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农业保险需求因素的实证分析的面板数据
摘要: 3摘要:农业保险作为防范农业风险的一种手段,对于提高和稳定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有着非常巨大的作用。本文通过在《中国保险年鉴》和《江苏统计年鉴》中搜集江苏苏北、苏中和苏南三个地区农业保险的相关数据,通过Logistic模型定量分析出影响我国农业保险需求的因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了农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赔付率、政府补贴和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这四个因素来研究它们和农业保险收入之间的关系。本文最后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可以加快江苏各地区农业保险发展的建议。
目录
引言
引言
农业保险是指为农户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遭遇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而产生经济方面损失提供保障的政策性保险。农业保险在农业经济中,对加强农业风险的防范尤其是对自然灾害风险的防范;减少农业经济遭受自然灾害因素的伤害;保障国家农业经济安全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国是世界上农业大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否很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将直接关系着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与提高。不仅如此,我国作为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农业保险制度的实施却严重缺乏。我国从2004年开始就实施了农业保险模拟试点,和之前相比,我国在农业保险方面的发展已经有了显著地提升,但是和其他一些农业保险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有很多的不足。这一点将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粮食供应问题,从而会导致我国政治不稳定和经济动荡。综上所述,农业保险的发展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
而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是反映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理论层面去解释影响农业保险需求量的因素,然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收集《中国保险年鉴》和《江苏统计年鉴》中江苏各地区农业保险的最新数据,以Logistic模型为依托,分析出影响江苏各地区农业保险需求的因素,从而针对各地区不同的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以加速江苏农业保险的发展。
文献综述
农业问题一直受到国家的关注。为了更好地保障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保险应运而生。农业保险在农业经济中不仅可以在灾害前起到防范的作用,而且在发生灾害后可以给生产者一定的经济补偿。农业保险作为对农业风险损失进行事后补偿的一种手段,对提高农民家庭收入,稳定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从200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年起农业保险各种模式试点在我国启动,虽然和以前相比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和其他一些农业保险相对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还是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增加农业保险的需求量是加快农业保险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农民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将有助于我国在制定和实施农业保险政策时,可以结合国情,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方案,以加速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提升我国农业经济水平。
通过研究发现,自从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国内外学者开始对农业保险展开了理论方面的研究。在农业保险需求方面,学者们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理论成果,得出了影响农业保险需求的主要因素,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国外研究情况
1.预防手段多样
Knight and Coble(1997)认为多样化的预防灾害手段是影响农业保险需求的重要因素。他们认为农业保险只是管理农业风险的工具之一。其他的风险管理方式对农户对农业保险需求具有抑制作用。
2.农业保险的需求弹性
Goodwin,1993; Goodwin and Smith(2001)他们认为农业保险的需求弹性低会制约农业保险的需求量。农业保险对于保险产品的价格、投保面积的弹性相对较低。农作物保险的费用要高于其他财产险的费用,而且农民对农业保险的预期收益较小,由于这两点因素,导致农户对农业保险需求量较小。
3. 政府补贴
Calvin和Quiggin(1999)他们通过研究政府补贴和农业保险需求两者之间的关系,发现政府补贴是影响农业保险需求的重要因素。他们认为,政府加大对农业保险的补贴,会增加农民对农业保险的需求量。
其他
Hazell( 1986)Wright和Hewitt(1994) Vandeveer,2001 Serra 和 Goodwin (2003) Shaik、Coble 和 Knight(2005)他们通过大量研究得出的总结是:影响农业保险需求量的因素有农户对农业风险的认知程度、期望农业收入和收入变动程度。
(二)国内研究情况
1.农户收入情况。
庹国柱、王国军(2002)和龙文军(2004)认为制约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根本因素是农民家庭收入水平较低。张跃华、顾海英和史清华(2005),宁满秀、邢郦和钟甫宁(2005)他们后续通过对不同地区影响农户保险需求因素的实证研究,进一步证明了农户收入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有显著性影响。熊军红等(2005)他们通过研究,得出农民收入低是制约农业保险需求的重要因素。柏正杰(2012)通过对甘肃省黄土高原区农户的调查发现,农户收入水平对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需求影响很大。
赔付率
王凯,段胜(2009)他们认为影响农业保险需求的因素是赔付率。赔付率可以反映参保农户在受灾之后会受到怎样的补偿。只有当农户发现自己的利益在投保后到保护时才会增加对农业保险的信任,从而提高对农业保险的需求量。
3.政府补贴
