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贸易面临的问题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附件)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我国出口增长率不断增长,虽然2015年以及2016年由于世界金融危机,世界经济下滑,我国出口增长率也有所下滑,但在国家宏观调控等措施下,相比欧美等国家出口增长率还是领先了很多。2001年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出口竞争力逐渐强化。与此同时,重庆的出口贸易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逐渐成为促进重庆经济增长的源动力。然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重庆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其健康发展是一项紧迫、有意义的一个任务。本文首先总结有相关的理论研究形成支撑研究实证和对策部分的理论基础。然后回顾了国内学者对重庆出口贸易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重庆主要出口商品现状的研究,揭示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
目 录
1 绪论 5
1.1研究的问题及背景 5
1.2国内已有的对重庆出口贸易的研究 5
1.3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6
1.4研究的内容及结构 6
2 重庆出口贸易现状 7
2.1重庆出口贸易概况 7
2.2重庆市出口的代表性产品及其特点分析 9
2.2.1机电产品 9
2.2.2农产品 12
2.2.3高新技术产品 14
3 重庆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16
3.1出口规模小,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16
3.2重点出口商品品种单一 16
3.3加工贸易平稳增长但依然规模较小 16
3.4外资企业出口贡献度低 17
3.5出口市场单一,主要集中在东亚和东南亚 18
3.6外向度低的产业,出口增长缺乏规模支撑 18
3.7区县外经贸发展滞后,出口缺乏持续增长的区域基础 18
3.8部分产业技术革新滞后,忽视贸易风险 18
4 促进重庆出口贸易发展的对策研究 19
4.1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构筑重庆市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19
4.2加大技改与研发投入,夯实出口产业基础 20
4.3实施科技创新战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2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4加快区县外向型经济发展,增强出口的区域竞争力 20
4.5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加强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 20
4.6充分发挥“特殊经济区”的作用,用足用好西部大开发政策,培育出口基地 21
4.7加大出口金融支持力度,提高出口融资效率 21
4.8优化出口通道,提升出口物流效率 22
结 语 23
参考文献 24
致 谢 26
1 绪论
1.1研究的问题及背景
出口是对非居民提供它们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在于扩大生产规模、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逐渐多样化,与世界接轨。1978—2007年之间,我国出口增长率也达到了18.1%,2001年成功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出口竞争力逐渐强化,在十年之内的平均增长速度高达28.8%。同时,我国的出口结构得到了很大改善,制成品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从开放之初的46%上升到2007年的95%,机电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占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了57%和29%。我国是世界第二大出口国,出口贸易占全球市场份额约10%,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2008年全年我国对外贸易达14285.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17.2%;进口11330.9亿美元,增长18.5%。所以,在金融危机条件下研究中国出口贸易,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对于重庆的出口贸易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影响措施具有积极的建设意义。
1.2国内已有的对重庆出口贸易的研究
谭崇静、梁应霞指出,重庆出口加工区域运行与管理中存在发展缓慢;项目引进难,企业规模小;入区企业维护成本高;前后相联系差,带动效应弱等的问题。通过对重庆出口加工区的产业定位、区位选择、政府措施等方面的原因分析,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一是明确产业定位,搞好招商引资;二是调整不合理的政策;三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运用优惠政策,提供合理高效的服务。
蒲华林(2011)提到重庆的摩托车的对外出口存在诸多问题:1、出口市场的定位不明确,过于集中。在地理位置方面,在重庆2010年4.2亿美元摩托车出口收入中,有一半多美元来自越南市场,2011年力帆摩托车在越南市场上就获得了70%。在产品方面,重庆摩拖车企主要生产出口低排量摩托车,市场份额达到70%。2、恶性竞争导致利润和质量恶性滑坡。3、技术革新滞后。长时间仿照国外的发展,导致自身无法独立发展。4、国企出口乏力,私企经营散乱。另外,重庆摩托车出口还有一些严峻的外部挑战:遭受进口国保护他们本国工业、反倾销的压力;受到竞争对手知识产权和品牌压力的压力;还有国家政策改变的挑战,其中包括对摩托车企业的管理由“目录管理”转为“产品公告”再到“形式认证”,从2001年1月施行摩托车出口招标,出口退税税率降为13%。面对这些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应该革新技术创建名牌,强化促销与售后服务;发展国际市场多元化;从单纯的产品出口逐步涉足资本输出,用对外投资带动对外贸易;通过兼并联合组建摩企巨人,共同打造网上交易平台。
综上所述,我国关于重庆出口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在理论上相当成熟与丰富,在模型与方法上也很科学,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对重庆的出口贸易做出了分析,但同时这些分析也往往侧重某个具体的行业或领域。
1.3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研究思路是: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将重庆出口贸易中出口额较大的行业或领域进行分类,形成研究的几个主要板块;二是对各个板块的现状及特征进行搜集和描述;二是归纳重庆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四是针对这些问题研究相应的应对策略。
研究方法运用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采用系统分析与比较研究相结合。
1.4研究的内容及结构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结构是:
第1部分 导论。介绍研究问题的背景、研究目标和意义,借鉴经验,构建研究思路及论文结构。
第2部分 重庆出口贸易的现状。针对重庆出口量较大的几类商品出口情况进行研究,用典型案例来反映重庆出口贸易状况,通过这一部分我们对重庆出口贸易的现状进行一个感性的认识。
第3部分 重庆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紧接着第2部分关于重庆出口贸易现状的阐述,归纳总结出重庆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第4部分 促进重庆出口贸易发展的对策研究。结合西部大开发政策与国际市场动向的条件下,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
