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集群企业金融服务创新研究以国家级高新区为例
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小微金融服务创新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近年来,小微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逐渐加大,但在商业银行与各类金融机构的服务方面却屡屡碰壁。因此,商业银行与金融机构如何打破传统,完成对小微金融服务的转型,是小微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同时也会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以小微集群企业的金融服务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相关文献资料、以常州国家级高新区为例分析小微金融服务实际状况,总结产业集群下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对产业集群下的小微金融服务的不足与优势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产业集群下小微金融服务创新的路径,提出了包括商业银行体制、营销策略、服务模式、政府平台建设在内的一系列创新思路。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引言2
二、文献综述2
(一)小微金融服务现状2
(二)小微金融服务创新的研究2
三、常州高新区小微集群企业发展现状4
(一)调查方式4
(二)样本与样本空间4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4
1.小微企业经营艰难,财务管理规范不够4
2.小微企业资金需求急迫,资金来源不畅4
3.小微企业银行贷款方式单一,融资成本较高5
4.小额贷款和民间借贷成为小微企业贷款主要来源,企业负担重5
四、常州高新区小微集群企业金融需求现状分析及影响因素6
(一)常州高新区小微集群企业金融需求现状6
(二)常州高新区小微集群企业金融需求影响因素6
五、研究结论及对策7
(一)产业集群下的小微金融问题基本结论7
1.内部因素7
2.外部因素7
(二)产业集群下小微金融服务创新对策7
1.商业银行小微金融服务的体制创新7
2.商业银行营销策略创新7
3.小微金融服务模式创新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推进项目制模式8
(2)加大产品创新投入8
(3)完善小微集群企业授信体系及流程9
(4)改善小微信贷服务体验9
4.小微金融服务的政府平台建设9
致谢10
参考文献10
附录111
附录213
小微集群企业金融服务创新研究
——以常州国家级高新区为例
引言
引言
在企业领域,通常把企业经营规模小于中小企业的称作“小微企业”,由于具有建立时间短、门槛低的优势,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市场经济欠发达的中国来说意义重大,肩负振兴经济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作用。然而,对于小微企业而言,融资难、贷款难早已成为长久以来的未解决问题,各类金融机构小微金融服务缺位直接导致小微企业在资本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因此,随着我国调整经济结构步伐的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小微金融服务的创新势在必行。本文针对产业集群下的小微金融服务的创新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我国经济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文献综述
(一)小微金融服务现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经济发展迅猛,中小企业作用日渐深远,欧美发达国家相当看重中小企业的发展,甚至采取措施限制大型企业发展的脚步,避免垄断的出现,给中小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举世瞩目,而在近些年,小微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周勤(2013)【1】通过研究发现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GDP比重超过50%,小微企业更是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规模小、资金少、分布广、数量多的特点,使得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保障就业、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小微企业属于弱势群体,资金少、经营困难等特点也使得其必然会遭遇不少阻碍。其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资金问题,如不能很好解决将成为制约小微企业的绊脚石。
张哲(2013)【2】研究表明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企业内部有如下影响因素:小微企业市场风险比较大,小微企业比大型企业的规模经济处于弱势,抗风险能力弱。小微企业的发展领域决定了其经营风险大,从而导致金融机构不敢放贷。小微企业竞争力小,易受经济变化影响。由于竞争激烈,融资扩张困难,人才缺乏,小微企业发展非常困难,风险也在增加。小微企业经济实力弱,对其贷款水平产生不利影响。企业的负债能力是其资本金的多少决定的,小微企业的负债能力低,难以获得担保抵押贷款。第四,小微企业信用度不高,缺乏良好信誉,融资额度有限,商业银行为了防范风险不会贸然贷款给小微企业。
而外部原因又有三点:一是商业银行小伟金融服务缺位。我国商业银行服务对象定位于国企等大型企业,较少考虑小微企业,提供给小微企业的信贷产品数量少、创新不够,无法满足小微企业对信贷资金的需求。二是资本市场门槛高,我国资本市场原本融资就不易,小微企业数量众多,上市融资难上加难。三是我国担保业发展、社会信用信息征集不健全,担保市场混乱,苛刻的借贷条件和高额利率成本,使得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反而变高。
汪兴隆(2012)【3】指出我国属于商业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所以应将商业银行小微金融业务作为主要渠道。长期以来,商业银行主要服务大型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而占我国企业数量99%以上的小微企业群体仅获得贷款总额20%左右,与实际融资需求相差甚远。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大型企业融资渠道增加,商业银行竞争日趋激烈,小微金融业务的重要意义逐渐显露。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是双赢的道路,需要充分挖掘。
(二)小微金融服务创新的研究
吴江涛(2012)【4】认为根据小微企业自身特征及其资金需求,商业银行小微金融业务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小微客户群数量众多,但单户业务量较小,银行经营管理成本较高。二是贷款定价较高,一般要求有抵押物担保或商业银行认可的企业或个人担保,贷款定价较高,使得小微企业财务成本较高。三是适合小微企业的信贷产品较少,目前主要集中于商圈模式、供应链模式、合作模式、“挖潜”存量零售客户模式。四是小微金融业务缺乏效率,银行放贷效率不高,主要由于内部审批链条过长、信息不对称导致调查和评估时间过长。
