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信贷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以阜宁县为例

3我国乡镇农村中,农业劳动者的贷款资金多以小额信贷为主,农业小额信贷需求较高。但是当前我国农民所获取的小额贷款并不高,由于经营管理经营的欠缺,小额信贷获得者的收入状况也并不是均有所改善,我国农业信贷存在着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本文选取了我国江苏省阜宁县作为调研对象,发现农业信贷情况的供给状况较不乐观,但是获得贷款的农业劳动者,收入水平改善情况较好。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研等方式研究小额信贷和农民工收入的关系并进行分析,以此判断农民工收入影响。
目录
引言
引言
我国当前仍然在农村经济当中采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式,近几年,农业经济取得了较为可喜的发展成果。在经济发展同时,巨大的金融需求也体现出来,但是,以我国当前的农村金融体制下,农村经济的金融需求一直难以满足。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不仅关涉一国经济发展,更关乎一国的社会稳定与政治问题。
自21世纪以来,金融改革创新已经形成了强劲的热潮,我国金融市场的创新动力也十分强劲,我国政府高度关注 ,但是城市金融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而农村金融创新却步伐缓慢,缺乏活力,农村金融创新主要依靠政府的引导和市场的冲动双管齐下,市场不仅要完善有利于农村金融创新的法律体系,而且要让市场经济充分发挥作用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农村的金融市场更好的发挥作用,更好的规范农村金融改革中的政府行为。
农村小额信贷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促进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目前,该形式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但也出现了新的特征、新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大力推进该项工作,并形成可持续的内在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创业带动就业的核心政策内容,目前小额信贷正进入一个从重规模到重效益、从粗放管理到规范管理、从努力开拓局面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但从整体和长远看,还存在一些根本性的体制机制问题和具体政策约束,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政策的贯彻实施和政策效应的发挥,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符合普惠金融的小额信贷不仅贯彻落实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将成为当前解决农民收入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时也也有助于基尼系数的减小,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以此进一步帮助农户脱贫致富、步入小康,造福于农,有利于更好地建成小康社会及和谐社会。
本文研究的目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是以江苏省阜宁县农户为研究对象,考察小额信贷给他们的家庭收入所带来的影响及其小额信贷需求状况、他们对小额信贷的了解程度。调查分析他们满足或不满足小额信贷发放条件的原因。在分析其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满足农户小额信贷需求的相关建议,研究小额信贷给农民收入带来的影响,从而为完善小额信贷提出政策建议。即通过对盐城市阜宁县农村地区的实地走访及和对农户进行问卷与访谈来了解该地区农户对小额信贷的认知情况及小额信贷给家庭收入带来的多方面影响。然后向小额信贷相关商业银行了解小额信贷的实际发放情况。最终通过本调查研究探索完善小额信贷的可实施性,为相关部门提供进一步研究的理论依据。
二、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关于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已经很多。朱林峰(2005)[1]的研究表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许崇正、高希武(2005)[2]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使用逐步回归法分析了农村信贷资金投入对农民收入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认为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信贷未能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张凯、李磊宁(2007)[3]在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的方法对我国1981—2004年农村信贷投入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村信贷投入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着正向的互动作用,增加农村信贷投入是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途径。孙若梅(2006)[4]通过分别计算河北易县和河南南召县两个实地样本农户存在和不存在农村小额信贷的信贷基尼系数,可以发现,小额信贷的存在可以有效的改善信贷在农民分配的不平等。进一步分解不同贷款来源对信贷在农民之间分配不平等的贡献率,得出改善农户之间分配不平等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小额信贷,具有正面贡献作用。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方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小额信贷与农民收入存在正关联。小组模式小额信贷对中国欠发达农村中低收人农户影响最大。
(二)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也有许多文献研究小额农贷对农户收入影响,大多数结论为小额农贷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户收入。例如,Remenyi(2000)[5]的研究结论就是得到信贷的家庭收入比没有得到信贷的家庭收入明显提高。Hossain(1988)[6]的研究发现,孟加拉乡村银行(GB)通过就业、创收项目和促进社会发展已经并且一直在支持农村的穷人,特别是妇女。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的乡村信贷部(BRIUNIT)与哈佛大学通过对1426户样本的研究认为小额信贷带来了强有力的积极作用。世界银行在研究报告(1995)中列举了泰国农业与农业合作银行(BAAC),认为其农户贷款显著改善了本国农户的福利水平。Roy Mersland(2011)[7]指出,对于一种经济行为进行影响分析主要目的是确定该经济行为的介入是否能带来有利影响。他认为农户小额信贷着眼于对农户需求层次的影响分析,主要是确定农户是否获得贷款,且贷款资金的支持是否给农民收入的增加带来预期的收益。
国内外研究综述
通过文献回顾,可以了解到国内外学者从理论和实践上针对农村小额信贷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都做了大量研究,得出小额信贷能够促进农民的收入增长。小额信贷在孟加拉国、印度等其他国家发展是很成功的,这些国家的成功模式给国外学者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对象,验证了小额信贷促进农民增收的正面效应。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民的资本投入对于我国可持续全面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理论上的支持,我国许多学者也做出巨大的贡献,认为小额信贷这种金融服务模式可以解决农民融资难的困难,增加农民的收入。本文在这些学者基础上针对江苏省阜宁县的小额信贷发展,来探讨农村小额信贷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所做的结果希望对我国及阜宁县发展有积极促进的作用。
三、小额信贷对农民收入影响概述
(一)小额信贷概念界定
1、定义
小额信贷(Microfinance)是以个人或家庭为核心的经营类贷款,其主要的服务对象为广大工商个体户、小作坊、小业主、中小微型企业主。贷款的金额一般为10万元以下,1000元以上。小额信用贷款是微小贷款在技术和实际应用上的延伸。借款人不需要提供担保。小额信贷通过提供小额信贷,发挥金融的激励约束机制,改变了传统的财政转移支付方式,是一种有效的金融扶贫方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72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