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性金融中心swot分析(附件)
摘 要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就是把沿古丝绸之路上的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区域通过经济、贸易、能源、金融等方式联合起来,共同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而金融作为一种合作方式,在现如今显的尤为重要。陕西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是新亚欧大陆桥在中国境内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其代表的关中城市群是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最繁华的区域。西安位于陕西中部的关中盆地之上,是中国大地原点,其交通四面发达可通往中国东西南北各个地区。并且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这给西安发展现代经济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随着中国把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提上日程,西安可以抓住这次机遇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根据国家关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政策导向,把西安打造成国家改革的战略高地,并且西安根据自身的条件地理位置、文化内涵、经济发展状况、科技、教育发展等方面促使西安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并且在借鉴“北上广深”在金融领域发展和结合自身条件的前提下,把西安发展成为西部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关 键 词 自贸区;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性金融中心AbstractIn 2013 China President Xi Jinping put forward the strategic concept of building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in Kazakhstan, is the world each country, each region along the ancient Silk Road between the country and country, between regions and countries and areas of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trade cooperation, energy cooperation, financial cooperation so together, work together to promote and promot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countries along the sound and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Shaanxi,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Xian,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ancient Silk Road. I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ities of the new Eurasian Continental Bridge in China. The city group of Guanzhong which represents it is the most prosperous reg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Northwest china. Xian is located in the Guanzhong Basin, Weihe plain, known as the "eight hundred Qinchuan" reputation, Xian is the capital of thirteen dynasties and its historical culture broad and profound, since ancient times are Chinese economic, cultural and political center. At present, with the country to build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on the agenda, Xian can seize this opportunity to achieve better and faster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construction of a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policy guidance, to build Xian into the strategic highland of reform in the country, and Xian according to their own conditions, geographical position, culture, economic develop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development prompted Xian to become an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and in reference to the north of Guangzhou Shenzhen Development in the financial sector and according to their own conditions under the premise of the Shaanxi provincial government decided to build Xian into a regional financial center with the Silk Road economy. Key words: Free trade zon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Regional financial center 1 绪论 11.1 研究背景 11.2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2.1选题目的 11.2.2选题意义 21.3研究思路与方法 32 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基本概述 42.1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概念 42.2区域性金融中心的作用 42.3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分类 43西安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提出及其现状分析 63.1西安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问题的提出 63.2西安构建金融中心目前发展现状 63.2.1金融机构概况 63.2.2软环境和硬环境建设 73.2.3行政政策方面 74西安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SWOT分析 84.1优势分析 84.1.1西安经济实力整体较强 84.1.2证券与保险行业发展状况 94.1.3金融保障有力 104.1.4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善 114.2劣势分析 114.2.1金融机构聚集度和层次较低 114.2.2经济结构尚待优化 114.3机会分析——丝路经济带上的历史机遇 124.4威胁分析——来自于重庆和成都的挑战 124.4.1政策扶持力度大 134.4.2重庆、成都金融机构级别高、相对聚集 134.4.3成渝经济带的经济结构有利于金融中心的建成 135西安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目前存在的问题 155.1西安经济开放程度比较低,金融业发展不够完善 155.2配套设施不健全 155.3金融环境不够健全 155.4人才缺失 155.5城市规模小,人口规模小 166西安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意见和建议 17 6.1以金融为主导产业,实现能源金融的发展 176.2加强产业集群度,形成产业链式的发展格局 176.3促进区域金融合作,提高金融中心政策开放度 176.4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机制 186.5加快金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186.6加快国家性功能区建设,共同推动丝路经济带建设 18结论 20参考文献 21致谢 221 绪论1.1 研究背景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就是在古丝绸之路基础上形成的一个东西走向的新的经济发展区域,其东部为亚太区域,西部为欧洲区域,通过与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经济往来加强国家之间的联系促进东西方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缩小东西方在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差距,形成互利共赢的发展新格局。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推进,使中国与中亚、欧洲等国在投资、经济贸易、金融等领域的合作更加密切。 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为了抓住这次机遇,打造西部金融强省陕西省政府和甘肃省政府向国务院递交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这份规划中明确提出把西安浐灞商务区打造成为西部区域性的金融中心,该规划在2009年获得国务院的审批。把西安打造成为西部区域性金融中心不仅可以推动西安乃至陕西省各行各业的发展,也可以辐射周边区域带动其经济发展。因此,为了突出在西安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重要性,本篇文章所研究内容包括通过西安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问题的提出,然后进行SWOT分析出它的前景、优势、劣势、竞争力、机遇,从而进一步分析西安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目的和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及其给出的建议和对策,从战略思维、金融体系、区域性分析、区域金融环境、建设西安自贸区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1.2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2.1选题目的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间的经济差距发展越来越大。东部沿海地区属于我国经济发展最繁华的地区,这些地方物价高、工资高、人民生活水平高、科技水平高、机会多,因此每年有大量的人才流向东部这对普通大众或者大型企业来说可能是好事,但是那些以制造业为主的中小型企业来说他们本来规模就不大再加上要支付大额的工人工资和房租并且受大企业竞争压制市场小无法快速成长,要么面临倒闭要么被大公司收购。