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与台湾贸易关系分析
摘 要 加入WTO后,中国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各地区间的经济合作也日益密切,随之,中国大陆与台湾的经济合作业进一步深化。而且,中国大陆与台湾在2010年6月29日签订ECFA协议,从此刻开始,大陆与台湾的经济贸易合作进入了新的时代,两岸的经济合作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因此,研究中国大陆与台湾的贸易关系,对两岸的贸易进一步合作有深远影响。本文把中国大陆与台湾间贸易发展作为论文主要研究对象,以国际贸易理论作为分析的理论基础,把中国大陆与台湾的贸易发展历程和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作为本论文的逻辑起点,并对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贸易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目 录
第一章 中国大陆与台湾的贸易历史概述 1
1.1中国大陆与台湾的贸易历史 1
第二章 中国大陆与台湾的贸易现状分析 3
2.1政治因素在一定条件下阻碍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
2.2中国大陆与台湾的贸易依存分析 4
2.3中国大陆与台湾的贸易互补性比较 7
第三章 影响中国大陆与台湾的贸易关系的因素分析 10
3.1政治因素的影响 10
3.2?人民币和台湾新币之间的汇率波动的影响 11
3.3 全球性贸易对两岸贸易产生的影响 12
3.4台商投资对两岸经贸关系的影响 13
第四章 促进中国大陆与台湾的贸易关系积极发展的建议 14
4.1政治方面 14
4.2货币汇率方面 14
4.3全球性贸易方面 14
结束语 16
致 谢 16
参考文献 18
第一章 中国大陆与台湾的贸易历史概述
1.1中国大陆与台湾的贸易历史
中国大陆与台湾的贸易在1949年至1978年因政治军事对峙几乎中断。终于在1979年,一封《告台湾同胞书》让两岸的贸易相峙关系取得和缓,两岸的紧张对峙结束,其中的“两岸三通,发展贸易、互通有无,扩大经济贸易交流”这一观点极大地和缓了两岸的贸易经济紧张氛围。至此,中国大陆与台湾正式进入了贸易恢复时期。
1.1.1贸易复苏期(1979年至1987年)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自《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后,为了两岸的经济交流能够彻底落实,实现《告台湾同胞书》中的内容,中国大陆的外经部在1979年的5月发布了《关于开展对一台湾贸易的暂行规定》,希望可以通过相对开放的政策以及相对的优惠措施从而来推进两岸的经济交流。之后,两岸的经济交易总额从1978年的5亿美元上升到了1987年的15.2亿美元,总计积极交易额达到了55.6亿美元。但1979至1985年这七年间台湾当局对两岸和平进行贸易关系采取消极抵制态度,蒋经国也是在1979年4月提出了所谓的三不政策即“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这使得在这段时期两岸的经济出现波动式上升,但尽管如此1979年至1980年两岸贸易同比增长率67.4%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但两岸的贸易依旧受三不政策的影响,在1982年两岸贸易同比下降39.4%,1983年同比下降10.8%,1986年同比下降13.3%。
但两岸的经济贸易从总体来说是呈上升的趋向,由于利益的驱使,台湾民众渐渐经过非官方的经济组织与大陆间接开展贸易,越来越多的台商加入到了与大陆的贸易交流中来了。
1.1.2贸易快速发展期(1987年至1991年)
迫于当时的形势压力,台湾当局在1987年“解除戒严”,民众想要回大陆省亲的要求得到了台湾当局的允许,许多台湾商人也趁势到大陆进行考察,获得大量的贸易信息,两岸的经济贸易活动也越来越多,经济交流日益密切。1987年10月16日,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探亲旅游接待办法的通知》,以法律的形式给予了台湾同胞进行投资贸易的优惠与便利。接着,台湾政府也在1989年颁布了《两岸人民关系暂条例》,允许间接存在贸易活动。在这段期间,应为政策上的的松动,两岸的贸易额显示出了飞跃式的增长,从1988年的27.2亿美元增长成了1991年的57.9亿美元,这是两岸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1.1.3投资带动贸易发展期(1992年至2001年)
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推动了第二次改革开放,促进了台湾同胞赴大陆投资的热情,而且接着又在1993年和1994年出台一系列政策,这又鼓舞台湾商人的热情。
与此同时,台湾当局对两岸的贸易进行了限制,所以当时的两岸贸易的特点是:经济处于沸腾状态但政治处于冰点,但即使如此台商对大陆的投资依旧从1993年的85.9亿美元年均增长增长27.4%到2001年的298亿美元。而且,两岸的贸易额一直是有所增长,台湾对大陆的贸易依存度也是不断加深。
