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利息收入对上市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影响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主要收入来源长期以来是存贷利息差。近年来,随着我国进行金融市场化改革,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商业银行逐渐意识到非利息收入的重要意义,开始走多元化经营之路,提高非利息收入的比重。发展非利息收入在增加盈利渠道的同时又是否会给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带来不利影响?本文将基于资产组合理论对非利息收入是否能增加商业银行经营风险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非利息收入的发展能够熨平商业银行营业收入的波动性,降低银行的风险。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2
一、文献综述 2
(一)发展非利息收入能够分散银行经营风险 2
(二) 非利息收入扩大了银行的经营风险 2
二、非利息收入构成及发展现状分析 3
(一)非利息收入组成 3
(二)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分析 3
1.规模分析 3
2.结构变化 4
三、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影响因素与非利息收入风险传导机制 5
(一)经营风险分类 5
(二)非利息收入对商业银行经营风险传导机制 5
1.银行多样化发展使银行整体收入波动性加大,提高经营风险 5
2.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开展能够产生经营杠杆 6
3. 联动风险 6
四、实证分析 6
(一)模型设计 6
(二)数据分析 8
(三)估计结果 9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9
(一)研究结论 9
(二)建议 10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
非利息收入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影响研究
引言
引言
银行业在我国金融体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银行业的稳定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我国银行收入主要是存贷款的利息差,与西方国家发达的银行业在收入结构方面差异明显。目前,随着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和民营银行的逐渐增多,银行业的竞争加剧,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也在积极拓展非利息业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务。非利息收入逐渐成为各大银行展开行业竞争的重要指标。2008年金融危机给全球金融业敲响了警钟,各国开始关注银行风险控制。非利息收入能够给商业银行增加盈利渠道,但其本身也具有风险。非利息收入是否能在提升商业银行绩效的同时降低商业银行盈利的波动性这一问题对于当今商业银行的发展十分重要。于是本文将对非利息收入与经营风险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
一、文献综述
国内外对非利息收入与银行经营风险的关系研究主要分为两种观点:一是非利息收入有利于分散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因为非利息收入拓宽了多元化经营方式。二是非利息收入加大了银行经营风险,因为非利息收入的增加增强了银行收入的波动性。
(一)发展非利息收入能够分散银行经营风险
Heggestad(1975)发现,银行的信贷业务与保险、房地产等业务经济周期相反,可以利用经济周期的差异性分散经营风险。Eisemann (1976)认为非利息收入对于经济周期、利率、汇率等因素的敏感度较小,所以非利息收入业务能使现金流更加稳定。Rose(1989)调查了19661985年间金融机构利息收入与非利息收入,认为两者之间有较小相关性。Gallo、Apilado(1996)认为,共同基金业务对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有一个抵消作用。Smith等(2003)研究了15个欧盟国家1980年至1997年的银行数据的相关系数,认为经营风险的分散效果与相关系数有关系,相关系数与经营风险之间是一个负向关系。Chiorazzo等(2008)认为拓宽商业银行业务,多元化收入结构有理由商业银行风险的降低。
国内有一些学者认为非利息收入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绩效,增强商业银行营业收入的稳定性。王志军(2004)基于欧洲银行业数据,认为非利息收入和利息收入的替代性较高那么银行收入的稳定性也会提高。汪宏程(2013)通过资产收益率的标准差作为风险度量指标,利用赫芬达尔指数衡量我国商业银行结构多元化的程度,研究发现银行发展非利息收入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银行绩效水平,分散银行经营风险。
非利息收入扩大了银行的经营风险
Boyd和Graham(1986)研究表明银行从事多元化业务与其经营风险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即提高了银行的经营风险的波动性。DeYoung和Roland(2001)、DeYoung和Rice(2004)认为非利收入可以对商业银行的绩效改善起到积极作用,但是自身具有较大的波动性。Stiroh(2004)发现如果依赖非利息业务收入程度较大,会增大经营风险。国内一些学者也认为非利息收入不能降低银行收入波动性,反而对银行经营风险有消极影响。魏成龙、刘建莉(2007)认为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会加强银行经营风险,目前非利息收入发展模式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还不适宜大规模发展非利息业务。王菁、周好文(2009)分析1990-2007年数据,对13家上市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和非利息收入绩效及风险进行建模回归,结果表明非利息收入确实降低了风险,但是对商业银行绩效的改善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积极影响。娄迎春(2008)选取了12家上市银行2000至2005的数据指标,建立两因子模型进行回归分析,考察多元化经营带来的风险效应和收益效应,发现非利息收入带来的风险不能抵消收入带来的好处。
二、非利息收入构成及发展现状分析
(一)非利息收入组成
非利息收入广义的定义即为除传统存贷业务之外的业务产生的收入。根据银行财务报表对非利息收入作如下划分:
