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演化机制分析(附件)【字数:13756】
摘 要摘 要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主要指的是以浙江、江苏、上海为核心的汽车产业集群区域,该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便利,国际进出口贸易发达,经济实力强。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判断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目前所处的演化阶段;分析研究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和运行机制,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动力机制、组织机制、协作机制、创新机制四方面,分析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特征和结构;基于以上对长三角汽车产业的发展指出当前阶段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促进汽车产业发展的建议,以期望使长三角汽车产业未来有更好的发展前途。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集群;形成机制;运行机制
目 录
0引言 1
1.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的演化阶段分析 1
1.1模型说明及数据来源 1
1.2模型估计及结果 3
1.3模型结果分析 4
2.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分析 6
2.1自发形成 6
2.2关键性企业的带动作用 7
2.3政府政策 8
2.4 FDI因素 10
3.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的运行机制分析 11
3.1汽车产业集群动力机制 11
3.2汽车产业集群的协作机制 12
3.3汽车产业集群的组织机制 13
3.4汽车产业集群的创新演化机制 14
4.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7
4.1发展不足之处 17
4.2发展建议 18
结 论 20
致 谢 21
参考文献 22
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演化机制分析
0引言
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主要指江苏、浙江、上海三省市的汽车产业集群,该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临海地区自然环境优越,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便利,国际进出口贸易发达,经济实力强,吸引外资能力强,为该地区的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长三角地区内的整车制造企业和零部件企业相互配合使得该地区成为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典型地区。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该地区汽车产业集群演化机制,指出发展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长三角地区的汽车产业集群有更好的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展前景。
1.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的演化阶段分析
魏守华(2002)的分析认为:(1)汽车产业集群起步阶段的主导因素是基于不同职能的区域分工和外部经济的作用,这一阶段主要是经过专业化生产后形成较大的区位商;(2)发展阶段主要依靠是资金和企业之间的合作获得发展优势,企业合作包括供应商与供应商、制造商与供应商、客户以及互补产品供应商之间的合作,这种合作使得地理集中现象出现[1]。以下的分析运用龚伯兹模型实证分析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分析说明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集群的起步阶段和成长阶段的发展特征。
1.1模型说明及数据来源
当前我国长三角的汽车产业集群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并成为全国汽车制造产业的重要力量。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长三角汽车产业的汽车产量近20年来生产能力大幅度提升,2015年三省市的产量达399万辆,生产能力为20年前的10倍之多。本文选取了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统计年鉴1995年2015年的汽车产量,运用龚伯兹曲线模型实证分析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的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该曲线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增长阶段,某一经济变量随着时间的推移数量逐渐从最小值Lmin增长到最大极限值Lmax,增长速度由快逐渐减慢;第二阶段为衰退阶段:在第一阶段经济变量由最大极值Lmax降低到Lmin的变化过程,衰退速度由快变慢,最后缓慢下降最终趋于最小极限值Lmin[2]。
/
图1 龚伯兹曲线第一阶段/图2 龚伯兹曲线第二阶段
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与计量经济学知识,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本研究选取的龚伯兹曲线作为实证模型,其公式如下:
/ (1)
其中:Yt 表示汽车产量,t表示时间;Lmin 、Lmax分别表示汽车产量的最小与最大极限值;a、b是曲线待估参数。
具体数据如表1:
表1 长三角汽车产量统计表
年份
汽车产量(万辆)
年份
汽车产量(万辆)
年份
汽车产量(万辆)
1995
30.45
2002
60.54
2009
203.82
1996
32.19
2003
88.18
2010
276.20
1997
33.94
2004
91.81
2011
302.58
1998
33.50
2005
91.63
2012
323.82
1999
34.90
2006
113.47
2013
364.71
2000
34.69
2007
129.25
2014
399.90
2001
41.98
2008
127.29
2015
399.90
资料来源:19952015年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
图3 19952015长三角汽车产量变化情况
1.2模型估计及结果
主要参数的计算公式:
目 录
0引言 1
1.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的演化阶段分析 1
1.1模型说明及数据来源 1
1.2模型估计及结果 3
1.3模型结果分析 4
2.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分析 6
2.1自发形成 6
2.2关键性企业的带动作用 7
2.3政府政策 8
2.4 FDI因素 10
3.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的运行机制分析 11
3.1汽车产业集群动力机制 11
3.2汽车产业集群的协作机制 12
3.3汽车产业集群的组织机制 13
3.4汽车产业集群的创新演化机制 14
4.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7
4.1发展不足之处 17
4.2发展建议 18
结 论 20
致 谢 21
参考文献 22
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演化机制分析
0引言
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主要指江苏、浙江、上海三省市的汽车产业集群,该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临海地区自然环境优越,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便利,国际进出口贸易发达,经济实力强,吸引外资能力强,为该地区的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长三角地区内的整车制造企业和零部件企业相互配合使得该地区成为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典型地区。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该地区汽车产业集群演化机制,指出发展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长三角地区的汽车产业集群有更好的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展前景。
1.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的演化阶段分析
魏守华(2002)的分析认为:(1)汽车产业集群起步阶段的主导因素是基于不同职能的区域分工和外部经济的作用,这一阶段主要是经过专业化生产后形成较大的区位商;(2)发展阶段主要依靠是资金和企业之间的合作获得发展优势,企业合作包括供应商与供应商、制造商与供应商、客户以及互补产品供应商之间的合作,这种合作使得地理集中现象出现[1]。以下的分析运用龚伯兹模型实证分析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分析说明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集群的起步阶段和成长阶段的发展特征。
1.1模型说明及数据来源
当前我国长三角的汽车产业集群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并成为全国汽车制造产业的重要力量。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长三角汽车产业的汽车产量近20年来生产能力大幅度提升,2015年三省市的产量达399万辆,生产能力为20年前的10倍之多。本文选取了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统计年鉴1995年2015年的汽车产量,运用龚伯兹曲线模型实证分析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的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该曲线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增长阶段,某一经济变量随着时间的推移数量逐渐从最小值Lmin增长到最大极限值Lmax,增长速度由快逐渐减慢;第二阶段为衰退阶段:在第一阶段经济变量由最大极值Lmax降低到Lmin的变化过程,衰退速度由快变慢,最后缓慢下降最终趋于最小极限值Lmin[2]。
/
图1 龚伯兹曲线第一阶段/图2 龚伯兹曲线第二阶段
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与计量经济学知识,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本研究选取的龚伯兹曲线作为实证模型,其公式如下:
/ (1)
其中:Yt 表示汽车产量,t表示时间;Lmin 、Lmax分别表示汽车产量的最小与最大极限值;a、b是曲线待估参数。
具体数据如表1:
表1 长三角汽车产量统计表
年份
汽车产量(万辆)
年份
汽车产量(万辆)
年份
汽车产量(万辆)
1995
30.45
2002
60.54
2009
203.82
1996
32.19
2003
88.18
2010
276.20
1997
33.94
2004
91.81
2011
302.58
1998
33.50
2005
91.63
2012
323.82
1999
34.90
2006
113.47
2013
364.71
2000
34.69
2007
129.25
2014
399.90
2001
41.98
2008
127.29
2015
399.90
资料来源:19952015年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
图3 19952015长三角汽车产量变化情况
1.2模型估计及结果
主要参数的计算公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