1.1.4 2001年至今的贸易发展情况
自中国加入WTO至今大陆与台湾的进出口额总体上快速增长,但受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在2009年进出口增长速度稍微有所下降。在两岸进出口贸易中台湾一直处于贸易顺差地位,并且进出口贸易差额有逐年扩大的趋势。2009年虽然发生了经济危机,但是两岸贸易额依旧高达1062亿美元,其中中国大陆自台湾的进口额为857亿美元,而出口额为205亿美元,台湾对大陆的贸易顺差额高达652亿美元,就得到的数据2014年两岸进口贸易额已达到1520亿美元,大陆仍是台湾的最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市场,一直处于贸易顺差地位。
第二章 中国大陆与台湾的贸易现状分析
中国大陆与台湾的贸易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就一直处于一个发展的阶段,但是我国采取的是一国两制的政治方针,而且台独势力近几年虽有所消沉但不会就此消失,依旧活跃在政治的舞台上。但就中国大陆与台湾的贸易流量来看中国大陆与台湾的贸易关系还是处于一个稳定发展的状态下的。
2.1政治因素在一定条件下阻碍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自从1987年台湾允许民众赴大陆探亲;200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011年《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和实施都促进了两岸贸易的发展。中国大陆正渐渐发展成是台湾地区最大经济合作伙伴。
但是就算两岸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不可改变的现状,进几年台独势力的死灰复燃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两岸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两岸政治关系会直接影响到两岸经济关系。
2.1.1中国大陆与台湾的贸易量分析
本文通过中国大陆与台湾的贸易流量来研究台湾地区与大陆的贸易情况。从图21和图22可以看出2001年至2008年两岸的贸易规模总体上看是不断的扩大,2008年由于景荣危机的影响导致了贸易额有所下滑,但在2009至2010年间得到缓解并逐步上升至2013年已经超过了2008年的贸易额,两岸贸易总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并且在两岸贸易中,大陆占台湾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在逐年稳定的增加。到2013年已经占到了台湾进出口总量的28.7%,足以证明大陆对台湾的依赖度越来越大,但中国大陆的进出口贸易对台湾的依赖越来越小,到2013年时台湾占大陆进出口总额已经低至4.1%以下。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大陆对台湾的依赖越来越低。
目 录
第一章 中国大陆与台湾的贸易历史概述 1
1.1中国大陆与台湾的贸易历史 1
第二章 中国大陆与台湾的贸易现状分析 3
2.1政治因素在一定条件下阻碍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
2.2中国大陆与台湾的贸易依存分析 4
2.3中国大陆与台湾的贸易互补性比较 7
第三章 影响中国大陆与台湾的贸易关系的因素分析 10
3.1政治因素的影响 10
3.2?人民币和台湾新币之间的汇率波动的影响 11
3.3 全球性贸易对两岸贸易产生的影响 12
3.4台商投资对两岸经贸关系的影响 13
第四章 促进中国大陆与台湾的贸易关系积极发展的建议 14
4.1政治方面 14
4.2货币汇率方面 14
4.3全球性贸易方面 14
结束语 16
致 谢 16
参考文献 18
第一章 中国大陆与台湾的贸易历史概述
1.1中国大陆与台湾的贸易历史
中国大陆与台湾的贸易在1949年至1978年因政治军事对峙几乎中断。终于在1979年,一封《告台湾同胞书》让两岸的贸易相峙关系取得和缓,两岸的紧张对峙结束,其中的“两岸三通,发展贸易、互通有无,扩大经济贸易交流”这一观点极大地和缓了两岸的贸易经济紧张氛围。至此,中国大陆与台湾正式进入了贸易恢复时期。
1.1.1贸易复苏期(1979年至1987年)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自《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后,为了两岸的经济交流能够彻底落实,实现《告台湾同胞书》中的内容,中国大陆的外经部在1979年的5月发布了《关于开展对一台湾贸易的暂行规定》,希望可以通过相对开放的政策以及相对的优惠措施从而来推进两岸的经济交流。之后,两岸的经济交易总额从1978年的5亿美元上升到了1987年的15.2亿美元,总计积极交易额达到了55.6亿美元。但1979至1985年这七年间台湾当局对两岸和平进行贸易关系采取消极抵制态度,蒋经国也是在1979年4月提出了所谓的三不政策即“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这使得在这段时期两岸的经济出现波动式上升,但尽管如此1979年至1980年两岸贸易同比增长率67.4%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但两岸的贸易依旧受三不政策的影响,在1982年两岸贸易同比下降39.4%,1983年同比下降10.8%,1986年同比下降13.3%。
