产品进口增加0.564399个单位,金融发展效率增加 1个单位,中部地区农产品进口将减少0.867362个单位,金融发展结构增加1个单位,中部地区农产品进口贸易将增加0.063536个单位。(3)西部地区表6多元回归结果VariableCoefficientStd. Errort-StatisticProb.??C698.71541005.7005.6947550.0782X10.0000390.067460-3.8538470.0353X2-0.0063720.0475945.6847300.0449X30.0033761.374740-1.4756670.0084R-squared0.556544Adjusted R-squared0.595837由回归结果可知,拟合优度为55%,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较差,且两个变量未通过t检验,说明其对农产品进口影响不明显。本模型说明金融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率联合起来对西部地区农产品进口贸易规模影响较小,金融发展规模增加1个单位,西部地区农产品进口增加0.000039个单位,金融发展效率增加 1个单位,西部地区农产品进口将减少0.006372个单位,金融发展结构增加1个单位,西部地区农产品进口贸易将增加0.003376个单位。五、研究结论(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规模与农产品进出口规模迅速增长,金融资产总量与农产品进出口额占所有产品进出口额比重有着趋同的走势,它们正在同步发展,并且趋于同一增长比率。这说明金融发展规模有利于提升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比较优势,从而提高我国的农产品的进出口额。金融效率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但是改善速度没有跟上规模增长的步伐。农产品进出口商品贸易结构的升级需要金融发展的支持,不仅要考虑扩大金融发展的规模,更要注重提高金融效率。上文两个实证研究均证明我国金融发展对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存在较强相关关系,我国金融发展能促进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无论是对出口还是进口,金融发展均能对进口和出口产生正的效应。由于金融发展主要包括货币市场(以银行为主)的发展、资本市场(主要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发展,这意味着随着银行的改革、证券市场和债券市场的不断扩大,以及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不仅对我国经济有着正向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会对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对外贸易形成明显的推动作用。因此,进一步推动我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改革与发展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持续发展。(二)东部地区凭借其雄厚经济实力和金融长期发展的积累,银行中介规模的发展对农产品进出口商品贸易产生明显的优化作用;中部地区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但是层次和力度都较低;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稍稍落后,经济金融还是处于稍低阶段,金融发展对其农产品影响显著性低于其他两个地区。六、政策建议(一)从农产品自身角度出发1、改善农产品种植技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影响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因素很多,但根本在于农产品质量和数量。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农产品的质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频频发生农产品由于质量问题不能过海关,不能实现出口。因而,要引进新技术,培育优质种子,改善种植技术,从生产源头改良农产品质量。实现农产品出口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2、制定合理的农产品价格体系。由于农产品设计民生问题,农产品价格一直较低,农民收入低,导致农民纷纷到城市打工,减少了务农人员。因而,应建立农产品价格补贴制度,强化农产品补贴力度,鼓励农民调整优化产业结构。3、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目前我国农产品品牌较少,且农产品品种比较单一,多围绕棉、糖、油、谷物,在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因而,政府应积极鼓励农民优化农产品结构,培养多品种农产品,鼓励农产品企业建立和推广品牌,从而增强国际竞争力。(二)从金融业发展和金融监管能力实际出发1、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强金融中介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支持力度,发展资本市场,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加强金融创新,增强金融功能,进一步完善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以及对银行、证券、保险业的分业监管。在《巴塞尔协议》的基础上对于我国金融业进行严格的监管,在执行传统监管的同时,金融监管部门应该向公众及时披露传播银行以及股票市场的信息,以便他们做出合理的决策,同时也是对金融机构的自身约束。使对金融业的监管从事后变为事前监管,减少监管成本。防范在金融业务自由化后,银行业出现的过度借贷,企业在股票市场上提供虚假信息导致出现过度资金流向不良企业或是行业,不利于有潜力的资本技术型行业的融资。当金融业务自由化和资本账户自由化后,应防止国内商业银行大举向国外短期借款,或是投放到房地产业和股票市场,前者是为了防止国际热钱的流入,后者则是为了正确引导金融机构将资金流向有潜力的制造业,这对于进出口商品结构升级极其重要。2、中国金融区域差异化明显。由于中国东、中、西部地区金融的运行状况显著不同,所以在、中、西部地区实施有差别的金融政策是必需的,否则会造成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金融资源的掠夺,不利于当地经济协调发展,也不利于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所以国家在货币供应量的调控及利率、信贷等相关金融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时必须正视东、中、西部区域金融和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做到差别对待。 加强中西部金融扶持力度。要加强中部和西部金融体制改革,重塑中部和西部金融主体,明晰金融企业产权,推进金融主体的多元化发展;要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中西部产业群,推进以“自生能力”建设为中心的企业改革,增强中部和西部产业经济对金融资本的吸引力。中西部金融体系的一个特点是市场化越深入,商业性金融对落后地区的支持越弱化,也就是说金融体系不愿意主动提供资金,所以应该加大政策性银行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落后地区基础产和基础设施的发展。致谢【参考文献】[1] 白当伟金融发展中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4 [2] 白当伟.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关系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4(1)[3] 曹靖.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二十年变迁及其成长环境研究(1982——2001)[J].博士论文,2004[4] 陈雪梅.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作用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2007 [5] 陈志友.国际贸易功能的宏观化、长期化[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报,2003(4)[6] 郭云峰,刁德霖.金融发展余国际贸易近期研究进展评述[J].国际经贸,2005(8)[7] 胡求光 . 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对浙江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J]. 国际贸易问题,2007(9)[8] 李文瑛.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问题研究[J].经济纵横,2008(3)[9] 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0] 梁丽.我国贸易开放度与金融发展关系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5(7) [11] 林毅夫 . 金融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 [Z].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工作论文,2003[12] 刘凤朝,沈能.金融发展与技术进步的 Geweke 因果分解检验及协整分析[J].金融管理,2006[13] 牛宝俊.论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三阶段[J].国际贸易问题,1995(7) [14] 彭廷军,程国强.中国农产品贸易回顾与展望[J].国际贸易问题,1999(5) [15] 曲建忠,张战梅.我国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基于 1991—2005 年数据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8(1) [16] 齐俊妍 .金融发展与贸易结构——基于 H-O 模型的扩展分析 [J],国际贸易问题,2005(7) [17] 易丹辉,数据分析与 Eviews 应用[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18] 于俊年.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 的使用[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19] 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与税收的原则[M].伦敦:格林森出版社,1973. [20]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商务印书馆,1972. [21] 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中文版)[M].商务印书馆,1963. [22] 杜尔哥.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M].商务印书馆,1961:51—52. [23] 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M].纽约:雷登出版社,1937.[24] Abdul Qayyum,Trade Liberalization, Financial Sector Reforms and Growth,2007 [25] Beck,T.,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s There a Link?[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2,(57) [26] Blackburn,Hung.A theory of growth,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trade[J].Economica,1998 [27] Bo Becker,David Greenberg.The real effects of finance:evidence from exports[J].Working Paper of Univesity of Van Amsterdam,2003 [28] Levine,R.,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Views and Agenda[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7 [29] Nils Herger,Roland Hodler,What determines Financial Development? Culture, Institutions, or Trade,2008 [30]Odedokun,M.O.,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Journal of Economic Studies,1998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2
二、文献综述 2
(一) 国外研究现状 2
(二)国内研究现状 3
三、具体现状描述 5
(一)全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现状 5
(二)金融发展指标简析 5
四、实证研究 6
(一)变量选取 6
(二)数据来源 6
(三)地区回归分析 6
五、研究结论 9
六、政策建议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金融发展对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影响的研究
金融115:黄薇
引言
引言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