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内部控制对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

摘 要目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阶段,支撑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是无数的大中甚至小微型企业公司等等,无数企业赶上了这趟高速发展的列车,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发展问题。小到家庭大到国家,经济发展离不开会计制度,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毫不夸张的说,内部控制的好坏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生死存亡!所以建立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企业资金和人力资源的统计、管理和分配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本文以企业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分析探索未来企业管理会计的发展方向,目的在于研究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对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影响为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完善内部会计控制,资源充分利用提供参考,推动会计内部控制的改革创新。
目录
1.前言 1
1.1 研究意义 1
1.2 研究现状 1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3
2.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4
2.1 会计内部控制的含义 4
2.2 资源配置促进企业发展的方式 5
2.2.1财务资本配置作用的方法 5
2.2.2人力资源配置作用的方法 5
2.2.3无形资源配置作用的方法 6
3.会计内部控制对企业内部资源分配的影响 9
3.1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对资源分配的影响方式 9
3.2优化会计内部控制的对内部资源分配的具体影响 9
3.2.1发挥产业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 9
3.2.2降低融资成本 10
3.2.3内部建设促进企业资源分配效率 10
4.会计内部控制优化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4.1企业监管人员职业素养不够 11
4.2会计内部控制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11
4.3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11
4.4企业结构越来越复杂 12
5.对策建议 13
5.1 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建设,规范财务行为。 13
5.2加强国建监管部门制度建设,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13
5.3强调企业各方参与者的作用 13
5.4协调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审计评价范围 14
5.5明确内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控制的评价责任主体 14
5.6应逐步、逐层次推进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改革工作 15
6.结论 16
7.参考文献 17
8.致谢 18
1.前言
1.1 研究意义
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包括人力资源配置和内部资本配置。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正需要通过研究会计内部控制与资源产能效率关系来提升企业效率,但是我国现阶段研究这种影响的文献较少。
我国在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初始时期,对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可以分为结合管理学理论的内部控制理论和结合会计理论的内部控制理论。结合管理学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是会计内部控制对内部经营效率的改善等,而结合会计理论的内部控制理论则研究的是对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影响。本文就是从内部会计控制对内部资源分配的影响这一角度,理性分析了结合会计理论的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和现实作用,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进行了实证上的检验,并得出结论。
人力资源在一个企业当中发挥的价值可大可小,不能具体衡量,但是它是企业能否发展的关键核心问题,因此,人力资源配置也是各级政府,军队,企业和管理人员关注的核心问题。人力和物力资源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主要取决于我们如何优化人力资源的分配。然而,我国改革开放到现在这个问题在理论与实践上并没有得到圆满的解决。特别是在企业内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很少见到相关研究。本文从内部会计控制的角度研究分配效率,旨在通过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1)提高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2)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3)为监管部门政策制定提供依据,(4)为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发展规划提供思路。
1.2 研究现状
对于企业内部资本配置方面,国内外都进行了许多研究。比如西方学者从内部资本市场理论研究内部资本配置这方面取得了大量能够借鉴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内部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测度方法,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实证检验,内部资本市场的最优规划等等。而且伴随着2002年美国SOX法案的实施,对于内部控制问题的研究,日益受到国外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重视。2004年3月,PCAOB发布了“与财务报告审计相关的针对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的审计”,关注对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审计及与财务报表审计的相关问题。我国于本世纪初接连出现了上市公司经营失败的现象,在这些国内案例和国际思潮的双重推动下,终于我国政府相关监督管理部门也陆续启动了内部控制的制度建设。
会计内部控制在上个世纪基本分为会计内部控制牵制、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等几个阶段。其中,1912年美国著名审计学家R.H.蒙哥马利在《审计理论与实践》中提出的内部牵制理念是以账目间的相互核对矫正为手段并实施岗位分离,这一直是被确认保证账目无误的方法之一。会计内部控制在于报告企业资产,检查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会计内部控制结构理论,明确了优化企业结构提高企业资源配置的途径方法。
我国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从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发展,1997年5月央行发布的《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和管理的若干规定》,这是内部控制的第一条法律,后面7月相继发布了《进一步加强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和《关于进一步完善和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建设的若干意见》,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发展,并且后面也继续在内部控制方面不断更新出台法律制度。2001年6月,财政部发行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2007年3月,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发布《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2008年6月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还公布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正在飞速发展,不断完善会计岗位管理制度,比如职务分离制度,财务审批制度,岗位轮换制度等等。针对企业经营中的实际情况,国家也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比如《会计核算制度》、《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成本费用管理制度》等等。另外为了规范会计内部控制行为,制定了一系列的内部会计稽查制度。提高了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防范道德风险。
有的学者采用层次分析法研究了会计内部控制指标体系(周春喜,2002),也有学者采用BP网络技术对会计内部控制质量进行量化处理(朱卫东等,2005),还有王立勇等(2004)通过数学方法对内部控制建立模型分析,随着我国对会计内部控制研究的重视,许多研究分部或者研究中心也相继建立起来,产生了更多的研究成果,使他们具有了可比性。
同时,在日常经营中,企业的会计内部控制已经与内部审计相结合,实现内部会计控制再监督,会计内部控制为内部审计提供依据,内部审计为完善会计控制制度提出积极有效的建议。我国于2008年6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10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初步形成!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46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