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附件)【字数:12726】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共享型的大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更是在全球化的进程下迅猛发展,中国在这一块领域的发展也不例外。跨境电子商务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全球贸易的可靠技术支撑;这是非常有战略性的。跨境电商的兴起不仅打破了国家与国家的鸿沟,也使中国的国际贸易走向了无国界的贸易模式。跨境电商也给整个世界经贸体系带来巨大变化。对于企业而言跨境电子商务的合作形态的构建是外向型,多个层面,具象化的多边的一种模式。可以更好地拓展大公司走向国际舞台交易的方式;还能更有助于企业之间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它们之间的互利与共赢。对于消费者而言跨境电子商务能够让他们有更加便捷的渠道和对他们更有利的价格获得优质,满意的商品。
目 录
摘 要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 2
第二章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相关概述 4
2.1跨境电商的概念 4
2.2跨境电商的特点 6
第三章 我国跨境电商的现状及分析 7
3.1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现状 7
3.2中国与美、日、韩跨境电子商务比较 8
3.3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分析(SWOT分析) 10
第四章 加快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对策 14
4.1 物流方面 14
4.2 完善售后服务体系 15
4.3 政策方面 15
4.4 信用体系的建立 16
结束语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跨境电商打破了中国传统的进出口模式,将成为未来中国对外贸易的新增长点。它的出现和发展是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消费者的选择、偏好和政府的鼓励,如四种有利条件,以及物流,支付,信用体系和争端解决机制,以及海关手续,法律和监管问题。为促进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我们需要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第三方物流资源的整合,海外仓储的适当建设以及第三方仓储物流解决方案的使用;大力支持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展跨境支付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务,加强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对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的监管;建立第三方信用中介体系,积极参与国际谈判,建立争端解决机制;创新海关监管模式,探索无纸化、无纸化的税收措施;做好市场调研,优化客户服务。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跨境电子商务主要基于互联网发展的新形式。从具象角度来看,跨境电子商务将涉及不同层次交易的主体。现交易方式的现状,更多的是交易双方的交易过程都是在网上线上完成的,经由支付款结算完成以后,线下所需的只是要将线上完成交易后的货品经由国际的物流进行运输并送达到买方手中。由于互联网发展的快速化,普及的程度更是日益升高,而随之带动了跨境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上的比率逐步提高。
随着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传统贸易的增值速度逐渐趋缓。特别是在经历过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过后,到2010年这期间以来我们国家在进出口这块贸易上的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据数据显示在2011年与2012年中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总额分别是23.6亿元与24.3亿元,且增长速度分别是百分之16.8和百分之3.0,从数据上看是逐渐成递减的趋势。2011年至2018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是可变的,如表1所示。由于外部市场环境下的各自不确定因素、国内各种成本的不断增加。如:劳动力成本的增加,资源成本较明显上涨,能源要素成本提高,资产的价值有所上升,再加上近年来人民币持续的升值,行业之间不断加剧的摩擦导致了中国传统进出口贸易的非常令人担忧的发展。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所增长的趋势体现出生机勃勃的状态和传统的进出口贸易之间的速度下降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的状况。在2009年左右的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到0.9万亿元人民币;在2010年就开始逐步增长到了1.2万亿元,增长幅度就已经达到了百分之33.3;2011到2018年之间的交易规模相比之前的两年更是大规模的增长为了1.6万亿元与2.0万亿元,同比增长幅度分别是百分之33.3与百分之25.0.跨境电子商务在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总额上呈现出的比重是不断的进行提高,在2008年时所占比重仅有百分之4.4,而在四年后的2012就已经达到 了百分之8.2。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进出口贸易总额(万亿元)
11.7
14.1
16.7
18
15.1
20.2
23.6
24.3
增长率(%)
——
20.5
18.4
7.8
16.1
33.8
16.8
3
表11 20112018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商务部网站
表12 2015年2017年我国跨境电商占比变化情况
年份
进出口交易总规模(万亿元)
跨级电商交易规模(万亿元)
跨境电商占进出口总规模比重(万亿元)
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增长率(%)
2015
30.7
5.2
16.9
29.3
2016
34.4
6.5
18.9
25.9
2017
34.6
8.0
23.1
22.2
资料来源:综合国家统计局数据,企业财报及其专家访谈,商务部,根据艾瑞统计模型核算及其互联网公开资料整理所得。
1.3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0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