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非洲ofdi的影响因素分析(附件)【字数:15257】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与增长,中国经济由中央计划体制逐步转变为市场体制。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随着资本全球化流动发展,中国在吸引大量对华国际投资的同时也开始进行大规模国际直接投资。中国基于非洲的资源、市场化规模、资本要素密集度、贸易稳定性等因素的综合衡量,对非洲投资逐年持续增长,覆盖范围广泛。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阅读和捜集整理数据,采用文献资料综合归纳法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在非洲直接投资的现状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表明吸引中国企业家对非洲进行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有稳定的经济与政治制度、市场化规模大、可以绕开国际贸易活动中的关税和非关税的壁垒和有利于更加合理地分配国际生产要素资源。本文通过对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展开的对非洲直接投资活动的驱动因素研究,寻找有哪些因素将会使得中国对非洲的国际直接投资风险显著提高,从长远角度出发,提出一些可实施的建议,帮助国际投资者更好的对非洲进行直接投资。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2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2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5
1.4研究的技术路线 6
第二章 研究的相关理论 7
2.1发达国家适用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7
2.2发展中国家适用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8
第三章 中国对非洲进行OFDI的影响因素分析 10
3.1中国对非洲OFDI的现状 10
3.2中国对非洲进行OFDI的影响因素 11
第四章 中国对非洲进行OFDI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6
4.1 中国对非洲进行OFDI存在的问题 16
4.2中国对非洲进行OFDI存在问题的建议 17
结束语 20
致 谢 21
参考文献 22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个地区的贸易保护壁垒在不断加深中,但是全球各个国家又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不断加深国与国的合作力度。国内市场的日渐饱和与信息全球化使得各国之间不得不进行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国投资活动,各国为了抢占更多的发展机遇,不断加大输出资本的力度,使得国际之间的贸易之战如火如荼。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迅猛,国家先后涌现了一大批的大型企业。为了加快现代化主义国家建设速度,政府不断调整经济政策。随着生产力的解放,国内市场的饱和度促使国家和企业不得不将投资目光放眼海外,着重全球经济战略部署。因此,研究如何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国内大环境氛围,用来帮助和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是十分有必要的课题性研究。
1.1.2研究意义
从理论意义层面来看,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学者展开对中国经济的细分研究。虽然国外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历史悠久,取得的研究成果也非常丰富,但是针对中国在非洲直接投资的动因和如何取得显著投资效果的细分研究却没有取得多少相关结论,特别是中国对非洲进行直接投资时受到东道国哪些因素的影响更是少之又少。随着世界格局的不断发展和信息社会的瞬息万变,很多研究结论并不能完全适用于当今社会。因此,本文将会根据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最近几年数据,研究其发展轨迹,较为系统阐述影响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侧重于实证研究,全面研究并较为准确阐述近些年影响中国对非洲进行直接投资的因素。
从实际意义层面来看,随着“一带一路”工作的开展,中国与非洲的合作关系不仅日益加深还日益巩固。目前,非洲已经成为中国海外投资的主要地区之一,中国政府不仅通过不断加深对非洲的援助力度来提高非洲铁路建设和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还承担信贷的援助,所以日后非洲是中国重要的经济战略部署地区之一,其发展潜力不容小觑,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力也同样不容忽视。通过对中国在非洲直接投资因素的研究,了解其发展规律和未来发展趋势,可以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合理并可实施的建议,有助于帮助中国企业更加有效投资非洲,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投资风险。除此之外,还有助于中国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的密切交流,提升发展中国家对世界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影响力。
1.2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2.1国外研究现状
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一个国家企业通过使资本输出到另外一个国家,来获取一定经营管理权和利润回报的跨国投资行为。它和国际间接投资不同,国际间接投资是指通过购买其他国家发行的股票和债券来获取股息和债券差价以增加资本的行为,虽然间接投资风险小,但是回报效益低,所以在世界和平发展的世界背景下,国际直接投资活动远远多于国际间接投资活动。早期的国际研究学者们对直接投资的研究有很多,比如:
赖纳特茨拉夫(2001)通过对非洲社会的深入研究,发现非洲的道路绝大多数为土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所以他提出非洲基础设施的普及度太低是影响非洲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个观点。他认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导致了非洲的交通运输费用高昂和通讯设施的不先进,会大幅度增加企业运输的成本和获取相关信息的成本,严重制约了国外企业对非洲国家的直接投资。
lizabeth Asiedu(2005)选取的研究方向是选取非洲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进行分析。通过分析22个自然资源丰富的非洲国家对外开放程度,研究它们的吸引外资政策、国家GDP增长速度和其他的一些因素,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这些指标怎样影响非洲国家吸引OFDI 做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非洲国家所拥有的得天独厚的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重要原因。这也是非洲完全独立后,早期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根本原因之一。此外,还提出非洲市场规模的开发程度和稳定的经济环境可以帮助非洲投资环境变好,吸引更多外资的观点。
丹尼尔布尔克教授(2006)着重分析了中国对外进行直接投资的动机,最后的得出的结果表明中国的主要动机是丰富的自然资源、寻找广袤的市场、打破技术壁垒以获取一些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技术,同时也寻求一定的法律帮助和政策方面的支持。
瓦尔塔里卡尔特莫(2006)通过研究中国在欧洲进行的直接投资活动,结合欧洲各国的资源,发现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动因主要是是出于投资者认为在欧洲进行投资比在母国进行投资占据更多的优势。
筑波昌之(2006)通过研究中国在非洲进行直接投资的相关活动,着重分析进行直接投资开始的动机和取得的现状结果,他认为中国绝大多数企业对日本进行直接投资是为了获取日本因为丰富和价格低的资源、日本比中国先进的技术和希望通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来获取更多的利润回报。
Raphael Kaplinsky,Dorothy Mecormick,Mike Morris(2007)发表的《中国对南非的影响》这篇文章中,他提出南非的石油和矿产资源丰富的程度吸引了中国对非洲的大力投资,同时他还提出了中国投资的大量资本涌入帮助南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通过增加就业岗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贫困问题,有利于南非的政权稳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4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