孙香玉、钟甫宁 (2008)黄延信(2008)他们认为政府补贴也是影响我国农业保险需求的因素。他们认为政府应将有限的财力集中到重点地区和重点产品上以加大农业保险补贴力度;张祖荣(2008 )也同样这么认为政府的补贴也是影响到我国农业保险需求的因素。他们认为可以通过被保险人建立相互保险公司来降低经营费用和费率,从而加大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
4.保险本身特点
宁满秀(2004)、龙文军(2004)张祖荣(2007)他们通过对农业保险研究发现农业保险高风险、高赔率及高经营技术等特点使得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业务产生恐惧,其消极经营的太对会造成一系列像保险产品和营销策略保险产品和营销策略的单一的单一,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制约农民参加农业保险的积极性。
5.农业经营模式和经营负债模式
曾小波、常亮、贾金荣(2009)认为我国的农业经营模式和经营负债模式才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因素。他们通过对陕西政策性试点地区进行调查显示,在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购买意愿加强和有政府的大力支持的情况下,农户购买保险的数量还是很少,所以他们认为我国的小农经济特征是制约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根本因素。
6.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
宁满秀、邢鹂和钟甫宁(2005)他们在研究时,发现影响农业保险需求的因素有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一般来说,农业保险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越低,则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会越小。
受教育程度
吴豪( 2009) 通过研究发现,除了政府补贴、地区因素、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农民收入等因素对农业保险需求有影响外,农民的文化程度对农业保险需求量也有显著性影响。王敏俊等(2009)通过研究发现,由于农户受教育水平较低,会导致他们对风控相关的知识不了解,从而也使他们不愿意去购买农业保险去抵御农业风险。因而,他们假设农民受教育程度和他们购买农业保险成正比,农户受教育水平高,则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会越强,反之则会越弱。张跃华等(2009)通过对河南农村的田野调查发现,认为受教育程度会影响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并且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农户受教育水平高,则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会越强,反之则会越弱。侯玲玲等(2010)通过做北京市密云县调查发现,认为受教育程度会影响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并且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农户受教育水平高,则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会越强,反之则会越弱。而且,他们指出文化程度是影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显著因素。宁满秀等(2005)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棉花保险为例, 通过搜集农户的微观数据,研究影响农户对农业保险的支付意愿的因素,证明了农户的文化程度会影响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购买。陈妍等(2007)通过对武汉市农户调查发现,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户更愿意去购买农业保险。潘勇辉(2008)通过研究海南省的蕉农情况发现,蕉农受教育程度和香蕉保险的参保意愿成正相关系,蕉农受教育水平高,则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会越强,反之则会越弱。
目录
引言
引言
农业保险是指为农户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遭遇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而产生经济方面损失提供保障的政策性保险。农业保险在农业经济中,对加强农业风险的防范尤其是对自然灾害风险的防范;减少农业经济遭受自然灾害因素的伤害;保障国家农业经济安全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国是世界上农业大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否很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将直接关系着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与提高。不仅如此,我国作为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农业保险制度的实施却严重缺乏。我国从2004年开始就实施了农业保险模拟试点,和之前相比,我国在农业保险方面的发展已经有了显著地提升,但是和其他一些农业保险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有很多的不足。这一点将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粮食供应问题,从而会导致我国政治不稳定和经济动荡。综上所述,农业保险的发展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
而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是反映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理论层面去解释影响农业保险需求量的因素,然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收集《中国保险年鉴》和《江苏统计年鉴》中江苏各地区农业保险的最新数据,以Logistic模型为依托,分析出影响江苏各地区农业保险需求的因素,从而针对各地区不同的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以加速江苏农业保险的发展。
文献综述
农业问题一直受到国家的关注。为了更好地保障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保险应运而生。农业保险在农业经济中不仅可以在灾害前起到防范的作用,而且在发生灾害后可以给生产者一定的经济补偿。农业保险作为对农业风险损失进行事后补偿的一种手段,对提高农民家庭收入,稳定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从200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年起农业保险各种模式试点在我国启动,虽然和以前相比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和其他一些农业保险相对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还是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增加农业保险的需求量是加快农业保险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农民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将有助于我国在制定和实施农业保险政策时,可以结合国情,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方案,以加速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提升我国农业经济水平。
