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投贷联动业务模式选择的研究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中小微科技创新企业大量涌现,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融资需求。国内商业银行的传统信贷业务无法支持现存的资金缺口,银行开展“投贷联动”业务是顺应市场需求的选择。我国银行过往的主营业务是债权融资,如贷款,而“投贷联动”业务是银行附加一定条件的股权融资的条件下进行的股权债权融合业务。2016年4月21日,首批投贷联动业务试点名单公布,国内外针对商业银行应该如何开展投贷联动业务这一问题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入。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投贷联动业务的理论模型和国内目前试点运营状况展开研究,希望能进一步探索我国商业银行投贷联动业务模式发展的路径,分析目前我国投贷联动业务推动时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 3
一、引言3
二、文献综述4
三、我国商业银行投贷联动业务试点模式分析 5
(一)“银行+VC/PE”模式5
(二)“银行+子公司”模式6
(三)“银行+其他机构”模式7
四、国内外投贷联动业务典型案例分析 7
(一)国际案例:美国硅谷银行投贷联动业务案例分析7
(二)我国银行投贷联动业务案例分析 8
五、我国在投贷联动业务推动中面临的问题 9
六、对我国开展投贷联动业务试点的建议9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2
图1 “银行+VC/PE”模式一5
图2 “银行+VC/PE”模式二6
图3 “银行+子公司”模式 7
图4 “银行+其他机构”模式 7
图5 图5 硅谷银行主要业务板块 7
图6 硅谷银行创业投资模式7
表1 我国银行(已上市)中子公司(具有股权投资资质)设立情况6
表2 我国银行投贷联动业务案例8
我国商业银行投贷联动业务模式选择的研究
引言
引言
我国目前面临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速放缓的问题,在这种处境下我国政府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产业升级方向,一大批创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创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创新创业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产生了大量融资需求,这对于现有的银行对企业融资信贷模式和结构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银行在企业融资信贷方面更加关注重企业资产、重抵押物,而创新创业企业普遍是高成长性轻资产和高风险,这使得传统的企业融资信贷模式与创新创业企业的发展状况和特征难以适应,创新创业企业普遍因为难以提供有效的抵押物,所以很难通过银行传统的融资信贷业务取得融资。另一方面,面对着互联网金融和市场化利率的冲击,银行依靠利差盈利的传统融资信贷业务难以为继,我国银行融资业务综合化经营进程明显加快,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尝试股权投资业务。
我国当前还没有全部放开银行的投贷联动业务,目前仅有部分银行采用实验试点的方式小范围尝试。本文将通过对国内目前已有试点运营状况和国外成熟案例进行研究,同时分析对比现有的银行投贷联动业务理论模型,进一步探索我国银行开展投贷联动业务的理想模式,分析研究我国银行发展投贷联动业务时可能会面临的困难,同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和建议。
二、文献综述
投贷联动是银行通过信贷为处于成长期的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相关股权投资机构为企业提供股权融资服务,通过信贷支持和股权融资组合的模式支持企业资金需求。
投贷联动与传统的银行依靠存贷利差来盈利的信贷融资业务模式有明显的区别,并非是一种简单的融资模式。在投贷联动业务下,银行通过和投资机构共享创新创业企业高速成长收益来弥补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而达成银行与创新创业企业的双赢的目的。余丰慧(2011)认为,投贷联动业务的开展需要依靠信贷业务制度的创新,需要对传统依赖抵押质押授信的业务模式进行变革。
银行开展投贷联动业务不仅顺应了转型的需要,也可以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新的融资渠道。邱晓赟和王新华(2016)的观点是,目前我国利率改革进度加快,银行存贷利差不断缩小,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银行之前吸纳的存款资金不断被深入发展的互联网金融等因素持续分流。在此市场环境下,我国银行急需进行业务转型,改变盈利模式。我国银行此时开展投贷联动业务可以有效的实现实体经济“降成本”和“去杠杆”的目的,与此同时可以增加银行的盈利途径,并且符合了我国银行业务模式转型升级的需要。
20世纪开始国外学者就已对银行开展投贷联动业务开始了研究,Mason(1995)观点是当创新创业企业有资金需求或创新创业企业不倾向于完全股权融资方式时,银行应该凭借自身资源优势以其他投资方式为企业进行融资,并在适当的同条件下参与股权投资。Puri(1996)观点是银行与股权投资机构合作可以产生一定的背书效果,即创新创业企业通过银行途径完成私募股权融资,该企业在市场环境中的相关投资者看来即获得了银行的背书保证,有利于企业进行其他方式融资。Hellmann(2008)观点是,银行一方面可以为企业提供股权投资业务进行融资,另一方面可以影响其相关的销售服务业务,因此银行在取得企业的股权投资收益的同时又可以增加其相关销售业务的收益。James(2010)观点是,创新创业企业在获取银行贷款的时候已完成相关的监督和审查,拥有了大量可靠客户数据信息的银行可以有效减少重复贷款,提高效率。
