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公司国际化战略研究
目 录
一、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历史演进和发展概况 2
(一)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概况 2
(二)华为公司国际化发展概况 2
三、华为公司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4
(一)华为公司开拓国际市场的动因 4
(二)进入海外市场方式的选择 4
四、华为公司国际化发展战略成果及问题分析 5
(一)华为公司全球发展战略取得的成果 5
(二)华为公司全球发展战略存在的不足 7
五、华为公司国际化发展战略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7
(一)着力培养全球化意识 8
(二)注重目标市场的选择 8
(三)灵活运用国际市场进入模式 8
(四)大力支持创新战略 9
六、结论 9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各国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寻求更宽广的海外市场,力求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领一席之地。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也不甘人后。众多企业纷纷开始了自己的国际化征程,但由于缺乏经验、战略缺失等问题屡屡遭受挫折,制定合理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成为了当务之急。当前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于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现状上,而我国企业更需要基于本国国情的国际化战略。华为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佼佼者,其国际化战略有着一定的研究价值与借鉴意义。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必要组成部分。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大型国际化公司规模与数量也是鉴定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准,更可以让国家通过其增加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更有力的去争取支配资源的权利。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化不仅仅是让自身成长成熟、日渐壮大的必然要求,更是适应世界经济大趋势的正确现实选择。
本文将对华为近年来在国际市场的从起步到成熟历程进行剖析,深入研究华为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找出其在国际化发展进程中还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家或地区所拥有大型国际化公司规模与数量也是鉴定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准,更可以让国家通过其增加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更有力的去争取支配资源的权利。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化不仅仅是让自身成长成熟、日渐壮大的必然要求,更是适应世界经济大趋势的正确现实选择。
本文将对华为近年来在国际市场的从起步到成熟历程进行剖析,深入研究华为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找出其在国际化发展进程中还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发展建议,以此增强华为及众多中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1960年,海默(Hymer)提出了 “市场缺陷理论”.从根本上来说,一个组织应拥有非常清晰的优势条件来强化组织对于海外市场的认识,减轻组织对海外市场的畏难情绪。出口行为理论针对组织实施国际化的过程,美国的卡瓦斯基尔教授(Cavusgil,1980)把其分为五个阶段:国内销售阶段,主要指在国内进行制造和营销;出口前阶段,有针对性地收集相应信息,进行海外市场调研,不规则地进行出口;试验性的进入阶段:通过间接出口产生小规模的海外销售行为;积极投入阶段:向海外市场直接出口产品;国际战略阶段,以全球市场为坐标制定企业战略规划。国际化网络理论国际化网络理论的提出者包括约翰逊(Johanson,1982),马丁森(Mattsson,2003)等。该理论认为,公司国际化指与海外公司建立网络联系的过程,此种关系网络又称为产业网络,公司新建、保持、发展网络关系的过程是持续积累的过程,正是此种“关系累积”决定了企业的市场地位。
2.国内研究现状
刘欣在《华为自主品牌产品走向世界市场的国际化战略及实施路径》(2016)中从华为的研发、产品创新、售后服务及整个公司的运营等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华为的成功之路已经可作为国际化经营的经典案例进行剖析学习。邱筵婷在《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模式研究——以海尔、联想、华为公司为例》(2015)中对华为的国际化发展过程进行模式分析,总结华为的成功的国际化经营模式。最后对分析做出总结并提出建议:我国的中小企业要制定合适战略,明确自身实力,斟酌决策风险,选取适合的发展模式。金珍在《华为国际化经营战略分析》(2014)中对华为进行了全面的SWOT分析,对华为开拓国际市场过程中采用的战略和措施做了十分深入的剖析,从华为的技术研发、管理机制和人才机制及营销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并分析了华为在这一历程中成功的主要要素和面临的突出问题。
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历史演进和发展概况
(一)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概况
近些年来,科技园、工业园以及自贸区等形式在全国各地兴起,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前景表现的分外广阔,越来越多的资金和公司开始积极踊跃的涌向对外贸易发展。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十分频繁,积极性日渐增加,国企与民企合作并购的海外企业数量激增。而我国对外的投资也越来越追求高附加值,目光也从基础的行业逐步转向欧美的高新技术领域。跨国并购规模增长。
但在迎来机遇的同时,我国企业国际化也面临着部分问题。如:许多企业没有明确的国际化战略,计划不充分;欠缺必要的风险防范意识;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融资渠道匮乏,成本过高;部分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单打独斗没有寻找和建立合作伙伴;没有充分利用国际专业的服务组织的力量。
(二)华为公司国际化发展概况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诞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由总裁任正非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深圳创立。到今为止,华为公司所生产的方案与产品已被一百六十多个国家所运用,向全世界的消费者提供产品。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最初只是一家香港交换机公司的销售代理,在随后的几十年中,华为通过全公司的共同努力,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分工中崭露头角,并逐步成长为一家业务范围涉及全球一百多个国家的巨型跨国公司。
华为最早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展开了国际化的发展,当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在欧洲、美洲独占市场之时,华为则不与其正面相争,选择了亚拉非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作为目标市场,作为华为的起航之,并且在此过程中总结国际化发展的经验,提高国际市场的占有率。避开与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的短兵相接,采用迂回方式成功打开国际市场。
1996年,华为公司开始了发展全球市场的艰难征程
