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烟草种植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以遵义县茅栗镇为例(附件)

摘 要烟草作为贵州省第二大农业经济产物,烟草的现代化发展必然影响着贵州省现代农业的发展;烟草种植同时也是改善贵州省农村生活条件的重要产业。随着农村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传统农业种植已经不能适应高效益的生产理念,这就要求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化农业,进而需要出现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烟草种植模式。规模化种植模式正是传统种植走向现代化种植必经之路;烟草规模化种植的探求和完善是烟草产业现代化生产修建的当务之急。然而贵州烟草的主要产区茅栗镇仍以传统种植模式为主,一家一户的分散种植,严重制约了烟草现代化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对贵州省烟草产业发展现状和以茅栗镇为例的贵州烟草种植业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得出传统种植模式明显阻碍了烟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结论。为了推动贵州省烟草产业的长久发展,就必须促进烟草种植由传统种植模式向规模化种植转变。关 键 词烟草; 规模种植; 发展现状; 种植模式Abstract Tobacco product as guizhous second-largest agricultural economy,The modern development of tobacco inevitably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in guizhou;Tobacco growing and improve rural living conditions of the important industry in guizhou.With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economy in rural area,Traditional agriculture has already can not adapt to high benefit production concept,This requires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to modern agriculture,And then need to appear in line with the tobacco planting patterns of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Large-scale planting mode is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the traditional path to grow into the modern plant;Large-scale planting of tobacco are to explore and perfect the tobacco industry modernization production priority.However, the main production of tobacco in guizhou seguinii town still is given priority to with traditional planting patterns,A scattered planting a home,Tobacco in the modern development.Therefore, in this paper,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obacco industry in guizhou province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obacco product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traditional planting patterns obviously hinder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tobacco industry.In order to promote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obacco industry in guizhou,We must promote tobacco growing planting transformation from traditional planting patterns to scale.Key word:Tobacco;Scale planting;Development status;Planting pattern 1 绪论 