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举牌上市公司的特征和影响
过去十几年来,我国保险行业飞速发展,保险资金可用余额不断增长。中国保险业的政策支持得到加强,不断开发新业务,除了保守稳健型的大型传统保险公司外,诞生了一批以万能险为主要产品的中小型保险公司。在当前下行的经济环境、低利率的市场环境和逐步放松的监管政策条件下,保险公司进入二级市场以寻求更高额的回报。本文基于价值投资的视角,研究驱使保险公司投资二级市场的原因,被险资举牌的上市公司的特征,从相关上市公司股票基本面指标以及财务报表等方面分析此公司在险资眼中的投资价值。进一步分析险资举牌过程中可能对资本市场产生的影响,并指出保险公司举牌上市公司股票可能存在的问题及风险。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文献综述2
二、险资举牌的上市公司特征分析4
(一)上市公司基本面分析4
1.上市公司行业分布4
2.基本面指标分析4
(1)市盈率4
(2)市净率4
(3)净资产收益率5
(4)市值及流通比率5
(二)上市公司财务分析6
1.大股东持股比例6
2.股息率6
3.盈利增长率6
(1)营业收入增长6
(2)净利润增长6
(3)营收和净利润同步增长6
三、险资举牌对资本市场的影响6
(一)举牌给险企自身带来的风险6
1.流动性风险6
2.股价波动风险6
(二)举牌对相应上市公司的影响7
1.股价波动性7
2.股权之争增加经营风险8
3.保险公司道德风险8(三)举牌对资本市场的影响8
四、应对险资举牌风险的措施及建议9
(一)保险公司需要提高风险管控能力9
1.回归价值投资9
2.资产负债配置9
3.明确自身定位9
4.引导市场发展9
(二)我国金融体系需要完善,投资渠道应当拓展9
致谢10
参考文献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表1 基本面指标11
表2 财务数据13
表3 上市公司大股东15
表4 上市公司成长能力20
保险公司举牌上市公司的特征和影响
引言
中国保险行业的总资产在20多年的时间里增长了200多倍,保险业的政策支持不断加强,新业务层出不穷,监管框架也在逐渐完善。上市保险公司为了回归本质,提高产品的内在价值,正主动收紧银保,加强个人保险业务。
前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项俊波总结:我国保险业在20多年时间里,迅速壮大市场规模,整体实力提升明显。
然而长期以来,过于注重安全的监管政策忽视了盈利性,让保险资金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资本的流动性需求和盈利属性。
2012 年下半年,监管机构如开闸般连续发布投资新法规,险资市场化运作拉开了序幕,之后的一系列“松绑”措施更是推波助澜。此外,在保险业历史上必然会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新“国十条”,更是对险资推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稳固资本市场寄予了厚望。
2015年7 月8 日,中国保监会发布《关于提高保险资金投资蓝筹股票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放宽保险资金投资蓝筹股票的监管比例,对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将投资单一蓝筹股票的比例上限由占上季度末总资产的5% 调整为10%;投资权益类资产达到30% 比例上限的,可进一步增持蓝筹股票,增持后权益类资产余额不高于上季度末总资产的40%;同时适度提高“保险资金投资蓝筹股票的资产认可比例”。当下正值偿二代实施,险资热衷于投资标的大蓝筹让保险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行为获得了更多人的关注。
虽然正值行业高速发展、规模迅速扩张之时,然而由于保险公司的频繁举牌以及这种方式产生的风险,使得保险业被质疑偏离了自身的立业之本“风险保障”。
一、 文献综述
(一)险资选择上市公司的原因
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防止机构大户操纵股价,《证券法》规定,投资者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 时,应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3 日内,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通知该上市公司并予以公告,并且履行有关法律规定的义务。业内称之为“举牌”。
王豫刚(2016)认为,在资本运作、投资标的和比例范围上,保险资金与银行、券商等金融机构相比显得宽松很多,投资单个标的的限制也少。寿险资金通常有长达数十年的投资期限,对投资品种风险的低偏好以及相对廉价的资金成本,在资产配置结构中更偏重固收品种,对大蓝筹股也是以长期持有、财务投资为主,很少采取激进的股票配置策略。
陈婷(2016)指出,2014年以前,由于保监会的严格监管,险企在不动产和股权投资方面的活动受到诸多限制条件,因此类似于长债短投这样的反向错配,在保险公司运营中的普遍存在,这就会使得其融资成本偏高、投资收益偏低。但2014年下半年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结构调整的降息降准周期,持续下行的国内利率,致使保险公司所持有的短久期资产的收益率下降速度较长久期负债的收益率快。一方面传统固定收益产品出现“资产荒”,另一方面客户依然对投资回报要求高,使得保险资金急需切换资产配置。
谭谟晓(2016)认为当前宏观经济不景气,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资金负债成本必然高于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收益率,市场必然会转而选择权益类投资标的。普遍认为,上市公司处于行业中领先地位,所发行的股票是权益类标的中的优质资产,风险较低。
综合认为,保险公司举牌上市公司股票既有宏观经济、监管政策等外部原因,也有节约资本、拓宽销售渠道等内部考虑。
1.资产驱动负债型保险公司在利率下行环境下选择举牌
