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网络消费行为的思考以国际商贸为例(附件)

摘 要伴随着经济、互联网及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购物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电子商务模式,并且这种新兴的电子商务模式正在逐渐改变着人们传统的消费方式,作为消费群体中最为活跃的群体,大学生消费群体正在被网络商家重视和关注。因此,针对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进行研究,不仅是网络营销理论的完善,更能够为网络的商家制定营销策略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为了解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现状,本文以陕西商贸学院大学生为例,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的大学生网络消费现状进行调研,通过对问卷的数据汇总整理,找出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最后提出引导大学生合理网络消费行为的策略。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3
1.4 主要研究方法 4
2 网络消费行为的基本概述 5
2.1 网络消费行为 5
2.2 网络消费行为的特征 5
2.3 网络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 6
3 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8
3.1 陕西大学生网购的现状介绍 8
3.2 以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为例 8
3.3 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存在的问题分析 14
4 引导大学生形成合理网络消费行为的策略 16
4.1 树立正确消费理念 16
4.2 培养大学生理财意识和能力 16
4.3 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消费心理 16
4.4 强化大学生自我维权意识与能力 16
4.5 加强网络消费的法律监管 17
5 结论 18
参考文献 19
致谢 21
附录 21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目的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个人计算机使用水平的提高,主动运用互联网搜索信息被网民普遍接受。部分网民开始寻求一种能够满足主动个性需求,并可以突破时间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地域的消费方式,由此带动了一种全新购物渠道的形成——网络购物。今年1月份,《第3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公告发布,通过报告可以看出,截至到2016年12月末,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4.67亿,占网民比例达到63.8%;截至2016年12月末,我国网上支付用户规模达到4.75亿,网上支付用户新增5831万人,我国网民使用网上支付的比例达到64.9%。网络购物这一模式,仅仅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就被人们熟悉、接触、使用,并成为了消费领域的重要力量。根据研究表示,网络购物的主力军集中在20—40这一年龄段之间,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在网络消费中占据很大一部分。但是,网络消费在推广过程中也出现了盗取信息、口令安全风险等危害消费者利益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网络消费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隐患。因此,提高网络购物的安全,引导大学生养成合理健康的消费行为是一项重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大学生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学校、商家、政府一起参与,才能促进在校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习惯,防止他们误入歧途。
1.1.2 研究的意义
当前的在校大学生年龄集中在18—28岁之间,这些人出生时我国已经开始了改革开放,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同时也是计算机技术开始得到较快发展的时期。伴随着通讯网络的快速发展和计算机的逐渐普及,以及他们所接受的教育越来越高,接触的事物也是日新月异,使得他们对于网络并不陌生,对于新生事物并不拒绝接触,而是勇于尝试,大胆研究,这样也使他们容易被网络消费所吸引。同时由于消费理念的改变,也对大学生的消费举动和消费意愿造成了一定影响。通过对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和特点进行研究归纳,对于总结网络购物的发展趋势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大学生毕业后,将成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价值的创造者和拥有者,他们在学校里培养的消费理念将从一定程度上指导着他们今后在生活中、工作中的消费行为。因此本论文通过对 大学生网络消费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归纳出大学生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感觉,根据这一群体中的整体特点和个性特点,得出大学生基本的网络消费理论,并找到大学生在网络消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欧美国家的研究人员对于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研究早于国内,在上世纪末电子商务处于起步阶段时,国外的一些研究人员就开始对电子商务的消费行为进行了研究,随着研究的逐渐细化,国外以大学生为研究群体的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成果主要有以下结论:
Donna Mccloskey在《技术接受模型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中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技术手段对大学生的购物感知进行了测试,得出感知有用和感知易用是大学生进行网络购物的原因。Yingjiao Xu、V.Ann Paulins在《探索农村与城市大学生对网络购物服装商品的态度》一文中,通过对文献进行理论总结以及对目标人群进行采访,确定了大学生对网络购物中服饰类商品的满意度。研究过程中还比对了农村大学生与城市大学生的问卷结果,发现了他们对从网络购买服饰有着的不同态度和意愿。YooKyoung Seock、Lauren R.Bailey在《大学生购买倾向和性别差异对网上信息搜索和购买行为的影响》中对 1277 名美国大学生进行调查,重点研究了大学生的消费意向与搜索方向的关联,以及性别因素在其中的作用,从而归纳出购物情感、时尚观点、价格承受力、品牌接受度等因素对大学生购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显示,不同性别的人对于目标商品的搜索和消费上存在着显著的不同。GwoGuang Lee在《网络购物的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对网络购物的部分大学生问卷进行了分析,认为网站画面、信用度、网络传输速度和便利性对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都有着一定影响。并且,购物结果的满意度对于购买意愿也有着强烈的作用。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我国由于计算机普及开始于最近几年,因此购物网站等网络消费模式被人们熟知并接受的时间并不长,导致国内研究人员对于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研究的关注度在最近才刚刚形成,国内对于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研究主要是大学生进行 网络消费的方式、网购的安全性以及网购的消费心理等方面的研究,研究的范围相对来说较窄,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曾姝,魏勇,刘鹤年在《新时期大学生的网络消费问题研究》中,利用在某专业开展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大学生网络消费的整体现状以及大学生对互联网的了解程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大概三分之一的在校大学生每年都有一次以上的网购经历,消费意愿很强烈,其中又有二分之一的大学生热衷于挑选拍卖商品,而书籍成为大学生群体最喜爱的商品之一。研究还表明,相对于无网络购物经历的大学生而言,有网络购物经历的大学生对于网络内容的安全保护和可信任度较高。段兴利、赵娟在《网络消费的特征、原因和管理》的研究表明,个性化、方便、品位、价廉、虚拟及自主消费和自我表现是大学生进行网络购物的七大消费心理。崔敏在《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研究——以山东省高校为例》的研究表明,网络消费中的新奇、便宜和与众不同的特点成为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宋欢的《当代大学生网络消费的特点及引导对策一基于广东省若干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一文中,结合特定指标的量化结果,参考所使用的框架方式,然后采用结构化模式对不同的量化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验证,得出指标之间的相互关联,进而验证出哪类因素与大学生网络购物具有正相关的关系,哪类与网络购物具有负相关的关系。闫艺兰、邢宁博在其《浅析网络购物环境下的物流配送》一文中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河南某高校的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进行研究,该调查共发放了300分问卷,同时与30名大学生进行了访谈,通过汇总相关数据,得出大学生进行网络购物的原因,以及网络购物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得出引导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对策建议。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83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