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发展模式比较分析(附件)

摘 要 近些年来,伴随着中国开放力度不断加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GDP 增长迅速,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越来越大。同时,进出口贸易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突破,连续多年一直保持着贸易顺差,贸易总额连年持续增长,出口商品中高附加值以及高科技含量的商品成为了出口主力。在经济全球化今天,由于国与国之间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依存度也越来越高,中国经济增长越来越受到世界其他国家影响,对外贸易对于一国或者地区经济拉动作用日益显著。山东省作为一个沿海开放省份,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始终走在中国各省份前列。2012年,山东省的经济总量达到了 5万亿元,同时,外贸总额也达到了 2455.4 亿美元。对外贸易对山东省经济影响力日益增强,成为支持山东省国民经济迅速、稳定、良性发展的关键要素。因此,本文山东省对外贸易发展模式比较分析,不仅能够可以看出当前山东省经济增长情况以及对外贸易整体发展情况,而且还可以找出对外贸易在促进山东省经济增长方面不足,借鉴并学习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模式,为进一步制定相关对外贸易政策、法律措施,更好促进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依据。
目 录
1 绪论 1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1.1 选题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 国外研究现状 2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3
1.4 主要研究方法 3
2 山东外贸发展模式的特征 5
2.1 山东对外贸易规模 5
2.2 山东主要外贸方式 5
2.3 山东外贸商品结构 6
2.4 山东对外贸易地区发展 7
3 山东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8
3.1 山东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 8
3.1.1速度增长快,效益增长慢 8
3.1.2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过于单一,产品附加值低 8
3.1.3 加工贸易占比较大,一般贸易欠发达 8
3.1.4 对外贸易地区发展不平衡 9
3.2对山东外贸存在问题的分析 9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2.1 外贸产业结构不合理 9
3.2.2 出口市场集中度过高 10
4 对浙江外贸发展模式的分析 11
4.1浙江外贸发展模式的特征 11
4.1.1 浙江主要外贸方式 11
4.1.2浙江主要外贸商品结构 11
4.1.3浙江对外贸易主体 11
4.2 浙江外贸发展模式中的可借鉴之处 12
4.2.1找准定位,市场灵活 12
4.2.2 多元化战略发展 12
4.2.3 推进产业集聚,增强产品竞争力 13
4.2.4 政府积极政策扶持企业发展 13
5 对山东外贸发展提出的建议 15
5.1 构建效益导向型出口促进体系 15
5.2 促进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协调发展 15
5.3 以倾斜政策扶持中西部外贸发展 16
5.4 实施名牌战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17
结论 18
参考文献 19
致谢 20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同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在外贸发展的过程中同样在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但中国的外贸发展模式不同于一般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战略,而是走上了一条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相结合的独特出口模式,不仅实现了外贸规模的不断扩大,用最短的时间变成世界贸易大国,而且也伴随着外贸质量、效益与效率的迅速提高,使外贸成为推动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大动力。东部沿海地区作为中国经济率先开放的地区,在中国外贸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而在东部沿海地区外贸的发展过程中,又形成了各区域不同的外贸发展模式,其发展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山东虽然作为中国外贸大省,但相较于共同处于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区的浙江,近几年外贸增速与效益显然落后于浙江的外贸发展。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未来五年我国对外贸易优化升级的目标,建议提出:一方面要“创新外贸发展模式,加强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络建设,提高传统优势产品竞争力,巩固出口份额”;另一方面要“推动外贸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壮大装备制造等新的出口主导产业”。通过对山东外贸发展现状的分析,以及通过与浙江外贸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可以对山东外贸发展提出一些可以借鉴的地方,促进山东对外贸易发展。
1.1.2 研究意义
在竞争愈来愈激烈的外贸环境下,以及国内产业结构进一步的深度改革调整中,机会、机遇与挑战并存,对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外贸大省承担起外贸火车头的责任对于带动全国外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共同作为中国外贸大省的山东浙江两省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两省在全国的贸易地位也日益重要,但两省在外贸发展的历程中也产生了各自独有的外贸发展模式,当然也存了一定的发展差距。另外,不可否认的是两省在目前的外贸发展现状中仍然摆脱不了中国粗放的外贸发展大环境,在外贸结构、商品结构、贸易方式、贸易环境等方面仍面对严峻的挑战。新的外贸形势和环境下,山东该如何抓住机会在原有的外贸发展模式下继续优化升级成为外贸发展的新重点。对于其他各省的外贸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Yujior Hayami,Junichi Ogasawara(1999)通过对美国和日本经济的研究发现,美国和日本的经济增长方式均由资本积累(粗放式增长方式)向全要素生产率提高(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Michal(2003)根据可持续和不可持续经济发展的特点分别建立了基于LucasUzawa框架的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式。模型显示,可持续和不可持续性的经济增长分别表现为集约型增长方式(技术创新型增长)和粗放型增长方式(要素驱动型增长)。该模型还表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动力。H McCormick(2007)认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福利较低,对就业的促进不明显,而对资源环境的破坏度较大,这样的发展模式虽然实现了一定的经济利益,但也使得中国对外贸易面临较大的发展瓶颈,中国需要打破这种传统的外贸发展模式以提高外贸发展水平。Sanjaya Lall和Manuel Albaladejo(2004)分析中国和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出口竞争力情况指出中国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和高消耗实现出口增长,对同样依靠廉价劳动力的东南亚其他国家,中国出口竞争优势显著;而中国相对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国家,其贸易竞争力薄弱,不能对这些国家的出口竞争力形成威胁。Anholt(2008)总结2005年到2007年6月期间国家品牌排名NBI,调查了35个国家出口产品品牌,结果显示中国出口品牌评价的情况糟糕,呈现越来越差的趋势,中国国家品牌整体评价度下降4%,国际产品影响力和竞争力令人担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80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