2 重庆出口贸易现状
2.1重庆出口贸易概况
重庆作为一个新的直辖市,也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辐射的重要城市。为扩大经济影响,优化经济结构,理应起到经济推动作用,但现状却是与预想的相反。2014年,重庆地区生产总值为2665.39亿元,对外出口为20.91亿美元,出口仅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5%,远远低于全国36.0%的平均水平。
目 录
1 绪论 5
1.1研究的问题及背景 5
1.2国内已有的对重庆出口贸易的研究 5
1.3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6
1.4研究的内容及结构 6
2 重庆出口贸易现状 7
2.1重庆出口贸易概况 7
2.2重庆市出口的代表性产品及其特点分析 9
2.2.1机电产品 9
2.2.2农产品 12
2.2.3高新技术产品 14
3 重庆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16
3.1出口规模小,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16
3.2重点出口商品品种单一 16
3.3加工贸易平稳增长但依然规模较小 16
3.4外资企业出口贡献度低 17
3.5出口市场单一,主要集中在东亚和东南亚 18
3.6外向度低的产业,出口增长缺乏规模支撑 18
3.7区县外经贸发展滞后,出口缺乏持续增长的区域基础 18
3.8部分产业技术革新滞后,忽视贸易风险 18
4 促进重庆出口贸易发展的对策研究 19
4.1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构筑重庆市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19
4.2加大技改与研发投入,夯实出口产业基础 20
4.3实施科技创新战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2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4加快区县外向型经济发展,增强出口的区域竞争力 20
4.5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加强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 20
4.6充分发挥“特殊经济区”的作用,用足用好西部大开发政策,培育出口基地 21
4.7加大出口金融支持力度,提高出口融资效率 21
4.8优化出口通道,提升出口物流效率 22
结 语 23
参考文献 24
致 谢 26
1 绪论
1.1研究的问题及背景
出口是对非居民提供它们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在于扩大生产规模、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逐渐多样化,与世界接轨。1978—2007年之间,我国出口增长率也达到了18.1%,2001年成功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出口竞争力逐渐强化,在十年之内的平均增长速度高达28.8%。同时,我国的出口结构得到了很大改善,制成品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从开放之初的46%上升到2007年的95%,机电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占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了57%和29%。我国是世界第二大出口国,出口贸易占全球市场份额约10%,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2008年全年我国对外贸易达14285.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17.2%;进口11330.9亿美元,增长18.5%。所以,在金融危机条件下研究中国出口贸易,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对于重庆的出口贸易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影响措施具有积极的建设意义。
1.2国内已有的对重庆出口贸易的研究
谭崇静、梁应霞指出,重庆出口加工区域运行与管理中存在发展缓慢;项目引进难,企业规模小;入区企业维护成本高;前后相联系差,带动效应弱等的问题。通过对重庆出口加工区的产业定位、区位选择、政府措施等方面的原因分析,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一是明确产业定位,搞好招商引资;二是调整不合理的政策;三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运用优惠政策,提供合理高效的服务。
蒲华林(2011)提到重庆的摩托车的对外出口存在诸多问题:1、出口市场的定位不明确,过于集中。在地理位置方面,在重庆2010年4.2亿美元摩托车出口收入中,有一半多美元来自越南市场,2011年力帆摩托车在越南市场上就获得了70%。在产品方面,重庆摩拖车企主要生产出口低排量摩托车,市场份额达到70%。2、恶性竞争导致利润和质量恶性滑坡。3、技术革新滞后。长时间仿照国外的发展,导致自身无法独立发展。4、国企出口乏力,私企经营散乱。另外,重庆摩托车出口还有一些严峻的外部挑战:遭受进口国保护他们本国工业、反倾销的压力;受到竞争对手知识产权和品牌压力的压力;还有国家政策改变的挑战,其中包括对摩托车企业的管理由“目录管理”转为“产品公告”再到“形式认证”,从2001年1月施行摩托车出口招标,出口退税税率降为13%。面对这些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应该革新技术创建名牌,强化促销与售后服务;发展国际市场多元化;从单纯的产品出口逐步涉足资本输出,用对外投资带动对外贸易;通过兼并联合组建摩企巨人,共同打造网上交易平台。
综上所述,我国关于重庆出口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在理论上相当成熟与丰富,在模型与方法上也很科学,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对重庆的出口贸易做出了分析,但同时这些分析也往往侧重某个具体的行业或领域。
1.3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研究思路是: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将重庆出口贸易中出口额较大的行业或领域进行分类,形成研究的几个主要板块;二是对各个板块的现状及特征进行搜集和描述;二是归纳重庆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四是针对这些问题研究相应的应对策略。
研究方法运用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采用系统分析与比较研究相结合。
1.4研究的内容及结构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结构是:
第1部分 导论。介绍研究问题的背景、研究目标和意义,借鉴经验,构建研究思路及论文结构。
第2部分 重庆出口贸易的现状。针对重庆出口量较大的几类商品出口情况进行研究,用典型案例来反映重庆出口贸易状况,通过这一部分我们对重庆出口贸易的现状进行一个感性的认识。
第3部分 重庆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紧接着第2部分关于重庆出口贸易现状的阐述,归纳总结出重庆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第4部分 促进重庆出口贸易发展的对策研究。结合西部大开发政策与国际市场动向的条件下,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
2 重庆出口贸易现状
2.1重庆出口贸易概况
重庆作为一个新的直辖市,也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辐射的重要城市。为扩大经济影响,优化经济结构,理应起到经济推动作用,但现状却是与预想的相反。2014年,重庆地区生产总值为2665.39亿元,对外出口为20.91亿美元,出口仅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5%,远远低于全国36.0%的平均水平。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