11.1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部分烟草术语 31.4论文的主要内容 41.5主要研究方法 42 贵州省烟草种植业发展概况 52.1烟草的起源 52.2烟草传入贵州的时间、路线及途径 52.3烟草在贵州的分布情况 62.4贵州省发展烟叶生产的优势 73 贵州省烟草种植组织形式分析 93.1两种种植模式简介 93.2两种种植模式效益比较 94 以茅栗镇为例的贵州烟草种植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114.1烟草种植的土地分散和农村土地流转严重 114.2烟草生产中的基础设施不健全 114.3烟农市场主体地位低 114.4农村劳动力发生转移 124.5烟草种植收益低 124.6规模化种植和机械化使用欠缺 135 基于茅栗镇实例发展贵州烟草种植业的对策建议 145.1建立健全的土地流转机制 145.2完善对烟草种植区基础设施的建设 145.3规范烟草市场管理制度 155.4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提升烟农素质 155.5积极推进烟草规模化种植和机械化生产 15结 论 17参考文献 18致 谢 19附 录 201 绪论1.1选题的目的与意义1.1.1选题的目的 茅栗镇作为贵州省山区烟叶生产的重点产区;产区以亚热带高原湿润季风气候为主,烟草年日照偏少,但烟草生长期所需光照条件完全能满足优质烟叶形成的需要。然而茅栗镇烟草生产仍以传统种植模式为主,烟农组织与服务功能薄弱,土地分散,交通不畅,很难发展规模种植。因此本文以茅栗镇为例,进而分析贵州省烟草种植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究出对于贵州省烟草产业发展有利的对策;对贵州省烟叶生产向烟草农业现代化转变起一定的改善作用,不仅是解决提高种烟效益的现实需求,更是促进烟草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需求。1.1.2选题的意义贵州省烟草产业曾因质量优良一度达到产业的巅峰,烟草成品常外销至其他省份;这种产品优势随着烟草引进后开始有所改变,成功引进后因其所产烟叶品质俱佳,很快就被认定为优质烤烟生产地;由此开始大量种植烟草,贵州烟草也因此一度走向了辉煌,成功打造出“遵义”、“黄果树”等一批全国知名品牌。但随着烟草行业市场竞争加剧以及贵州烟草行业种植模式管理和发展定位等问题,贵州烟草产业未能成功延续这样的辉煌。本文试图从茅栗镇烟草产业发展现状的角度出发,综合探寻并分析贵州烟草产业落后于其他省的根源,并对其形成全面、客观的认识,进而提出具有一定针对性的建议。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国内研究现状 黄文清,李明贤,陶文芳(2014)认为,通过烤烟的净收益与成本收益率的综合比较可知,烟农专业户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其它生产组织形式,而传统种植农户的经济效益最低,这与传统农户的文化水平、管理水平以及生产技术掌握水平等相对较低有关[1]。 张宏永,刘伟平(2011)认为,种植规模效率的显著影响因素有5个,其中正向的有受教育年限、非烟收入、烟田租金三个因素,反向的有烟农年龄、自营地面积;烟叶种植的技术性很强,烟农自身素质越高,就越能接受新技术,把握也越到位,所以要注重提高烟农的素质;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烟农进行培训,另一方面还要有意识地采取有效措施,吸引教育程度年限较长的农户加入烟农队伍,从而尽快提高烟农的素质,达到不断提高烟叶总体规模效率[2]。 刘俊方,越传发(2013)认为,保证烟农的经济效益才能保持烤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用工价格、肥料价格、煤电价格、农机燃油价格、土地价格不断攀升,使烤烟生产投入持续增长;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力价格和物价增长趋势不可逆转的;因此减工降本、提高烤烟收购价格、增加烤烟生产补贴,是维持烟农种植效益,提高烟农种植积极性,保持烤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出路[3]。 蒋中一,袁庆禄(2009)认为,烤烟生产的比较效益首先受制于适宜的自然环境条件,再者,当地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对其有持续性影响,这是影响烤烟生产的两个不可变的因素。不可变因素引导着当地政府对烤烟生产的态度,决定着烟草公司对烟农的支持态度。从全国来看,烤烟比较利益较低的趋势仍在持续,烟叶税是连接县政府和烟草公司的利益纽带,有利于协同干预当地的烤烟生产,提高烤烟生产的比较效益。因此,减少烟叶税的税率来调整当地政府的干预行为,对全面限制烤烟生产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4]。 毛正中,胡德伟,蒋和胜(2004)指出中国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缓慢。种烟的比较效益不明显。因此,烟叶主产区应当区别情况,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特别是要调整种植业结构,缺乏种植优势的地区应逐步减少直至放弃烟叶生产,取而代之的是种植效益高的农作物,大力发展二、三产业。