表1 非利息业务构成
组成部分
主要业务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业务代理、信用承诺、银行卡、结算清算等手续费收入以及外汇买卖差价、顾问咨询和托管受托佣金等。
投资收益
通过资本市场或资金市场进行投资获得的收益,包括:股利收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权益资产、以公允价值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2
一、文献综述 2
(一)发展非利息收入能够分散银行经营风险 2
(二) 非利息收入扩大了银行的经营风险 2
二、非利息收入构成及发展现状分析 3
(一)非利息收入组成 3
(二)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分析 3
1.规模分析 3
2.结构变化 4
三、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影响因素与非利息收入风险传导机制 5
(一)经营风险分类 5
(二)非利息收入对商业银行经营风险传导机制 5
1.银行多样化发展使银行整体收入波动性加大,提高经营风险 5
2.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开展能够产生经营杠杆 6
3. 联动风险 6
四、实证分析 6
(一)模型设计 6
(二)数据分析 8
(三)估计结果 9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9
(一)研究结论 9
(二)建议 10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
非利息收入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影响研究
引言
引言
银行业在我国金融体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银行业的稳定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我国银行收入主要是存贷款的利息差,与西方国家发达的银行业在收入结构方面差异明显。目前,随着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和民营银行的逐渐增多,银行业的竞争加剧,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也在积极拓展非利息业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务。非利息收入逐渐成为各大银行展开行业竞争的重要指标。2008年金融危机给全球金融业敲响了警钟,各国开始关注银行风险控制。非利息收入能够给商业银行增加盈利渠道,但其本身也具有风险。非利息收入是否能在提升商业银行绩效的同时降低商业银行盈利的波动性这一问题对于当今商业银行的发展十分重要。于是本文将对非利息收入与经营风险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
一、文献综述
国内外对非利息收入与银行经营风险的关系研究主要分为两种观点:一是非利息收入有利于分散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因为非利息收入拓宽了多元化经营方式。二是非利息收入加大了银行经营风险,因为非利息收入的增加增强了银行收入的波动性。
(一)发展非利息收入能够分散银行经营风险
Heggestad(1975)发现,银行的信贷业务与保险、房地产等业务经济周期相反,可以利用经济周期的差异性分散经营风险。Eisemann (1976)认为非利息收入对于经济周期、利率、汇率等因素的敏感度较小,所以非利息收入业务能使现金流更加稳定。Rose(1989)调查了19661985年间金融机构利息收入与非利息收入,认为两者之间有较小相关性。Gallo、Apilado(1996)认为,共同基金业务对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有一个抵消作用。Smith等(2003)研究了15个欧盟国家1980年至1997年的银行数据的相关系数,认为经营风险的分散效果与相关系数有关系,相关系数与经营风险之间是一个负向关系。Chiorazzo等(2008)认为拓宽商业银行业务,多元化收入结构有理由商业银行风险的降低。
国内有一些学者认为非利息收入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绩效,增强商业银行营业收入的稳定性。王志军(2004)基于欧洲银行业数据,认为非利息收入和利息收入的替代性较高那么银行收入的稳定性也会提高。汪宏程(2013)通过资产收益率的标准差作为风险度量指标,利用赫芬达尔指数衡量我国商业银行结构多元化的程度,研究发现银行发展非利息收入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银行绩效水平,分散银行经营风险。
非利息收入扩大了银行的经营风险
Boyd和Graham(1986)研究表明银行从事多元化业务与其经营风险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即提高了银行的经营风险的波动性。DeYoung和Roland(2001)、DeYoung和Rice(2004)认为非利收入可以对商业银行的绩效改善起到积极作用,但是自身具有较大的波动性。Stiroh(2004)发现如果依赖非利息业务收入程度较大,会增大经营风险。国内一些学者也认为非利息收入不能降低银行收入波动性,反而对银行经营风险有消极影响。魏成龙、刘建莉(2007)认为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会加强银行经营风险,目前非利息收入发展模式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还不适宜大规模发展非利息业务。王菁、周好文(2009)分析1990-2007年数据,对13家上市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和非利息收入绩效及风险进行建模回归,结果表明非利息收入确实降低了风险,但是对商业银行绩效的改善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积极影响。娄迎春(2008)选取了12家上市银行2000至2005的数据指标,建立两因子模型进行回归分析,考察多元化经营带来的风险效应和收益效应,发现非利息收入带来的风险不能抵消收入带来的好处。
二、非利息收入构成及发展现状分析
(一)非利息收入组成
非利息收入广义的定义即为除传统存贷业务之外的业务产生的收入。根据银行财务报表对非利息收入作如下划分:
表1 非利息业务构成
组成部分
主要业务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业务代理、信用承诺、银行卡、结算清算等手续费收入以及外汇买卖差价、顾问咨询和托管受托佣金等。
投资收益
通过资本市场或资金市场进行投资获得的收益,包括:股利收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权益资产、以公允价值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