而西部地区是中国最贫穷的地区,受地理环境和国家政策的影响西部地区城市发展及其不均衡再加上工业基础薄弱和大量人才的流失迫切需要一种区域性集团或者某种国家政策把西部各个省份尽可能通过某种方式联合起来留住人才和吸引大中型企业前来投资以此带动西部经济的发展。而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好坏就在于这个城市的资本流通率,也就是金融业的发展程度。改革开放以来,西安经济快速发展目前形成了以关中为依托的城市群。在历史文化上,古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中国与西方进行交流的经济、贸易、文化中心;在政策上,2009年国务院批准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2013年把西咸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战略的提出和西安国际港务区及西安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着力把西安打造成为国际化大都市。通过不断的深化合作把西安建设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中国西部区域的的金融中心。 1.2.2选题意义陕西西安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门户可以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方面的方针政策,通过加强关中城市群带动西部区域快速发展,缩小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差距而且有利于西部地区更好的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快本地区在经济、科技创新、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出现低迷的状态,尤其是以制造业为依托的中国,每年的对外出口量逐渐减少而且国内消费又跟不上所以现阶段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建设金融强国的设想被提了出来,像“北上广”、“京津冀”等东部城市都在不断加强经济领域方面的建设,因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企业、个人与银行、保险、证券公司间的业务往来,通过金融市场进行融资、租借、贸易往来、投资等。因此金融体系的强大一定会影响城市经济的发展。在国家政策方面“丝绸之路经济带”和西安自贸试验区再加上西咸新区的建设等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将吸引大、中、小企业前来入驻,通过中小企业和各个金融机构间的资本往来,来促进企业乃至城市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辐射周边带动经济效益增长,所以把西安发展成西部金融中心很有必要,因为西安处于中国大地原点,不管是贸易、交通、经济辐射都呈“米”字型分布,势必会辐射周围更多的城市。因此面临当前形势,如何抢占机遇,实现西安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1.3研究思路与方法文献法利用学校图书馆知网系统广泛查阅相关文献,到当地查阅统计年鉴、到有关部门收集资料并获取相关数据。SWOT分析法,通过比较突出西安建设区域中心的机遇、威胁、优势、劣势来进行分析建设区域中心的必要性。c.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实证,即采用历史数据、典型案例分析金融业对西安的影响;通过影响而不断提出建议。2 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基本概述2.1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概念 区域性金融中心是金融机构集中、金融市场发达、金融信息灵敏、金融设施先进、金融服务高效的融资枢纽。金融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金融的发展会推动经济的发展。一个地区想要在当今国际经济环境下快速的发展起来就必须建立机构相对集中、市场发达、信息畅通、设施先进、服务高效的区域性金融中心。企业可以通过金融中心进行融资、资源整合和经济发展转型,推动该地区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2.2区域性金融中心的作用金融中心它是对个人和企业的储蓄及投资进行结算,也将储户的资金从储蓄者手中转移到投资者手中进行投资,也就是通过放贷的方式来解决公司资金短期难以周转的问题的中心区域。它也是政府有效调整市场经济的一种手段,政府可以通过调整利率、汇率、放贷条件、发行债券等方式来维护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在金融中心将聚集着相对集中的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各类金融相关产品能够到自由发展。[]2.3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分类金融中心大体可分为国际金融中心、国际区域性金融中心、国内金融中心、国内区域金融中心。在中国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主要发展的是离岸金融。在内地金融发展最快的城市是上海和深圳,上海和深圳拥有我国内地唯一的两个证券交易所分别是沪、深交易所。上海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发展空间,拥有我国先进的服务业、制造业体系再加上国际区域组织“上合组织”以及金砖银行和丝路基金的总部,再加上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成立不断推进上海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国内区域性金融中心,其影响力和作用度辐射国内区域一些城市,就是把一个经济发展较快、在各方面比较占优势的城市作为中心发展起来然后通过不断的经济辐射来推动该区域周边的城市快速发展。西安相比于“北上广深”等发达城市,在各个方面都还有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要太急切先打好经济基础,在借鉴发达城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西安市目前的基本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解决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再往好的方面发展。在将来发展到一定程度上着眼于国内区域性金融中心通过不断累积经验和不断发展在将来可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国际区域金融中心。3西安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提出及其现状分析3.1西安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问题的提出西安自古以来都是国家的经济中心、政治中心,古长安代表着当时世界最发达的城市,但是由于后来各种因素的影响失去了重要地位。为重振西安当年的影响力西安市政府倡导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来建设西部区域性金融中心以此来推动大西安的经济发展。在2008年4月,陕西省西安市确立了“建设浐灞金融商务区,构建西部重要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将西安金融商务区落户浐灞生态区。2010年9月,在《西安金融商务区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年)》中明确提出将西安金融商务区定位为西安国际大都市的金融核心区,关中-天水经济区金融服务支持基地,中国西部区域金融创新试验区。2013年6月,西安市政府出台《西安区域性金融中心发展规划(2013-2020年)》,明确提出,将西安金融商务区建设成为区域性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的总部聚集区,全国金融中后台服务和金融服务外包基地,国际性金融机构区域总部的承接地,区域性能源产权交易中心,成为西部重要的金融功能区和西安区域性金融中心的主要承载区。在提升金融行业发展氛围的同时,打造以“生态化、城市化、产业化、国际化”为导向的丝路区域金融中心。3.2西安构建金融中心目前发展现状3.2.1金融机构概况 随着构建西安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和金融机构逐渐向这里集聚。目前,西安市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36家,分支机构近1969家;证券期货业金融机构108家(含外地公司在西安营业部);期货公司3家期货营业部26家;保险公司总部2家、分公司36家;全市信托公司家,财务公司4家,其他金融服务机构也不断增加。西安金融商务区基本入驻的金融机构有中国证监会陕西监管局、中国保监会陕西监管局、国家开发银行陕西省分行、长安银行总部、西安银行总部、中国银行总行全球客服中心、永安保险总部、西格玛国际金融广场、西部信托金融时代广场、建行西安运营中心、陕煤集团金融中心等金融机构或项目已相继签约并纷纷开工建设,再加上西安有众多高校人才来为区域性金融中心服务。3.2.2软环境和硬环境建设 硬环境方面;在原来道路的基础上采用纵横网路与辐射线、环线相结合的布局方案,形成由2条环型线、6条以西安为中心的辐射线、3条南北纵向线、7条东西横向线和18条联络线组成的高速公路网;铁路方面已经开通了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的高铁和货运专列,特别是“长安号”专列已经开通可以通往西方国家;西安国际机场已经开通飞往拉美等地区的航班极大的缩小城市间、国家间的距离。软环境方面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通讯机构的西部总部和数据处理中心纷纷落户到西安西咸新区,及时可以提供数据交易信息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并且在无线网方面将来会形成像杭州一样城市通讯和无线网全覆盖。政府等相关机构也可以通过对数据进行监管防止金融诈骗等风险的产生。3.2.3行政政策方面西安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目前刚处于起步阶段,招商引资方面正在进行,各类配套设施正在逐渐的完善。2013年以前由于地理位置、薪资待遇等方面导致西安无法引入和吸引国际知名的企业和金融人才前来入驻,因此西安经济发展相对于其他同类城市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自从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提出,西安是“丝路”的起点城市可以依托“一带一路”国家方面的政策来壮大经济的发展。在行政规划方面达成西咸一体化,西咸新区的行政规划归西安统一管理来扩大西安的行政范围;人口方面,西安已放开人口政策,鼓励和支持人们入住西安,来共同推动西安的发展。根据《西安区域性金融中心发展规划(2013-2020年)》预计在2020年建成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到时候西安人口将突破千万人口大城市时各类产业集聚呈现出经济繁荣的大好局面,共同推动“大西安”走向国际化。4西安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SWOT分析4.1优势分析4.1.1西安经济实力整体较强随着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不断建设,西安市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从表4.1可以看出,2016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6257.18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2.01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2797.81亿元,增长8.6%;第三产业增加值3827.36亿元,增长8.8%。