张哲(2013)【2】提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供给激励机制的建立,需要准确测度风险和服务成本为前提。构建小微企业的信用评级模式,应给予我国小微企业的风险特殊性以及商业银行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现状,有效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方法,旨在考虑商业银行发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战略抉择,设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引言2
二、文献综述2
(一)小微金融服务现状2
(二)小微金融服务创新的研究2
三、常州高新区小微集群企业发展现状4
(一)调查方式4
(二)样本与样本空间4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4
1.小微企业经营艰难,财务管理规范不够4
2.小微企业资金需求急迫,资金来源不畅4
3.小微企业银行贷款方式单一,融资成本较高5
4.小额贷款和民间借贷成为小微企业贷款主要来源,企业负担重5
四、常州高新区小微集群企业金融需求现状分析及影响因素6
(一)常州高新区小微集群企业金融需求现状6
(二)常州高新区小微集群企业金融需求影响因素6
五、研究结论及对策7
(一)产业集群下的小微金融问题基本结论7
1.内部因素7
2.外部因素7
(二)产业集群下小微金融服务创新对策7
1.商业银行小微金融服务的体制创新7
2.商业银行营销策略创新7
3.小微金融服务模式创新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推进项目制模式8
(2)加大产品创新投入8
(3)完善小微集群企业授信体系及流程9
(4)改善小微信贷服务体验9
4.小微金融服务的政府平台建设9
致谢10
参考文献10
附录111
附录213
小微集群企业金融服务创新研究
——以常州国家级高新区为例
引言
引言
在企业领域,通常把企业经营规模小于中小企业的称作“小微企业”,由于具有建立时间短、门槛低的优势,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市场经济欠发达的中国来说意义重大,肩负振兴经济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作用。然而,对于小微企业而言,融资难、贷款难早已成为长久以来的未解决问题,各类金融机构小微金融服务缺位直接导致小微企业在资本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因此,随着我国调整经济结构步伐的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小微金融服务的创新势在必行。本文针对产业集群下的小微金融服务的创新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我国经济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文献综述
(一)小微金融服务现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经济发展迅猛,中小企业作用日渐深远,欧美发达国家相当看重中小企业的发展,甚至采取措施限制大型企业发展的脚步,避免垄断的出现,给中小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举世瞩目,而在近些年,小微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周勤(2013)【1】通过研究发现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GDP比重超过50%,小微企业更是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规模小、资金少、分布广、数量多的特点,使得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保障就业、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小微企业属于弱势群体,资金少、经营困难等特点也使得其必然会遭遇不少阻碍。其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资金问题,如不能很好解决将成为制约小微企业的绊脚石。
张哲(2013)【2】研究表明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企业内部有如下影响因素:小微企业市场风险比较大,小微企业比大型企业的规模经济处于弱势,抗风险能力弱。小微企业的发展领域决定了其经营风险大,从而导致金融机构不敢放贷。小微企业竞争力小,易受经济变化影响。由于竞争激烈,融资扩张困难,人才缺乏,小微企业发展非常困难,风险也在增加。小微企业经济实力弱,对其贷款水平产生不利影响。企业的负债能力是其资本金的多少决定的,小微企业的负债能力低,难以获得担保抵押贷款。第四,小微企业信用度不高,缺乏良好信誉,融资额度有限,商业银行为了防范风险不会贸然贷款给小微企业。
而外部原因又有三点:一是商业银行小伟金融服务缺位。我国商业银行服务对象定位于国企等大型企业,较少考虑小微企业,提供给小微企业的信贷产品数量少、创新不够,无法满足小微企业对信贷资金的需求。二是资本市场门槛高,我国资本市场原本融资就不易,小微企业数量众多,上市融资难上加难。三是我国担保业发展、社会信用信息征集不健全,担保市场混乱,苛刻的借贷条件和高额利率成本,使得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反而变高。
汪兴隆(2012)【3】指出我国属于商业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所以应将商业银行小微金融业务作为主要渠道。长期以来,商业银行主要服务大型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而占我国企业数量99%以上的小微企业群体仅获得贷款总额20%左右,与实际融资需求相差甚远。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大型企业融资渠道增加,商业银行竞争日趋激烈,小微金融业务的重要意义逐渐显露。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是双赢的道路,需要充分挖掘。
(二)小微金融服务创新的研究
吴江涛(2012)【4】认为根据小微企业自身特征及其资金需求,商业银行小微金融业务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小微客户群数量众多,但单户业务量较小,银行经营管理成本较高。二是贷款定价较高,一般要求有抵押物担保或商业银行认可的企业或个人担保,贷款定价较高,使得小微企业财务成本较高。三是适合小微企业的信贷产品较少,目前主要集中于商圈模式、供应链模式、合作模式、“挖潜”存量零售客户模式。四是小微金融业务缺乏效率,银行放贷效率不高,主要由于内部审批链条过长、信息不对称导致调查和评估时间过长。
张哲(2013)【2】提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供给激励机制的建立,需要准确测度风险和服务成本为前提。构建小微企业的信用评级模式,应给予我国小微企业的风险特殊性以及商业银行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现状,有效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方法,旨在考虑商业银行发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战略抉择,设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