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产业产品国际市场分析

中国光伏产业产品国际市场分析[20191212140743]
摘 要
随着人们日益重视的环境问题与传统能源的日趋枯竭,绿色可再生能源将是世界的焦点之一。太阳能就是良好的绿色可再生能源,作为一种新能源,光伏将拥有广阔的国际市场。太阳只需要消耗自己2%的能量,就可以向四周提供能量达11亿年之久。如此巨大的能源量,可以让我们使用几十亿年。更重要的是太阳能是一种新型绿色能源,在太阳能发电期间,它不会产生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个是对生态平衡更加注重的现代社会所必须满足的要求。因此这一新型能源日后必将成为世界的主要能源之一。如今各国也在大力的发展光伏产业,美国还针对中国光伏企业征收反补贴税与反倾销税,欧盟对中国的“双反”调查也还未结束,中国光伏产业在如此的国际市场下面临各种挑战。本文通过中国光伏产业产品的进出口情况以及美国与欧洲的相关光伏政策,分析中国的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并通过处于光伏产业链中上、中、下游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光伏应用等数据,分析中国光伏产业的优势、存在问题与机遇,最后提出相应的中国光伏产业产品发展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中国光伏产业产品;国际市场;反补贴;反倾销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
1.2 中国光伏产业相关介绍 1
第2章 中国光伏产品的国际市场概述 2
2.1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2
2.2 中国光伏产业产品出口情况 2
2.3 中国光伏产业产品进口情况 3
第3章 中国光伏产业链分析 4
3.1 多晶硅环节 4
3.2 太阳能电池环节 5
3.3 光伏应用环节 7
第4章 中国光伏产业的优势 8
4.1 中国光伏产业国内市场潜力巨大 8
4.2 中国光伏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的优势 9
4.3 中国拥有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竞争力的企业 9
第5章 中国光伏在国际市场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0
5.1 中国光伏产业在国际市场中面临的挑战 10
5.1.1 欧美光伏政策给与的挑战 10
5.1.2 国际市场中出口形式严峻 11
5.1.3 中国国内光伏企业竞争激烈 11
5.1.4 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不利于我国 11
5.1.5 其他绿色可再生能源的竞争 12
5.2 中国光伏产业在国际市场中面临的机遇 12
5.2.1 国家政策对光伏产业的大力支持 12
5.2.2 国家资金对光伏产业的大力支持 12
5.2.3 国际市场对光伏需求的增加 13
5.2.4 光伏能源对于传统能源的优势 13
第6章 中国光伏产业遇到的问题 14
6.1 市场方面 14
6.1.1 全球光伏市场分布不均 14
6.1.2 国内供需不均衡 14
6.2 技术方面 14
6.2.1 规模大,耗能高 14
6.2.2 生产环节中环境污染严重 14
6.2.3 光伏技术相对薄弱 15
6.2.4 中国还在国际光伏产业链的低端 15
第7章 扩大中国光伏产品国际市场的相关建议 15
7.1 政府对中国光伏产业产品的相关支持 15
7.1.1 短期政策 16
7.1.2 长期政策 16
7.2 光伏企业与协会共同扩大中国光伏产品国际市场 16
参考文献 18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随着人们日益重视的环境问题与传统能源的日趋枯竭,绿色可再生能源将是世界的焦点之一。光伏太阳能是一种良好的绿色可再生能源,作为一种新能源,光伏将拥有广阔的国际市场。太阳只需要消耗自己2%的能量,就可以向四周提供能量长达11亿年之久。如此巨大的能源量,可以让我们使用几十亿年。太阳能的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它在地球上无处不在,地球上大部分的地区都可以开发太阳能。不需要考虑能源运输等方面的问题,对边远的的山村、远洋中的轮船、远离大陆的岛屿等地区具有成本低便于安装的巨大优势。更重要的是太阳能是一种新型绿色能源,在太阳能发电期间,它不会产生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个是对生态平衡更加注重的现代社会中所必须满足的要求。因此这一新型能源日后必将成为世界的主要能源之一,对其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具有战略意义。
1.2 中国光伏产业相关介绍
