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对出口增长和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

目 录
1 引言 1
2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1
2.1 利用外资额不断增长 1
2.2 重点产业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1
2.3 我国吸收FDI的特征及评析2
3 FDI对我国出口增长的影响3
3.1 FDI影响出口增长的相关理论3
3.2 FDI对我国出口增长的直接影响4
3.3 FDI对我国出口增长的间接影响5
4 FDI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7
4.1 FDI影响出口商品结构的相关理论7
4.2 FDI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直接影响 7
4.3 FDI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间接影响 9
5 FDI影响我国出口增长和出口商品结构中存在的问题12
5.1 FDI对内资企业挤出效应明显,易造成出口市场垄断13
5.2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过度依赖外商投资企业 13
5.3 FDI投向结构失衡,阻碍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14
6 利用FDI改善我国出口增长和出口商品结构的政策15
6.1 提高FDI的运作质量15
6.2 增强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16
6.3 引导外商直接投资,优化出口商品结构16
总结17
致谢18
参考文献19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流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增长迅速。开放初期的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不足10亿美元,1992年增长到110.08亿美元。自1993年起,我国己连续多年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资本流入国,发展中国家第一,成为外资最为关注的投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热点国家之一。尤其是2002年至现在,随着大量跨国公司的进入,我国引进外资更是突破500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的引资国。FDI的进入对我国经济生活的各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FDI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尤为明显。
加入WTO后我国相关政策的调整,为FDI营造了一个全新的环境。环境的优化有利于我国扩大引进外资的数量和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这将会给我国出口结构带来一系列的积极影响。同时,由于我国政策法规本身的不完善和外商投资企业逐利性的本质,导致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结构也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目前仍有大量外资集中于一些见效快,收益高但技术水平低下的加工行业,大量外资过于集中在某几个领域,造成出口商品结构的不均衡发展,这些都是我国以后利用外资的过程中应该加以注意的问题。我国在借助外资改善出口商品结构的同时,努力加强自身生产和研发力量的培育,以我国产业结构的逐步优化为支撑,在政府的引导和调控下,最终提高我国的外贸竞争力。
2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
2.1 利用外资额不断增长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促进了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也日益加快,并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也正是在这一阶段,中国开始进入改革开放时代,吸引的国际直接投资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多,并且自1993年以来,中国一直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吸收国际直接投资第二多的国家。
2.2 重点产业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
以工业为代表的实体产业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由于国内工业基础薄弱,国家在这一阶段着重发展第二产业。进入新世纪后,基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程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凸显的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需要,我国逐步调整发展结构,在保持第二产业发展水平的情况下,开始重点发展第三产业。我国利用外资状况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基本保持吻合,利用外
资的主要产业也经历了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移,只是第一产业利用外资一直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2.3 我国吸收FDI的特征
近几年来,我国吸收FDI来源分布有如下五个特征:
首先,亚洲十国在我国吸收FDI起源中一直占据杰出地位。但近年来,随着中国在全球分工和制造业发展中的地位逐步提高,以及中国投资环境的改善,加之受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地区内部分工格局调整的影响,亚洲十国在中国吸收外资来源中虽然仍居于第一位,但其投资比重却呈现下降趋势。2014年实际利用FDI金额为1195.6亿美元,比2010年的1057.35亿美元增加了138.25亿美元,但投资额所占总规模比例是下降的,由2010年的70.43%下降到2014年的57.12%。
其次,欧洲各国对我国的投资在总体上显示的是增长的趋势,但增长幅度却不是很大。欧洲地区的投资额从2006年的3340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3351.23亿美元,在八年里FDI金额仅增加11.23亿美元,而美国对我国投资趋势却很平稳,投资额从2006年的24.16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26.7亿美元,排到了第六位。
第三, 近几年来非洲、大洋洲及太平洋岛屿对我国的FDI金额呈现出逐步增长的趋势。其中,非洲对我国FDI金额在2008年是10.71亿美元, 2014年是30.42亿美元,增加了近3倍;大洋洲及太平洋岛屿于2014年对我国的FDI金额较以往相比达到了历史最高峰(30.67亿美元),比2008年的12.2亿美元增长了18.47亿美元。
第四,个别自由港对我国投资呈现高速增长趋势。其中,英属维尔京群岛对我国投资额2013年只占来华投资总额的22.14%,2014年这一比例达到45.67%,比2013年的214.73亿美元增长41.75%;开曼群岛2014年投资金额和2013年相比,增长了20.59%,在拉丁美洲对我国直接投资的总额中占据了明显份额。
第五,对华投资前十位的国家基本稳定,只是个别年份的排序略有改变。2014年以实际利用外资额排序的前10位国家金额的总和占所有投资国总金额的89.36%,成为FDI的绝对主体。其中,香港仍位居在华投资国家首位;英属维尔京群岛是所有投资国家中增长最多的地区,较2013年相比投资金额增长了41.75%。
FDI的来源分布与我国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缘因素有关。一方面,东亚国家,如香港,日本,韩国,新加坡,和其他东亚国家接近中国,文化差异小,运输成本低,更倾向于投资中国。我国提倡的多渠道利用FDI政策与之不协调,同时潜伏着主要FDI来源地对我国国内市场控制的危险,无益于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无益于我国利用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个别内资企业为享受税收优惠待遇,多采取在自由港注册后的外资企业身份回国投资而产生投资回流,部分跨国公司为便于实行价格转移和国际避税而在自由港设立分支机构,再由这些分支机构对华进行投资,从而导致来近年来FDI在自由港的高速增长。2014年,来自部分自由港的直接投资金额达到了226.26亿美元,比2013年的165.34亿美元增长36.84%。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英属维尔京群岛等作为自由港,其资金流动管制比较松散,造成一些从内地流出经由自由港周转后作为FDI流入我国的“假外资”。2014,从英属维京群岛的直接投资达165.52亿美元,占到了自由港对中国直接投资总金额的73.15%,而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的50多万家企业中,有20多万家与中国企业有关。长期以来这将增大中国的国际收支压力平衡,并且潜伏着巨额国民财富流失黑洞的危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35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