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在反垄断与松管制中的应用分析(附件)
摘 要反垄断和放松经济性管制是规范政府行为和理清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要举措,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有力保证了反行政性垄断的实施和放松经济性管制的进行,对于形成竞争有序、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旨在通过论证反垄断与松管制作为供给侧制度层面的改革对破解经济难题的意义,探讨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作为反垄断和松管制的重中之重——“反行政性垄断和放松经济性管制”的关键举措,对于释放经济活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性,找出经济结构改革背景下发展经济的关键,避免实施阻碍市场竞争的措施,为经济体制改革营造公平市场环境,扫除制度性障碍。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不断完善和落实,将会有效促进反垄断和松管制的进行,优化市场环境,保证经济的稳步发展,而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成果又会对反垄断和松管制产生反作用,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目 录
一、引言 1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
(二)研究方法和预期成果 2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2
二、反垄断与松管制的重要性 5
(一)破解经济发展难题的突破口 5
(二)实现供给侧改革的制度性前提 5
三、反垄断与松管制的实施 7
(一)反垄断的重点是反行政性垄断 7
(二)松管制的重点是管住“看得见的手” 8
四、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 10
(一)将反垄断与松管制前置 10
(二)将“闲不住的手”变为“管得住的手” 10
(三)理顺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关系 11
五、对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建议 12
(一)不断强化竞争原则、充分发挥市场能动性 12
(二)进一步严格明确例外规定的适用范围 12
(三)明确公平竞争审查的责任主体 12
(四)加强公平竞争审查的社会参与 13
(五)建立明确的公平竞争审查评估体系 13
总结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7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
自从2013年11月12日党召开十八届三中全会并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之后,我国开始重点建设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并明确指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与此同时,还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扫除现实中存在的不利于建立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制度性障碍,废除有违公平竞争精神的规定和做法。得益于党的大力推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在我国被迅速建立并逐渐成型。而在2015年11月10日由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解决中国现存的经济问题,必须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提升经济增长动力和经济增长活力。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通过提升供给体系质量,为中国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持久动力。这两次会议的内容相辅相成,强调以高效的制度供给和开放的市场空间,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释放经济活力,拉开了新时期深化经济结构改革的序幕。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力度和社会主义市场开放程度不断加强,我国越来越重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而市场环境的自由与反垄断的进行,关乎改革发展全局。与欧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我国反垄断理论研究道路并不长,反垄断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是近年来中央提出的重要思路,尚处于待完善和待考验的阶段,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进一步符合和适应我国国情,才能逐步走向成熟,更好地为经济改革、优化市场和维护竞争服务。
2)实践意义
作为制度层面的供给侧改革,反行政性垄断、放松各要素市场和领域的政府管制,能有效提高我国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使供给体系更加适应于需求结构的调整,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添动力。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是我国反垄断和松管制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关键举措,通过研究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在反垄断和松管制中的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发展和优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体系,能为市场机制发挥决定性作用提供保障,进一步促进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
(二)研究方法和预期成果
1.研究方法
①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获取国内外学者在我国反垄断领域主要的研究成果、研究方向以及前沿动态。
②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反垄断执法实践过程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分析与总结,使之系统化和理论化,上升为经验总结的形式。
③综合分析法:将反垄断和松管制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纳入综合分析之中,并建立起严密的逻辑联系。
2.预期成果
本文预期得出的成果为:在论证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必要性基础上,对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展开分析,一方面论证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价值,另一方面找出该制度存在的不足之处,进一步严格明确例外规定的适用范围,为公平竞争审查排除制度漏洞,明确公平竞争审查的责任主体,确保实施公平竞争审查的独立性,加强公平竞争审查的社会参与程度,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提供有效保护。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毛晓飞(2016)指出,反垄断的核心任务在于禁止行政垄断,作为反垄断法的第四根支柱,“禁止行政垄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严重限制了反垄断法的作用,同时还给公众带来某种错觉,似乎禁止行政垄断并非反垄断的核心内容。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深水期,作为供给方的企业在市场活动中,必须要提升自身经济效率,而去产能就是优化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只有通过供给侧改革优化市场竞争和企业效率,才能够更好地推动反垄断工作的进行。企业真正提高效率必须是在竞争环境下,通过市场本身来进行筛选,而不是依赖于政府的干预。
黄勇(2016)认为,竞争政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在内涵上具有高度一致性,即提升整体社会福利水平,使政府在经济结构改革中“有所为,也有所不为”。应着力推进竞争执法常态化、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强化对行政垄断的规制。此外,我国推行的供给侧改革也并非是美国供给学派“供给管理”的简单复制,而是结合中国发展实际,更加注重经济增长效率、实现经济长期发展的持续平衡。