但两岸的经济贸易从总体来说是呈上升的趋向,由于利益的驱使,台湾民众渐渐经过非官方的经济组织与大陆间接开展贸易,越来越多的台商加入到了与大陆的贸易交流中来了。
1.1.2贸易快速发展期(1987年至1991年)
迫于当时的形势压力,台湾当局在1987年“解除戒严”,民众想要回大陆省亲的要求得到了台湾当局的允许,许多台湾商人也趁势到大陆进行考察,获得大量的贸易信息,两岸的经济贸易活动也越来越多,经济交流日益密切。1987年10月16日,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探亲旅游接待办法的通知》,以法律的形式给予了台湾同胞进行投资贸易的优惠与便利。接着,台湾政府也在1989年颁布了《两岸人民关系暂条例》,允许间接存在贸易活动。在这段期间,应为政策上的的松动,两岸的贸易额显示出了飞跃式的增长,从1988年的27.2亿美元增长成了1991年的57.9亿美元,这是两岸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1.1.3投资带动贸易发展期(1992年至2001年)
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推动了第二次改革开放,促进了台湾同胞赴大陆投资的热情,而且接着又在1993年和1994年出台一系列政策,这又鼓舞台湾商人的热情。
与此同时,台湾当局对两岸的贸易进行了限制,所以当时的两岸贸易的特点是:经济处于沸腾状态但政治处于冰点,但即使如此台商对大陆的投资依旧从1993年的85.9亿美元年均增长增长27.4%到2001年的298亿美元。而且,两岸的贸易额一直是有所增长,台湾对大陆的贸易依存度也是不断加深。
1.1.4 2001年至今的贸易发展情况
自中国加入WTO至今大陆与台湾的进出口额总体上快速增长,但受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在2009年进出口增长速度稍微有所下降。在两岸进出口贸易中台湾一直处于贸易顺差地位,并且进出口贸易差额有逐年扩大的趋势。2009年虽然发生了经济危机,但是两岸贸易额依旧高达1062亿美元,其中中国大陆自台湾的进口额为857亿美元,而出口额为205亿美元,台湾对大陆的贸易顺差额高达652亿美元,就得到的数据2014年两岸进口贸易额已达到1520亿美元,大陆仍是台湾的最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市场,一直处于贸易顺差地位。
第二章 中国大陆与台湾的贸易现状分析
中国大陆与台湾的贸易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就一直处于一个发展的阶段,但是我国采取的是一国两制的政治方针,而且台独势力近几年虽有所消沉但不会就此消失,依旧活跃在政治的舞台上。但就中国大陆与台湾的贸易流量来看中国大陆与台湾的贸易关系还是处于一个稳定发展的状态下的。
2.1政治因素在一定条件下阻碍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自从1987年台湾允许民众赴大陆探亲;200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011年《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和实施都促进了两岸贸易的发展。中国大陆正渐渐发展成是台湾地区最大经济合作伙伴。
但是就算两岸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不可改变的现状,进几年台独势力的死灰复燃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两岸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两岸政治关系会直接影响到两岸经济关系。
2.1.1中国大陆与台湾的贸易量分析
本文通过中国大陆与台湾的贸易流量来研究台湾地区与大陆的贸易情况。从图21和图22可以看出2001年至2008年两岸的贸易规模总体上看是不断的扩大,2008年由于景荣危机的影响导致了贸易额有所下滑,但在2009至2010年间得到缓解并逐步上升至2013年已经超过了2008年的贸易额,两岸贸易总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并且在两岸贸易中,大陆占台湾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在逐年稳定的增加。到2013年已经占到了台湾进出口总量的28.7%,足以证明大陆对台湾的依赖度越来越大,但中国大陆的进出口贸易对台湾的依赖越来越小,到2013年时台湾占大陆进出口总额已经低至4.1%以下。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大陆对台湾的依赖越来越低。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