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同地区的农村商业银行可能发展程度不同。截止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已经有一些专家学者对农商行经营绩效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在具体影响因素方面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展。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本文选取了14家农村商业银行2012——2017年的经营数据,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不良贷款率、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和性质等因素对农商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不良贷款率的增加不利于农商行经营绩效提高;第二,第一大股东的性质为国有时,农商行经营绩效相对较低;第三,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大小对经营绩效并没有显著影响。同时,本文还发现农商行所处地域对其经营绩效的提升没有显著影响。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 1
Abstract1
Key words 1
一、引言2
二、文献综述2
(一)国外研究现状2
(二)国内研究现状3
(三)文献评述4
三、 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统计分析4
四、 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6
(一)研究假设6
(二)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7
(三) 变量的定义与说明7
(四)总资产报酬率ROA模型构建8
(五)描述性统计8
(六)变量间相关性检验8
(七)平稳性检验9
(八)面板模型估计分析9
(九)稳健性检验10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10
致谢11
参考文献11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引言
引言
中国素有农业大国之称。因为农业是人民生存、国家发展的基础产业,所以国家尤为重视农村发展的问题。2003年,国务院颁布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从此翻开了农信社发展的新一页。自《方案》颁布以来,农村商业银行高速发展,无论是资产规模、盈利水平还是机构数量都迅速增加,使得农商行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地位越来越重要。同时,由于经营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农商行不良贷款率有所降低,但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它们需要面对的挑战仍不容小觑。再加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上实际存在的“影子银行”和高速发展的农村市场,都使得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经过多年的改革,成果已经初步呈现,但是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到底如何?发展到了怎样的水平?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为了促进农村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防止其走向末路,探究农商行经营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十分重要。本文选取了14家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数据为样本,选择总资产收益率(ROA)作为衡量银行经营绩效的指标,分析不良贷款率、股权结构、存贷比、资本充足率、银行所在地区的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对经营绩效产生的影响,并探讨提升农商行经营绩效的方法,以期为农商行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二、文献综述
截止目前为止,已有专家学者对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国外有关于农村金融发展的研究开始比较早,对此进行过较多的研究,所以本文文献还查阅了一些国外学者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研究论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自上世纪末开始,国外专家学者就开始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如何提升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他们发现有多方面的因素在促进或制约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发展,比如政策因素,经济环境因素等。但是就银行本身来说,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因素主要可以分成两个部分:股权结构因素与非股权结构因素。其中非股权结构因素中包括银行规模、盈利水平、资产质量和资产负债率等因素。目前国外有许多研究都表明股权因素中的股权结构是影响公司治理和银行绩效的关键因素(Hanna等,2015)。Iannotta(2007)在其文章中提到,股权结构可以分成股权集中度和股权性质两方面来研究。在这一点上祝继高(2012)也得到相同的结论。
而在非股权结构因素中,政府对银行的干预是否有利于银行发展是一个重要研究方向。La Porta et al.(2002)提出了两种理论来解释这一问题。一是“发展观”,即政府会支持当地银行发展,政府和银行之间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利益互换关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是“政治观”,即政府使用行政权力让银行为其政绩服务,或者通过行使特权为自身谋取其他利益,因而政府持股会对银行绩效产生不利影响。其中第二种理论受到了不少专家学者的支持。
在其他的非股权因素方面,例如国外许多专家学者在对跨区域经营进行研究时,都得到了跨区域经营能使银行的平均成本表现为平坦的“U”型或者类似的结论。 Elyasiani和Deng(2008)的研究显示,降低银行资金的平均成本和收益的不稳定性的目标可以通过跨州经营来实现,进而降低经营风险,提高绩效。但也有少数学者例如 Brickley 等(2003)对跨区域经营引起的众多问题表示担忧。其中受到较多关注的问题有增加代理成本、过长的监管链条、异化功能以及低效管理等。
(二)国内研究现状
服务“三农”是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农民和中小企业是农商行的目标客户,所以农商行是解决农民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的重要市场力量,也是农信社改革的主要方向。近年来,各个农信社改革试点区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加快向农村商业银行转型的步伐。虽然在改革初期整体经营效益较差,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这个情况正在逐渐好转。国内一些专家学者也对这一过程进行了研究。
周月书和韩乔(2016)认真研究了农村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她们对51家在2012年之前完成股改的农村商业银行2012201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民营股占比的增加对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是显著负相关的。虽然民营股占比会对涉农贷款占比产生正向影响,但是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和自然风险性,涉农贷款质量相对其他贷款较低,不利于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此外,她们在文中还提到农村商业银行股权集中度越高不利于其经营绩效的提高,即大股东“掏空假说”。上述研究结果与祝继高(2012)和陈一洪(2014)的研究结论一致。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77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