这不仅增加农民收入,而且有利于保护环境,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5]。1.2.2国外研究现状目前,烟草行业在世界各国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税收是各国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烟草行业已成为全球一个非常大的产业,生产烟叶的国家超过了120个[6]。在世界性反吸烟运动日趋高涨的压力下,烟叶的安全性显得尤其重要,美国烟草专卖局提出;重视基础研究和科研开发,降低烟叶有害成分,已成为烟草行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已成为提高产品水平、增强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烟草产业的发展已越来越依赖于科技进步[7]。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勒·佩尔斯提出小户烟草经营在价格、产量、费用、利润、技术进步、产品质量等方面落后于规模经营的观点[8]。马克思主义关于烟草规模经营的主要观点小农烟草规模狭小,具有隔离、分散、封闭的自然经济特征,它是一种落后的生产方式,农业中的大生产优于小生产,并最终取代小生产[9]。英国经济学家阿瑟·杨格论证了烟草规模化经营的优越性,提出大经营胜于小经营的理论,极力提倡大规模的烟草经营[10]。1.3部分烟草术语1.3.1烟草种植规模化经营的概率 烟草种植规模化经营是指在烟农生产力水平条件一定下,在能够种植的最佳土地面积通过生产要素劳动力、资金、基础设施、信息等最佳组合和有效经营,取得最优的种植经营效益。烟草产业是全球最开始进行重新整合的产业之一,也是当代农业整合程度最高的产业。全球烟草产业的重新整合起源于美国,自19世纪80年代第一台卷烟机问世并推动现代卷烟工业进入大规模机器制造阶段以来,全球烟草产业迅速从分散种植走向规模种植[11]。譬如美国的烟草产业相继出现了烟叶合作社、烟叶农场、烟农协会等多种烟草生产管理模式,实现了从传统种植走向现代烟草的规模种植[12]。中国受到农业人口多以及土地政策的限制,现代规模化种植是必走之路。然而,烟草政策的众多制约,使得中国烟草规模化种植并未普及,许多的农户仍靠传统种植生产烟叶,这也为本文研究提供了依据。1.3.2部分烟叶术语 育苗以浮盘为载体,将人工配制的适宜基质装填在浮盘中,然后将浮盘放置于含有营养液的水池中,烟苗生长期通过基质的毛细作用吸取养分。 盖膜:为利于幼苗生长,通过地膜覆盖提高土壤温度,减少土壤水分丢失,长期保持土地湿润;利于土地微生物增殖,加快腐殖质转化成无机盐,有利作物吸收。 烘烤通过燃烧煤为烟叶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时间等条件,促进烟叶内发生必要的生理生化变化;使烟叶变黄、失水、干燥协调一致,实现烟叶干制。 分级为确保烟草收购质量,以眼观、手摸、鼻闻等方法,对烟叶颜色、部位、组织结构、宽度、长度与破损等分;可分为上部、中部、下部、脚叶四种等级。 1.4论文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对近几年贵州省烟草发展现状和茅栗镇现存的传统种植与规模种植模式进行分析;通过实地调研,挖掘出目前烟草产业面临的问题,并针对这些潜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与对策。主要内容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囊括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烟草相关术语、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主要引出论文研究主题;第二部分为贵州省烟草种植业发展概况,囊括烟草的起源、烟草传入贵州的时间、路线及途径、烟草在贵州的分布情况、贵州省发展烟草生产的优势;第三部分为贵州省烟草种植组织形式分析,囊括两种植模式的效益比较;第四部分为贵州省烟草种植业面临的问题,并对茅栗镇烟草产业发展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囊括烟草种植面临的土地分散、基础设施不健全等问题;第五部分通过以茅栗镇烟草产业面临的问题为依据,为贵州省烟草种植业发展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1.5主要研究方法1.5.1调查研究法 根据论文需要,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采用面对面、发放问卷、记录对话等对茅栗镇100户烟农进行调查;详细了解茅栗镇烟草种植业发展现状,使本次研究更具真实性、可行性和准确性。1.5.2文献参考法 查阅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等文献资料,浏览政府和烟草相关企业网站的资料。总结出有助于研究的理论依据。2 贵州省烟草种植业发展概况2.1烟草的起源 烟草,于16世纪时相继由越南、朝鲜、菲律宾传入中国,很快为人们所接受。资料记载约17世纪初,荷兰人将北美印第安人的烟斗以及烟叶通过台湾传入中国,中国内陆开始有了吸烟者[13]。但是,广西博物馆文化队在1980年发现刻有嘉靖二十八年四月二十日造的三件瓷烟贩,这些实物否定了中国烟草起源于“明万年间”的说法,经过学者的不断考证,确认烟草于1549年传入我国的广东。 