通过研究发现,自从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国内外学者开始对农业保险展开了理论方面的研究。在农业保险需求方面,学者们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理论成果,得出了影响农业保险需求的主要因素,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国外研究情况
1.预防手段多样
Knight and Coble(1997)认为多样化的预防灾害手段是影响农业保险需求的重要因素。他们认为农业保险只是管理农业风险的工具之一。其他的风险管理方式对农户对农业保险需求具有抑制作用。
2.农业保险的需求弹性
Goodwin,1993; Goodwin and Smith(2001)他们认为农业保险的需求弹性低会制约农业保险的需求量。农业保险对于保险产品的价格、投保面积的弹性相对较低。农作物保险的费用要高于其他财产险的费用,而且农民对农业保险的预期收益较小,由于这两点因素,导致农户对农业保险需求量较小。
3. 政府补贴
Calvin和Quiggin(1999)他们通过研究政府补贴和农业保险需求两者之间的关系,发现政府补贴是影响农业保险需求的重要因素。他们认为,政府加大对农业保险的补贴,会增加农民对农业保险的需求量。
其他
Hazell( 1986)Wright和Hewitt(1994) Vandeveer,2001 Serra 和 Goodwin (2003) Shaik、Coble 和 Knight(2005)他们通过大量研究得出的总结是:影响农业保险需求量的因素有农户对农业风险的认知程度、期望农业收入和收入变动程度。
(二)国内研究情况
1.农户收入情况。
庹国柱、王国军(2002)和龙文军(2004)认为制约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根本因素是农民家庭收入水平较低。张跃华、顾海英和史清华(2005),宁满秀、邢郦和钟甫宁(2005)他们后续通过对不同地区影响农户保险需求因素的实证研究,进一步证明了农户收入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有显著性影响。熊军红等(2005)他们通过研究,得出农民收入低是制约农业保险需求的重要因素。柏正杰(2012)通过对甘肃省黄土高原区农户的调查发现,农户收入水平对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需求影响很大。
赔付率
王凯,段胜(2009)他们认为影响农业保险需求的因素是赔付率。赔付率可以反映参保农户在受灾之后会受到怎样的补偿。只有当农户发现自己的利益在投保后到保护时才会增加对农业保险的信任,从而提高对农业保险的需求量。
3.政府补贴
孙香玉、钟甫宁 (2008)黄延信(2008)他们认为政府补贴也是影响我国农业保险需求的因素。他们认为政府应将有限的财力集中到重点地区和重点产品上以加大农业保险补贴力度;张祖荣(2008 )也同样这么认为政府的补贴也是影响到我国农业保险需求的因素。他们认为可以通过被保险人建立相互保险公司来降低经营费用和费率,从而加大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
4.保险本身特点
宁满秀(2004)、龙文军(2004)张祖荣(2007)他们通过对农业保险研究发现农业保险高风险、高赔率及高经营技术等特点使得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业务产生恐惧,其消极经营的太对会造成一系列像保险产品和营销策略保险产品和营销策略的单一的单一,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制约农民参加农业保险的积极性。
5.农业经营模式和经营负债模式
曾小波、常亮、贾金荣(2009)认为我国的农业经营模式和经营负债模式才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因素。他们通过对陕西政策性试点地区进行调查显示,在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购买意愿加强和有政府的大力支持的情况下,农户购买保险的数量还是很少,所以他们认为我国的小农经济特征是制约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根本因素。
6.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
宁满秀、邢鹂和钟甫宁(2005)他们在研究时,发现影响农业保险需求的因素有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一般来说,农业保险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越低,则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会越小。
受教育程度
吴豪( 2009) 通过研究发现,除了政府补贴、地区因素、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农民收入等因素对农业保险需求有影响外,农民的文化程度对农业保险需求量也有显著性影响。王敏俊等(2009)通过研究发现,由于农户受教育水平较低,会导致他们对风控相关的知识不了解,从而也使他们不愿意去购买农业保险去抵御农业风险。因而,他们假设农民受教育程度和他们购买农业保险成正比,农户受教育水平高,则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会越强,反之则会越弱。张跃华等(2009)通过对河南农村的田野调查发现,认为受教育程度会影响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并且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农户受教育水平高,则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会越强,反之则会越弱。侯玲玲等(2010)通过做北京市密云县调查发现,认为受教育程度会影响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并且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农户受教育水平高,则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会越强,反之则会越弱。而且,他们指出文化程度是影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显著因素。宁满秀等(2005)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棉花保险为例, 通过搜集农户的微观数据,研究影响农户对农业保险的支付意愿的因素,证明了农户的文化程度会影响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购买。陈妍等(2007)通过对武汉市农户调查发现,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户更愿意去购买农业保险。潘勇辉(2008)通过研究海南省的蕉农情况发现,蕉农受教育程度和香蕉保险的参保意愿成正相关系,蕉农受教育水平高,则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会越强,反之则会越弱。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