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而高速的增长的事实己经充分证明对外贸易对于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本文选择江苏省作为研究对象,就对外贸易在江苏省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具体作用进行深入的实证分析,并依此制定契合本省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从而更好地发挥对外贸易对江苏省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 本文首先从对外贸易在江苏省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为切入点,借鉴了许多学者在这一问题上现有的研究成果,对江苏省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包括江苏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引言(或绪论)1
二、文献综述2
(一)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2
(二)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3
(三)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3
三、相关理论概述3
(一)对外贸易的基本内涵3
(二)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4
1.合理的外贸结构4
2.充足的人力资本存4
3.恰当的贸易策略4
四、江苏省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的现状4
(一)江苏省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的基本状况5
(二)江苏省对外贸易主要商品分布6
(三)2014年主要省份外贸依存度对比8
(四)江苏省对外贸易系数分析8
(五)江苏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相关系数分析9
(六)江苏省对外贸易主要国家和地区10
五、实证分析11
(一)样本数据选取及变量设定11
(二)实证分析过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12
(三)实证结论分析12
六、结论及相关建议12
(一)相关结论12
(二)政策建议12
致谢13 参考文献14
江苏省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
引言
一、绪论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回首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史进程,可谓风云激荡、波澜壮阔,而对外贸易无疑在其中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三十余年间,中国由一个封闭的计划经济国家逐步转变为全面开放的市场经济国家,随着与世界市场联系的不断加深,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对外贸易一直保持着持续稳定的增长,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已经成为新中国经济增长新的动力引擎。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江苏省地区生产总额在2014年在全国排名第六。但其进出口贸易一直没有飞快的发展,甚至增速赶不上一些内陆城市。作为长三角沿海经济大省的江苏来说极,这是极为不匹配和不应该的。江苏省在全国范围内虽然是沿海经济大省,但是相比广东、浙江、山东等这些沿海城市,江苏省对外贸易发展水平仍相对较低,以后者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力度也相对较小。基于此,本文主要选取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与进出口总额、进口额、出口额这四个主要指标来分析对外贸易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贡献,找出江苏省发展过程中对外贸易的所起的作用或限制。并基于结论提出相关经济方面、政策方面的建议,为江苏省对外贸易和江苏省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发展指导。
从江苏省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的长期发展来看,两者基本上来说还是平行发展的关系,也就是说当江苏省的经济状况发生偏离和波动时,对外贸易的状况也会随之发生偏离和波动。当经济处于高速发展、增长时,对外贸易也将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当江苏省经济增速放缓甚至出现下滑的时候,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也会相应的放缓甚至出现下滑的情况。那么,江苏省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这种相对平行关系,保持正相关的过程中到底存在哪种更深层次的关系?因此,就需要对对外贸易在江苏省经济发展中起到的具体作用进行深入的实证分析,并依此研究、讨论且制定出符合江苏省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从而更好地让对外贸易在促进江苏省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稳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保证经济可持续、快速与健康的发展。对其他区域和省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的分析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文献综述
在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这个角度,国内外很多知名的学者已经就此问题运用各种方法,包括计量经济学法、描述性分析方法进行过很多的研究。由于各学者对于国际贸易理论的不同导致很多学者立场不同,所以很多研究的关注点和方法也就会不同,从而导致研究得出的结论也会差别很大。
(一)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1.约翰和玛歇尔((fang, Marshell, 1985)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对世界上37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与这些国家的相对应的出口贸易数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得出结论:在这37个所研究的发展中国家中,其中包括厄瓜多尔、印尼、南非、哥斯达黎加这四个国家具有格兰杰因果关系。
2.孙众林(2000)利用著名经济学家约翰通过统计学方法建立起来的数学模型对我国19841996年经济增长数据、进出口贸易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得出相关结论:经济增长与出口基本没有关系;一国的经济增长受其他很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但一国经济增长却对于该国家的对外出口有一定的影响。
3.赖明勇、许和连(2001)运用计量经济学中协整分析法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我国19851999的进出口贸易相关数据和经济增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的结果是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的工业制成品(工业产品)的出口量与国家GDP数据之间存在不协整关系,但其中的初级制成品出口数据与国家GDP数据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
4.李玉蓉、刘金全 (2002)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和关系检验法,通过实验证明了在我国政府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在进出口贸易中的出口贸易量的增长明显带动了我国经济发展,该命题是成立的。
5.毛晓苔、范柏乃、王双(2005)采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检验关系模型研来究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的出口贸易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关系,通过研究结果表明: 我国的出口贸易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出口贸易的增长是推动我国经济显著发展的重要原因。
6.周阳(2006)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与线性回归等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我国对外的出口贸易相关数据和经济相关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在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中我国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二)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1.康诺利(Connolly, 2003)利用76个国家19651990年期间的专利申请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来模拟代表这些国家的创新能力和模仿能力,以及量化了高科技含量和高技术产品的进出口对进出国(发展中国家)创新能力与模仿能力的溢出效应。
2.杰克伯(,2005)用国内的人口数量,将国内的科技技术存量进行了相关标准化的处理,并采用18832002年的12个发达国家的相关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将国外的技术存量用GDP进行平减,实验结果表明对外贸易的技术溢出能够给12个发达国家带来接近两倍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78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