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7%,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5.1%,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1.2%。全年人均生产总值71357元,比上年增长6.5%。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302.2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8%,占比与上年持平。 对比西部地区其他几个重要省会城市,可以看出西安相对于西北区域各城市来说总体经济水平比较高的,对比兰州市、乌鲁木齐市GDP来看西安比兰州多3992.95亿元,比乌鲁木齐多3798.2亿元,常住人口和人均生产总值也比较高。但对比这次与西安竞争金融中心的两个省份重庆和成都来看,从地区GDP来看,西安市均低于另外两个省份,与成都市相差5913.02亿元,与重庆市相差11301.58亿元。但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比成高0.8个百分点。在人均生产总值上,西安市比重庆市高13455元。在其他方面略低于重庆和成都市。[]到目前为止虽然西安和重庆、成都有一些差距,但随着西咸新区和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在基建、贸易、能源金融、文化软实力、工业基础的发展等方面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势必会引来大量的国际知名企业入驻,从而推动西安经济的发展。包括像中国三大运营商联通、移动、电信的西部数据处理中心已经落户西咸新区沣西新城,这为西部数据交易、处理、分享等方面促进了信息自由畅通。据初步统计西安市目前高校有42所,其中985、211的高校有7所分别是西安交大、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北大学。这些高等院校每年为城市企业输出大量的创新应用型金融人才,从而促进城市的活力和再繁荣。图4.1 西安市2012——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变化图注该数据来源于西安市统计局,信息时间为2017-03-10表4.1西部地区主要省会城市经济对比表(2016年)计量单位元城市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增速人均生产总值(元)常住人口(万人)西安市6257.188.5%71357883.21成都市12170.27.7%774701570.97重庆市17558.7610.7%579023016.55兰州市2264.238.3%61207324.23乌鲁木齐市2458.987.6%69565351.96表1、表2数据来源根据《统计局》(2015-2017年)整理得出。4.1.2证券与保险行业发展状况 从图4.2可以看出2015年末,西安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7796.18亿元,同比增长9.2%,比2014年增加2629.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3714.02亿元,同比增长9.6%,比2014年增加2045.88亿元。全市境内证券公司3家。各类证券营业部105家,比上年增加13家。期末证券开户数235.32万户,比上年末增加65.90万户。全年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2630158亿元,比上年增长535234亿元。其中,财产险835526万元,比去年增长93764万元;人身险1794632万元,比去年增长341470万元。保险业累计赔付支出876182亿元,比上年增长68530万元。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406530万元,增长33624万元;人身险赔付支出469652万元,增长34906万元。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我省的金融机构数量在不断的增加,居民、股民、企业贷款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不管是保险还是银行业还是证券业均出现增长趋势这说明我省资本市场正在缓慢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投资理财的观念不断深入呈现出市场活跃状态。图4.2 1978—2015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年末余额(亿元) 数据来源西安市统计局 《2016年度统计年鉴》4.1.3金融保障有力西安市政府大力支持金融业发展,目前基本建成高效开放、服务优质、运行协调、与西安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西安现代金融体系”。按照《西安金融商务区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年)》预计在10-15年内,将西安金融商务区建设成为一个聚集各类金融机构、企业总部、和配套服务机构、拥有较强资金融通和金融服务能力辐射中西部地区的区域金融中心。预计到2020年,西安金融商务区将聚集100-300家金融机构和1000家商务机构,金融业增加值达到150亿元,占西安市金融业新增值部分的50%以上,占陕西省金融业新增值部分30%以上,对陕西省金融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20%以上,金融业带动相关产业增加值达到300亿元。[]4.1.4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善西安地处我国两大经济区域的结合部;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也是陇海——兰新线上最大的中心城市;是关中城市群中发展最快的城市。正在建设的西安国际航空港务区和以西安为中心的“米”字型公路和铁路,构成了一个立体式交通网络中心。以“米”字型光缆为基础,微波、卫星为覆盖的通讯、数据、计算机等公众信息网络,也已形成了区域网络中心,可以辐射东西南北各个城市并实现了国际互联。作为中国地理的中心位置,西安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西北地区较大的商贸、文化、金融中心。陕西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总额、地方财政收入、外商直接投资等各项指标,均居西北首位。要想搞建设必须得先满足符合公司发展的基础条件,正在建设的西咸新区和西安自贸区正在引进国内外知名的大企业,在不断完善道路、园林、交通等方面的建设,。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看,西北地区的经济增长刺激因素还没有形成,西安作为西北的一个大中型城市,其科技实力、金融机构、商贸设施、开放程度、旅游条件、国际知名度,明显优于其他城市,因此,把西安建成西部金融中心是十分必要的。4.2劣势分析4.2.1金融机构聚集度和层次较低虽然西安的金融业发展基础较好,但以金融中心的标准要求,其发展差距还很大,尤其是西安的金融机构聚集程度低。虽然西安浐灞提出了打造为金融商务区,但目前还在进行中没有形成有效聚集效应。金融机构的层次低不具备为区域内大型项目融资的能力,不具备跨区开展金融服务的条件;金融机构的国际化水平不高、外汇业务量较少、金融业开放度不够;金融市场中,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的规模都不够影响了金融业市场化进程。4.2.2经济结构尚待优化虽然西安在西北地区有一定的优势,但相比于重庆、成都来说,总体实力还不是十分突出。以产业结构状况看,西安虽然产业的种类比较多,但产业技术结构的质量比较低,西安的工业以军工业、电子工业、外资加工业为支撑,基础工业实力不够强大,尤其是缺乏本地的国际知名知名企业。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增幅较慢,对金融业发展也构成了制约因素。4.3机会分析——丝路经济带上的历史机遇“东有浦东,西有西咸”西安要想发展成为西部区域性金融中心就必须得有国家相关政策扶持。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构架“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而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国家势必会给予一些优惠政策来扶持西安经济的发展。再加上国务院审批通过了把“西咸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和西安自贸试验区的成立为西安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西安可以借鉴上海、江苏等地在发展金融这方面的经验运用政策优势先吸引国内外大中型企业入驻再通过金融服务业来促进和鼓励企业发展创新。并且学习其先进的技术与管理方式来扶持本地企业的发展促使本地企业不断成长直至上市。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带动周边产业的快速成长以至于辐射到相邻的区域形成一种完整的配套体系。因此“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既是对历史的呼应也是对未来的展望,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把西安打造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即面向西北、中亚、西亚、南亚、东欧和西欧市场展开合作,发展经济,把西安建设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金融中心。4.4威胁分析——来自于重庆和成都的挑战西安建立区域性金融中心最大的威胁来自于重庆和成都,其中重庆是中国西部惟一的直辖市,也是能运用水上交通进行贸易的,重庆和成都的优势主要有从表4.2各项数据来看,成都、重庆都要比西安发展得好。从图4.2可以看出从GDP与人口规模来看,2016年成都市GDP12170亿元,西安市6257亿元,重庆17558.76亿元差不多是西安的两倍多。2016年,成都市人口1572万,重庆3016.5万,以拥有人口过亿的成渝经济区为腹地,而西安870万人所依托的关中平原不过2000万人,整个陕西省也只有3800万人。即使算上整个西北的7500万人,也依然无法与其相比。成都和重庆巨大的人口腹地和消费市场,封闭的陆路交通造就了这两个大城市。虽然关中平原土地肥沃,但由于西安和咸阳不合理的行政规划导致西安县域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政府对成渝经济的优惠政策方面也有很大的差距比如表4.2 2016年西安、重庆、成都,人口、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行政面积及统计数据城市人口(万人)地区生产总值(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元)面积(平方千米)西安870.566257.186673810108成都1572.812170.237486514312重庆3016.5517558.7657902824034.4.1政策扶持力度大在2009年1月,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金融中心。2009年3月由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专门要求各金融机构全面做好重庆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区等国家重点支持区域的金融服务,将重庆明确纳入国家金融类战略规划。[]这些政策的出台有利于吸引外地金融机构集聚重庆,借金融发展来辐射西部其他地区,也有利于重庆对外开放,推动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的建设。4.4.2重庆、成都金融机构级别高、相对聚集国务院在2014年提出要建设“长江经济带”,重庆和成都抓住这次机会通过加强与长江经济带的关联,与沿江产业的交流打造承接沿江产业专业高地。