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贸易壁垒对中国纺织品行业的出口影响
世界上的经济一体化形式愈演愈烈,贸易自由化的程度不断加深。自从加入WTO之后,之前 各种形式的传统贸易壁垒作用弱化,这便为新型的贸易壁垒产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国际市场上存在着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竞争,然而蓝色贸易壁垒就是为了协调这种竞争关系而存在的。它是指保护劳动者的劳动权益为幌子进行的贸易保护措施。西方发达国家 可以利用设置蓝色贸易壁垒从而来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竞争力。我国便在发展中国家之列,在我国所有产品出口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所占比重非常大,本文便是以最具代表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品行业为例,通过对纺织品行业所遭遇到蓝色贸易壁垒的研究,这对于我国之后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绪论1
选题背景及意义1
国内外研究综述 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4
主要创新及不足之处4
二、理论基础分析Y
(一)蓝色壁垒的含义、特征及产生原因Y
(二)蓝色壁垒的核心SA8000标准Y
(三)蓝色壁垒的理论基础分析Y
三、蓝色贸易壁垒的发展现状Y
(一)SA8000标准在我国的认证情况Y
(二)我国纺织品贸易现状Y
四、实证分析Y
(一)变量和模型设定Y
(二)实证分析过程Y
五、我国应对蓝色壁垒的政策建议Y
(一)国家角度Y
(二)行业协会角度Y
(三)企业角度^Y
致谢Y
参考文献Y
蓝色贸易壁垒对中国纺织品行业的出口影响
引言
一、绪论
选题背景及意义
国际上的贸易自由化的趋势越来越深,然而传统形式的壁垒在现在的国际市场中不断被削弱甚至消除,从而以新面貌呈现的非关税壁垒正在逐步进入人们的视线,以此种形式来制约国际商场上的贸易发展。发达国家希望全球都可以实行统一的劳工标准,以此来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发达国家通过用以劳工标准为主要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手段的贸易管制措施,这样便对发展中国家产品出口形成了新的障碍,这便是蓝色贸易壁垒。
2001年,中国加入了WTO,WTO体制内的其他成员国和中国的进出口障碍慢慢降低,然而技术性贸易壁垒、环保贸易壁垒,以及蓝色贸易壁垒却进一步加强。这些年来,我国的对外出口的主要优势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主要是纺织品行业,我国是纺织品出口第一大国。蓝色贸易壁垒的核心是SA8000标准(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 international standard简称SA8000标准),是基于国际劳工组织ILO宪章、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世界人权宣言,以保护劳动者的权益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责任标准体系,也是现行的唯一的劳工标准第三方认证体系。
但是从目前来看,劳工标准和贸易挂钩,并没有成为当前的国际惯例,然而这些年来这种趋势不断加深,很多中国的出口企业,因为没有达到买方劳工标准的要求,从而造成了出口的订单流失。虽然蓝色贸易壁垒短期内会对我们原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产品出口造成一定影响,但是从长远来看,提高我国的劳工标准非常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出口竞争力。做好对蓝色贸易壁垒的研究以及对其核心SA8000标准的探索不仅具有不可或缺的理论意义,从更深层来讲还具有实践意义,对蓝色贸易进行探索和思考,不仅可以弥补和补充当前有关非关税壁垒的研究,并且还以为我国扩大出口,应对“蓝色壁垒”积极采取措施,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对策建议。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相关研究
从国外学者的角度来看,他们是会从国家劳工标准出发,来探索国际进出口贸易和劳工标准的关系。对于劳工标准和贸易是否相互联系的理论,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
国外有很多学者和专家认为,普遍推行统一的劳工标准认证,能够避免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倾销。
主要支持的理论有以下几种:首当其冲的便是“社会倾销论”,该理论推断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劳工标准大多都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所以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市场竞争中处于被不公平对待,国外的同类产品将直接面临来自发展中国家大量廉价产品的强力竞争,从而使丧失竞争优势的企业大量倒闭,就业人数减少,国内生产资本大量向国外输送。
第二是“低标准驱逐高标准论”,从西方发达国家的角度上看,在发展中国家,低劳工标准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会造成其国内平均工资水平下滑,而且还会逐渐朝向发展中国家的低工资标准所转变。
第三是“贫困化进口论”,该理论认为发达国家在长期上一直依赖于发展中国家的低劳工标准产品进口,这样会导致发达国家内非熟练工人失业的问题,这样便拉大了熟练工人与非熟练工人的收入落差,很不利于拉动其内需。
第四是“移民压力论”,国际上劳工标准不一致,这样会导致国际市场中自由劳动力受到阻碍。处于发展中国家较低水平的劳工标准的熟练工,亦或是高级工会大量的流动到高收入国家,政府的财政也会随着扩大失业救济和津贴及其他支出的增长而加重,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上面所说的四条理论是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不同劳工标准使得发展中国家利用廉价的劳动力生产产品并出口到发达国家,从而对西方发达国家国内的就业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以致滋生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同样还有一些学者从自己所研究的主要方面进行分析。