张素敏,孙伊展(2016)认为当前,监管层倡导保险公司 “回归保障”的转型,但中小保险公司迫于市场竞争压力和资源劣势,转型面临着一定困难,他们采取了资产驱动负债的发展策略,以高收益吸引客户。激进型保险公司万能险产品的结算利率范围均在 5% 到8%之间,也有很少部分甚至超过8%。而在资产荒的环境下,险资在资产配置方面压力较大,特别是万能险保费比重较高的公司。所以在当前利率下行的环境里,为了应对未来万能险兑付的流动性需求,维持收益水平,中小保险公司踊跃配置股票,通过举牌高股息率的上市公司来获得持续的流动性。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文献综述2
二、险资举牌的上市公司特征分析4
(一)上市公司基本面分析4
1.上市公司行业分布4
2.基本面指标分析4
(1)市盈率4
(2)市净率4
(3)净资产收益率5
(4)市值及流通比率5
(二)上市公司财务分析6
1.大股东持股比例6
2.股息率6
3.盈利增长率6
(1)营业收入增长6
(2)净利润增长6
(3)营收和净利润同步增长6
三、险资举牌对资本市场的影响6
(一)举牌给险企自身带来的风险6
1.流动性风险6
2.股价波动风险6
(二)举牌对相应上市公司的影响7
1.股价波动性7
2.股权之争增加经营风险8
3.保险公司道德风险8(三)举牌对资本市场的影响8
四、应对险资举牌风险的措施及建议9
(一)保险公司需要提高风险管控能力9
1.回归价值投资9
2.资产负债配置9
3.明确自身定位9
4.引导市场发展9
(二)我国金融体系需要完善,投资渠道应当拓展9
致谢10
参考文献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表1 基本面指标11
表2 财务数据13
表3 上市公司大股东15
表4 上市公司成长能力20
保险公司举牌上市公司的特征和影响
引言
中国保险行业的总资产在20多年的时间里增长了200多倍,保险业的政策支持不断加强,新业务层出不穷,监管框架也在逐渐完善。上市保险公司为了回归本质,提高产品的内在价值,正主动收紧银保,加强个人保险业务。
前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项俊波总结:我国保险业在20多年时间里,迅速壮大市场规模,整体实力提升明显。
然而长期以来,过于注重安全的监管政策忽视了盈利性,让保险资金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资本的流动性需求和盈利属性。
2012 年下半年,监管机构如开闸般连续发布投资新法规,险资市场化运作拉开了序幕,之后的一系列“松绑”措施更是推波助澜。此外,在保险业历史上必然会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新“国十条”,更是对险资推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稳固资本市场寄予了厚望。
2015年7 月8 日,中国保监会发布《关于提高保险资金投资蓝筹股票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放宽保险资金投资蓝筹股票的监管比例,对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将投资单一蓝筹股票的比例上限由占上季度末总资产的5% 调整为10%;投资权益类资产达到30% 比例上限的,可进一步增持蓝筹股票,增持后权益类资产余额不高于上季度末总资产的40%;同时适度提高“保险资金投资蓝筹股票的资产认可比例”。当下正值偿二代实施,险资热衷于投资标的大蓝筹让保险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行为获得了更多人的关注。
虽然正值行业高速发展、规模迅速扩张之时,然而由于保险公司的频繁举牌以及这种方式产生的风险,使得保险业被质疑偏离了自身的立业之本“风险保障”。
一、 文献综述
(一)险资选择上市公司的原因
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防止机构大户操纵股价,《证券法》规定,投资者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 时,应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3 日内,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通知该上市公司并予以公告,并且履行有关法律规定的义务。业内称之为“举牌”。
王豫刚(2016)认为,在资本运作、投资标的和比例范围上,保险资金与银行、券商等金融机构相比显得宽松很多,投资单个标的的限制也少。寿险资金通常有长达数十年的投资期限,对投资品种风险的低偏好以及相对廉价的资金成本,在资产配置结构中更偏重固收品种,对大蓝筹股也是以长期持有、财务投资为主,很少采取激进的股票配置策略。
陈婷(2016)指出,2014年以前,由于保监会的严格监管,险企在不动产和股权投资方面的活动受到诸多限制条件,因此类似于长债短投这样的反向错配,在保险公司运营中的普遍存在,这就会使得其融资成本偏高、投资收益偏低。但2014年下半年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结构调整的降息降准周期,持续下行的国内利率,致使保险公司所持有的短久期资产的收益率下降速度较长久期负债的收益率快。一方面传统固定收益产品出现“资产荒”,另一方面客户依然对投资回报要求高,使得保险资金急需切换资产配置。
谭谟晓(2016)认为当前宏观经济不景气,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资金负债成本必然高于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收益率,市场必然会转而选择权益类投资标的。普遍认为,上市公司处于行业中领先地位,所发行的股票是权益类标的中的优质资产,风险较低。
综合认为,保险公司举牌上市公司股票既有宏观经济、监管政策等外部原因,也有节约资本、拓宽销售渠道等内部考虑。
1.资产驱动负债型保险公司在利率下行环境下选择举牌
张素敏,孙伊展(2016)认为当前,监管层倡导保险公司 “回归保障”的转型,但中小保险公司迫于市场竞争压力和资源劣势,转型面临着一定困难,他们采取了资产驱动负债的发展策略,以高收益吸引客户。激进型保险公司万能险产品的结算利率范围均在 5% 到8%之间,也有很少部分甚至超过8%。而在资产荒的环境下,险资在资产配置方面压力较大,特别是万能险保费比重较高的公司。所以在当前利率下行的环境里,为了应对未来万能险兑付的流动性需求,维持收益水平,中小保险公司踊跃配置股票,通过举牌高股息率的上市公司来获得持续的流动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