比如与四川合力打造汽车、IT、零部件和都市消费品产业走廊,石油、天然气、化工产业走廊,特色资源加工走廊。与贵州开展煤电合作、旅游度假、现代农业等方面的合作,尤其是通过与沿江合作来达到产业的集群效果。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为重庆的金融业发展带来了很有利的影响,是重庆较大的一个竞争优势。4.4.3成渝经济带的经济结构有利于金融中心的建成重庆和成都是我国著名的工业城市,工业企业数量庞大,产业链条完整,地方特色鲜明。在推进实施城乡统筹后,重庆解决了原有经济结构中不合理的地方,实现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合理。相对西安而言,重庆是西部城市中经济总量最大的(人均产值西安要高些),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人均收入水平等方面均位居西部城市中首位,经济增长率也比西安高,在招商引资方面重庆也优于西安。5西安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目前存在的问题5.1西安经济开放程度比较低,金融业发展不够完善西安金融业发展处于初始阶段,并且金融业的发展需要依托外向型经济发展。但西安对外贸易规模偏小,外贸依存度偏低,外资对经济贡献度偏低。经济开发区是西安经济对外开放的一个平台,其基本建设还不够健全,区域对外开放发展水平有待提高。经济外向度低是制约西安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不容忽视的因素,同时也制约着西安金融业的开放与发展。因此西安急需引进并且培育和引进国内外有影响力的金融机构。5.2配套设施不健全 一个区域性的金融中心集合了投资、融资、交易、清算中心,还要具备一个完备的金融交易市场和一定数量的区域性金融机构。因此,西安打造成金融中心必须要有一定有影响力的金融机构入驻才行。目前西安正在进行相应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过程中与建设金融中心的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金融业发展还是比较落后的,其辐射带动作用也很难实现。5.3金融环境不够健全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对金融人才和金融机构等金融资源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聚集力。西安在金融银行每年都有坏账和大量的失信企业和人员存在,因此限制了西安金融业的发展。目前西安的金融体系、法制体系和信用体系还不够完善,必须借鉴东部沿海城市在发展金融方面这方面的经验来完善金融环境主要表现在司法保护、金融仲裁、消费者维权等方面,并且小微企业信用水平低,担保体系不健全,融资难,高利贷和非法集资活动比较频繁,对金融环境带来了负面的影响。5.4人才缺失人才对于一个企业来讲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决定一个企业的命运。每年大企业都会进行校园招聘,以此来提升企业的活力。陕西高校众多,可以说是汇集着大量的优秀人才,但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人民工资水平相对于发达城市比较地下,机会和发展空间比较小。因此每年都会有大量人才流往东部沿海地区进行就业,这无疑给西安带来了重大的人才缺口,再加上专业人才的缺少,政府政策扶持力度小导致西安金融业的发展一直都很低迷。5.5城市规模小,人口规模小西安的地理范围有10108万平方米,人口为870.56万人,相较于成渝经济区,关中经济区地理位置狭小发展不均衡,城市经济发展不够集中。西安北面是黄土高原,南面是秦岭山地,西面是咸阳,咸阳占据了西安周围许多经济发达的县域包括素有“关中白菜心”的泾阳和三原。地铁一号线终点站后卫寨的延长线,导致西安与咸阳经济行政划分不够明显,当计算经济总量是时得进行独立核算。再加上西安属于二三线城市,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导致城市常住人口稀少所以消费水平比较低,没有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6西安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意见和建议6.1以金融为主导产业,实现能源金融的发展 西安目前的经济主要依靠能源型工业为主,但本省的能源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每年都要大量进口石油等能源,而能源战略的实施必须要有强大的资本支持,并且能源与债券市场与城市经济间是相互影响的,能源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极大刺激经济的发展,也是金融业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以石油为列,国际石油价格的高低决定着国内期货市场的涨跌,从而影响着金融和经济的发展。因为能源产业具有的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是一般银行所承受不起的,所以国家应该设立专门的能源银行来管理,除此之外也要配备与之相应的担保公司进行市场运作。通过金融与能源产业相结合的方式来促进西安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把金融作为发展西安城市经济的主导产业,确立金融业在西安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和重要地位,使金融能更好的为实体经济服务。6.2加强产业集群度,形成产业链式的发展格局为了打造金融中心,就必须使企业集群化通过产业链的方式进行合作达到规模效应。因此。西安应以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为主,从零部件生产的上中游产业入手吸引像三星、中兴、华为等这些国际知名企业入驻,再引入像富士康、英华达、昌硕等这些产品生产零部件厂家组成产业集群入驻西安;第二部吸引同类产品的相关配件公司入驻西安,形成与之良好的经济配套合作模式;第三步发展运输和销售业务,因为电子产品不止依靠国内市场,也要发展国外市场。因此政府要不断加强陆、空的交通建设,充分发挥西安的“米”字型和第二大亚欧大陆桥和咸阳国际机场的作用,实现“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6.3促进区域金融合作,提高金融中心政策开放度西安应该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入驻,尤其是发达地区有影响力的企业。依靠“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强本土企业与国外知名企业进行区域合作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形成属于自己的产业发展方式。比如陕汽公司可以与德国汽车制造商进行合作,进行技术交流学习德国小汽车的发动机制造技术和流线型车体设计,德国汽车制造商可以学习我们的大型汽车设计的整体思路使显得工业化从2.0达到4.0的时代,这种模式可以通过在西安设立合资公司的方式进行。要想吸引外国知名企业就必须有相应的优惠政策支持才行,因此政府需要研究制定降低入驻机构办公场所建设成本、进行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在内的等多方面的优惠支持政策才行。另外政府可以办好高层次的金融论坛欧亚经济论坛金融合作分会、浐灞金融高峰论坛等来促进双方金融的不断合作以此来提升西安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6.4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区域金融风险预警机制,主要是对区域金融资金交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造成金融资产损失和金融体系遭受破坏进行预防和制止。金融体系一经受到破会就会影响与之相关联的多个金融机构和企业,势必会造成经济损失和经济瘫痪等现象。[]因此政府需要把银行、证券和保险三大金融业联合起来建立区域金融风险预警指标,及时对区域金融运行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如遇到紧急情况可以及时向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部门发出警报快速采取有效措施减小金融风险,从而保障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6.5加快金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金融中心的形成需要大量各类金融人才尤其是高端金融人才的相对聚集。西安高校众多,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基础。西安应利用在教育资源和科技方面的优势,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各类专门人才,尤其是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金融人才。[]营造宽松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制定更有竞争力的福利薪酬体系,加大培养与引进金融高级管理人才与高级经营人才队伍。逐步形成各类人才合理流动的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6.6加快国家性功能区建设,共同推动丝路经济带建设2013年国务院批复西咸新区为国家级新区,其建设目的就在于把西安打造成国际化大都市。西咸新区被划分为沣东新城、空港新城、秦汉新城、沣西新城、泾河新城,分别从科学技术研究、航空物流、文化旅游、创新创业、低碳农业为主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入开发,以此来推动“大西安”的国际化进程。在2016年西安建设自贸试验区也被国务院批准,这是西北唯一一个自贸区。西安建设自贸区可以借鉴上海自贸区的经验,通过设立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安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跨境贸易结算中心,促进跨境投融资和跨境贸易结算中心,带动丝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积极开展丝路沿线国家的跨境贷款业务创新、跨境股权投资基金的创新,使西安成为国家金融改革开放的重要试验场,促进西安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形成,提高西安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西安国际港务区在2008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我国第一个内陆港。港务区由“一个中心,三大团”组成形成以保税物流为中心,以国际物流区为支撑,以国内综合物流区和物流产业集群区为两翼,凭借其地理位置促进西安同国内外商品贸易物流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加强西咸新区、国际港务区、自贸区、金融中心、国家中心城市等功能新区的不断建设,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机遇把西安建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到将来把西安区域性金融中心打造成为不仅辐射中国内地,也要扩大到沿丝绸之路上的各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际性金融中心。 结论 通过以上深入的分析,下一步西安的金融中心建设总体思路应是在自贸试验区和西咸新区和港务区建设的框架下,发挥自身的优势,构建以金融为核心的城市经济竞争力,在建设过程中要以政府引导为主,各个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加强金融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培养本土产业形成区域金融机构聚集的新格局。政府在搞好区域金融的宏观调控下,建立机制健全、运作规范、管理先进的多元化金融体系和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的多功能、开放性、辐射强、高效有序的金融市场。参考文献[1] 余丽霞, 张志英, 张丽宇.成都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SWOT分析[J].软科学 2010,(08)86-91[2] 司月芳,曾刚.国际贸易投资一体化下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J].经济论坛 2008,(12)15-17[3] 西安2016统计年鉴.西安市统计局(2016)http://www..xatj.gov.cn/ptl/def/def/2016/zk/indexch.htm[4] 易水.昆明打造区域金融中心理想与现实[D].创造 2010,(09)50-55[5] 薛旭.论成渝经济区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D].探索 2012,(05)98-402[6] 丁子楷.西安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方法[J].新西部(理论版) 2014,(11)22-23[7] 丁丁.区域金融中心的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数据库2015 ,(03)[8] 王钊.陕西省社科院发布国内首部丝路经济带蓝皮书[D].新西部(上) 2014[9] 陈宝根.西安外贸“四轮驱动”[D].中国海关 2007,(05)78-78致谢在这次写作论文的时候遇到了很多困难,文章内容有许多疏漏的地方,多亏有指导老师姜老师和论文答辩老师给我提出修改的建议与意见;也要感谢帮助我的同学,在我遇到困难时他们不嫌麻烦的来帮助我,让我很欣慰;也要感谢论文中所借鉴的原始资料的作者,这些资料对我完成论文很重要。
