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分析(附件)【字数:9981】
摘 要消费的升级让人们对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广,各种供应链的出现开始慢慢代替单一类型的产品。一些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中还处于比较强势的地位,这些企业会通过自身良好的信用的方式来帮助一些中小企业取得金融机构的贷款,从而导致供应链金融也由此发展成熟。农业供应链金融既具备供应链金融的普遍特点,也在政策、环境下体现出特殊性。农业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和农户基本上构成了维系农业产业链运作的主体,在农业金融机构的加入下,农业供应链和农业供应链金融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农业供应链金融在我国刚刚起步,尚未有实质发展,而且中小企业融资难,资金成本高,我们需要对此发展进行分析,找到合理的解决之道。
Keywords: agricultural supply chain; Supply chain finance development; Institutional innov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 1
1.3研究内容 1
第二章 我国农业供应链金融概述 2
2.1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内涵 2
2.2农业供应链金融的特点 2
2.3文献综述 3
第三章 我国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和模式 4
3.1我国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状况 4
3.2我国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模式 5
3.3重庆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案例 5
第四章 我国农业供应链金融存在的风险 7
4.1信用风险 8
4.2整体性风险 8
4.3操作和技术风险 8
第五章 我国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对策 8
5.1强化信用制度建设 9
5.2加强风险防范制度 9
5.3提出政府行政层面建议 10
结束语 12
致 谢 13
参考文献 14
第一章 引言
1.1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已整体迈了一大步,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和区域结构都面临新一轮的转型升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级与蓄势待发、总供给和总需求动态匹配和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期,“三农”发展也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三农”问题仍是新时期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乎经济转型与改革创新能否纵深推进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的至关重要一环、战略意义十分显著。随着我国宏观环境和微观生态发生了显著变化,“三农”发展会面临很多机遇,但也会随之而来许多问题需要去化解,尤其是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我国必然走上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化道路,在金融方面需要加大对农村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支持。但从实践层面来看,农业金融支持力度不足、金融市场发展存在明显的城市倾向,而且农村金融本身也没能有效地支持农业方面的发展,反而大量移到城市,暴露出了农业融资不足的问题,而且由于农业贷款防线高、利润低、也让农业融资变得更加困难。
1.2研究目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农业供应链金融的理论基础上,对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进行分析,然后针对存在的风险提出对策。具体研究目标有以下几点:一是通过农业供应链金融概述,为促进我国农业供应链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二是揭示我国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模式和案例,对现行实践中的农业价值链金融进行分析。三是对不同的农业供应链形态,发现我国农业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并提出农业供应链金融在发展上的一些制度建议。
1.3研究内容
针对研究目的,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一是对农业供应链金融进行概述,总结我国的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内涵和特点。二是对我国的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模式和案例进行分析。然后根据目前我国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发现存在的风险,最后针对风险提出对策和建议。
第二章 我国农业供应链金融概述
2.1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内涵
供应链描述的是商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动态过程,涵盖的市场主体包括原料供应商、生产者、加工商、经销商和最终用户。供应链金融是指将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以及与其相关的上下游企业看作一个整体,以核心企业为依托,以真实贸易为前提,运用自偿性贸易融资的方式,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的综合性金融产品和服务。
随着农业产业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不断衍生,基本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链条式结构,农业内部和外部的价值体系逐渐形成并固化为合理的价值链,这便有了农业供应链的概念。一般而言,农业供应链描述的是产前的农业生产资料采购、产中的农产品的种植以及产后的农产品加工、销售和消费等环节,并成长为一条成熟的产业链,如下图所示。
图21 农业供应链结构
2.2农业供应链金融的特点
农业供应链融资模式在授信对象、信用评估对象、还款来源、产品和服务品种等方面,与传统的融资方式相比,都表现出较大差异。其特点有:
(1)从授信对象看,传统融资模式的授信主体多为单个企业或个人,农业供应链余融模式下,将整个供应链节点上的核心企业、上下游中小企业、合作社和农户都列入授信对象,拓宽了授信范围。
(2)从授信条件看,传统融资模式下,银行通过考察借款人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等历史信息,能否提供固定资产或流动资产抵押,以及能否提供有效担保,决定是否对其提供贷款以及多少额度;而在农业供应链金融这种模式下,银行考量供应链的紧密程度.核心企业的业务规模、经营状况,以及申贷企业与核心企业的业务往来是否密切,利用供应链运营过程中产生的预付款、应收账款、库存等动产或权利柞为担保,不再仅仅考虑申贷企业有无可抵押的资产,扩大了担保范围。
(3)从还款来源看,传统融资模式偿还贷款的首要资金来源是企业一般的资金,而供应链令融贷款首要还款来源是在授信银行的特定账户中的资产。供应链金融依托真实贸易,以与供应链伙伴交易的自偿程度和贷物价值为保障,注重还款来源的自偿性。在供应链中,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封闭运行。中小企业、合作社、农户的销售收入自动导回授信银行的特定账户中,优先归还授信,作为归还授信的保证。比如在保理业务中,应收账款如有回款,将按规定期限回流到银行的保理专户中。
2.3文献综述
(1)关于供应链金融的概念及其特征的研究
