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

摘 要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完成较高增长,以金融服务贸易为主的国际竞争新优势正在一步步形成。在中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大开放大发展之下,以及金融自由化改革的深化,金融服务贸易对中国的经济实力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本文选取2008年至2017年的相关数据,首先分析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然后通过计算贸易竞争力专业化指数、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出口增长优势指数等指标的数值,对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在国际中的竞争力进行详细分析,并与世界主要经济体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影响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几个方面,据此给出进一步提升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目 录
一、 前言 1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二、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 3
(一) 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说明 3
(二) 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数据分析 3
三、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TC指数分析 6
(一) TC指数说明 6
(二) TC指数数据分析 6
四、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RCA指数分析 8
(一) RCA指数说明 8
(二) RCA指数数据分析 8
五、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出口增长优势指数分析 10
(一) 出口增长优势指数说明 10
(二) 出口增长优势指数数据分析 10
六、 结论与建议 11
(一) 结论 11
(二) 建议 11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5
前言
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变革,世界经济竞争逐渐由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型过度,以金融服务、交通、旅游服务为代表的服务贸易在衡量国家外贸实力中起着重要作用,进而影响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而随着国际金融的发展,金融自由化程度在不断加强,金融服务贸易的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未来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在以后的服务贸易竞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自2008年,中国服务贸易大力发展,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017年进出口总额达到了2008年的3.5倍,直到2017年中国的服务贸易出口额显现出稳定上升趋势,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信息、知识产权等新兴服务领域,近年来的进出口态势向好,各项目增速不一,具有高附加值的金融服务贸易比其他服务贸易项目增长速度更快,而客观全面地研究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对平稳推进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全面开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此同时,《国际收支手册》(第六版)相比较于第五版着重加强了对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服务贸易项目的统计,深入分析中国金融服务的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探讨和分析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前景,提出相关的建议,对提高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增强国际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
在服务贸易中,采用传统贸易理论同样适应。“比较优势理论”是经济学家研究国际贸易的通用理论,对于服务贸易理论的研究来说是起点,对于李嘉图提出的这一理论在服务贸易中的发展和延伸,研究国际贸易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观点一,该理论不能用于于分析研究国际服务贸易[1]。观点二,认为适用于货物贸易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也适应于服务贸易领域,比较优势存在于各个行业中,是普遍有效的[2]。观点三则认为比较优势理论在经过改良和要素修正是可以解释国际服务贸易的,从整个学术界来看,大多数学者同意这种看法,根据服务贸易的特征修正后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可以适用的[3]。本文在进行数据分析和方法选取时也认同第三种观点。
当代国际竞争力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迈克尔?波特提出了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竞争力的钻石模型。主要认为有四个因素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一种产业的竞争力,这四个要素相互作用,钻石体系中的两个不确定因素分别是政府与机会。机会是很随机的,不能人为地干预控制,而政府政策所造成的影响是一系列的系统性的。四大主要要素有:生产过程中的要素,外在的需求条件,金融服务贸易相关产业以及支持产业,整个经济环境的大方向和竞争对手的战略措施[4]。
2. 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学者们在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方面的研究也在推陈出新。服务贸易理论方面,传统贸易理论适用金融服务贸易的看法得到了学者的普遍认可。用一些指标评价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这些指标是RCA 指数、TC 指数、MI指数以及国际市场占有率等。黄满盈和邓晓虹(2011)采用了BOP和FATS两种统计口径分析方面,与世界18个经济体进行对比研究,并根据实证结论提出了相应对策[5]。王改华(2017) 是采用TC指数、出口增长优势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分析了几个世界经济体与中国在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方面的数据,得出提高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按照《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on Tradein Services,GATS)对服务贸易的定义,共分为四种服务的供给形式,分别是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存在的形式。金融服务贸易是服务贸易下的金融项目,依据金融服务业进行贸易,但不包括保险服务。在金融服务贸易中,以上的四种模式所占比重有所不同,相对于跨境交付和商业存在的形式,自然人存在和境外消费的占比之和仍然不足跨境交付和商业存在任何一种模式的50%。因此,商业存在和跨境交付两种形式的数据能够在很大方面上体现金融服务贸易的详细状况,本文在研究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时采用的便是在这两种模式下的指标分析方式。
本文主要选取2008年至2017年的相关数据,通过计算贸易竞争力专业化指数、RCA指数、出口增长优势指数等指标的数值,详细分析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在国际中的竞争力,并和世界主要经济体进行数据对比,在详细分析每个指标之后通过定性分析得出影响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方面,最后根据发展情况和影响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通过以上定量和定性分析对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研究。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
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说明
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是用来反映一个国家的某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比重,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大小以国际市场占有率的大小呈现出来,包括某种产品销售额、出口额在国际这种产品销售或出口额所占的比重。
国际市场占有率公式如下:
国际市场占有率=某国出口总额/世界出口总额
在研究分析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时,运用“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出口/世界金融服务贸易出口”的计算方式,所得的数值越高,说明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就越大,反之则不然。指标的高低可以直观反映出该行业在世界上的总体规模大小[6]。
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数据分析
2008年至今,中国金融服务贸易总体趋向是震荡上升的,总体发展情况良好。金融服务在中国服务贸易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大,比重也越来越大。
表1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占比
金额单位:亿美元
时间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
中国服务贸易
占比(%)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
世界金融服务贸易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187.html

好棒文