目 录
Xian,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ancient Silk Road. I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ities of the new Eurasian Continental Bridge in China. The city group of Guanzhong which represents it is the most prosperous reg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Northwest china. Xian is located in the Guanzhong Basin, Weihe plain, known as the "eight hundred Qinchuan" reputation, Xian is the capital of thirteen dynasties and its historical culture broad and profound, since ancient times are Chinese economic, cultural and political center. At present, with the country to build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on the agenda, Xian can seize this opportunity to achieve better and faster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construction of a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policy guidance, to build Xian into the strategic highland of reform in the country, and Xian according to their own conditions, geographical position, culture, economic develop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development prompted Xian to become an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and in reference to the north of Guangzhou Shenzhen Development in the financial sector and according to their own conditions under the premise of the Shaanxi provincial government decided to build Xian into a regional financial center with the Silk Road economy. Key words: Free trade zon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Regional financial center 1 绪论 11.1 研究背景 11.2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2.1选题目的 11.2.2选题意义 21.3研究思路与方法 32 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基本概述 42.1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概念 42.2区域性金融中心的作用 42.3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分类 43西安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提出及其现状分析 63.1西安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问题的提出 63.2西安构建金融中心目前发展现状 63.2.1金融机构概况 63.2.2软环境和硬环境建设 73.2.3行政政策方面 74西安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SWOT分析 84.1优势分析 84.1.1西安经济实力整体较强 84.1.2证券与保险行业发展状况 94.1.3金融保障有力 104.1.4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善 114.2劣势分析 114.2.1金融机构聚集度和层次较低 114.2.2经济结构尚待优化 114.3机会分析——丝路经济带上的历史机遇 124.4威胁分析——来自于重庆和成都的挑战 124.4.1政策扶持力度大 134.4.2重庆、成都金融机构级别高、相对聚集 134.4.3成渝经济带的经济结构有利于金融中心的建成 135西安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目前存在的问题 155.1西安经济开放程度比较低,金融业发展不够完善 155.2配套设施不健全 155.3金融环境不够健全 155.4人才缺失 155.5城市规模小,人口规模小 166西安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意见和建议 17 6.1以金融为主导产业,实现能源金融的发展 176.2加强产业集群度,形成产业链式的发展格局 176.3促进区域金融合作,提高金融中心政策开放度 176.4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机制 186.5加快金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186.6加快国家性功能区建设,共同推动丝路经济带建设 18结论 20参考文献 21致谢 221 绪论1.1 研究背景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就是在古丝绸之路基础上形成的一个东西走向的新的经济发展区域,其东部为亚太区域,西部为欧洲区域,通过与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经济往来加强国家之间的联系促进东西方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缩小东西方在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差距,形成互利共赢的发展新格局。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推进,使中国与中亚、欧洲等国在投资、经济贸易、金融等领域的合作更加密切。 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为了抓住这次机遇,打造西部金融强省陕西省政府和甘肃省政府向国务院递交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这份规划中明确提出把西安浐灞商务区打造成为西部区域性的金融中心,该规划在2009年获得国务院的审批。把西安打造成为西部区域性金融中心不仅可以推动西安乃至陕西省各行各业的发展,也可以辐射周边区域带动其经济发展。因此,为了突出在西安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重要性,本篇文章所研究内容包括通过西安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问题的提出,然后进行SWOT分析出它的前景、优势、劣势、竞争力、机遇,从而进一步分析西安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目的和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及其给出的建议和对策,从战略思维、金融体系、区域性分析、区域金融环境、建设西安自贸区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1.2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2.1选题目的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间的经济差距发展越来越大。东部沿海地区属于我国经济发展最繁华的地区,这些地方物价高、工资高、人民生活水平高、科技水平高、机会多,因此每年有大量的人才流向东部这对普通大众或者大型企业来说可能是好事,但是那些以制造业为主的中小型企业来说他们本来规模就不大再加上要支付大额的工人工资和房租并且受大企业竞争压制市场小无法快速成长,要么面临倒闭要么被大公司收购。而西部地区是中国最贫穷的地区,受地理环境和国家政策的影响西部地区城市发展及其不均衡再加上工业基础薄弱和大量人才的流失迫切需要一种区域性集团或者某种国家政策把西部各个省份尽可能通过某种方式联合起来留住人才和吸引大中型企业前来投资以此带动西部经济的发展。而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好坏就在于这个城市的资本流通率,也就是金融业的发展程度。改革开放以来,西安经济快速发展目前形成了以关中为依托的城市群。在历史文化上,古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中国与西方进行交流的经济、贸易、文化中心;在政策上,2009年国务院批准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2013年把西咸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战略的提出和西安国际港务区及西安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着力把西安打造成为国际化大都市。通过不断的深化合作把西安建设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中国西部区域的的金融中心。 