关于供应链金融的概念,理论界和实务界目前尚未有一致的意见(徐学锋和夏建新,2010)。从实务界而言,国际著名的金融咨询公Tower Group认为,供应链金融是一种基于供应链商业交易的融资方案。具体来说,其认为供应链金融是以发生在供应链上的商业交易值为基础,设计一系列的为供应商提供流动资本融资和现金流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管理目标实现的优化方案。而在理论界,Hofmann( 2005)、Hofmann和Belin(2011)对供应链金融作出了理论上的界定,认为供应链金融是一种让处于供应链中的多个组织,通过计划、指导、控制组织间的资金资源流来共同创造价值的方法。
Keywords: agricultural supply chain; Supply chain finance development; Institutional innov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 1
1.3研究内容 1
第二章 我国农业供应链金融概述 2
2.1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内涵 2
2.2农业供应链金融的特点 2
2.3文献综述 3
第三章 我国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和模式 4
3.1我国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状况 4
3.2我国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模式 5
3.3重庆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案例 5
第四章 我国农业供应链金融存在的风险 7
4.1信用风险 8
4.2整体性风险 8
4.3操作和技术风险 8
第五章 我国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对策 8
5.1强化信用制度建设 9
5.2加强风险防范制度 9
5.3提出政府行政层面建议 10
结束语 12
致 谢 13
参考文献 14
第一章 引言
1.1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已整体迈了一大步,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和区域结构都面临新一轮的转型升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级与蓄势待发、总供给和总需求动态匹配和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期,“三农”发展也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三农”问题仍是新时期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乎经济转型与改革创新能否纵深推进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的至关重要一环、战略意义十分显著。随着我国宏观环境和微观生态发生了显著变化,“三农”发展会面临很多机遇,但也会随之而来许多问题需要去化解,尤其是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我国必然走上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化道路,在金融方面需要加大对农村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支持。但从实践层面来看,农业金融支持力度不足、金融市场发展存在明显的城市倾向,而且农村金融本身也没能有效地支持农业方面的发展,反而大量移到城市,暴露出了农业融资不足的问题,而且由于农业贷款防线高、利润低、也让农业融资变得更加困难。
1.2研究目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农业供应链金融的理论基础上,对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进行分析,然后针对存在的风险提出对策。具体研究目标有以下几点:一是通过农业供应链金融概述,为促进我国农业供应链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二是揭示我国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模式和案例,对现行实践中的农业价值链金融进行分析。三是对不同的农业供应链形态,发现我国农业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并提出农业供应链金融在发展上的一些制度建议。
1.3研究内容
针对研究目的,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一是对农业供应链金融进行概述,总结我国的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内涵和特点。二是对我国的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模式和案例进行分析。然后根据目前我国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发现存在的风险,最后针对风险提出对策和建议。
第二章 我国农业供应链金融概述
2.1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内涵
供应链描述的是商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动态过程,涵盖的市场主体包括原料供应商、生产者、加工商、经销商和最终用户。供应链金融是指将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以及与其相关的上下游企业看作一个整体,以核心企业为依托,以真实贸易为前提,运用自偿性贸易融资的方式,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的综合性金融产品和服务。
随着农业产业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不断衍生,基本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链条式结构,农业内部和外部的价值体系逐渐形成并固化为合理的价值链,这便有了农业供应链的概念。一般而言,农业供应链描述的是产前的农业生产资料采购、产中的农产品的种植以及产后的农产品加工、销售和消费等环节,并成长为一条成熟的产业链,如下图所示。
图21 农业供应链结构
2.2农业供应链金融的特点
农业供应链融资模式在授信对象、信用评估对象、还款来源、产品和服务品种等方面,与传统的融资方式相比,都表现出较大差异。其特点有:
(1)从授信对象看,传统融资模式的授信主体多为单个企业或个人,农业供应链余融模式下,将整个供应链节点上的核心企业、上下游中小企业、合作社和农户都列入授信对象,拓宽了授信范围。
(2)从授信条件看,传统融资模式下,银行通过考察借款人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等历史信息,能否提供固定资产或流动资产抵押,以及能否提供有效担保,决定是否对其提供贷款以及多少额度;而在农业供应链金融这种模式下,银行考量供应链的紧密程度.核心企业的业务规模、经营状况,以及申贷企业与核心企业的业务往来是否密切,利用供应链运营过程中产生的预付款、应收账款、库存等动产或权利柞为担保,不再仅仅考虑申贷企业有无可抵押的资产,扩大了担保范围。
(3)从还款来源看,传统融资模式偿还贷款的首要资金来源是企业一般的资金,而供应链令融贷款首要还款来源是在授信银行的特定账户中的资产。供应链金融依托真实贸易,以与供应链伙伴交易的自偿程度和贷物价值为保障,注重还款来源的自偿性。在供应链中,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封闭运行。中小企业、合作社、农户的销售收入自动导回授信银行的特定账户中,优先归还授信,作为归还授信的保证。比如在保理业务中,应收账款如有回款,将按规定期限回流到银行的保理专户中。
2.3文献综述
(1)关于供应链金融的概念及其特征的研究
关于供应链金融的概念,理论界和实务界目前尚未有一致的意见(徐学锋和夏建新,2010)。从实务界而言,国际著名的金融咨询公Tower Group认为,供应链金融是一种基于供应链商业交易的融资方案。具体来说,其认为供应链金融是以发生在供应链上的商业交易值为基础,设计一系列的为供应商提供流动资本融资和现金流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管理目标实现的优化方案。而在理论界,Hofmann( 2005)、Hofmann和Belin(2011)对供应链金融作出了理论上的界定,认为供应链金融是一种让处于供应链中的多个组织,通过计划、指导、控制组织间的资金资源流来共同创造价值的方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