一、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历史演进和发展概况 2
(一)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概况 2
(二)华为公司国际化发展概况 2
三、华为公司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4
(一)华为公司开拓国际市场的动因 4
(二)进入海外市场方式的选择 4
四、华为公司国际化发展战略成果及问题分析 5
(一)华为公司全球发展战略取得的成果 5
(二)华为公司全球发展战略存在的不足 7
五、华为公司国际化发展战略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7
(一)着力培养全球化意识 8
(二)注重目标市场的选择 8
(三)灵活运用国际市场进入模式 8
(四)大力支持创新战略 9
六、结论 9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各国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寻求更宽广的海外市场,力求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领一席之地。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也不甘人后。众多企业纷纷开始了自己的国际化征程,但由于缺乏经验、战略缺失等问题屡屡遭受挫折,制定合理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成为了当务之急。当前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于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现状上,而我国企业更需要基于本国国情的国际化战略。华为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佼佼者,其国际化战略有着一定的研究价值与借鉴意义。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必要组成部分。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大型国际化公司规模与数量也是鉴定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准,更可以让国家通过其增加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更有力的去争取支配资源的权利。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化不仅仅是让自身成长成熟、日渐壮大的必然要求,更是适应世界经济大趋势的正确现实选择。
本文将对华为近年来在国际市场的从起步到成熟历程进行剖析,深入研究华为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找出其在国际化发展进程中还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家或地区所拥有大型国际化公司规模与数量也是鉴定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准,更可以让国家通过其增加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更有力的去争取支配资源的权利。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化不仅仅是让自身成长成熟、日渐壮大的必然要求,更是适应世界经济大趋势的正确现实选择。
本文将对华为近年来在国际市场的从起步到成熟历程进行剖析,深入研究华为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找出其在国际化发展进程中还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发展建议,以此增强华为及众多中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1960年,海默(Hymer)提出了 “市场缺陷理论”.从根本上来说,一个组织应拥有非常清晰的优势条件来强化组织对于海外市场的认识,减轻组织对海外市场的畏难情绪。出口行为理论针对组织实施国际化的过程,美国的卡瓦斯基尔教授(Cavusgil,1980)把其分为五个阶段:国内销售阶段,主要指在国内进行制造和营销;出口前阶段,有针对性地收集相应信息,进行海外市场调研,不规则地进行出口;试验性的进入阶段:通过间接出口产生小规模的海外销售行为;积极投入阶段:向海外市场直接出口产品;国际战略阶段,以全球市场为坐标制定企业战略规划。国际化网络理论国际化网络理论的提出者包括约翰逊(Johanson,1982),马丁森(Mattsson,2003)等。该理论认为,公司国际化指与海外公司建立网络联系的过程,此种关系网络又称为产业网络,公司新建、保持、发展网络关系的过程是持续积累的过程,正是此种“关系累积”决定了企业的市场地位。
2.国内研究现状
刘欣在《华为自主品牌产品走向世界市场的国际化战略及实施路径》(2016)中从华为的研发、产品创新、售后服务及整个公司的运营等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华为的成功之路已经可作为国际化经营的经典案例进行剖析学习。邱筵婷在《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模式研究——以海尔、联想、华为公司为例》(2015)中对华为的国际化发展过程进行模式分析,总结华为的成功的国际化经营模式。最后对分析做出总结并提出建议:我国的中小企业要制定合适战略,明确自身实力,斟酌决策风险,选取适合的发展模式。金珍在《华为国际化经营战略分析》(2014)中对华为进行了全面的SWOT分析,对华为开拓国际市场过程中采用的战略和措施做了十分深入的剖析,从华为的技术研发、管理机制和人才机制及营销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并分析了华为在这一历程中成功的主要要素和面临的突出问题。
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历史演进和发展概况
(一)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概况
近些年来,科技园、工业园以及自贸区等形式在全国各地兴起,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前景表现的分外广阔,越来越多的资金和公司开始积极踊跃的涌向对外贸易发展。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十分频繁,积极性日渐增加,国企与民企合作并购的海外企业数量激增。而我国对外的投资也越来越追求高附加值,目光也从基础的行业逐步转向欧美的高新技术领域。跨国并购规模增长。
但在迎来机遇的同时,我国企业国际化也面临着部分问题。如:许多企业没有明确的国际化战略,计划不充分;欠缺必要的风险防范意识;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融资渠道匮乏,成本过高;部分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单打独斗没有寻找和建立合作伙伴;没有充分利用国际专业的服务组织的力量。
(二)华为公司国际化发展概况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诞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由总裁任正非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深圳创立。到今为止,华为公司所生产的方案与产品已被一百六十多个国家所运用,向全世界的消费者提供产品。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最初只是一家香港交换机公司的销售代理,在随后的几十年中,华为通过全公司的共同努力,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分工中崭露头角,并逐步成长为一家业务范围涉及全球一百多个国家的巨型跨国公司。
华为最早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展开了国际化的发展,当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在欧洲、美洲独占市场之时,华为则不与其正面相争,选择了亚拉非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作为目标市场,作为华为的起航之,并且在此过程中总结国际化发展的经验,提高国际市场的占有率。避开与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的短兵相接,采用迂回方式成功打开国际市场。
1996年,华为公司开始了发展全球市场的艰难征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