叶光亮(2016)指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是统一政府调控与市场规律的润滑剂,而这就需要不断强化竞争原则、确立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不断激发竞争特性、推动经济持续高效发展,明确竞争要求、指导经济体制有序改革,完善制度细则,保证公平竞争审查实效。
莱飞宇(2017)认为,市场竞争状况与市场结构与行政垄断行为有着密切的关联,他运用经济学原理和观点,指出供给侧改革的实质,认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是实现供给侧改革的关键举措,也是我国目前推动竞争政策执行以及反垄断实施的有效工具。
目 录
一、引言 1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
(二)研究方法和预期成果 2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2
二、反垄断与松管制的重要性 5
(一)破解经济发展难题的突破口 5
(二)实现供给侧改革的制度性前提 5
三、反垄断与松管制的实施 7
(一)反垄断的重点是反行政性垄断 7
(二)松管制的重点是管住“看得见的手” 8
四、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 10
(一)将反垄断与松管制前置 10
(二)将“闲不住的手”变为“管得住的手” 10
(三)理顺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关系 11
五、对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建议 12
(一)不断强化竞争原则、充分发挥市场能动性 12
(二)进一步严格明确例外规定的适用范围 12
(三)明确公平竞争审查的责任主体 12
(四)加强公平竞争审查的社会参与 13
(五)建立明确的公平竞争审查评估体系 13
总结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7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
自从2013年11月12日党召开十八届三中全会并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之后,我国开始重点建设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并明确指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与此同时,还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扫除现实中存在的不利于建立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制度性障碍,废除有违公平竞争精神的规定和做法。得益于党的大力推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在我国被迅速建立并逐渐成型。而在2015年11月10日由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解决中国现存的经济问题,必须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提升经济增长动力和经济增长活力。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通过提升供给体系质量,为中国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持久动力。这两次会议的内容相辅相成,强调以高效的制度供给和开放的市场空间,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释放经济活力,拉开了新时期深化经济结构改革的序幕。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力度和社会主义市场开放程度不断加强,我国越来越重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而市场环境的自由与反垄断的进行,关乎改革发展全局。与欧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我国反垄断理论研究道路并不长,反垄断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是近年来中央提出的重要思路,尚处于待完善和待考验的阶段,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进一步符合和适应我国国情,才能逐步走向成熟,更好地为经济改革、优化市场和维护竞争服务。
2)实践意义
作为制度层面的供给侧改革,反行政性垄断、放松各要素市场和领域的政府管制,能有效提高我国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使供给体系更加适应于需求结构的调整,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添动力。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是我国反垄断和松管制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关键举措,通过研究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在反垄断和松管制中的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发展和优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体系,能为市场机制发挥决定性作用提供保障,进一步促进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
(二)研究方法和预期成果
1.研究方法
①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获取国内外学者在我国反垄断领域主要的研究成果、研究方向以及前沿动态。
②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反垄断执法实践过程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分析与总结,使之系统化和理论化,上升为经验总结的形式。
③综合分析法:将反垄断和松管制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纳入综合分析之中,并建立起严密的逻辑联系。
2.预期成果
本文预期得出的成果为:在论证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必要性基础上,对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展开分析,一方面论证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价值,另一方面找出该制度存在的不足之处,进一步严格明确例外规定的适用范围,为公平竞争审查排除制度漏洞,明确公平竞争审查的责任主体,确保实施公平竞争审查的独立性,加强公平竞争审查的社会参与程度,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提供有效保护。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毛晓飞(2016)指出,反垄断的核心任务在于禁止行政垄断,作为反垄断法的第四根支柱,“禁止行政垄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严重限制了反垄断法的作用,同时还给公众带来某种错觉,似乎禁止行政垄断并非反垄断的核心内容。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深水期,作为供给方的企业在市场活动中,必须要提升自身经济效率,而去产能就是优化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只有通过供给侧改革优化市场竞争和企业效率,才能够更好地推动反垄断工作的进行。企业真正提高效率必须是在竞争环境下,通过市场本身来进行筛选,而不是依赖于政府的干预。
黄勇(2016)认为,竞争政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在内涵上具有高度一致性,即提升整体社会福利水平,使政府在经济结构改革中“有所为,也有所不为”。应着力推进竞争执法常态化、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强化对行政垄断的规制。此外,我国推行的供给侧改革也并非是美国供给学派“供给管理”的简单复制,而是结合中国发展实际,更加注重经济增长效率、实现经济长期发展的持续平衡。
叶光亮(2016)指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是统一政府调控与市场规律的润滑剂,而这就需要不断强化竞争原则、确立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不断激发竞争特性、推动经济持续高效发展,明确竞争要求、指导经济体制有序改革,完善制度细则,保证公平竞争审查实效。
莱飞宇(2017)认为,市场竞争状况与市场结构与行政垄断行为有着密切的关联,他运用经济学原理和观点,指出供给侧改革的实质,认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是实现供给侧改革的关键举措,也是我国目前推动竞争政策执行以及反垄断实施的有效工具。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