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主要由太阳能级硅材料、硅锭硅片、电池、组件、系统集成等部分组成,其中硅原材料的提纯、硅片属于上游环节;太阳能电池及其组件属于中游环节;太阳能系统的集成运用属于下游环节。在光伏太阳能产业链之中,硅原材的提纯与硅切片等上游环节,由于技术要求极高,所以是利润率最高的部分。而在光伏太阳能产业链中游的太阳能电池与组件部分,由于技术要求不高,又是高劳动力消耗的环节,所以其利润率是太阳能光伏产业中最低的环节。目前,我国拥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但是在光伏太阳能领域的技术与国际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导致了我国的光伏产业目前只处于光伏产业链中利润率最低的中游,也就是太阳能电池与组件制造环节上。由于欧美与日本在太阳能光伏产业中拥有世界领先的核心技术,欧美和日本的传统七大厂商垄断利润率最高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上游,也就是硅原料的提纯与切片。如今中国光伏产业正受到美国的“双反”制裁与欧洲的“双反”调查,国际市场环境不断恶化,国际市场情况也较为严峻。在如此的市场环境下,分析往年数据以及各国的相关政策了解中国光伏产业产品国际市场现状。通过中国光伏产业的优势、存在问题与机遇,给与如今的中国光伏产业面对国际市场的相应意见。
第2章 中国光伏产品的国际市场概述
2.1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在全球大力推动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大环境下,光伏产业的国际市场迅速扩大。2008年至2010年,中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产品出口额与光伏太阳能电池产量迅猛增长。
2012年,尽管我国各光伏产业企业都遇到了一定的困境,但光伏产业是具有一定意义的战略产业,在政府的支持下,我国光伏产业在2012年有一定的发展。我国2012年光伏新增装机量约为2000MW。光伏产业总产值超过人民币3000亿元,从事光伏产业的就业人数接近50万人。
中国光伏的一大特点是“两头在外”,中国大型光伏企业的产品90%是销往国外的,而我国在光伏产业上游的多晶硅,由于缺乏先进的技术,因此多晶硅仍需依靠进口。2012年,多晶硅进口量超6万吨,而在产业链中游的太阳能组件生产方面,我国产量高达23000MW,同比增长10%,约占全球总产量的50%。
我国光伏电池组件成本不断下降,部分企业生产成本已降至0.6美元/瓦。多晶硅生产技术也有一定掌握,并改良了西门子法千吨级规模化生产的关键技术,但在多晶硅提纯方面的技术相对于国际水平还有一段距离。在全球前十大光伏企业中,中国有四家企业名列其中。我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在国际市场中拥有一定的竞争力。但中国光伏产业还存在很多相关的问题。
2.2 中国光伏产业产品出口情况
从2008年到2011年,是中国光伏产业迅猛发展的几年。光伏出口额从2008年的43亿美元猛增至2011年的358亿美元,增幅是2008年的8倍多。虽然中国光伏产品出口额2011年已经达到358亿美元,但是这么高的出口额主要是依靠德、意等欧洲国家大力发展光伏运用,这就导致了中国光伏产业的大部分的市场都在海外,使得我国光伏产业过度依赖国际市场。尤其是2012年,由于欧美市场对光伏需求的减少,使得我国光伏产业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在2012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额只有233亿元,同比2011年下降了34.95%。
图 2.1 2008-2012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情况图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数据库(
2.3 中国光伏产业产品进口情况
我国在光伏产业从外国进口的主要产品为多晶硅。据2013年3月份分国别进口数据显示,中国主要从韩国、美国和德国进口多晶硅,自韩国、美国、德国进口量占总进口量的83.67%。2013年3月我国多晶硅进口量为6433吨,其中从韩国进口量为2184吨,占总进口量的33.95%,位居榜首;从美国进口量为1410吨,占总进口量的21.91%;德国进口量为1789吨,占总进口量的27.8%;其他地区进口量为1051吨,仅占总量的16.3%。从进口单价来看,韩国19.88美元/千克、美国13.34美元/千克、德国23.16美元/千克,从美国进口的多晶硅价格最低。
中国2008年至2010年是多晶硅的迅猛发展时期,2010年多晶硅的产量是2008的2.7倍。但是由于我国在多晶硅方面的技术落后与国际水平,导致2011年至2012年多晶硅增速放缓。而中国对多晶硅的需求依然巨大,这使得我国很大程度上多晶硅还需要依赖于从国际市场进口。
图 2.2 2008-2012年中国多晶硅进口量图
数据来源:solarzoom光伏太阳能网(
