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要素生产率的经济增长方式研究(附件)
摘 要本文通过对基于凯恩斯理论之上研究出的哈罗德—多马模型、优化了劳动力和资本可以相互替代的假设条件的索洛经济增长模型以及认为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产出增长的主要原因的内生增长模型的论述,探讨了关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相关因素, 包括投资因素、储蓄因素、技术进步因素,劳动投入大小因素,资本投入量因素等等。根据增长核算方程推算出估计全要素生产率大小的公式,并通过公式表示出的函数关系详细解释了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内涵的理解。通过分析自2000年~2016年的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推断出,在这段时期内,山东省的经济在持续增长,但是从实际 GDP来看, 近几年的增长速度是减缓的,简单介绍了山东省目前的经济增长现状。 然后,通过建立柯布—道格拉斯的生产函数模型,应用 EViews7.0软件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山东省的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投入劳动, 资本与劳动资源配置失衡,同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起负作用,因此得出山东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迫在眉睫,在这篇文章的最后根据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几点有利于山东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政策建议。
目 录
一、前言 1
(一)选题背景 1
(二)研究意义和目的 1
(三)文献综述 2
二、理论基础与测量方法 4
(一)经济增长理论 4
(二)全要素生产率内涵及测量方法 5
三、山东省经济增长方式的现状 7
四、山东省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分析与检验 9
(一)模型设定 9
(二)数据选择 9
(三)模型参数的估计 10
(四)实证结论 12
五、山东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政策建议 14
(一)鼓励技术进步 14
(二)加大资本投入 14
(三)增加劳动供给 14
(四)建立适当的制度 14
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9
一、前言
(一)选题背景
2018年是改革开放第四十周年,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联想到了如今高速发展的经济,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从过去的经济闭塞,进度缓慢,到如今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经济全球化,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伴随而来的各种由经济发展的带来的重要影响,比如由“一带一路”沿线20国青年评选出来的代表中国的新四大发明:共享单车、移动支付、高铁、网上购物是经济发展到现在的产物,这些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又反作用于经济生活,进一步促进了经济交易活动的进行,加快贸易活动的速度。与此同时,国民经济总目标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而经济增长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目标之一,又 是我们在本科阶段学习专业知识的重点之一,以此为前提,更加需要我们对这部分内容更深层次的了解,因此提出对山东省经济增长方式的研究。由于各种资源的稀缺性,目前的经济发展受到了各种资源的限制,像生产活动必须的自然资源、大量的资本资源、优秀的人力资源以及技术资源等等,因此山东的经济产业增长方式不容易形成集约型,现阶段主要以粗放型的生产方式为主,以至于山东省目前的产业结构失衡,仍然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主导, 生产主要依靠劳动力和资本推动,从宏观上制约了山东省的经济结构转型,所以在此背景下,通过在网上查询资料, 阅读图书资料,结合所学的知识,试图用经济学的专业研究角度来探究山东省地区的全要生产率对当地经济增长方式影响方面的情况。
(二)研究意义和目的
截止到目前为止,无论是专业学术上的研究还是其他新闻报道有关于全要素生产率这一特殊因素,对各地区经济的增长方式的影响程度的研究已经有很多,但是缺少的是对于山东省这个人口大省,其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研究还不是很丰富,因此通过这方面的研究,可以为山东省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做出一点浅薄的贡献。本文计划采用理论模型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根据从2017山东统计年鉴获取的自2000年至2016年的最新数据的统计分析,深入系统的研究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山东省经济增长方式。
本文研究的目标是为了找出制约山东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具体问题,并且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以此得出的相关的结论判断出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相关因素有哪些,了解各个相关因素对经济产出总量的影响,然后根据其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的大小进行合理的分类归纳,并综合分析出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山东经济增长的方式,根据其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为山东省经济更好地发展提出促进山东省未来的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三)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1)理论研究
亚当 斯密曾论述过,如果想要加快经济的增长,可以通过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分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劳动的生产效率 [1]。
萨伊指出,产权制度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他还将制度因素引入到经济增长研究中,这一研究结果丰富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内涵 [2]。
李嘉图认为,通过有效使用机器并不断改进,可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即技术进步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3]。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指出,规模经济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并且提高生产效率,组织创新和技术进步会抵消报酬递减规律[4]。
马歇尔曾经提出,发展经济应该重视教育,提高人力资本的投入,以达到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目标[5]。
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的才能对经济增长起到强有力促进作用 [6]。
(2)实证研究
柯布和道格拉斯再实证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通过对美国制造业投入的劳动、资本与其产量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提出了考虑技术进步之后的新的生产函数,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定量化研究 [17]。
索洛总结出,技术进步对经济的产出总量增长的做出贡献[18]。
2.国内研究现状
(1)对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因素研究
杜汜敏(2013)论述了影响我国重要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因素,它包括人力资本的投入,城市化发展的水平、政府支出的大小、城市的产业结构的演进对这些中心城市的全要生产率的增长也具有积极的正向的效应[7]。
厉梦泉(2014)研究表明:近年来,影响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因素主要是技术进步,而规模效率增长则会促进技术发展素的有效提升[8]。
(2)全要素增长率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研究
张权(2015)论述了在19782012年内,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算很高,在这个时间段内,中国经济增长的可长期性相对不高,研究得出的原因是其效率很低[9]。