1.2.2选题意义陕西西安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门户可以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方面的方针政策,通过加强关中城市群带动西部区域快速发展,缩小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差距而且有利于西部地区更好的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快本地区在经济、科技创新、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出现低迷的状态,尤其是以制造业为依托的中国,每年的对外出口量逐渐减少而且国内消费又跟不上所以现阶段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建设金融强国的设想被提了出来,像“北上广”、“京津冀”等东部城市都在不断加强经济领域方面的建设,因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企业、个人与银行、保险、证券公司间的业务往来,通过金融市场进行融资、租借、贸易往来、投资等。因此金融体系的强大一定会影响城市经济的发展。在国家政策方面“丝绸之路经济带”和西安自贸试验区再加上西咸新区的建设等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将吸引大、中、小企业前来入驻,通过中小企业和各个金融机构间的资本往来,来促进企业乃至城市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辐射周边带动经济效益增长,所以把西安发展成西部金融中心很有必要,因为西安处于中国大地原点,不管是贸易、交通、经济辐射都呈“米”字型分布,势必会辐射周围更多的城市。因此面临当前形势,如何抢占机遇,实现西安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1.3研究思路与方法文献法利用学校图书馆知网系统广泛查阅相关文献,到当地查阅统计年鉴、到有关部门收集资料并获取相关数据。SWOT分析法,通过比较突出西安建设区域中心的机遇、威胁、优势、劣势来进行分析建设区域中心的必要性。c.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实证,即采用历史数据、典型案例分析金融业对西安的影响;通过影响而不断提出建议。2 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基本概述2.1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概念 区域性金融中心是金融机构集中、金融市场发达、金融信息灵敏、金融设施先进、金融服务高效的融资枢纽。金融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金融的发展会推动经济的发展。一个地区想要在当今国际经济环境下快速的发展起来就必须建立机构相对集中、市场发达、信息畅通、设施先进、服务高效的区域性金融中心。企业可以通过金融中心进行融资、资源整合和经济发展转型,推动该地区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2.2区域性金融中心的作用金融中心它是对个人和企业的储蓄及投资进行结算,也将储户的资金从储蓄者手中转移到投资者手中进行投资,也就是通过放贷的方式来解决公司资金短期难以周转的问题的中心区域。它也是政府有效调整市场经济的一种手段,政府可以通过调整利率、汇率、放贷条件、发行债券等方式来维护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在金融中心将聚集着相对集中的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各类金融相关产品能够到自由发展。[]2.3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分类金融中心大体可分为国际金融中心、国际区域性金融中心、国内金融中心、国内区域金融中心。在中国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主要发展的是离岸金融。在内地金融发展最快的城市是上海和深圳,上海和深圳拥有我国内地唯一的两个证券交易所分别是沪、深交易所。上海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发展空间,拥有我国先进的服务业、制造业体系再加上国际区域组织“上合组织”以及金砖银行和丝路基金的总部,再加上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成立不断推进上海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国内区域性金融中心,其影响力和作用度辐射国内区域一些城市,就是把一个经济发展较快、在各方面比较占优势的城市作为中心发展起来然后通过不断的经济辐射来推动该区域周边的城市快速发展。西安相比于“北上广深”等发达城市,在各个方面都还有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要太急切先打好经济基础,在借鉴发达城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西安市目前的基本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解决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再往好的方面发展。在将来发展到一定程度上着眼于国内区域性金融中心通过不断累积经验和不断发展在将来可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国际区域金融中心。3西安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提出及其现状分析3.1西安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问题的提出西安自古以来都是国家的经济中心、政治中心,古长安代表着当时世界最发达的城市,但是由于后来各种因素的影响失去了重要地位。为重振西安当年的影响力西安市政府倡导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来建设西部区域性金融中心以此来推动大西安的经济发展。在2008年4月,陕西省西安市确立了“建设浐灞金融商务区,构建西部重要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将西安金融商务区落户浐灞生态区。2010年9月,在《西安金融商务区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年)》中明确提出将西安金融商务区定位为西安国际大都市的金融核心区,关中-天水经济区金融服务支持基地,中国西部区域金融创新试验区。2013年6月,西安市政府出台《西安区域性金融中心发展规划(2013-2020年)》,明确提出,将西安金融商务区建设成为区域性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的总部聚集区,全国金融中后台服务和金融服务外包基地,国际性金融机构区域总部的承接地,区域性能源产权交易中心,成为西部重要的金融功能区和西安区域性金融中心的主要承载区。在提升金融行业发展氛围的同时,打造以“生态化、城市化、产业化、国际化”为导向的丝路区域金融中心。3.2西安构建金融中心目前发展现状3.2.1金融机构概况 随着构建西安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和金融机构逐渐向这里集聚。目前,西安市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36家,分支机构近1969家;证券期货业金融机构108家(含外地公司在西安营业部);期货公司3家期货营业部26家;保险公司总部2家、分公司36家;全市信托公司家,财务公司4家,其他金融服务机构也不断增加。西安金融商务区基本入驻的金融机构有中国证监会陕西监管局、中国保监会陕西监管局、国家开发银行陕西省分行、长安银行总部、西安银行总部、中国银行总行全球客服中心、永安保险总部、西格玛国际金融广场、西部信托金融时代广场、建行西安运营中心、陕煤集团金融中心等金融机构或项目已相继签约并纷纷开工建设,再加上西安有众多高校人才来为区域性金融中心服务。3.2.2软环境和硬环境建设 硬环境方面;在原来道路的基础上采用纵横网路与辐射线、环线相结合的布局方案,形成由2条环型线、6条以西安为中心的辐射线、3条南北纵向线、7条东西横向线和18条联络线组成的高速公路网;铁路方面已经开通了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的高铁和货运专列,特别是“长安号”专列已经开通可以通往西方国家;西安国际机场已经开通飞往拉美等地区的航班极大的缩小城市间、国家间的距离。软环境方面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通讯机构的西部总部和数据处理中心纷纷落户到西安西咸新区,及时可以提供数据交易信息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并且在无线网方面将来会形成像杭州一样城市通讯和无线网全覆盖。政府等相关机构也可以通过对数据进行监管防止金融诈骗等风险的产生。3.2.3行政政策方面西安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目前刚处于起步阶段,招商引资方面正在进行,各类配套设施正在逐渐的完善。2013年以前由于地理位置、薪资待遇等方面导致西安无法引入和吸引国际知名的企业和金融人才前来入驻,因此西安经济发展相对于其他同类城市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自从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提出,西安是“丝路”的起点城市可以依托“一带一路”国家方面的政策来壮大经济的发展。在行政规划方面达成西咸一体化,西咸新区的行政规划归西安统一管理来扩大西安的行政范围;人口方面,西安已放开人口政策,鼓励和支持人们入住西安,来共同推动西安的发展。根据《西安区域性金融中心发展规划(2013-2020年)》预计在2020年建成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到时候西安人口将突破千万人口大城市时各类产业集聚呈现出经济繁荣的大好局面,共同推动“大西安”走向国际化。4西安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SWOT分析4.1优势分析4.1.1西安经济实力整体较强随着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不断建设,西安市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从表4.1可以看出,2016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6257.18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2.01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2797.81亿元,增长8.6%;第三产业增加值3827.36亿元,增长8.8%。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7%,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5.1%,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1.2%。全年人均生产总值71357元,比上年增长6.5%。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302.2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8%,占比与上年持平。 对比西部地区其他几个重要省会城市,可以看出西安相对于西北区域各城市来说总体经济水平比较高的,对比兰州市、乌鲁木齐市GDP来看西安比兰州多3992.95亿元,比乌鲁木齐多3798.2亿元,常住人口和人均生产总值也比较高。但对比这次与西安竞争金融中心的两个省份重庆和成都来看,从地区GDP来看,西安市均低于另外两个省份,与成都市相差5913.02亿元,与重庆市相差11301.58亿元。但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比成高0.8个百分点。在人均生产总值上,西安市比重庆市高13455元。在其他方面略低于重庆和成都市。[]到目前为止虽然西安和重庆、成都有一些差距,但随着西咸新区和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在基建、贸易、能源金融、文化软实力、工业基础的发展等方面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势必会引来大量的国际知名企业入驻,从而推动西安经济的发展。