我国学者从2000年开始对投贷联动业务展开了研究,陈谷良(2008)认为,我国银行可以采用股权投资业务增加新的盈利点,但银行开展相关投资业务还面临很大挑战,一方面需要警惕市场风险,另一方面降低操作风险加强其后台管理。武岩(2009)认为,美国硅谷银行的成功经验这证明了面向创新创业企业的股债融合的多样化融资方式可以有效改善创新创业企业融资资金难的现状。王中(2008)观点是商业银行发展股权投资业务,一方面可以完善企业融资途径,另一方面也可以展扩大己业务范围,增加收益。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 3
一、引言3
二、文献综述4
三、我国商业银行投贷联动业务试点模式分析 5
(一)“银行+VC/PE”模式5
(二)“银行+子公司”模式6
(三)“银行+其他机构”模式7
四、国内外投贷联动业务典型案例分析 7
(一)国际案例:美国硅谷银行投贷联动业务案例分析7
(二)我国银行投贷联动业务案例分析 8
五、我国在投贷联动业务推动中面临的问题 9
六、对我国开展投贷联动业务试点的建议9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2
图1 “银行+VC/PE”模式一5
图2 “银行+VC/PE”模式二6
图3 “银行+子公司”模式 7
图4 “银行+其他机构”模式 7
图5 图5 硅谷银行主要业务板块 7
图6 硅谷银行创业投资模式7
表1 我国银行(已上市)中子公司(具有股权投资资质)设立情况6
表2 我国银行投贷联动业务案例8
我国商业银行投贷联动业务模式选择的研究
引言
引言
我国目前面临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速放缓的问题,在这种处境下我国政府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产业升级方向,一大批创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创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创新创业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产生了大量融资需求,这对于现有的银行对企业融资信贷模式和结构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银行在企业融资信贷方面更加关注重企业资产、重抵押物,而创新创业企业普遍是高成长性轻资产和高风险,这使得传统的企业融资信贷模式与创新创业企业的发展状况和特征难以适应,创新创业企业普遍因为难以提供有效的抵押物,所以很难通过银行传统的融资信贷业务取得融资。另一方面,面对着互联网金融和市场化利率的冲击,银行依靠利差盈利的传统融资信贷业务难以为继,我国银行融资业务综合化经营进程明显加快,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尝试股权投资业务。
我国当前还没有全部放开银行的投贷联动业务,目前仅有部分银行采用实验试点的方式小范围尝试。本文将通过对国内目前已有试点运营状况和国外成熟案例进行研究,同时分析对比现有的银行投贷联动业务理论模型,进一步探索我国银行开展投贷联动业务的理想模式,分析研究我国银行发展投贷联动业务时可能会面临的困难,同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和建议。
二、文献综述
投贷联动是银行通过信贷为处于成长期的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相关股权投资机构为企业提供股权融资服务,通过信贷支持和股权融资组合的模式支持企业资金需求。
投贷联动与传统的银行依靠存贷利差来盈利的信贷融资业务模式有明显的区别,并非是一种简单的融资模式。在投贷联动业务下,银行通过和投资机构共享创新创业企业高速成长收益来弥补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而达成银行与创新创业企业的双赢的目的。余丰慧(2011)认为,投贷联动业务的开展需要依靠信贷业务制度的创新,需要对传统依赖抵押质押授信的业务模式进行变革。
银行开展投贷联动业务不仅顺应了转型的需要,也可以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新的融资渠道。邱晓赟和王新华(2016)的观点是,目前我国利率改革进度加快,银行存贷利差不断缩小,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银行之前吸纳的存款资金不断被深入发展的互联网金融等因素持续分流。在此市场环境下,我国银行急需进行业务转型,改变盈利模式。我国银行此时开展投贷联动业务可以有效的实现实体经济“降成本”和“去杠杆”的目的,与此同时可以增加银行的盈利途径,并且符合了我国银行业务模式转型升级的需要。
20世纪开始国外学者就已对银行开展投贷联动业务开始了研究,Mason(1995)观点是当创新创业企业有资金需求或创新创业企业不倾向于完全股权融资方式时,银行应该凭借自身资源优势以其他投资方式为企业进行融资,并在适当的同条件下参与股权投资。Puri(1996)观点是银行与股权投资机构合作可以产生一定的背书效果,即创新创业企业通过银行途径完成私募股权融资,该企业在市场环境中的相关投资者看来即获得了银行的背书保证,有利于企业进行其他方式融资。Hellmann(2008)观点是,银行一方面可以为企业提供股权投资业务进行融资,另一方面可以影响其相关的销售服务业务,因此银行在取得企业的股权投资收益的同时又可以增加其相关销售业务的收益。James(2010)观点是,创新创业企业在获取银行贷款的时候已完成相关的监督和审查,拥有了大量可靠客户数据信息的银行可以有效减少重复贷款,提高效率。
我国学者从2000年开始对投贷联动业务展开了研究,陈谷良(2008)认为,我国银行可以采用股权投资业务增加新的盈利点,但银行开展相关投资业务还面临很大挑战,一方面需要警惕市场风险,另一方面降低操作风险加强其后台管理。武岩(2009)认为,美国硅谷银行的成功经验这证明了面向创新创业企业的股债融合的多样化融资方式可以有效改善创新创业企业融资资金难的现状。王中(2008)观点是商业银行发展股权投资业务,一方面可以完善企业融资途径,另一方面也可以展扩大己业务范围,增加收益。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