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工厂”模式运行机理与作用研究以中国银行为例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引言1
二、文献综述2
三、“中银信贷工厂”模式概述4
(一)整体介绍4
(二)运行情况5
四、运行机理及作用7
(一)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7
1.没有达到银行授信客户标准 7
2.贷款审批流程繁杂,周期长7
3.信贷人员缺乏积极性 7
(二)运行机制8
1.扩大授信客户范围8
2.加快审批速度,提升审批效率8
3.管理激励 8
(三)运作中的问题9
1.授信客户行业集中度太高 9
2.“软信息”所占比重偏低9
(四)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管理成效9
1.提高生产效率9
2.规范评级流程10
五、研究结论10
致谢11
参考文献11
“信贷工厂”模式运行机理与作用研究
——以中国银行为例
引言
引言
商业银行要想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中不断提升竞争力,就必须寻找竞争优势,抢占市场份额,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拓展力度。小微企业受资产规模小、担保不健全、财务报表难以反映企业经营实际等问题困扰,一直面临融资难问题,其融资渠道狭窄,同时,小微企业贷款具有“短”“小”“快”“频”的特点,商业银行现有的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流程与其特点要求不相匹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发展。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流程的弊端逐渐凸显,成为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阻碍。这些弊端主要表现为:信贷流程链条过长、衔接力度不够,流程效率低下;贷款调查与评估阶段,客户经理未能与风险经理、产品经理开展有效的协作;贷款审查与审批阶段,电子化、自动化运作水平较低,放慢了工作节奏;贷款发放阶段,信贷人员过分强调操作风险,而忽视了对工作效率的重视;贷后管理阶段,信贷人员的职责界定较为混乱。为解决小微企业信贷流程的弊端,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公司(Temasek Ho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ldings)率先推出了一种改善小微企业信贷流程的“信贷工厂”模式,即把传统的信贷流程按照工厂的流水线一样进行标准化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的小微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经济环境,使得商业银行在对待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上更加谨慎。服务小企业解决其融资难题既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是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支持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的需要。不少商业银行开始探索高效、便捷、适合中小企业自身特点的融资方式。自2008年以来,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富登担保公司等开始引进新加坡淡马锡金融控股集团的“信贷工厂”模式作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法宝。因此,分析这一模式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运行机制及不足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本文以中国银行“信贷工厂”模式为例,介绍了“中银信贷工厂”模式概况,分析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拟从原因出发深入剖析“信贷工厂”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运行机理、存在问题与作用。
二、文献综述
“信贷工厂”模式的理论是建立在关系型贷款理论和小银行优势论的基础上,经过改造演化而来的。关系型贷款理论和小银行优势论一般是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而言的。在西方,对此问题的关注是源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银行业并购浪潮使得中小银行的数目明显减少,银行业呈现集中化趋势,西方学者由此开始研究信贷技术、银行规模是否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产生影响。Fullerton(2009)对淡马锡授信模式(即“信贷工厂”模式)与一般授信模式进行了对比和分析,认为“信贷工厂”模式在市场营销、经营形态、风险管控、目标设定、指标执行等方面具有优势。Wilson (2010)阐述了新加坡淡马锡“信贷工厂”模式,其特点是基于客户导向的批量风险管理理念,将中小企业信贷进行批量流程化处理。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划分为若干环节,强调以“流水线”的形式处理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审批、发放和风险控制。
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角度的文献,主要是探讨造成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原因,并相应提出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研究为小微企业提供服务的最佳模式。马胜祥(2012)认为,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是小微企业自身条件和社会经济运行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自身原因包括:(1)小微企业难以涉足资本市场,符合小微企业要求的其他直接融资方式尚未建立或发育不良;(2)向银行贷款难。社会环境原因包括:(1)对小微企业定位不清,认识不足,重视不够;(2)政策原则性强、针对性差、执行难、效果差;(3)金融有效支持不足。潘功胜(2013)对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状况进行评估,指出了我国小微企业在融资方面的成就与问题:(1)近年来小微企业信贷融资规模和市场份额增长较快。(2)直接融资渠道得到拓宽。(3)融资可得性有所增强。(4)综合融资成本受多种因素影响。尽管现有政策支持收到了一定成效,但从微观现象和社会反映看,小微企业资金紧张和融资难问题似乎仍较为突出:经济下行加剧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大项目、大企业的相对优势削弱了小微企业的融资能力,资金供需结构失衡提升融资成本,金融界自身存在问题,支持的政策配套措施尚待完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仍要从强化金融基础建设、健全金融体系、完善配套政策等方面做出努力。他还强调要完善大中型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激励机制,鼓励基层银行拓展微型金融市场,并扩大其在小额信贷方面的授权。龙学宽(2010)基于淡马锡模式的中国建设银行宿迁分行中小企业信贷经营模式创建,分别从客户营销、产品销售、评级授信、贷后管理等方面研究探讨中小企业信贷经营模式的创建。王婧(2012)认为,要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首先要适度放宽贷款风险容忍度,优化操作流程简化相关手续,同时加紧治理民间借贷违规现象,实行担保机制区别对待,在此基础上,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殷孟波、许坤等(2011)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在信息经济学的框架下分析和研究逆选择机制的发生及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根本所在,通过对完全信息和非对称信息下的合同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信息的重要性,最终从信息完善的视角,提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