包括像中国三大运营商联通、移动、电信的西部数据处理中心已经落户西咸新区沣西新城,这为西部数据交易、处理、分享等方面促进了信息自由畅通。据初步统计西安市目前高校有42所,其中985、211的高校有7所分别是西安交大、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北大学。这些高等院校每年为城市企业输出大量的创新应用型金融人才,从而促进城市的活力和再繁荣。图4.1 西安市2012——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变化图注该数据来源于西安市统计局,信息时间为2017-03-10表4.1西部地区主要省会城市经济对比表(2016年)计量单位元城市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增速人均生产总值(元)常住人口(万人)西安市6257.188.5%71357883.21成都市12170.27.7%774701570.97重庆市17558.7610.7%579023016.55兰州市2264.238.3%61207324.23乌鲁木齐市2458.987.6%69565351.96表1、表2数据来源根据《统计局》(2015-2017年)整理得出。4.1.2证券与保险行业发展状况 从图4.2可以看出2015年末,西安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7796.18亿元,同比增长9.2%,比2014年增加2629.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3714.02亿元,同比增长9.6%,比2014年增加2045.88亿元。全市境内证券公司3家。各类证券营业部105家,比上年增加13家。期末证券开户数235.32万户,比上年末增加65.90万户。全年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2630158亿元,比上年增长535234亿元。其中,财产险835526万元,比去年增长93764万元;人身险1794632万元,比去年增长341470万元。保险业累计赔付支出876182亿元,比上年增长68530万元。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406530万元,增长33624万元;人身险赔付支出469652万元,增长34906万元。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我省的金融机构数量在不断的增加,居民、股民、企业贷款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不管是保险还是银行业还是证券业均出现增长趋势这说明我省资本市场正在缓慢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投资理财的观念不断深入呈现出市场活跃状态。图4.2 1978—2015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年末余额(亿元) 数据来源西安市统计局 《2016年度统计年鉴》4.1.3金融保障有力西安市政府大力支持金融业发展,目前基本建成高效开放、服务优质、运行协调、与西安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西安现代金融体系”。按照《西安金融商务区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年)》预计在10-15年内,将西安金融商务区建设成为一个聚集各类金融机构、企业总部、和配套服务机构、拥有较强资金融通和金融服务能力辐射中西部地区的区域金融中心。预计到2020年,西安金融商务区将聚集100-300家金融机构和1000家商务机构,金融业增加值达到150亿元,占西安市金融业新增值部分的50%以上,占陕西省金融业新增值部分30%以上,对陕西省金融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20%以上,金融业带动相关产业增加值达到300亿元。[]4.1.4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善西安地处我国两大经济区域的结合部;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也是陇海——兰新线上最大的中心城市;是关中城市群中发展最快的城市。正在建设的西安国际航空港务区和以西安为中心的“米”字型公路和铁路,构成了一个立体式交通网络中心。以“米”字型光缆为基础,微波、卫星为覆盖的通讯、数据、计算机等公众信息网络,也已形成了区域网络中心,可以辐射东西南北各个城市并实现了国际互联。作为中国地理的中心位置,西安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西北地区较大的商贸、文化、金融中心。陕西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总额、地方财政收入、外商直接投资等各项指标,均居西北首位。要想搞建设必须得先满足符合公司发展的基础条件,正在建设的西咸新区和西安自贸区正在引进国内外知名的大企业,在不断完善道路、园林、交通等方面的建设,。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看,西北地区的经济增长刺激因素还没有形成,西安作为西北的一个大中型城市,其科技实力、金融机构、商贸设施、开放程度、旅游条件、国际知名度,明显优于其他城市,因此,把西安建成西部金融中心是十分必要的。4.2劣势分析4.2.1金融机构聚集度和层次较低虽然西安的金融业发展基础较好,但以金融中心的标准要求,其发展差距还很大,尤其是西安的金融机构聚集程度低。虽然西安浐灞提出了打造为金融商务区,但目前还在进行中没有形成有效聚集效应。金融机构的层次低不具备为区域内大型项目融资的能力,不具备跨区开展金融服务的条件;金融机构的国际化水平不高、外汇业务量较少、金融业开放度不够;金融市场中,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的规模都不够影响了金融业市场化进程。4.2.2经济结构尚待优化虽然西安在西北地区有一定的优势,但相比于重庆、成都来说,总体实力还不是十分突出。以产业结构状况看,西安虽然产业的种类比较多,但产业技术结构的质量比较低,西安的工业以军工业、电子工业、外资加工业为支撑,基础工业实力不够强大,尤其是缺乏本地的国际知名知名企业。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增幅较慢,对金融业发展也构成了制约因素。4.3机会分析——丝路经济带上的历史机遇“东有浦东,西有西咸”西安要想发展成为西部区域性金融中心就必须得有国家相关政策扶持。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构架“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而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国家势必会给予一些优惠政策来扶持西安经济的发展。再加上国务院审批通过了把“西咸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和西安自贸试验区的成立为西安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西安可以借鉴上海、江苏等地在发展金融这方面的经验运用政策优势先吸引国内外大中型企业入驻再通过金融服务业来促进和鼓励企业发展创新。并且学习其先进的技术与管理方式来扶持本地企业的发展促使本地企业不断成长直至上市。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带动周边产业的快速成长以至于辐射到相邻的区域形成一种完整的配套体系。因此“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既是对历史的呼应也是对未来的展望,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把西安打造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即面向西北、中亚、西亚、南亚、东欧和西欧市场展开合作,发展经济,把西安建设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金融中心。4.4威胁分析——来自于重庆和成都的挑战西安建立区域性金融中心最大的威胁来自于重庆和成都,其中重庆是中国西部惟一的直辖市,也是能运用水上交通进行贸易的,重庆和成都的优势主要有从表4.2各项数据来看,成都、重庆都要比西安发展得好。从图4.2可以看出从GDP与人口规模来看,2016年成都市GDP12170亿元,西安市6257亿元,重庆17558.76亿元差不多是西安的两倍多。2016年,成都市人口1572万,重庆3016.5万,以拥有人口过亿的成渝经济区为腹地,而西安870万人所依托的关中平原不过2000万人,整个陕西省也只有3800万人。即使算上整个西北的7500万人,也依然无法与其相比。成都和重庆巨大的人口腹地和消费市场,封闭的陆路交通造就了这两个大城市。虽然关中平原土地肥沃,但由于西安和咸阳不合理的行政规划导致西安县域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政府对成渝经济的优惠政策方面也有很大的差距比如表4.2 2016年西安、重庆、成都,人口、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行政面积及统计数据城市人口(万人)地区生产总值(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元)面积(平方千米)西安870.566257.186673810108成都1572.812170.237486514312重庆3016.5517558.7657902824034.4.1政策扶持力度大在2009年1月,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金融中心。2009年3月由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专门要求各金融机构全面做好重庆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区等国家重点支持区域的金融服务,将重庆明确纳入国家金融类战略规划。[]这些政策的出台有利于吸引外地金融机构集聚重庆,借金融发展来辐射西部其他地区,也有利于重庆对外开放,推动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的建设。4.4.2重庆、成都金融机构级别高、相对聚集国务院在2014年提出要建设“长江经济带”,重庆和成都抓住这次机会通过加强与长江经济带的关联,与沿江产业的交流打造承接沿江产业专业高地。比如与四川合力打造汽车、IT、零部件和都市消费品产业走廊,石油、天然气、化工产业走廊,特色资源加工走廊。与贵州开展煤电合作、旅游度假、现代农业等方面的合作,尤其是通过与沿江合作来达到产业的集群效果。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为重庆的金融业发展带来了很有利的影响,是重庆较大的一个竞争优势。4.4.3成渝经济带的经济结构有利于金融中心的建成重庆和成都是我国著名的工业城市,工业企业数量庞大,产业链条完整,地方特色鲜明。在推进实施城乡统筹后,重庆解决了原有经济结构中不合理的地方,实现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合理。相对西安而言,重庆是西部城市中经济总量最大的(人均产值西安要高些),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人均收入水平等方面均位居西部城市中首位,经济增长率也比西安高,在招商引资方面重庆也优于西安。5西安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目前存在的问题5.1西安经济开放程度比较低,金融业发展不够完善西安金融业发展处于初始阶段,并且金融业的发展需要依托外向型经济发展。但西安对外贸易规模偏小,外贸依存度偏低,外资对经济贡献度偏低。经济开发区是西安经济对外开放的一个平台,其基本建设还不够健全,区域对外开放发展水平有待提高。经济外向度低是制约西安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不容忽视的因素,同时也制约着西安金融业的开放与发展。因此西安急需引进并且培育和引进国内外有影响力的金融机构。5.2配套设施不健全 一个区域性的金融中心集合了投资、融资、交易、清算中心,还要具备一个完备的金融交易市场和一定数量的区域性金融机构。因此,西安打造成金融中心必须要有一定有影响力的金融机构入驻才行。