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及启示

摘 要 美国风险投资业发展至今已有70多年发展历程,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体系,为美国的高新科技技术产业取得的成就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带动着诸如半导体,计算机,生物医疗等产业的发展。虽然近年来我国的风险投资行业获得了较大的成就,然而中间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通过吸取美国风险投资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可以有效的提升我国风险投资业的水平。 本文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及文献综述;第二部分回顾了美国风险投资的起源与发展的各个阶段;第三部分通过实证与理论效益分析来美国风险投资对经济和社会的推动作用;第四部分讲述了美国风险投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第五部分思考了我国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第六部分则明确了美国风险投资对我国的启示并寻找出适合我国风险投资成长的土壤。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引 言 1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2文献综述 ...............1
第二章 美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历程 2
2.1美国风险投资的起源 2
2.2美国风险投资的飞速发展时期 3
2.3美国风险投资的调整阶段 3
2.4美国风险投资的鼎盛时期 3
2.5美国风险投资的现状 4
第三章 美国风险投资效益分析 5
3.1变量和样本的选择 5
3.2实证检验分析 6
3.3风险投资的理论作用 10
第四章 美国风险投资的经验 11
4.1美国风险投资成功的原因 12
4.2美国风险投资失败的教训 13
第五章 我国风险投资的问题 13
5.1缺乏优质项目及法律支持 14
5.2专业人才的稀缺及政府过度干预 14
5.3观念意识的保守和组织结构的缺陷 14
第六章 美国风险投资对我国的启示 15
6.1完善风险投资的法律环境 16
6.2确定私人投资主导地位 16
6.3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6
6.4健全市场及退出机制 17
6.5转变政府角色和多元化发展资金渠道 17
结束语 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 20
第一章 引言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美国作为风险投资的发源地,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引导着诸如半导体、软件、个人计算机、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的成功,而我国在这些尖端行业上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在是存在差距的。
现阶段正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大好时期,探索出一条切合自身条件的风险投资道路恰逢时机。通过风险投资的发展可以带动高新科技产业的起步来完善我国的经济结构,而随着一系列问题发生在风险投资的过程中,表明我国风险投资业当前阶段仍处于不完善的状态,这是由我风险投资相对于西方国家起步晚,机制不成熟,没有完善的投资体系,以及欠缺必要的经验导致。
从世界大的方向来说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多数是由风险投资的催化推动形成的,在这点上美国的地位是无可撼动,作为世界上风险投资发展最成功的国家,高新科技产业和风险投资二者之间作为一种互动关系而存在。风险投资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时候提供产业化早期和研究开发后环节上的融资,风险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引擎,对社会,经济结构改善有着重大影响,还能依靠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来提升本国在国际间的影响力。通过研究美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经验及启示对解决现阶段我国自身风险投资事业的问题是必要的。
1.2文献综述
1.2.1国外研究综述
由于国外风险投资起步早尤其是美国,所以在选取国外专家的研究时主要针对的研究实证关系层面的,早期的主要研究成果如Cohen and Levin在1989年和Cohen在1995年研究的关于企业研发费用和创新产出之间的影响因素,后来 Kortum and Lerner以美国20个产业为依据,分析了19651992年以来的数据,考察了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得出了某个产业在风险资本进入后会带来该产业的专利数量增加的结论。Hellmann and Puri在2000年的时候从企业层面出发,对美国硅谷173个高技术创业公司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投资的介入显著减少了将产品推向市场的时间。Mullica在2006年更是从整个国家层面分析了美国7个高新技术行业和179个功能性经济区的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风险投资对专利的作用是显著的。
1.2.2国内文献综述
鉴于我国风投的起步以及取得的成就,以及在国外学者关于实证方面的研究有着许多成功的案列,因此国内专家主要通过理论研究来研究风险投资与产业创新的关系,当然实证方面也有学者研究过。吕炜在2002的时候从组织机制的适应性角度分析了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在199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的课题组认为我国目前存在着三大障碍: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和金融环境,这些影响了我国风险投资的有效退出机制、风险投资的效益及开展风险投资事业的安全性,最后导致了风险投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困难性。辜胜阻在2000年提出,风险资本有助于企业实现技术创新,是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孵化器”和“助推器新”,他认为我国新经济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按照技术和制度二方面创新这些都离不开风险投资支持。齐建国在2001年则从技术创新的特点出发,着重分析了风险投资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内在关系,最后提供了一些政策性建议。张建平则在2003年的时候认为同感发展风险投资对于顺利实现“知识——技术——经济”的转化,对于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提高我国知识经济占比、提升我国综合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 美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历程
2.1美国风险投资的起源
早期的风险投资案例可以追溯到上世界2030年代的美国,那时候一些美国富裕的家庭将资金投向于施乐,IBM,以及美国东方航空等有较好前景的公司,这被认为是美国风险投资的雏形,但是直到1946年美国研究与发展公司(ARD)的成出现才标志着世界上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的成立。当时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主席Ralph Flanders和哈佛商学院教授Georges Doriot发现在二战期间波士顿地区许多大学拥有着具备商业前景的技术,这些技术对应的新兴技术如果想要面世则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由于是新办企业的身份,因此想要通过传统的方式来获得资金是很困难的。ARD这时候就应运而生。
Ralph Flanders和Georges Doriot起初建立ARD的目标;一是希望建立一种全新的为小企业和新兴企业的融资问题提供新解决方式的机构;二是为风险投资培育职业的经理人;三是为了建立一个服务于新办企业的管理知识和资金的机构。或许是受所有事物发展的规律限制,在50年代初的美国风险投资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发展,ARD在最初的13年间只筹集了740W美元的资金。这时期最成功的案列比如对数字公司的投资,在14年期间获得的年回报率也仅比同时期12.8%增速的道琼斯指数多了2.38个百分点而已。不得不说缺乏科学的支持,完善的运行体系,充斥着这个阶段,直接阻碍了美国风险投资的发展,但是,ARD同样证明了私人风险投资在新兴产业公司领域是完全可行的。
2.2美国风险投资的飞速发展时期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34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