中国烟草的传播路径,主要有三条:其一是由越南传入广东,其二由菲律宾传入福建、广东,其三由朝鲜传入东北。烟草传入后,种植逐渐广泛,当时的烟草并非是现今所看到的卷烟,皆以晒烟、晾烟为主的叶子烟;广泛种植烟草的结果是发展成位居棉花之后的第二大经济农作物。加工技术的不断改进促进了烟草种植业的快速发展,也使更多的人去吸食烟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借助当时烟草的快速发展将鸦片混入烟草中,烟草也就成为了走私鸦片的幌子,这令当时的统治者感到了恐慌;明代皇帝崇祯就下令禁烟,但是让人始料不及的是,烟草被禁让烟草之路在中国受到了极度抑制,导致越来越多的百姓吸食纯鸦片。2.2烟草传入贵州的时间、路线及途径2.2.1烟草传入贵州的时间、路线及途径 贵州烟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崇祯年间,其中张介宾在?景岳全书?对烟草传入贵州有较为详细的记载:“求其习服之始,则向以征滇之役,师旅深入瘴地,无不染病,独一然无恙,问其所以,则众皆吸烟,由是遍传,今则西南一方无分老幼,朝夕间矣”[14]。文中记载了烟草在瘴气病害上的药用价值,具有壮元阳,适合治疗阴邪寒毒、瘴气、风湿等;烟草也因该价值被众所周知,因此烟草在征滇之役时由军队带入贵州;烟草的传播不仅是由军队带入贵州,在经济往来比较紧密的明时期,由于烟草广泛被人们喜爱,于是涌现了许多贩卖烟草的商人,商人通过贩运将烟草从广东、广西等传入贵州也不足为奇。2.2.2贵州烟草的引种 正处于抗战时期的中国,北方受到日本的入侵及占有,大量的人员、工厂以及设备迁移到了西南。由于当时人员的大迁移使得人们对烟草的携带也有了要求,这也促进了卷烟的大量在贵州省贵定县进行了大量的栽种试验;贵定县烟草栽种成功得到了农业所的肯定,使得烟草逐步向开阳、清镇、瓮安、遵义等多个县进行了大规模的栽种,贵州省烟草的产量一跃而起,并成为了全国重点烟草产区之一。抗战结束后,烟草种植技术因战争的结束变得有所改善;传统的品种混杂、粗放栽种的种植技术渐渐被淘汰,出现了对品种的精选、栽种细化等一系列种植技术,种植技术的改变使得所产烟草质量在国内享有名声。2.3烟草在贵州的分布情况表2.1贵州烟草分布 地 区海 拔 (m) 降雨量 (㎜)年平均气温 (℃) 无霜期(天)种植面积比 (%)产量比(%)黔西北地区1520以上1100以上 12 240 28 29黔中地区1000左右1200左右 18 280 39 38黔北地区1000以下1100左右 15 275 25 24黔西南地区1100左右1300以上 15 260 8 9 数据来源2014年贵州烟草专卖局调查报告(http://www.tobacco.gov.cn/html/36/3617.html) Ⅰ黔西北地区 包括威宁、毕节、黔西、纳雍、大方等县,由于自然生态条件独特,致使该区域烟草育苗、栽种受影响大。烤烟本身为喜温农作物,在育苗期受温度的影响出现烟草死亡、畸形等症状,影响烤烟的收成时间。虽然气候条件较差,但本区域的煤矿资源非常的丰富,为烤烟烘烤提供了便易,在当地居民大量种植烟草下使得该地区成为贵州新的烤烟基地。 Ⅱ黔中地区 包括贵阳、贵定、福泉、开阳、安顺、都匀、凯里等县,由于位于贵州高原中部,较适宜烤烟的生长;再加上本地区烟草历史较久,烟农经验较丰富,种植的烟草品质较好,得到国家和国际市场的好评。本区域处于贵州政治、经济、交通发达的重点区域,以及烟草公司对本地区的重视让烟农在获取信息、技术等方面较容易,也便于了烟草的收购。多种种烟优势无疑不让该地区居民大量种植烟草,逐步将该区域打造成了贵州烟草生产与加工紧密结合的专门化区域。 Ⅲ黔北地区 包括遵义、湄潭、金沙、仁怀、桐梓、习水等县,本区域地形一半属于丘陵盆地,靠四川边境部分属于峡谷区,境内交通条件仅次于黔中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仅次于贵阳的遵义,在近几年发展非常的迅速,相继出现了复烤厂和卷烟厂;机械化的使用也渐渐在该地区普及,以致该地区成为贵州省不可缺少的烤烟生产地。 Ⅳ黔西南地区 包括盘县、普安、兴义、安农等县,此地区烟草种植历程较短,烤烟燃料较紧缺,交通较困难,受烟草公司关注较少,烤烟均以分散种植为主;由于本区气候条件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导致烤烟种植面临挑战。2.4贵州省发展烟叶生产的优势2.4.1生态条件优越 由于贵州省地处于云贵高原东部,省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南、北、东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10米左右;境内气候属于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全省年平均气温在18℃左右;降雨较多,雨季明显,阴天多,热量利用率高。此外,贵州省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为烟草的烘烤提供了基础。2.4.2烟叶质量优良 贵州省山区地区具有立体农业生态资源优势,境内地区的不同,体现出了不同的烟草品质和风格特色。 遵义烟叶具有香气细腻、香气量充足、化学成分协调、外观质量好等特点。 道真烟叶具有成团性好、吃味口感较舒适、余味较干净、诱发易感受香气质较好等特点。 贵定烟叶在燃吸过程中香气平稳、均匀;吃味口感舒适,微涩;余味较干净,杂气在燃吸时平稳、均匀。 威宁烟叶香气质量好、清雅飘逸,香气稀释表现为随燃吸的时间香气逐渐变淡,烟气浓度居中等,烟气细柔度细致柔和。