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培育研究

摘 要在当今社会,创新是一个经久不息的话题。创新为国家和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创新,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只有提高创新能力,通过利用核心技术创造新产品,才能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在经济转型升级新形势下,企业只有提高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充分维护自主知识产权,才能使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得到提升。本文研究了企业技术创新主体概念界定,研究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培育的背景及原因,论述技术创新主体的发展现状,探讨导致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强的原因,并提出加快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培育的建议对策,提出了通过制度创新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政策方向。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第二章 企业创新主体的内涵 2
2.1关于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内涵 2
2.2创新主体的内涵 2
2.3企业创新主体的内涵 3
第三章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5
3.1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5
3.2我国企业创新的主要模式分析 6
3.3企业创新的实证分析以苹果公司为例? 7
第四章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存在问题分析 9
4.1“三大转变”突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不强问题 9
4.2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10
4.3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有待进一步加强 10
第五章 加快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培育的对策建议 12
5.1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12
5.2.提高企业的技术开发与创新能力 12
5.3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 12
5.4打破地方保护主义, 避免重复引进 12
5.5加强鼓励技术创新的政策 13
结束语 14
致 谢 15
参考文献 16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当代世界,高新技术产业是集技术、知识、人才为一体,发展最快和最重要的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业。我国的经济结构在加快优化,消费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高技术产业增速高于经济总体,也明显快于整体工业。我国快速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产业。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产业化的实现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但是,由于经济一体化的出现,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从而也面临着不同寻常的竞争,不仅有来自企业内部环境的威胁还有企业外部环境的挑战。因此如何提升自身的竞争力,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首要问题。这就要求必须进行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企业生存和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
1.2研究意义
现代企业的竞争,其实就是技术上的竞争,在技术上拥有卓越成就,世界一流的高新技术企业有着技术创新的辉煌历史。技术创新的经济增长和由此产生的垄断和高利润是许多企业的目标。高新技术企业通过技术方面的创新和应用,在短时间内将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因为技术创新是需要高技术和高知识的,是其他企业短时期内难以企及的,并能推动高新技术商业化的技术手段。如果一个高新技术企业不能利用技术创新的优势,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也失去了高新技术的经济意义。因此,加强技术创新,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并且可以提高科技成果的利用率。
由于我国技术创新发展较慢、应用较晚,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成果创新和利用率也不明显,因此怎样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增强竞争实力,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必须解决的首要任务。
第二章 企业创新主体的内涵
2.1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内涵
2.1.1创新的基本内涵
创新是指利用原本拥有的技能和知识,为满足顾客或消费者的需要而改进或创造出新的事物的一种方式方法。这种方式方法包括引进新产品、引用新技术、创造新的市场、控制原材料新的来源、实现任何一种工业新的组织,例如进行垄断或打破垄断。简单地讲,技术创新是一个科技成果或者一个新点子在市场得到实现的全过程。想要取得成效就必须结合新的技术与市场给的机会。
2.1.2从创新的过程特征上看
贾蔚文等指出: 第一,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都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出现;第二,技术创新具有过程性和系统性;第三,技术创新过程不单单只是简单的技术的应用过程,它有一个繁杂且全面的实施过程; 第四,技术创新过程是更新的过程,不只是科学成果上的体现; 第五,技术创新从市场出发,最后用于市场。因此,技术创新是一种新产品(服务)或一个新的技术创新所产生的研发、工程和产业化,最后进入市场的过程,而企业,它占据着主导位置,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2.1.3从国家创新系统上看
弗里曼将国家创新系统描述为“公共和私营部门的机构的活动和互动的创作、介绍以及新技术的改进和扩散”。之后,伦德瓦尔、纳尔逊等对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和方法的进一步研究与概括。OECD《国家创新系统》突出表明,“这一系统(即NIS)的核心是企业,是企业通过生产、创新和其他途径获取外部知识。外部知识来自其他企业,公共和私人研发机构、大学和机构”。可见,国家创新系统是以社会组织和政府为核心,为了促进技术创新而组成的系统网络。
2.2创新主体的内涵
2.2.1创新主体的组织形式
创新的主体主要包括个人和组织,进而再分为三个层次:自然人,团体,国家。主要创新主体功能各有侧重:政府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发挥创新主导作用,培养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科研机构作为知识创新载体,联合企业开展协同创新;企业作为市场主体,通过技术开发进行生产经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是经济技术一体化的中枢。简而言之,政府制定创新政策,扶持推动创新;科研院所提供智力支持,技术支持创新;只有企业直接面向市场,利用创新政策和适用技术,组织完成创新的全过程。本文界定的经济学上创新概念,一直强调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尚未满足市场需求的发明创造不能算作创新。因此,只有企业占据创新主体地位,才能构建创新体系(实体),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的创新型转型。
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思维与技术创新。由于未来的网络形态是跨越各种终端设备的互联网,互联网时代的思维模式,必定超过互联网自身,形成全生态世界观,这也是哲学上的一大飞跃。全生态的成全范式为:万物皆可互联,互联成全生态。大数据技术实现样本即全体的理想状态。以“求真、开放、对等、合作、分享”为显明特色的互联网精神,成为全面、深度、甚至颠覆式创新的强力支撑,同时创新也成为互联网思维的灵魂,互联网思维与技术创新互为推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52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