王霞,胥敬华,曾铖,郭兵(2015)论述了中心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因素是技术进步,可以通过进行技术创新以及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以此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快速转变[10]。
郑宇梅,刘婷,汪耿(2016)研究表明:目前中国的全要素生产效率不是很有利,特别是技术进步的方面可以加大力度[11]。
叶宗裕(2016)论述了非国有经济部门在所有经济部门中比重的提高,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关键因素,而国民经济生活的素质、教育教学的质量、完善的基础设施等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而加速经济增长[12]。
目 录
一、前言 1
(一)选题背景 1
(二)研究意义和目的 1
(三)文献综述 2
二、理论基础与测量方法 4
(一)经济增长理论 4
(二)全要素生产率内涵及测量方法 5
三、山东省经济增长方式的现状 7
四、山东省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分析与检验 9
(一)模型设定 9
(二)数据选择 9
(三)模型参数的估计 10
(四)实证结论 12
五、山东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政策建议 14
(一)鼓励技术进步 14
(二)加大资本投入 14
(三)增加劳动供给 14
(四)建立适当的制度 14
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9
一、前言
(一)选题背景
2018年是改革开放第四十周年,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联想到了如今高速发展的经济,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从过去的经济闭塞,进度缓慢,到如今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经济全球化,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伴随而来的各种由经济发展的带来的重要影响,比如由“一带一路”沿线20国青年评选出来的代表中国的新四大发明:共享单车、移动支付、高铁、网上购物是经济发展到现在的产物,这些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又反作用于经济生活,进一步促进了经济交易活动的进行,加快贸易活动的速度。与此同时,国民经济总目标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而经济增长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目标之一,又 是我们在本科阶段学习专业知识的重点之一,以此为前提,更加需要我们对这部分内容更深层次的了解,因此提出对山东省经济增长方式的研究。由于各种资源的稀缺性,目前的经济发展受到了各种资源的限制,像生产活动必须的自然资源、大量的资本资源、优秀的人力资源以及技术资源等等,因此山东的经济产业增长方式不容易形成集约型,现阶段主要以粗放型的生产方式为主,以至于山东省目前的产业结构失衡,仍然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主导, 生产主要依靠劳动力和资本推动,从宏观上制约了山东省的经济结构转型,所以在此背景下,通过在网上查询资料, 阅读图书资料,结合所学的知识,试图用经济学的专业研究角度来探究山东省地区的全要生产率对当地经济增长方式影响方面的情况。
(二)研究意义和目的
截止到目前为止,无论是专业学术上的研究还是其他新闻报道有关于全要素生产率这一特殊因素,对各地区经济的增长方式的影响程度的研究已经有很多,但是缺少的是对于山东省这个人口大省,其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研究还不是很丰富,因此通过这方面的研究,可以为山东省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做出一点浅薄的贡献。本文计划采用理论模型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根据从2017山东统计年鉴获取的自2000年至2016年的最新数据的统计分析,深入系统的研究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山东省经济增长方式。
本文研究的目标是为了找出制约山东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具体问题,并且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以此得出的相关的结论判断出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相关因素有哪些,了解各个相关因素对经济产出总量的影响,然后根据其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的大小进行合理的分类归纳,并综合分析出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山东经济增长的方式,根据其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为山东省经济更好地发展提出促进山东省未来的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三)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1)理论研究
亚当 斯密曾论述过,如果想要加快经济的增长,可以通过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分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劳动的生产效率 [1]。
萨伊指出,产权制度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他还将制度因素引入到经济增长研究中,这一研究结果丰富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内涵 [2]。
李嘉图认为,通过有效使用机器并不断改进,可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即技术进步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3]。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指出,规模经济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并且提高生产效率,组织创新和技术进步会抵消报酬递减规律[4]。
马歇尔曾经提出,发展经济应该重视教育,提高人力资本的投入,以达到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目标[5]。
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的才能对经济增长起到强有力促进作用 [6]。
(2)实证研究
柯布和道格拉斯再实证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通过对美国制造业投入的劳动、资本与其产量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提出了考虑技术进步之后的新的生产函数,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定量化研究 [17]。
索洛总结出,技术进步对经济的产出总量增长的做出贡献[18]。
2.国内研究现状
(1)对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因素研究
杜汜敏(2013)论述了影响我国重要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因素,它包括人力资本的投入,城市化发展的水平、政府支出的大小、城市的产业结构的演进对这些中心城市的全要生产率的增长也具有积极的正向的效应[7]。
厉梦泉(2014)研究表明:近年来,影响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因素主要是技术进步,而规模效率增长则会促进技术发展素的有效提升[8]。
(2)全要素增长率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研究
张权(2015)论述了在19782012年内,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算很高,在这个时间段内,中国经济增长的可长期性相对不高,研究得出的原因是其效率很低[9]。
王霞,胥敬华,曾铖,郭兵(2015)论述了中心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因素是技术进步,可以通过进行技术创新以及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以此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快速转变[10]。
郑宇梅,刘婷,汪耿(2016)研究表明:目前中国的全要素生产效率不是很有利,特别是技术进步的方面可以加大力度[11]。
叶宗裕(2016)论述了非国有经济部门在所有经济部门中比重的提高,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关键因素,而国民经济生活的素质、教育教学的质量、完善的基础设施等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而加速经济增长[1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