2.4.3烟叶市场形势好 为了进一步完善贵州省烤烟种植风险保障体系,贵州省政府办公厅于2015年印发了?贵州省烤烟种植保险工作实施方案?要求以支农、惠农、富农为根本出发点立足于烟农自愿;按照“三个兼顾”(兼顾烟农缴费能力、财政补贴能力、保险公司风险承受能力)、“两低一保”(低保额、低保费、保成本)的原则;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支持、烟农自愿、市场运作、协同推进”的模式,确保灾后参保烟农能迅速恢复生产,逐步健全我省烟草种植风险保障机制[15]。 在近几年,国家烟草专卖局针对烟草产业出台了相应政策:包括烟草收购价格政策、对烟农生产烟草投入补贴、对广大烟农进行技术培训、烟叶收购运费补贴等政策。这些政策在烟农中的普及使得烟农种植烟草成本降低,种烟意愿增加。3 贵州省烟草种植组织形式分析3.1两种种植模式简介3.1.1规模种植户 以职业化烟农为主的种植户,通过承包以及购买土地来进行烟草种植,以招工的形式获取主要劳动力;依靠机械耕种,通过专业化技术对烤烟进行育苗、移栽、分级等服务的种植户。这种规模种植户拥有较为全面的技术、资金、生产力、管理能力等生产要素,栽种出来的烟草具有较好的品质。由于种植面积较大,产量较多,这类种植户因此也得到烟草公司较多重视,并给与技术、信息、基础设施、资金等支持;使得规模种植户种植效益高,并逐步成为我省的烤烟生产主力军。3.1.2传统种植户 传统种植户,主要指人均持有土地面积少,完全依靠家庭劳动力,无法具备专业种植技术纯靠种植经验来进行烤烟生产的烟农。这类种植户家庭劳动力均以50岁以上的人为主,在缺乏知识、技术以及另外栽种其它农作物的条件下进行烟草生产,烟草的品质低和烤烟生产的成本高;烟草种植基础设施薄弱,与信息化得快速发展不相适应[16]。3.2两种种植模式效益比较表3.1烟草种植效益编号 面积(亩)物资、费用支出 (元) 产量(kg)烟叶销售收入 (元)总利润 (元)纯利润(元/亩)15 10000700 1600060001200210 200001500 35000150001500320 300003500 80000500002500450 6000010000 2500001900003800 数据来源调查问卷 通过调查得表3.1数据,可知烟农种植面积越大,种植效益越突出,其种植效益的高低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投入,下面从三方面要素投入差异分析两种烟草种植效益。3.2.1 基础设施 降低人工劳动力投入,加大烤房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提高了烟农的生产力水平[17]。传统种植户由于种植了其它农作物,种植烟草的土地大多以山地为主,交通困难;烤烟的移栽均以人工为主,烤烟的烘烤大多依靠传统的烘烤房,使得烟叶颜色和烟叶的独特性不明显。种植面积较大的规模种植户,通过烟草公司的扶持补贴修建烟草公司规定适宜烟草烘烤的密集烤房,这种类型的烤房将烟草烘烤的温度调整到了最佳,降低了原有烟草的损失。3.2.2 种植技术表3.2 烟农文化程度比较 分类 小学文化 初中文化传统种植户(户) 40 10规模种植户(户) 15 35 数据来源调查问卷 烟草的种植技术高低严重影响到了烟叶的品质,而烟草的种植技术取决于烟农的文化程度。通过调查茅栗镇50户传统种植户和50户规模种植户得表3.2,在50户传统种植户中,小学文化程度的烟农占80%;这类型的烟农由于接受能力较差,烟草公司放弃对此类型烟农进行技术培训,只能依靠长期种植烟草所累积的经验进行烟草的栽种。不同于传统种植户的50户规模种植户中,文化程度主要以初中文化为主,具有较强于传统种植户的文化基础;就其烟草公司为这类型的烟农提供了专门的技术培训,改善了烟草种植、分级、管理等技术,从而提高了烟草的质量。3.2.3 政府的扶持与关注 政府以及烟草公司没有对烟农基础设施的投资支持和生产补贴,烤烟生产与互竞作物之间的比较利益处于劣势[18]。传统烟草种植户获取技术与信息的渠道几乎没有,限制了农户种植技术的进步。规模种植户因种植面积大,对当地经济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当地政府会给与规模种植户相应的扶持;烟草生产效益以及烟农从中获取的收益也越来越明显。4 以茅栗镇为例的贵州烟草种植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茅栗镇隶属于贵州省遵义县播州区东南部,大娄山山脉东支中段与乌江河中段北岸之间。总面积139平方公里,镇内包括辖花果、九龙、金山、银都、富兴、草香6个村157个村民组,2.7万人口。由于乌江河的插境而过,镇内水资源极为丰富,这为种植水稻提供了优势。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茅栗镇水稻种植渐渐转向了烟草种植;通过调查,茅栗镇种植烟草的农户占90%以上,这也使得茅栗镇烟草业发展成为贵州省烟草的主要产区。其中茅栗镇95%以上的烟农均以一家一户传统种植为主;且水稻对土地质量的过高要求也使得烟草种植地均以山地为主;土地贫瘠和不集中导致传统种植模式下的烟叶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烟农从烟草种植中所获得的收益也变得不明显。显然传统种植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高效发展的现代农业;这不仅使得茅栗镇烟农面临继续或放弃烟草种植,而且还影响着茅栗镇来至整个贵州省烟草产业的发展。通过对贵州省烟草主要产区茅栗镇的调查发现烟草种植业存在以下的问题。