目前西安正在进行相应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过程中与建设金融中心的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金融业发展还是比较落后的,其辐射带动作用也很难实现。5.3金融环境不够健全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对金融人才和金融机构等金融资源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聚集力。西安在金融银行每年都有坏账和大量的失信企业和人员存在,因此限制了西安金融业的发展。目前西安的金融体系、法制体系和信用体系还不够完善,必须借鉴东部沿海城市在发展金融方面这方面的经验来完善金融环境主要表现在司法保护、金融仲裁、消费者维权等方面,并且小微企业信用水平低,担保体系不健全,融资难,高利贷和非法集资活动比较频繁,对金融环境带来了负面的影响。5.4人才缺失人才对于一个企业来讲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决定一个企业的命运。每年大企业都会进行校园招聘,以此来提升企业的活力。陕西高校众多,可以说是汇集着大量的优秀人才,但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人民工资水平相对于发达城市比较地下,机会和发展空间比较小。因此每年都会有大量人才流往东部沿海地区进行就业,这无疑给西安带来了重大的人才缺口,再加上专业人才的缺少,政府政策扶持力度小导致西安金融业的发展一直都很低迷。5.5城市规模小,人口规模小西安的地理范围有10108万平方米,人口为870.56万人,相较于成渝经济区,关中经济区地理位置狭小发展不均衡,城市经济发展不够集中。西安北面是黄土高原,南面是秦岭山地,西面是咸阳,咸阳占据了西安周围许多经济发达的县域包括素有“关中白菜心”的泾阳和三原。地铁一号线终点站后卫寨的延长线,导致西安与咸阳经济行政划分不够明显,当计算经济总量是时得进行独立核算。再加上西安属于二三线城市,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导致城市常住人口稀少所以消费水平比较低,没有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6西安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意见和建议6.1以金融为主导产业,实现能源金融的发展 西安目前的经济主要依靠能源型工业为主,但本省的能源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每年都要大量进口石油等能源,而能源战略的实施必须要有强大的资本支持,并且能源与债券市场与城市经济间是相互影响的,能源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极大刺激经济的发展,也是金融业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以石油为列,国际石油价格的高低决定着国内期货市场的涨跌,从而影响着金融和经济的发展。因为能源产业具有的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是一般银行所承受不起的,所以国家应该设立专门的能源银行来管理,除此之外也要配备与之相应的担保公司进行市场运作。通过金融与能源产业相结合的方式来促进西安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把金融作为发展西安城市经济的主导产业,确立金融业在西安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和重要地位,使金融能更好的为实体经济服务。6.2加强产业集群度,形成产业链式的发展格局为了打造金融中心,就必须使企业集群化通过产业链的方式进行合作达到规模效应。因此。西安应以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为主,从零部件生产的上中游产业入手吸引像三星、中兴、华为等这些国际知名企业入驻,再引入像富士康、英华达、昌硕等这些产品生产零部件厂家组成产业集群入驻西安;第二部吸引同类产品的相关配件公司入驻西安,形成与之良好的经济配套合作模式;第三步发展运输和销售业务,因为电子产品不止依靠国内市场,也要发展国外市场。因此政府要不断加强陆、空的交通建设,充分发挥西安的“米”字型和第二大亚欧大陆桥和咸阳国际机场的作用,实现“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6.3促进区域金融合作,提高金融中心政策开放度西安应该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入驻,尤其是发达地区有影响力的企业。依靠“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强本土企业与国外知名企业进行区域合作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形成属于自己的产业发展方式。比如陕汽公司可以与德国汽车制造商进行合作,进行技术交流学习德国小汽车的发动机制造技术和流线型车体设计,德国汽车制造商可以学习我们的大型汽车设计的整体思路使显得工业化从2.0达到4.0的时代,这种模式可以通过在西安设立合资公司的方式进行。要想吸引外国知名企业就必须有相应的优惠政策支持才行,因此政府需要研究制定降低入驻机构办公场所建设成本、进行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在内的等多方面的优惠支持政策才行。另外政府可以办好高层次的金融论坛欧亚经济论坛金融合作分会、浐灞金融高峰论坛等来促进双方金融的不断合作以此来提升西安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6.4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区域金融风险预警机制,主要是对区域金融资金交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造成金融资产损失和金融体系遭受破坏进行预防和制止。金融体系一经受到破会就会影响与之相关联的多个金融机构和企业,势必会造成经济损失和经济瘫痪等现象。[]因此政府需要把银行、证券和保险三大金融业联合起来建立区域金融风险预警指标,及时对区域金融运行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如遇到紧急情况可以及时向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部门发出警报快速采取有效措施减小金融风险,从而保障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6.5加快金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金融中心的形成需要大量各类金融人才尤其是高端金融人才的相对聚集。西安高校众多,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基础。西安应利用在教育资源和科技方面的优势,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各类专门人才,尤其是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金融人才。[]营造宽松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制定更有竞争力的福利薪酬体系,加大培养与引进金融高级管理人才与高级经营人才队伍。逐步形成各类人才合理流动的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6.6加快国家性功能区建设,共同推动丝路经济带建设2013年国务院批复西咸新区为国家级新区,其建设目的就在于把西安打造成国际化大都市。西咸新区被划分为沣东新城、空港新城、秦汉新城、沣西新城、泾河新城,分别从科学技术研究、航空物流、文化旅游、创新创业、低碳农业为主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入开发,以此来推动“大西安”的国际化进程。在2016年西安建设自贸试验区也被国务院批准,这是西北唯一一个自贸区。西安建设自贸区可以借鉴上海自贸区的经验,通过设立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安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跨境贸易结算中心,促进跨境投融资和跨境贸易结算中心,带动丝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积极开展丝路沿线国家的跨境贷款业务创新、跨境股权投资基金的创新,使西安成为国家金融改革开放的重要试验场,促进西安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形成,提高西安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西安国际港务区在2008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我国第一个内陆港。港务区由“一个中心,三大团”组成形成以保税物流为中心,以国际物流区为支撑,以国内综合物流区和物流产业集群区为两翼,凭借其地理位置促进西安同国内外商品贸易物流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加强西咸新区、国际港务区、自贸区、金融中心、国家中心城市等功能新区的不断建设,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机遇把西安建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到将来把西安区域性金融中心打造成为不仅辐射中国内地,也要扩大到沿丝绸之路上的各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际性金融中心。 结论 通过以上深入的分析,下一步西安的金融中心建设总体思路应是在自贸试验区和西咸新区和港务区建设的框架下,发挥自身的优势,构建以金融为核心的城市经济竞争力,在建设过程中要以政府引导为主,各个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加强金融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培养本土产业形成区域金融机构聚集的新格局。政府在搞好区域金融的宏观调控下,建立机制健全、运作规范、管理先进的多元化金融体系和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的多功能、开放性、辐射强、高效有序的金融市场。参考文献[1] 余丽霞, 张志英, 张丽宇.成都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SWOT分析[J].软科学 2010,(08)86-91[2] 司月芳,曾刚.国际贸易投资一体化下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J].经济论坛 2008,(12)15-17[3] 西安2016统计年鉴.西安市统计局(2016)http://www..xatj.gov.cn/ptl/def/def/2016/zk/indexch.htm[4] 易水.昆明打造区域金融中心理想与现实[D].创造 2010,(09)50-55[5] 薛旭.论成渝经济区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D].探索 2012,(05)98-402[6] 丁子楷.西安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方法[J].新西部(理论版) 2014,(11)22-23[7] 丁丁.区域金融中心的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数据库2015 ,(03)[8] 王钊.陕西省社科院发布国内首部丝路经济带蓝皮书[D].新西部(上) 2014[9] 陈宝根.西安外贸“四轮驱动”[D].中国海关 2007,(05)78-78致谢在这次写作论文的时候遇到了很多困难,文章内容有许多疏漏的地方,多亏有指导老师姜老师和论文答辩老师给我提出修改的建议与意见;也要感谢帮助我的同学,在我遇到困难时他们不嫌麻烦的来帮助我,让我很欣慰;也要感谢论文中所借鉴的原始资料的作者,这些资料对我完成论文很重要。
目 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