第3章 中国光伏产业链分析
光伏产业链大致可分为上、中、下游,多晶硅的生产属于光伏产业链的上游,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属于光伏产业链的中游,光伏装机运用属于光伏产业链的下游。
3.1 多晶硅环节
随着中国在太阳能电池制造领域的迅速崛起,从2008年开始,中国掀起了多晶硅投资的热潮,产能迅速扩大,产量也出现了明显的增长,从2008年的4210吨迅速增长为2011年的8万多吨,并一跃成为多晶硅生产大国。但由于对上游多晶硅原料的大量需求,并且多晶硅原料的生产技术门槛较高,致使国内的多晶硅产量持续不足,依靠进口的局面迟迟没有改变。而国际上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双反”制裁与“双反”调查等原因,导致中国多晶硅产量在2012年有所减少。
图 3.1 2008-2012年中国多晶硅产量图
图 3.2 2008-2012年中国多晶硅产量增长率图
数据来源:solarzoom光伏太阳能网(
3.2 太阳能电池环节
2009年至2011年,全球光伏市场出现了大幅的增长,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从4011MW增加到12983MW。2010年,太阳能电池产量翻了一番,从而也带动了国内太阳能电池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太阳能电池厂商纷纷扩大产能,来应对快速增长的国际市场。
2012年,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超过20000MW,继续保持全球太阳能电池生产大国的地位。但是由于国际市场的一些贸易摩擦使得我国在太阳能电池产量增长有所放缓。
图 3.3 2008-2012年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图
图 3.4 2008-2012年中国太阳能电池增长率图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数据库(
3.3 光伏应用环节
2009年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两部委联合实施的“金太阳示范工程”、“光电建筑一体化示范”等一系列示范工程以及国家的鼓励政策的刺激下,2009年至2011年中国光伏市场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每年增幅都在200%以上。2010年,中国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光伏应用的支持。2010年6月2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光伏并网发电特许权项目招标”公告,在陕西、青海、甘肃、内蒙古、宁夏和新疆进行13个项目共计280MW的光伏并网发电特许权项目招标。2012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量达1910MW。如今“十二五”期间光伏发电的装机目标再一次确定为21GW(21000MW),可以看出中国光伏产业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图 3.5 2008-2012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量
图 3.6 2008-2012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量增长率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数据库(
第4章 中国光伏产业的优势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最近几年中国的光伏产业高速发展,因此中国光伏产业产品在国内与国际市场上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与一定的竞争优势。
4.1 中国光伏产业国内市场潜力巨大
我国光伏产业国内市场巨大,但还未得到激活。我国裸露的屋顶的面积约100亿平米,如果其中有10%的屋顶装上光伏发电系统,那么其发电量就相当于一个三峡水电站。我国有广阔的荒漠,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年辐射量大于502万千焦/平方米,年日照时数超过2000小时,我国大陆表面每年接受的太阳能相当于1700亿吨标准煤。如此巨大的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没有上限的。[4]可见我国的光伏产业拥有不过分依赖国际市场的潜力。我国太阳能资源具体分布情况,见图 4.1与表 4.1: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73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