4.1烟草种植的土地分散和农村土地流转严重 在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以来,农民人均手持土地减少,土地的流转使土地变得更加分散。据调查,茅栗镇人均手持土地在1亩左右,其中烟农土地中田地占30%、山地占60%,另外的10%为不能耕种的荒地;烟农种植烟草就需要租赁土地。在农村存在见钱眼开的现象,当地农户看到烟农种植烟草有非常好的收入;这类农户会通过提高土地租金或收回土地种植烟草,导致烟农租赁土地面临不集中、不稳定等问题;同时增加了因土地不集中引起的运输费、人工费等,很难提高烟草生产收益,降低了烟农种植意愿。4.2烟草生产中的基础设施不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使用有机肥减少,靠使用化肥来种植农作物;长期使用化肥导致土地质量严重下降,烟草营养供应失调。茅栗镇地处山区,农户手持肥沃的田地主要用于种植水稻,种植其他农作物的土地均以山地为主;然而烟草对土地的肥沃度要求极高,土地贫瘠影响烟叶颜色及品质。另一方面,烟草对雨水的需求较高,在烟草生长期阶段,茅栗镇均以高温天为主,这就要求烟农对烟草进行灌溉。通过调查,基础设施不健全导致茅栗镇100户烟农中使用机械灌溉技术的仅有5户,其中80户的烟农通过人工灌溉来保证烟草的质量,剩余的15户烟农放弃灌溉;通过人工灌溉的烟农劳动力成本支出增加了10%;烟草种植不进行灌溉直接导致烟叶质量降低,烟农收益很难保障。4.3烟农市场主体地位低 在面对烟草产业向现代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烟农在烟草产业的市场主体渐渐变得不明显;烟农的自由选择权渐渐被烟草公司剥夺,烟草公司占据了烟草市场的主体地位。以近几年的茅栗镇为例,烟草公司出台了烟农必须按烟草公司规定的面积、产量进行烟草种植等政策;烟农种植产量超过的部分烟草公司不收购或廉价收购,出现了传统种植户每年烟草产量过剩和规模种植户每年烟草产量不足等现象。另外传统种植户分布零散,烟草公司就将烟草收购站设置在规模种植户区域;加上烟草公司对传统种植户烟草的收购时间并未过多重视,收购时也尚未对传统种植户与规模种植户进行分区收购;导致茅栗镇传统种植户在烟草收购时因规模种植户烟草产量大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出售,只有等待下一次收购时间;烟草分级受到严重的影响,烟草出现积压,最终只能以低价转卖给规模种植户或烟草公司。4.4农村劳动力发生转移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外出打工的人逐渐增加。通过对茅栗镇100户烟农调查结果显明,78%的烟农年龄在45岁以上,其中在这78%农户中50岁以上的烟农占80%;且这100户烟农家中的子女,95%以上均到沿海城市打工。农村劳动力因此从20-40岁转移到了40-60岁,劳动力大幅度减弱,且这类人群大多以小学文化程度为主;然而种植烟草环节多,从整地、育苗、移栽、烘烤、分级、收购等都对烟农的生产技术有非常专业的要求;烟农必须要熟练掌握和高标准进行种植,非常的复杂,这就要求烟农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农村非种植业收入与农业种植收益的差距决定农户务农意愿,并改变农业生产结构,是影响农村烟农种植意愿的主要因素。首先,非种植业户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这类型的产业交通便利,选择机会多,收入稳定而且风险小于农业种植。其次,现今大批高文化素质人才流入城市就业,农业与二、三产业劳动力教育程度出现严重的比例失调。最后,加上劳动力成本日益上涨,烟草生产收益的增减受限于成本,所以烟草种植需减工降本来解决这一问题。4.5烟草种植收益低 在影响烟草种植收益的各项因素中,自然环境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是很难改变的。目前,农资价格的上涨和国家对烟草价格的管制,以及政府取消了对农业税的征收,增加对烟草征税的依赖,烟农所支出的成本在处于明显的上升。随着我国两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提出以及烟草现代化进程的推动,烟草的精准种植、精益生产、精细管理已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19]。由于烟草种植要经过众多道工序,需要大量的生产要素才能完成一季烟草生产,其中种植烟草需要大量的烟草专用肥料和燃料。通过对茅栗镇的调查,烟草种植面积在5亩左右的农户,每季烟草种植需花费肥料和燃料费大约5000元;烟草种植面积10亩左右农户花费接近9000元,在烟草生产总支出中占比为70%,这些支出是烟草生产中不可规避和不易降低的部分,烟草的精益生产很难实现。4.6规模化种植和机械化使用欠缺 由于茅栗镇地处于山区,种植烟草的地块小;土地的不集中制约了传统种植户向规模种植发展,对于一家人只有几亩地的烟农来说,烟草种植面积增加无疑需要购买土地或租赁其他农户土地来进行规模种植;在农村,很难找到家中土地面积为十几亩或几十亩地的农户,烟农需要租赁不同农户的土地进行耕种,烟草种植的风险增大,烟草生产收益很难得到保障。烟草种植地基础设施不完备,也给烟草种植机械化的使用带来了挑战,很难达到给烟农减少劳动力支出的目的。烟草生产机械化的使用相对落后,阻碍了现代烟草机械化、技术化、专业化的使用,烟草种植现代化的建设进而很难推进。