Stephen(1997)发表对于此的看法,其认为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大量进口较为廉价的商品,这从短时间来看可能发达国家的市场购买能力会提高,消费水平也会上升。从长期来讲,如果低标准的廉价商品出现在发达国家国内的话,这会造成其国内的劳工标准下降,不断向发展中国家的劳工标准靠近。
Bhagwati(1995)认为,劳工标准从本质上来看,就是贸易保护的措施。他认为现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不处于同一发展水平上,大范围推广统一的劳工标准是不可取的。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绪论1
选题背景及意义1
国内外研究综述 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4
主要创新及不足之处4
二、理论基础分析Y
(一)蓝色壁垒的含义、特征及产生原因Y
(二)蓝色壁垒的核心SA8000标准Y
(三)蓝色壁垒的理论基础分析Y
三、蓝色贸易壁垒的发展现状Y
(一)SA8000标准在我国的认证情况Y
(二)我国纺织品贸易现状Y
四、实证分析Y
(一)变量和模型设定Y
(二)实证分析过程Y
五、我国应对蓝色壁垒的政策建议Y
(一)国家角度Y
(二)行业协会角度Y
(三)企业角度^Y
致谢Y
参考文献Y
蓝色贸易壁垒对中国纺织品行业的出口影响
引言
一、绪论
选题背景及意义
国际上的贸易自由化的趋势越来越深,然而传统形式的壁垒在现在的国际市场中不断被削弱甚至消除,从而以新面貌呈现的非关税壁垒正在逐步进入人们的视线,以此种形式来制约国际商场上的贸易发展。发达国家希望全球都可以实行统一的劳工标准,以此来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发达国家通过用以劳工标准为主要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手段的贸易管制措施,这样便对发展中国家产品出口形成了新的障碍,这便是蓝色贸易壁垒。
2001年,中国加入了WTO,WTO体制内的其他成员国和中国的进出口障碍慢慢降低,然而技术性贸易壁垒、环保贸易壁垒,以及蓝色贸易壁垒却进一步加强。这些年来,我国的对外出口的主要优势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主要是纺织品行业,我国是纺织品出口第一大国。蓝色贸易壁垒的核心是SA8000标准(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 international standard简称SA8000标准),是基于国际劳工组织ILO宪章、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世界人权宣言,以保护劳动者的权益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责任标准体系,也是现行的唯一的劳工标准第三方认证体系。
但是从目前来看,劳工标准和贸易挂钩,并没有成为当前的国际惯例,然而这些年来这种趋势不断加深,很多中国的出口企业,因为没有达到买方劳工标准的要求,从而造成了出口的订单流失。虽然蓝色贸易壁垒短期内会对我们原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产品出口造成一定影响,但是从长远来看,提高我国的劳工标准非常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出口竞争力。做好对蓝色贸易壁垒的研究以及对其核心SA8000标准的探索不仅具有不可或缺的理论意义,从更深层来讲还具有实践意义,对蓝色贸易进行探索和思考,不仅可以弥补和补充当前有关非关税壁垒的研究,并且还以为我国扩大出口,应对“蓝色壁垒”积极采取措施,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对策建议。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相关研究
从国外学者的角度来看,他们是会从国家劳工标准出发,来探索国际进出口贸易和劳工标准的关系。对于劳工标准和贸易是否相互联系的理论,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
国外有很多学者和专家认为,普遍推行统一的劳工标准认证,能够避免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倾销。
主要支持的理论有以下几种:首当其冲的便是“社会倾销论”,该理论推断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劳工标准大多都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所以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市场竞争中处于被不公平对待,国外的同类产品将直接面临来自发展中国家大量廉价产品的强力竞争,从而使丧失竞争优势的企业大量倒闭,就业人数减少,国内生产资本大量向国外输送。
第二是“低标准驱逐高标准论”,从西方发达国家的角度上看,在发展中国家,低劳工标准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会造成其国内平均工资水平下滑,而且还会逐渐朝向发展中国家的低工资标准所转变。
第三是“贫困化进口论”,该理论认为发达国家在长期上一直依赖于发展中国家的低劳工标准产品进口,这样会导致发达国家内非熟练工人失业的问题,这样便拉大了熟练工人与非熟练工人的收入落差,很不利于拉动其内需。
第四是“移民压力论”,国际上劳工标准不一致,这样会导致国际市场中自由劳动力受到阻碍。处于发展中国家较低水平的劳工标准的熟练工,亦或是高级工会大量的流动到高收入国家,政府的财政也会随着扩大失业救济和津贴及其他支出的增长而加重,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上面所说的四条理论是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不同劳工标准使得发展中国家利用廉价的劳动力生产产品并出口到发达国家,从而对西方发达国家国内的就业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以致滋生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同样还有一些学者从自己所研究的主要方面进行分析。
Stephen(1997)发表对于此的看法,其认为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大量进口较为廉价的商品,这从短时间来看可能发达国家的市场购买能力会提高,消费水平也会上升。从长期来讲,如果低标准的廉价商品出现在发达国家国内的话,这会造成其国内的劳工标准下降,不断向发展中国家的劳工标准靠近。
Bhagwati(1995)认为,劳工标准从本质上来看,就是贸易保护的措施。他认为现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不处于同一发展水平上,大范围推广统一的劳工标准是不可取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