5 基于茅栗镇实例发展贵州烟草种植业的对策建议 为了适应贵州省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烟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对于贵州省烟草的主要产区茅栗镇和其它产区来说,烟草产业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一个成长关口;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烟草的模式面临着生存下去的挑战。通过对贵州省烟草主要产区茅栗镇烟草种植业现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适应于茅栗镇来至整个贵州省烟草产业发展的建议。5.1建立健全的土地流转机制贵州省烟草产区的政府应协调引导土地流转,在政策上加大对烟草的扶持以及加大对传统种植户走向规模种植户的发展。积极引导传统种植户通过租赁土地、地块互换、政府承包等方式建立以烟为主的生产制度。通过调查分析得出贵州省烟草产区政府可通过以下几种土地流转机制来实现规模化种植 首先,政府承包流转机制;以茅栗镇为例,政府可以依法采用行政与经济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引导农户自愿将土地租赁给政府,由政府将土地承包给烟农来实现大户经济。 其次,地块互换;烟农可以通过将自己所持土地与农户土地进行互换,将烟草种植土地通过互换机制进行集中,提高烟草生产的效益。 最后,组织生产流转机制;贵州烟草产区一个村的烟农可以通过组织租赁土地进行轮作种植。并且贵州烟草公司可以通过烟草种植规模大小给与适当的奖励来解决烟农种烟积极性难题。 在改善土地流转机制的同时,烟草产区政府也需要出台相应的政策防止农户将租金设置在不合理价位上,以达到降低烟农生产成本,促进规模化种植的发展需求。5.2完善对烟草种植区基础设施的建设烟草产区的基础设施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了烟草生产成本和烟叶质量。现今贵州烟草产区的交通设施、育苗基地、灌溉设施等建设比较薄弱,不利于贵州烟草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因此,贵州省的每一个烟草产区可以通过以下建议对基础设施进行调整 首先,加大对贵州烟草产区路网的修建,改善烟草种植的运输条件,降低生产成本。 其次,完善育苗基地的建设;茅栗镇从2008年到2015年建设了30个育苗大棚,其中符合优质育苗栽培的仅有13个;烟草育苗期育苗大棚长期出现供不应求现象,因此贵州烟草产区必须快速完善育苗大棚的建设。5.3规范烟草市场管理制度 贵州省烟草公司应对传统种植与规模种植进行划分,不仅是要在烟草的育苗、移栽、烘烤、分级上进行划分;还要对烟草出售和任务制度上制定不同的政策,这很好的减轻了传统种植户在面对规模种植户时所处劣势,也降低了对烟农的约束,使得烟农种植烟草更加自由,烟草收益风险变小。5.4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提升烟农素质由于贵州省农村经济相对于城市较闭塞,烟农文化程度和学习能力低,导致很难掌握新技术。为了加快贵州烟草种植的发展,需提高烟农的职业化素质和经营技能。因此贵州省政府可以通过加大技术人员的投入,建立一支专业人员对烟农种植技术进行培训。这就需要高等学校培养一批掌握专业技能的人才投入到贵州各个烟草产区;健全产区烟农文化素质的参差不齐,更好的协调烟农进行烟草种植,进而更有优势去提高贵州烟草质量。同时在贵州省的每个县、镇层层进行技术更新的短期培训,解决因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技术更新问题,也可以缓解现今就业难问题。5.5积极推进烟草规模化种植和机械化生产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支柱是科学技术,现今农业生产的高效性离不开机械化的投入。农村生产水稻通过投入收割机、耕田机等的使用降低了农民劳动力支出。然而,在烟草依旧是贵州经济一大支柱的新形势下,烟草机械化生产的发展远不及水稻种植。 首先,贵州省需将机械灌溉投入到烟草种植中;这不仅节约了烟区烟农的劳动力成本,还提高了烟叶质量,也符合了现今国家政策主攻质量的理念。其次,将机械化作业投入到烟草移栽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有效缩减栽种环节,简化操作步骤,降低劳动力投入强度;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消耗、节能增效,实现烟草生产节约化。结 论现代烟草产业不仅是基础设施、种植模式、生产管理的现代化,同时也要求着在产量稳定的情况下提高烟草质量。通过本文分析,传统烟草种植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烟草生产的发展,这就需要烟草生产迈向机械化、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的台阶,从而满足烟草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过对贵州省烟草发展现状和以茅栗镇为例的贵州烟草种植业存在的问题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烟草种植面积在20亩以下的烟农因受土地分散的影响,被迫以传统种植模式进行烟草的栽种;由于烟农文化程度低、土地分散、基础设施差等缺陷,很难降低生产成本,缩小了烟草生产的利润;烟农的产出收益与成本支出不成正比,种植效益不及规模种植户。烟草种植面积在20亩以上的规模种植户,不仅在烟叶质量上优于传统种植户,同时在烟草生产资金投入、经营管理、基础设施、专业技术等上占据优势;从烟农收益角度看规模种植户适宜现代烟草产业的发展。本文对贵州省烟草产区土地分散和贫瘠、烟草规模化生产和机械化投入不健全、烟草生产成本高、劳动生产率低等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以下五点解决对策一是通过对土地流转机制的改善来解决烟草种植中所面临土地分散问题;二是扩大投入力度,改善烟草种植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起到降低烟草生产成本,提高烟叶质量;三是规范烟草市场管理制度,降低烟草公司对烟农的约束;四是通过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提高烟农的实际操作技能,保障烟叶质量;五是推进机械化和规模化种植,以此实现贵州省烟草现代化发展需要。参考文献黄文清,李明贤,陶文芳.不同烟叶生产组织形式的成本效益分析[J].南方农村,2014,(11).张宏永,刘伟平.烟农种植规模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11. 刘俊方,越传发.烤烟生产成本构成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3,(10).蒋中一,袁庆禄.影响烤烟生产的基本因素分析[J].卫生服务,2009,(9).蒋和胜,毛正中,胡德伟.烟叶生产成本及收益的调查与分析[J].农村经济,2012,(6).徐希文,朴龙洙.国内外烟叶生产机械化技术发展趋势研究[J].农业机械,2010,(9).美国烟草专卖局.现代烟草产业组织方案[R].农业经济,2014,(9).王永钦.产业经济学[M].农业技术经济,2012,(7).齐城男.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代农业问题[N]农业技术经济,2009,(10).苏东水.农业经济论[M].农业科学,2009.张禄祥.国内外现代农业发展概况与发展趋势[J].广州农业科学,2011.高志强.关于创新烟叶生产组织管理形式的探讨[J].中国烟草学会,2012.王莹.论述贵州烟草业发展历程与趋势[D].贵州农业科学,2012,(5).贵州省地方志编篆委员会.贵州省志.烟草志[R].农村经济,2010.贵州省政府办公厅.贵州省烤烟种植保险工作实施方案[R].农村经济,2015.陈厚铭.贵州烟草商业信息化现状及对策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4.蒋中一,袁庆禄.我国烤烟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0,(3).蒋中一,袁庆禄.影响烤烟生产的基本因素分析[J].卫生服务,2009,(9).李家俊,焦剑,刘骏.贵州烤烟生产烟用物资联网研究[J].区域经济,2014,(7).致 谢四年的大学生涯就要结束,回首大学时光,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平常生活中对我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经历。在四年的时光里,有过哭泣,但都在身边老师、朋友以及同学的帮助下挺过,收获了感动,也交识了知心朋友,这些都是我人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论文能够顺利完成,要感谢的人很多,首先最需要感谢的是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崔利昆,用您深博的知识和严谨的学风,在我论文的选题、分析方案的制度、开题报告的修改、论文的修改和定稿上给了我耐心的指导和帮助;在此,向老师您表示深深的感谢!老师,您辛苦啦。还要感谢我身边所有的同学和朋友,有了你们的陪伴,我的大学过的非常的有价值。我们都没有浪费光阴,因为我们一起拥有太多的美好回忆。最真诚的感谢致以我最亲爱的家人!父母用勤劳的双手为我的学费、生活费而努力,你们省吃俭用为的就是让我们接受好的教育和过好的人生。无时无刻鼓励着我,使我不断地战胜自己。最后,忠心感谢抽出宝贵时间审阅论文的各位专家、教授、老师!附 录调查问卷说明 本问卷调查是一项科研项目,用于学术性社会研究,无其他用意,所以请按照自己的真实想法进行填写。对于您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您!1,您的烟草种植年限A、3年以下 B、3-5年 C、5-8年 D、8年以上2,您的年龄A、30岁以下 B、30-40岁 C、40-50岁 D、50岁以上3,您的文化程度:小学文凭 B、初中文凭 C、高中文凭 D、大学文凭4,烟草种植面积A、10亩以下 B、10-30亩 C、30-50亩 D、50亩以上5,烟草种植采取形式传统种植 B、规模种植6,烟草烘烤烤房形式普通烤房 B、大型密集烤房7,每年烟草种植所需资金:A、2万以下 B、2-4万 C、4-8万 D、8万以上8,每年烟草毛收入A、5万以下 B、5-10万 C、10-50万 D、50万以上
目 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10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